• 墨星写作
  • 灵感词库
  • 诗词库
  • 医学库
  • 佛学库
  • 词典库
  • 文库
  • 百度
  • 微信
  • 抖音
  • 知乎
  • 百科
  • 翻译
网络文学创作原理

第十二章 敌人与竞争者

发布:2022/4/5 17:21:00165 个作者有用

人类需要敌人,因为人类需要在战斗中保有生命力、磨砺积极进取的精神。越是和平的文明时代,就越是需要战斗与战争的体验,以避免人类生存机能的退化。人类经历了长期的战争,深知战争的邪恶及其对文明的摧残、对人类的异化作用,战争的创伤需要长期的历史时光来平复,因此越来越倾向于用文明规则解决不同群体的利益纠纷,然而人类本能地需要强化战斗天性,这就使得剧烈的对抗性体育运动,和表现战争与战斗的文艺作品受到普遍欢迎,它们为人类提供了敌人和对手,提供了战斗体验。

在现实生活中,利益与情感纠纷导致各种斗争。事实上,人类互为敌人或竞争者,而在争斗中,大部分人会有强烈的失败感,所以在文艺作品中体验斗争或竞争的胜利感,也是人们所渴望的必要的心理补偿。人们会把自己代入主角,而在主角敌人的身上,看到现实生活中敌人的影子,所以看到主角战胜敌人,就是自己赢得了胜利。

一、敌人与竞争者的功能

虽然大众文艺故事中,主角面临的障碍不全是由敌人所制造的,但是敌人与竞争者的主要功能就是为主角制造障碍。他们作为对手是主角投入竞争、斗争、战争的理由,有了对手,主角实现愿望才有阻碍,才有克服阻力获得成功的快感,才有故事。高潮体验的强度,既由欲望的强度决定,也由阻碍的强度所决定。

敌人与竞争者及其帮凶,对于主角的成长、对于故事的形态具有重要意义。超长篇幅的网络小说,尤其需要足够强、足够多的敌人,而缺少合适的敌人,也就缺少激烈对抗的情节,缺少高潮,乃至于整个作品的构成就缺少支撑。对手就是世界的另一边,决定了世界的宽度,敌人与竞争者有多强大,故事中的世界就有多广阔。

网络文学创作原理

第十二章敌人与竞争者

创设敌人,首先要寻求他们与主角为敌的理由,有充分的理由陪主角一直玩下去,故事才有合理性。同时他们的品性、能力应该符合需要:足够坏、足够强,但又刚好能够被主角打败。合适的敌人使我们希望他一直好好表演,与主角一起成长,而不希望他早夭;不合适的敌人,使读者深感不耐烦。在生活中,人们说最好的敌人是死去的敌人,对于死去的敌人,人们甚至不吝啬于赞美;然而在文艺作品中,最好的敌人是不会轻易死去的敌人,他们强大而有韧性,与主角一样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总能给主角不断带来各种阻碍,如同《哈利·波特》中的伏地魔,因为生命力隐藏在不同的魂器中所以能够不断复活,总是压得主角喘不过气,直到主角最终彻底战胜敌人。当然敌人与竞争者最终会被了结:死亡或者失去竞争力。如果未被了结,那通常是创作者想让读者等待续集。

在文艺作品中,敌人远比人们所知的更多,即使是温情之书《红楼梦》的贾宝玉,也是有敌人的,温情的书有相对温和的对立关系,与主角形成对照的人物薛蟠、贾环以及其父贾政,虽然不是性命相搏的敌人,但是在理念上、情绪上、伦理上是敌对的,也是给主角制造障碍与困苦的人。因为任何故事中的主角都是需要阻碍的,读者有多么盼望主角成功,就会有多少阻碍存在。

