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创作小说的一条规则。”我轻松地说,结束了我那晚的指导。
“规则?”其中一个学生高声说,“你说的规则是什么意思?你在开玩笑,对吧?”
“哦,不,嗯,不完全是。”
“当我没有问过。”
“瞧,他们不是真的规则。”我给自己寻找退路。毁了学生美好的一晚,我感觉很糟。我讨厌令写作课的学生感到沮丧。这是我最不想做的事情。“你知道,它们就像,嗯,马路上的停车或让路标志。我们不得不——”
“不。在疯狂写作的过程中,谁会想停下来或让路呢?如果你正在认真创作一些好东西,你懂吧?”
他说得没错。“好吧,它们不像停车或让路标志,但我们需要,嗯,一些指导原则,这样我们看起来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他最终接受了这种说法。
瞧,我与你一样,都不喜欢“规则”,但相比之下,我更不喜欢看起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说实在的,我觉得看起来像个傻瓜,比不得不遵循规则要更糟。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的。因此,我猜想,我学习创作小说的“规则”是为了保持自己的形象,这才是最重要的。倒不是说我们的形象有多高大,但有时我们会有这样的幻想。
本章无关“规则”,但却能给你提供一些指导原则,让你能更清楚地意识到小说的创作过程。知识就是力量,这是真理。下面是一些注意事项,它们能赋予你力量,使你创作出能力范围内最棒的小说。我发现这些指导原则也赋予了我力量,当今后有学生问,我们为什么需要“规则”时,我能够给出更好的答案。
当处理注意事项时,我们总是从要做的事情说起,但这次我们从不要做的事情说起,这样结尾处就是积极的东西——要做的事情。
·不要太过努力。我最近注意到,有些明星努力使自己新上映的电视节目受欢迎,但表现得一塌糊涂。无论这个明星的腕儿有多大,他似乎都有可能表现得很糟糕。对此,我有自己的看法,因为每次看新节目时,我心里都会想,为什么他就不能只是做自己呢?他太过努力,所有台词感觉都很做作。这个节目不受欢迎,我一点也不感到惊讶,从看到最初的努力开始,我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
所以,猜猜看,如果我们在创作对话时太过努力,会发生什么?会露出痕迹。因为露出痕迹,理想的效果就没有了。与我对失败的电视节目的观察结果一样,如果作者过于努力,对话通常就会令人感觉做作牵强。
好吧,我们已经知道不要去做什么。但我们怎样才能不去做呢?我们怎样才能在创作对话时,不会过于努力呢?
只要放松,进入角色,让对话源于内心深处的某个地方,即人物所在的地方。没错,每一对话场景中都至少有两个人物(可能还会更多),所以这样做有点精神分裂,但谁说过作家是精神正常的?你塑造了这些人物,正因为是你塑造了他们,你就应该能从他们的内心深处说话。只有我们不喜欢、想抛弃这些人物时,我们才会与他们拉开距离,而结果就是牵强、不自然的对话。我知道这听起来有些像心理呓语,但这却不影响其真实性。
你下一次坐下来创作故事时,试着做些本章结尾部分的练习,看看它们是否能对你有所帮助,让你创作出符合每一人物身份的对话。
·不要背叛笔下的人物或读者。写出糟糕的对话就是同时背叛这两者。如何背叛的?你让人物说出他们本来永远不会说出口的话。这就是在背叛人物,因为你没有忠于人物的本性;你没有诚实地创作,这就是在背叛读者。
我们必须让人物讲述自己的故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错,这些是我们的故事,但我们已经塑造了各种人物来扮演不同的角色,所以我们需要确保他们有尊严,不能利用他们来说出我们想说的话。
背叛、利用我们笔下的人物就是:
·让他们就某些话题,表达强烈的情感,而这些话题通常或许会令他们昏昏欲睡。
·让他们就某一问题喋喋不休,而这一问题他们真的一点都不感兴趣。
·让他们透露大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他们本来绝不会说出口,他们这样做仅仅是因为我们需要向读者介绍故事背景。
·让他们进行大量的描述,而他们本不会这样做,他们这样做仅仅是因为我们需要让读者了解其他人物或背景。
·随意给他们一个不符合人物本性的声音。
·利用他们就我们的个人目进行说教。这是我们下一件不要做的事情。
·不要利用人物就你的个人目的进行说教。对于死刑、虐待儿童、巧克力、监狱改革、原教旨主义者、减肥和路怒症,我有非常强烈的感受。但如果一有机会,我就让人物谈论这些问题和话题,我又会是一名怎样的作家呢?我就会为人不诚实,我也一定无法塑造出为人诚实的人物。
好吧,如果我说我创作的故事中不包括令我气恼的事情和令我有强烈感触的问题,那我就是在撒谎。我不知道哪个作家会如此超然,在创作中完全不掺杂个人目的。我们的创作主题对我们来说都很重要,能引起我们强烈的感情。我们应该这样做。但只有我们让人物有自身关心的问题,让他们用自己的声音表达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情感,我们笔下的人物才可能真实。