敌人与竞争者可以有多种形态,最容易与主角构成敌对关系的敌人,是与主角在善恶伦理、利益、社会理念、规则等方面处于对立面的人物,但是当我们在创设敌人与竞争者角色的时候,应该牢记他们的功能:他们是为主角制造障碍或阻力而存在,不要在文学野心和个人情感倾向的支配下,偏离了方向,使得敌人不能履行使命,而被迫另外创设敌人。

二、恶人

恶人是最古老的“敌人”角色。恶人普遍存在于民间故事、童话与神话中。在民间故事与童话里,常见兄弟姐妹中存在对立双方,一方天性善良,而一方天性邪恶,互相缠斗不休;在神话中,创世神在创造诸神与人类时,同时为他们创造天性邪恶的敌人,善恶双方构成矛盾冲突,以此来演化世界的面貌与伦理教训。

洛基是北欧神话中主神奥丁的同母兄弟,是神通广大的火神,也是恶人的典范,是很多恶人形象的原型。开始洛基只是天性顽劣,喜欢逞能、捣乱生事,而且是相貌堂堂的大帅哥,好事、坏事都做,比如剪断希芙的金色头发后又使其复原,帮助制造了雷神托尔的雷神之锤,但即使经常做好事,也因为他的恶作剧,受到诸神的排斥,后来洛基索性自甘沉沦,到处欺诈行骗,行凶报复。坏人也有自己的成长史,而且其邪恶具有人性的基础。而真正的原因是一个故事要发展起来,必须具有动能强劲的敌人,洛基的性格、秉性、身份都很合适,所以他的角色就沿着恶人的方向演化下去。

具有转折意味的事件是他设计杀害了光明之神巴尔德尔,种下了祸根。巴尔德尔做了一个关于“死亡”的噩梦,母亲弗丽嘉知道之后,要求世界上的万物向她发誓,保证它们永不伤害他,但生长在英灵殿旁的槲寄生(一种植物)没有被要求立誓,因为它们看起来很弱小,但是偏偏洛基设法从弗丽嘉口中套出秘密,唆使盲眼的黑暗之神霍德,用槲寄生的尖枝投向巴尔德尔,它像长枪一样刺穿了他的胸口,光明之神气绝而死。

洛基因此受到了最严厉的惩罚,奥丁捆绑了洛基,并唤来一条巨大的毒蛇,让毒液滴落到洛基脸上,洛基的妻子用杯子来承接毒液,但是杯子里的毒液满了,她就必须去把毒液倒掉,这时洛基的脸就会被毒液灼烂,因此变得丑陋:恶人一般都会变丑,恶人洛基就此定型。

洛基是许多邪恶怪物的父亲,与安尔伯达生有三个奇特的孩子:巨狼芬里尔、中庭之蛇耶梦加得、死神海拉。在诸神的黄昏之战时,他们联合巨人族一起向诸神发起复仇之战。

洛基与其子女名声不佳,然而与主神奥丁及其子女一样,是故事的重要支柱。如果没有这些“恶人”,也就没有许多神话故事的发生,说明自从“故事”被创作与传播,敌人的角色就是不可或缺的。

这样的敌人创设启发了后来的许多作品,在托尔金的《魔戒》等系列作品中,主要敌人米尔寇是主神曼威·苏利缪的兄弟,同是创世神思维中产生的神,并且是最为强大的神,个性强悍,表现欲旺盛,在创世神创造世界、主神们完善世界的过程中,就在不断进行干扰破坏。他的部下炎魔巴龙格、魔王索伦·戈索尔以及米尔寇创造的食人妖、狼人等怪物,是系列作品中主要的敌对势力,他们与正面人物一起演绎了神话战争史。

在罗琳的《哈利·波特》中,主要敌人伏地魔与主角拥有共同的祖先,主角心灵中同样具有邪魔的基因,但是主角克服了邪魔的诱惑,趋向正面人性;而伏地魔顺从并强化了邪恶的欲望,成为最为强大的敌人,并且拥有许多跟随者。他们是始终笼罩在主角头上的阴影,给予主角许多考验、许多灾难,也促使主角成长。可以说,没有这些强大的敌人,善恶对立的故事就难以存在,作品就不是这样的形态。而伏地魔的形象也是阴险而怪异的,具有传统的恶人形态。

现代大众文艺也经常把善恶对立关系复杂化,而不是像宗教神话、儿童读物那样善恶分明、一目了然。

在金庸的《笑傲江湖》中,为主角令狐冲设置的敌人既有面貌丑恶的江湖群氓,更有埋得很深的敌人,特别是主角的师傅岳不群,满口侠义、道貌岸然,为了获得武林盟主的地位,暗中引刀自宫,修炼可以功力猛进的葵花宝典,并清除一切妨碍他的人,把祸事引向主角,陷害主角,内心彻底走向邪恶深渊,然而仍然保持正人君子的嘴脸。比较而言,同样是修炼了自宫大法的东方不败,邪恶变态而又强大,却较为坦白,而真小人左冷禅更是坏在明处,但都不如岳不群这种表里相悖的伪君子更令人痛恨。这样的敌人给主角制造的障碍更难以逾越,给主角带来更为深刻的伤害,这种伪君子形象深化了邪恶概念。

三、利益、规则、理念的对立方

在《魔戒》中,主角一方要把能够支配天下的统御魔戒送往末日火山销毁,而敌对一方抢夺魔戒则是为了控制天下,在此过程中主角一方的同伴也经历了魔戒的诱惑,这都暴露了人性中的恶念,这就是善恶观念对立冲突的故事。

但如果主角与敌人双方主要是在社会规则、理念等方面对立,虽然也不免要赋予敌人以反面色彩,或者在与主角争夺目标时,体现出邪恶的一面,但是主角与敌人并不是善恶分明的双方,甚至因为敌人有自己超越现实利益的追求,而使人产生同情之心。这在现代大众文艺的敌人创设中,也很常见。

电影《蝙蝠侠:暗影骑士》中的“小丑”,作为主角的对立面,与主角所争的不是一般的社会人生目标,而是要证明谁的规则才更具普世性。“小丑”当然是邪恶的,但是与主角的对立关系超越了善恶对立的意义,其实是把潜藏在人类社会底部的不同的秩序规则,显性化呈现出来,并且因为“小丑”表现出不凡的激情与聪明才智,这个角色赢得了很多观众的激赏。

在故事中,主角蝙蝠侠不愿意暴露身份,暗中打击黑帮和毒贩,个人代替司法机关行事,他也是在违法,当然他有自己的规则——不杀人。而狡诈的“小丑”,不断犯罪刺激蝙蝠侠这个“正义的化身”,希望蝙蝠侠将自己杀死,这样就会证明蝙蝠侠的信奉正义不过是作秀而已,小丑的想法才是普世的真理。小丑利用人们心中的欲望和恐惧,让匪徒、黑帮、警察都做了小丑希望他们做的事情,并且小丑声明说,只要蝙蝠侠公开身份,向司法机关自首,他就停止杀戮,结果大众纷纷呼吁蝙蝠侠现出真身。小丑屡屡得手,似乎已经证明了他的规则才是真理:在诱惑、恐惧之下,每个人都会作恶。

小丑最疯狂时,威胁整个城市的人,要么“成为我的人”,要么离开这个城市。小丑到处安放炸弹封锁道路,市民只能通过轮渡撤离。最后一批逃离的人乘坐了两条船,一条船上是普通市民,一条船上是那些黑帮囚犯。等船开到河中时,小丑向他们发出威胁:每条船上都装有大量炸弹,还有一个起爆器,但只能起爆另一条船上的炸弹,人们要活着就应该先下手为强,否则都会被炸毁。那条普通人乘坐的船上,通过投票决定摁下起爆器,但是没有人愿意充当这个刽子手,而载有黑帮的船上,起爆器被一个黑老大扔到了河里。终于,世界没有按照小丑的规则运行,给人以一点温暖。