例如,我恰巧写了一部有关死刑的小说。这就是主题,但人物来自不同的环境,当他们说出富有哲理的话语时,我最好确定这富有哲理的话语是他们的,而不是我的。其中一个主要人物拥有许多我并不敬重的品质,我有时并不想创作有关于她的场景。她说的话令我抓狂,然而我需要她,因为她代表了对死刑的反面观点(这里的反面指的是与我的观点相反),她还是故事中各种讨论的催化剂,我想让人物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是的,我对这一话题有很强烈的感受。
·不要竭力表现得机智聪明。这与不要太过努力并不属于一类。有些作者认为,他们笔下的人物每次开口都要说出一些有趣、搞笑或机敏的话语,这种作者与现实生活中那些总是尽力让我们发笑的人是一样的。用不了多久,这些人就会让人感到厌烦。你一定不想让笔下的人物使读者感到厌烦。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你怎么知道,自己正竭力表现得机智聪明?这是最难的部分。我觉得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知道自己正在这样做,所以我怀疑作者们是否能知道。我希望仅是指出这一点,便能让你意识到这种可能性的存在,从而注意这一问题,避免这种倾向。你正在这样做的其中一个迹象就是你笔下的人物总是在笑。如果你发现自己不停地在写,他大笑、她偷笑、他大笑不止、他们都笑了、他们捧腹大笑,你很可能就是有点自作聪明了。轻描淡写要好过过分夸张。微妙之处总是更能令读者对人物性格感到印象深刻。
·不要让对话主导场景。我读过一些作家(未有作品出版的作家——在此语境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区别)所写的故事,其中对话的比重占到了80%至90%,一个故事全部或大部分由对话组成是行不通的,除非你对此十分擅长或正在创作某一特定类型的故事,对这种类型的故事来说,这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对话是一种手段,能用来推动情节向前发展、刻画人物形象、给读者提供背景信息、描写其他人物及制造悬念和张力——达到本书中目前谈到的所有目的。但对话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在以情节为主线的故事中,跟情节相关的事件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在人物为主线的故事中,主人公的内在转变推动故事发展。对话只是让人物共同参与到场景之中的一种手段,这使他们可以从外在或内在,最好内外在同时发展。
如果你让对话主导场景(除非你是个精通对话创作的作家),你笔下的人物就会一直谈论各种故事事件和其他人物,行动和叙述因此而受到妨碍。人物会显得很肤浅。因为他们只是在说话,没有思考和行动,只是在动嘴皮子。我们都清楚我们对现实生活中空话连篇的人持有什么看法。
你希望自己的故事富于立体感,包含行动、叙述和对话。当然,这也存在着例外——有时场景中只有对话——正如有时场景中只有行动和叙述。情况本应如此。但这些无疑都是例外。大多数情况下,你应该将这三种元素编织到你所创作的每一场景之中。在一个富于立体感的场景中,对话影响着叙述,叙述影响着行动,而行动又影响着对话,如此等等。你可以用多种方式将其组合,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你同时需要这三种元素。
·不要担心是否完美。对话是一种小说元素,你最无须为这种元素是否使用“正确”而感到担忧。我的意思是指语法和句子结构。相较其他任何一种小说元素而言,对话是最容易应付的,因为我们希望笔下的人物听起来像真实的人在现实生活中进行交谈。人们在谈话时,会使用不完整的句子、习语、部分省略的习语、俚语和方言。闲聊时,我们大都不会在乎我们听起来怎样或表现如何,我们笔下的人物也不会在乎。只有作者才会对这种事感到紧张不安。
对话中根本不存在什么完美的句子,除非是一个快要淹死的人物喊“救命”,或者一个女性人物在不想发生性关系时说“不”。情况就是这么简单。如果你能从本书中了解到这一点,你就能放松下来,永远不会再为对话而感到担忧。对话只是人们在交谈。
不再纠结于创作出完美的对话,这意味着你能创作出更真实的对话,因为你让人物展现自我,让他们的话语出自本心。最近,我们总是听说呼吸练习,有时,我在想,作为作者,我们是否能不再这么紧张不安,是否能在创作对话时只是跟我们笔下的人物一道呼吸?这值得我们尝试一下。
当感觉需要创作出完美对话时,你只要记住:
·你笔下的人物是常人,绝不是完美的。
·你笔下的人物并不像你一样,不会为了他们的话语而绞尽脑汁。
·你笔下的人物有话要说,你只需倾听,而无须努力思考你想让他们说什么或认为他们应该在说什么。
·你说的话并不完美,所以你凭什么认为人物说的话应该完美?