小丑憎恨人间的法治秩序,但他希望整个世界屈从于恐惧与暴力之秩序,而他正是这种秩序的化身。小丑就像是一把锐利的螺丝刀,撬开了人性中被小心密封的隐秘:人们保持了勇敢的表情,其实内心很容易顺从暴力的秩序。这是“敌人”在为难主角之余,负载的另一重功能:用行动引导公众推敲人性的暗黑之处。

《庆余年》的主角范闲需要面对强大的、难以摆脱的敌人。他的生母被“庆国”多种势力联手害死,她开创的企业被庆国皇帝之妹长公主李云睿霸占。主角在庆国皇帝等人支持下,要收回这些企业,而这些企业是李云睿在庆国呼风唤雨的依仗,所以双方构成了利益对立。而李云睿的亲生女儿又是主角的恋人,李云睿想置主角于死地,主角却无法对之痛下杀手,这就构成了复杂的敌对关系。这个敌人贪婪疯狂、欲壑难填、行为歇斯底里出人意表,又具有疯子的敏锐机智,仿佛舞台上充满激情的表演者,是拥有非凡魅力的女人,一朵恶之花,令人不由自主地欣赏她的激情与美丽。

而作品的后部,真正的敌人露出面目,不是个人利益、个人关系意义上的敌人,而是一种理念意义上的敌人,一直欣赏支持主角的庆帝,才是害死主角生母的真正凶手。因为主角生母传播的自由理念危及了皇权,同时,庆帝企图以武力一统天下,控制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与主角的自由理念相对立。如果人们要寻找一位好皇帝,庆帝就是,他勤政、明智,以统一天下为念,又是深藏不露的绝顶高手。对于崇拜皇权或者信奉国家主义的人士来说,他可以说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圣君明君。但正因为如此,他更是自由主义者的强大敌人,是主角难以逾越的高山。最终主角一方战胜庆帝,才更惊心动魄,对“历史”走向才更影响深远。

四、竞争对手

在善恶对立的关系中,读者很容易选择厌弃恶人的立场,在规则的对立关系中,往往令人深思普遍人性,而主角的竞争者角色,争取自己的合理利益的当事一方,往往令读者报以理解之同情。如《三国演义》中,刘关张、诸葛亮的蜀汉集团当然是作者最为偏向的集团,但是并不妨碍读者喜爱其竞争对手,曹魏与孙吴两大集团中的人物。

但是竞争对手的主要功能是为主角制造障碍,却是与坏人的功能一样的。以电影《乱世佳人》而论,主角斯嘉丽面临的主要障碍是美国南北战争的社会环境,而具体目标的实现,却面临着竞争者的阻碍。开始,她最心仪的一位男人、另一个庄园主的儿子艾希礼,被竞争者,温柔善良的梅兰妮赢去了,梅兰妮是好男人心中的好女人,宜室宜家,贤妻良母,几乎是利他主义的代言人。与其相对,斯嘉丽具有自私自利而独立自强的秉性,她虽然叠经结婚守寡,内心却一直没有放弃艾希礼,因为这是她不甘承受的失败。梅兰妮对斯嘉丽却一直信任有加,她因病死去,临终前,她还把自己的丈夫艾希礼和儿子托付给斯嘉丽,可以说梅兰妮这个竞争者是照见斯嘉丽品性的镜子。

斯嘉丽和英俊的船长白瑞德结了婚,女儿邦妮出生成长,活泼可爱,成为与主角竞争白瑞德的爱与关注的对手,白瑞德表现得只在乎女儿,斯嘉丽深感失落,女儿邦妮却因坠马摔断了脖子而死去。