·你正力图给谁留下深刻印象?
◆ 搞定你的故事
列出自己的注意事项——那些你发现存在于你编写的对话中的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影响了故事的节奏、人物的可信度或情节的发展。
现在,你已经了解了创作对话时你不应该做的所有事情(几乎是所有事情)。但什么才行得通呢?创作对话时,你能做什么,做什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才能使读者被人物之间的对话所吸引呢?
·要创作出值得偷听的对话。这种说法最先是由加里·普罗沃斯特(Gary Provost)提出的,我认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值得我们铭记的说法:“关于何时应使用对话,何时不应使用对话,没有固定的规则,但却有一个很好的概论:如果旁边有陌生人,他是否会力图偷听这段谈话?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就不要使用对话;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使用。”
这让我醍醐灌顶。在通读我们创作的每个故事时,如果我们能记住这一点,我敢肯定我们能删掉许多枯燥乏味的对话。
我偶尔会带着平板电脑和纸张,坐在餐馆里创作。如果旁边有其他客人,并且他们正在谈论任何有趣的事情,那我就完蛋了。我完全无法集中精力。安·鲁尔(Ann Rule)是一名名副其实的犯罪小说作家,我曾听她谈论,她与恐怖小说作家约翰·索尔(John Saul)之间的友谊。他们一起出去吃午餐时,谈话的焦点就是谁杀了谁,使用了什么样的武器。她说周围人会向他们投来各种各样的目光。
所以你需要记住的问题就是:会有人想偷听你笔下人物的对话吗?为什么想偷听或为什么不想偷听?
·要了解自己笔下的人物(尤其是次要人物)。这点我在本书中已经多次提过,但值得一再重复。你只有了解自己笔下的人物,才能为他们创作出听起来真实的对话。否则,对话听起来就像呆头鹅在交谈,并且所有的人物听起来都像一个人——他们听起来都像你。我曾在一本写作书中读到,如果你的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那么你就没有掌握背景或整个故事,因为背景与故事有着丝丝入扣的联系。这也同样适用于对话。如果你创作的对话可以出自任何一个人物之口,那你就没有了解自己笔下的人物。
关于这个问题,达蒙·奈特(Damon Knight)在他的著作《短篇小说创作》(Creating Short Fiction)中给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小说中的对话应该与现实生活中的对话类似,包含各种犹豫、重复和其他编辑过程中删掉的小毛病。听听人们的谈话,没有两个人物说话完全相同。通过他们的说话方式、措辞、谈话的内容及表达的态度,他们会告诉你,他们在哪里长大、受过什么样的教育、做何种工作、属于哪一社会阶层等很多信息。如果你了解笔下的人物,知道他来自何处、是什么样的人,你就应该本能地知道他会说些什么及用什么样的方式将这些话说出来。如果你故事中的人物说话时没有‘与自己的个性相符’,那一定是因为你对他们不够了解或者你没有花足够的时间来认真倾听人们的说话方式。”
我们通常会下很大功夫去弄正面人物、反面人物和一两个次要人物的人物特写及他们的人物图,但我们还需要了解其他所有的人物,这样当每个人物说话时,整个故事都会听起来很真实,而不是只有主要的参与者说话时才是如此。如果我们不了解说话的人物,我们怎么能知道他说的这句话是否听起来很假呢?
几年前,我开始为故事中的所有人物创作第一人称速写。这让他们用自己的声音向我讲述他们是谁。你试想一下,这实际上是一页又一页的对话,因为我正在让他们对我倾诉。这令人物对我敞开心扉,这是我之前从未体验过的。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埋头于人物档案表中一长串的问题,为了了解笔下的人物,写作导师建议我们这样做。在回答完所有的问题、填完档案表之后,我烦透了,等到创作故事时,我已经没有任何激情。因此,我主张进行第一人称速写,尤其是反面人物的第一人称速写,因为以第一人称创作,会迫使我们进入人物的头脑之中。
·要为对话设定节奏。每个故事都有一个节奏,我们需要尽力掌握这种节奏,这样故事才能顺利向前发展。正如我们在第八章中所了解到的,我们可以利用对话让场景加速或减速。当我们能意识到这一过程,我们创作的对话就会与行动和叙述一道,创造出一种流动性,这与我们想要讲述的故事是浑然一体的。例如,如果这是一个动作/冒险故事,对话就会与行动和叙述以同样快的速度发展,除非行动过快,你想利用平淡的对话使场景稍微慢下来。如果这是一个爱情故事,你或许可以主要依靠对话来讲述故事,在这种情况下,对话大概就会推进得很快。
如果你刚刚结束了一个快节奏的行动场景,你或许想创作一个人物之间交流的场景,以反思刚刚发生过的事情。无论你的故事需要什么,你都应该清楚地意识到对话对节奏起到怎样的作用,这样你才能自如地加速或减速。这会使对话产生更好的效果,因为这有助于故事的总体节奏,能使整个故事读起来更顺畅。
·要创作功能型对话。功能型对话是指有方向性、有目的性,能够推动故事向前发展的对话。功能型对话就是有目的的对话。通过本书我们了解到,对话需要在故事中发挥诸多作用,有时是同时发挥所有的作用。当我们让人物开口说话时,我们怎样才能一直留意对话所起的全部作用呢?
答案就是:不要思考。什么都不要想。你创作的对话源自你的内心,而不是源于你的头脑。你越早学会这样做,你在创作对话时就越会得心应手。
“好吧。”我能听到你说,“你已经告诉过我很多次,创作对话时需要思考。这本书从头到尾都在谈论这个问题。现在你又告诉我:‘不要思考’?你是疯了吗?”
事实上,学习本书中的内容很重要,这样它们便能成为你的第二天性。但当你运用它们时,你不应再去进行思考。几年前学骑摩托车时,我只在最初的几个月里想着那些“规则”。现在我已经掌握那些规则,所以我绝不会再去思考它们。我不必去思考它们。它们已成为我的一部分。好吧,你可以思考本书中的规则,因为你对它们还不太熟悉,但最终你必须放手,投入对话创作过程。这跟骑摩托车一样容易,你只需学会,然后放手去骑。有一种方法能检验你是否已经学会——如果过程中还有颠簸,那你就还没有学到位。如果一路顺畅,这说明你已经放手。其结果就是能创作出功能型对话——真实的、充满悬念的、有目的的对话。
·要尊重人物的旅程。你笔下的人物要前往某个地方。你在头脑中可能已经为他设定了目的地,但现在他欢喜地走在自己选择的路上,丝毫不在意你原本为他制订的计划。同样,如果你想让故事浑然天成,你就要尊重人物,让他说出的话语与他的内在和外在旅程有着丝丝入扣的联系,这才是你的故事。
当然,要尊重人物的旅程,你就必须了解什么是他的旅程。在开始创作前,一定要花时间仔细思考这一问题。这样一来,他在说话时,就会知道自己的方向,能够明智诚实地谈论这一问题。例如,在第三章中,我们读过一段阿提库斯·芬奇在《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对白。这个男人从故事的开头就非常清楚自己的旅程——反对种族主义。他的话语只是表明他对此是多么确定。我们再来看一下他所说的一段话:
“她犯错的证据是什么?汤姆·鲁滨孙,一个大活人。她必须把汤姆·鲁滨孙从身边除掉。汤姆·鲁滨孙的存在让她每天都会想起自己做过什么。她做过什么呢?她勾引了一个黑人。”
哈珀·李了解阿提库斯·芬奇的目的地,并且通过他在小说中的大部分对话专注地将他带往这个目的地。对话中没有说教,而是说出了他在故事结尾时的命运及给整个小镇带来的改变。这就是有力对话的作用,表明了创作对话时尊重人物旅程的重要性。
·要寻找精髓。在《怎样写出畅销书》中,迪安·孔茨告诉我们:
许多作家——错误地——认为小说应该是反映现实的一面镜子。事实上,小说应该是提炼现实的过滤器,去粗取精直到展现在读者眼前的都是精髓。这点在小说的对话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现实生活中,交谈通常不是直截了当的,其中充满了含糊的评论和客套的寒暄。在小说中,人物对话时必须总是直奔正题。
每个对话场景都有精髓,这是由作家去负责再现的。他的目标始终是要创作出真实的对话,并且创作出的对话只在当下的场景中才显得重要,因为这是与故事的总体问题相关联的。所有对话都包含有价值的信息,如果我们想要突出这些信息,我们就必须删掉所有不重要的、干扰信息精髓的话语。
我个人认为,大多数人在写作时所用字数过多。我们可以用更少的字数写得更好。作为写作导师中的一员,我可以说我指导的写作者中,大概有75%的人经常抱怨,他们的写作任务有字数限制,我这样说并没有夸张。他们还不能理解,字数限制是一种礼物,可以教会他们创作,让他们写下的每一个词都有价值。某些写作者学着在创作时控制字数,接受而不是抗拒这一过程,最终他们成了佼佼者,因为他们欣然接受这些经验,在创作每个句子时都能发现其中的精髓。
如果想养成寻找故事对话精髓的习惯,你就要梳理人物的话语,找出那些他们必须说的话,如果少了那些话就会影响读者对故事的理解。我向你保证,这类话语相当少。没错,我们需要那些刻画人物形象、制造悬念和拉紧张力的话语,但寻得精髓意味着,将这些话语与故事主题连接起来,这样场景中的每一个词在某种程度上都与整个故事相关。
我不认为,在创作故事的每一场景时,你必须总是从一开始就了解对话的精髓,但如果你的意图是寻得精髓,去粗取精,让其显露出来,那么你就能做到。你需要的只是寻得精髓的意愿,直到去除所有与精髓无关的一切,你才会感到满意。
这就是一些注意事项,这些指导原则会就对话创作中的重点,给你提供一些帮助。回到我的学生在本章开头时提到的疯狂创作过程。在创作初稿时,不要思考这些指导原则,不要为你是否遵循这些原则而感到担忧,不要考虑风格、语气、形式或其他任何事情正确与否。但当你完成了初稿,开始利用你的左脑进行修改时,这些指导原则就会派上用场,它们会给你提供一些切实的标准来衡量作品的质量。
最后一章将讨论我们与读者的关系。除了与人物的关系之外,这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关系。如果我们能明白对话对读者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创作对话时就会感到更加兴奋,这些对话能传达实质内容、能与读者建立联结,有时甚至能改变读者的生活。
▲练习一
不要太过努力。在创作一个场景之前,如果你想轻松变身笔下的人物,下面的练习或许会有帮助:
·在创作某一人物的对话时,戴上一顶这一人物会戴的帽子(为了做这个练习,你或许应该出去买几顶帽子)。
·播放人物会听的音乐。
·租一部电影,里面的某个人物能让你想起自己笔下的人物,就在开始动笔前,观看这部电影。
·在着手创作故事之前,用人物的声音给故事中的其他人物写五封邮件,以进入最佳状态。
·从杂志上剪下一张与你笔下人物很相像的照片,在创作这一人物的对话时,将照片贴在附近。
·如果上述几点你都做不到,你就需要在人物塑造上多下功夫。
▲练习二
不要背叛笔下的人物或读者。思考一下,在故事中创作出背叛人物的对话意味着什么。对这一问题的思索最终能表明你对人物的了解程度。为每个人物编写一段对话。为这段对话想出一个主题,这一主题与人物的基本性格及你在故事中为他设定的各种目标相违背。
▲练习三
不要利用人物就你的个人目的进行说教。选择以下任意一个或所有话题,为人物编写一段说教性的对话和一段仅是表明自己观点的对话(当然,某些人物就是会进行说教,因为这是他们的本性,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说教没有问题——但他们通常是读者不太重视的人物)。如果这些话题不能引起你的兴趣,就选择其他的话题。
·堕胎·环境保护·安乐死
·无家可归·战争·虐待儿童
▲练习四
不要竭力表现得机智聪明。如果你不清楚在创作对话时,你是否竭力表现得机智聪明,这个练习或许会对你有帮助。你的目标就是要意识到这种倾向,你或许怀疑自己在某些对话中自作聪明,就所有值得怀疑的对话,尽可能诚实地回答下列问题:
·这行对话听起来像出自这个人物之口吗?