对于资深作家,这种让竞争者因为疾病和意外死去,而不是主角经过努力战胜了对手,夺回自己的目标人物,是在处理人物结局方面的浅薄之处,历史战争的宏大叙事也难以掩饰作者的无能。然而恰恰是梅兰妮与邦妮这两个竞争者的简单的死去,使得主角得以放肆地实现无条件的自恋与自利的梦想,得到了深受现实生活压抑的女性的强烈认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乔装贤德而在梦想中释放欲望,如同辛劳忙碌之后的母兽在洞穴里睁着湿漉漉的眼睛,向往着被万众宠爱追捧的幸福。在这样的故事里,主角与竞争者都会得到人们的认同,她们是人性的一体两面。

在大众文艺中,一些坏人,因为处于竞争者的地位而赢得了人们的同情甚至是喜爱,这更是令人困惑的伦理思考题。难道人们是在善恶不分喜欢恶人吗?显然不是。

美国电视连续剧《越狱》是提供了许多创作思考题的作品,其中为主角安排的一个竞争性对手“袋泡茶”,因为观众意外的激赏,出品方增加其戏份,并给予不死的结局,就是一个值得写作者深思的问题。“袋泡茶”是一个案底令人发指、性取向异常、习性残忍的变态狂。故事开始,与其他真正的罪犯一样,是作为主角行动的拦路虎而存在的,不断给予主角寻机越狱增添阻碍,后来掌握了主角等人正在准备越狱的秘密,胁迫主角答应了他合伙越狱的要求,发挥了高智商罪犯的长处,协助主角排除万难,成功越狱。

后来一伙人在美国西部寻求掩藏的五百万美元,彼此钩心斗角,都想排除对方。“袋泡茶”凭借机智,居然卷走了这笔巨款,逃向南美洲,使得主角兄弟不得不追随而去。他是依靠自身的心智取得成功的家伙,是一个成功的竞争者,也是主导了剧情发展的重要人物,同时他对自己的女人又一往情深,人们自然会同情甚至喜欢这样有情趣的竞争者,因此赢得了观众的心,最后不像其他重罪罪犯那样被安排死去,而是安全地回到原来的狱中,过着原有的生活。

对于创作者,人物走向与结局出现这样的意外其实是一种失败,因为他由麻烦制造者角色,转换为令人同情的竞争者,就需要调整别的角色所承担的功能,可能会造成整体布局失衡、剧情合理性降低,而一个变态的罪犯最后不死,就增加了作品的伦理负担。这就提醒写作者,主角的“竞争者”这种角色,在预订的功能与创作的自由发挥之间需要仔细平衡。

五、敌对势力与敌国

网络小说由于篇幅巨大,连载时间很长,创设连贯始终的单一敌人是很困难的,在数百万字的作品中,同一个敌人从始至终,不依不饶地与主角为敌,实在是太累了,需要解决沉重的合理性难题。但是如果敌人太分散,互不统属,也使得剧情难以集中,难以制造最终大决战的高潮感。

巨幅作品中利用敌对势力、敌国,为主角安置一些统一连贯的敌人,是比较有效的做法。如《天龙八部》中宋、辽、夏、大理数国势力是天然的敌人来源,作品中宋辽对立冲突,处于核心位置,帮助了整个故事的高潮建构;美剧《太空堡垒卡拉迪加》中,庞大的复制人势力,始终在追杀逃命的人类,他们中的一些角色已经深入人类之中,敌我抵近纠缠,为连贯的太空逃命故事提供了足够的戏剧冲突。

围绕争夺一个目标而纠集许多敌人,也是可行的,如《西游记》中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唐僧肉就是吸引敌人的目标,几十拨妖怪连番前来与主角作战;《笑傲江湖》中诡异的葵花宝典引来正邪各方的抢夺,主角令狐冲被怀疑已经掌握其中秘密,各式敌人纷至沓来,不断为难主角。这些都是有效的创设敌人的策略。