·为了尽力制造欢乐的气氛,我是否让人物在这一场景中笑得太夸张、太频繁?
·这行对话是必要的吗,还是我将其加进来只是为了让读者感到有趣?
·我能理解人物的幽默感吗,我能在故事的每一场景中,都忠于这种幽默感吗?
·我是否能通过一种更微妙的方式来展现人物的幽默感?
▲练习五
不要让对话主导场景。创作一页仅由对话组成的场景,展现出一个人物就金钱问题与另一个人物发生冲突。现在,利用对话、叙述和行动这三种元素,从一个人物的视角,对这一场景进行改写,然后再从另一个人物的视角进行改写。这个练习的目的是看一下行动和叙述能在场景中达到怎样的效果,这种效果仅靠对话是无法达到的。
▲练习六
不要担心是否完美。创作一页对话场景,不要思考任何创作对话的规则。你可以重新构思一个人物或利用你故事中的现有人物。目的是不要思考,放手去写。让人物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再怎么离谱都无所谓。只要你愿意,你甚至可以不使用标点符号。如果你经常这样做,这个练习或许可以使你不再害怕对话创作。
▲练习七
要创作出值得偷听的对话。带上你的平板电脑和笔,去公园或商场等公共场所坐一坐,倾听人们的交谈,直到听到令你感兴趣的谈话为止。如果始终听不到(许多人的谈话毫无内容),就将其中一段毫无内容的谈话编写成能让周围所有人竖耳聆听的对话。
▲练习八
要了解自己笔下的人物(尤其是次要人物)。为你正在写的故事中的所有人物,创作第一人称速写。如果你最近没在写故事,就即兴发挥。为三个你想就其展开故事的人物创作第一人称速写。你喜不喜欢这些人物都没有关系。这是构成整个故事所必需的,因此大胆尝试一下,看看会发生什么。
▲练习九
要为对话设定节奏。练习为对话设定节奏。利用以下情境进行练习,创作一页对话场景。
快节奏
·三个朋友在参加派对
·两个偷车贼在开车兜风
·一对女性朋友在商场购物
慢节奏
·身处修道院的两名修道士
·走在小径上的两名徒步旅行者
·一个女人和她的心理治疗师在他的办公室里
▲练习十
要创作功能型对话。来进行一个试验。编写一页对话,不要进行任何思考。你可以利用你正在创作的故事中的人物,也可以凭空编写一段对话。这无关紧要,因为你只是为了不受规则支配,任意发挥。
▲练习十一
要尊重人物的旅程。从你最近读过的短篇故事或长篇小说中,选择五个人物,找出尊重每个正面人物甚至反面人物旅程的对话,因为反面人物也有目的和使命。这些对话应该表明他们是谁及他们在故事中的目标是什么。如果你想利用自己故事中的一个或几个人物来做这些练习,那再好不过了。挑选出故事中能够清楚地表明人物本质的对话。
▲练习十二
要寻找精髓。从你最近看过的电影、读过的故事,甚至生活中遇到的人中,挑选一个人物,编写一页小说对话,这段对话的内容对这个人来说极其重要。当完成这页对话后,你要进行删减,只留下与情感和主题相关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