很多网络小说的敌人创设比较随意,缺少构思谋划,听任敌人“自然”出现。在历史小说中,穿越各朝代的主角们会尽力建功立业,敌人可以是保守的官吏集团、造反的王爷、叛民、游牧民族边患,主角都能战而胜之;而在修炼小说中,主角在不同星域、位面或者界别,跳地图式地成长,而敌人就在他的路上,来自于各种敌对门派、宗教、国家、种族、神明的势力,阻碍他获得修炼秘籍、宝物、升级发展的机会,主角也可以打怪升级,获得成功快感。但这样随意出现的敌人到处都有,互不统属,就不是高效能的“好敌人”,作品的主要敌我关系不明确,读者对敌人的能力、品性也缺乏预期,矛盾冲突的连贯感就比较弱,也很难累积、抬升出最终的高潮体验。

具有重要影响的网络小说,通常都有建构主要敌人的意识,尽可能使对立关系更明确、更集中,并随着主角的行动,靠近最后最强大的敌人,爆发最激烈的对抗冲突,而走向故事的高潮。

在《盘龙》中,故事涉及许多空间、无数敌友关系、繁复的战斗过程,然而作者有意识设置了主要的敌对势力,使得故事具有比较统一的面貌。主角的母亲被光明教廷统治下的芬莱国王夺走,被光明教廷献给光明主宰,成为十二翼天使,父亲霍格后来也因此殒命。林雷走上了复仇之路,光明教廷及其背后的光明主宰成为主要敌人。后来主角经历了无数的战斗,都是奔向恢复父亲和兄弟的生命这个目标,并最终杀死光明主宰,救出母亲,主角也得以最终创世成功。故事一直围绕着这个矛盾冲突的主线来展开,并未因为主角在不同位面跳地图战斗成长而显得散乱。

《亵渎》的敌人创设也是成功的典范。主角罗格在成长的路上遇到的敌人,是由低到高越来越强,先后有人间世俗社会的各色贵族、实力强劲的四大德鲁伊,这些敌人阻碍主角取得地盘与俗世的控制权,主角战胜他们,就壮大了己方力量;龙族最强者“银色奇迹”尼古拉斯、强壮而暴躁的红龙纯红之怒焰、绿龙特里伦休特、三头龙伊斯塔拉泽、七彩龙泰德蕾亚,这些骄傲蛮横的龙,不断与主角为敌,也不断成为主角提升功力的补品;魔界最高领袖魔皇,罗格为取得神格、解救风月与之大战,魔皇最终死于罗格之手;还有一些形迹可疑的天神与天使,不断给主角制造麻烦,而最终被主角战胜与利用。

而一直笼罩在主角头顶的压力,主角难以抗拒的敌人是“至高神”,亿万位面之上的至高存在,是他制定了宇宙存在的法则,支配着神明系统,与主角的矛盾不是利益之争,而是规则之争。主角企图挑战规则,导致至高神毁灭了罗格所在位面。主角能力越强,距离至高神就进了一步,就越想制定自己的规则,而不是被他人支配,被毁灭的命运也就近了一步。最终,罗格在自己的领域复活,主角不能战胜至高神这个敌人,而只能模仿敌人的行为:制定自己统治领域的规则,让别人去遵守。

敌人的设置与主角追求的价值目标密切相关,超越个人利益的对立冲突,可以辐射更为广阔的精神领域,给读者以更多回味。也可以说,敌人反衬了作品的品质,“好敌人”是作品经典性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石琴娥,斯文.埃达.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威廉·理查德·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0.

J.R.R.托尔金.精灵宝钻.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J.K.罗琳.哈利· 波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声明:以上数据资料为会员整理分享上传,或转载自互联网,墨星写作网不对内容的原创性负责,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联系墨星进行删除。
AI写助师
上新和历史 墨星写作网VIP 引荐员计划
我的 客服
墨星企业微信客服

墨星官方微信客服

或打开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