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拿一根。”我一边传递着一盒橡皮筋,一边对班级里的写作学员说。
每个人都拿到了一根橡皮筋,于是我说道:“现在,拿起你的橡皮筋,在手里拉抻几下。”
我拿起自己的橡皮筋,用手指来回地拉抻着。教室里的写作者也学着我的样子。
“这就是张力,”我告诉他们,“现在,用手指把它拉紧,对准你旁边的人。”
这花了一点时间,但很快每个人都将橡皮筋对准了身边的人。
“我们已经将张力升级,”我笑着对我面前一个个吓得直往后躲的人说道,“在你所创作的每一个对话场景中,都需要有大量这样的张力。”
与你在对话场景中应该制造的那种张力相比,橡皮筋的张力微不足道。张力、悬念和冲突应该是每一对话场景的核心。但这绝不意味着人物之间需要大喊大叫、打斗、发怒、扔东西和挥动武器。情况绝不是这样的。当然,如果你的故事需要这样的张力与冲突,你可以这样做。但我们现在谈论的张力、悬念和冲突可以是人物之间细微的分歧,也可以是人物口中剑拔弩张的话语,一旦这些话出口,这种威力造成的破坏性要比松开小小的橡皮筋大千万倍。
恐怖小说作家迪安·孔茨(Dean Koontz)曾说过,在大多数新手作家的手稿中,他发现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缺乏行动。我一直对此表示认同,但随着我指导了越来越多的写作者,我现在不得不说,缺乏张力、悬念和冲突才是我在手稿中看到的最大问题。它们是三件不同的事情,却可以相提并论,因为它们紧密相连——都使场景不断发展变化。缺少了这三种元素,对话就是单调的、无立体感的、乏味的。如你所知,任何作者都承担不了无聊的后果,绝对不行,哪怕只是一句无聊的对话也不行。
读者与你塑造的人物产生共鸣,借由他们体验生活。有些故事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了我们的人生抉择。有多少律师受到了《杀死一只知更鸟》中阿提库斯·芬奇的影响?有多少数学家受到了《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中约翰·纳什(John Nash)的影响?又有多少辍学者受到《麦田里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中霍尔登·考尔菲尔德的影响?好吧,我们希望没人这样做。但你能明白我的意思。故事作者将人物投入外在和内在的冲突之中,给他们设置不可逾越的障碍,读者一页一页地读下去,看着这些人物怎样解决他们的冲突,并在此过程中得到启示。冲突是故事的核心,对话是冲突的表现形式。没有冲突,便没有故事。没有对话,冲突便无法表现。如果人物在整部小说中,只是思考他所面临的冲突,那故事读起来会有趣吗?或者人物独来独往地解决冲突,而不跟任何人说话,那又会有趣吗?
在对话场景中,随着人物所面临的局势持续升温,你可以呈现一种、两种冲突或将这三种冲突同时呈现:心理冲突、言语冲突或肢体冲突。人物之间在玩心理战,他们怀着仇恨或相互折磨的想法(心理冲突)。他们可以进行激烈或紧张的对话(言语冲突)。又或者他们从事暴力或性行为(肢体冲突)。当冲突达到高潮时,这三种类型的冲突可以在场景中同时出现。在本章中,我们将把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在言语冲突上,言语在此被当作武器。
在场景的开始,尤其故事的开篇,你应该尽快添加张力,因为张力能以最快的速度吸引读者。冲突发生在人与人之间,因此张力与对话是完美的组合。在某种充满张力的对话场景中,让人物之间尽快发生冲突,这保证会引起读者的兴趣。
◆ 尝试一下
如果你想练习创作充满张力的对话,就将人物置于气氛紧张的场景之中,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恐惧和焦虑。就以下所有场景,编写一至两页的对话:
·两个人物在悬崖边上,冲突一触即发——言语和/或肢体冲突
·四个人物正在打扑克牌
·两个人物正在粉刷房间
在苏珊·凯(Susan Kay)所著的《剧院幽灵》(Phantom)中,作者在开篇场景中交代,叙述者产下了一个婴儿,但婴儿却是畸形的。故事以充满张力的叙述开篇,然而当马德莱娜(Madeleine)表达了她初见婴儿的惊恐时,对话极大地增强了这种张力。在这一场景中,这位刚诞下婴儿的母亲,经历了最初的惊恐,芒萨尔(Mansart)神父正在试图安慰她。
“我亲爱的孩子,”他满怀同情地说道,“不要受到蒙骗,认为上帝已经遗弃了你。这种悲剧是所有凡人无法理解的,但我要你记住,上帝创造任何事物都是有目的的。”
我颤抖着:“他还活着……是吗?”
他点点头,紧咬着下唇,悲伤地看了一眼摇篮。
“神父——”我恐惧地支吾道,尽力鼓起勇气继续,“如果我不碰他……如果我不喂养他……”
他坚定地摇了摇头:“对这种问题,教会的立场十分明确,马德莱娜。你所说的就是谋杀。”
“但在这种情况下,这无疑是一种仁慈。”
“这是罪恶,”他严厉地说,“不可饶恕的罪恶!我奉劝你把这种邪恶的想法从脑海中除掉。拯救一个人的灵魂,是你的责任。你必须像对待其他孩子一样,养育照顾这个孩子。”
当人物开口说话时,读者需要对背景和人物有所了解,因此用对话开场需要一些技巧。一旦所有的背景和人物都已确立,对话便可以迅速展开,成为人物之间各种紧张关系的催化剂。《剧院幽灵》以叙述开篇,叙述者马德莱娜刚刚产下了一个畸形儿,她感到焦虑不安,这是可以理解的。
当你开始创作一个场景,任何一个场景,你都应该首先确立人物的意图。你可以通过叙述、行动或对话来达到这一目的。在这一场景中,叙述者的意图很明显,她想尽快摆脱这个新生的怪胎,她能立刻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忽略“他”,让他去死。她将想法付诸语言,这使身旁的神父感到十分震惊。当她意识到自己产下的是怪胎时,张力便已经存在,但芒萨尔神父令她越发感到内疚,即使这只是她的一个想法,在这一过程中,张力不断增加。当对话中的张力增加时,读者便知道局势将要迅速发展。
在小说中,我们谈到对话语境中的张力和冲突时,头脑里立刻就会想到打斗、争吵和唇枪舌剑,没错,所有这些都可能发生在一段紧张的对话之中。但情况却不是必须如此。张力分为不同程度的,当人物在交谈中沉默不语时,气氛可能很紧张,甚至或许比人物之间大吵大闹时要更紧张。你知道人们所说的暴风雨前的平静吧?在某些人的情绪爆发前,他们有时平静得可怕。
如果你了解自己笔下的人物,你就会知道他们当中的哪些人会表现出这一特点——局势变得越紧张,这一人物面临的压力越大,他就越有可能变得平静,直到情绪失控。在对话段落中,你可以通过加速其他人物的对话来表现某个人物正变得安静。这种对比将会使这一人物的沉默变得十分响亮,如果你能明白我的意思。每当你想强调某事时,你就把相反的事物放在其附近。
当你提高了人物的音量,并使其发生肢体冲突时,你已经做到了极致,你大概无法将这种张力持续太久,所以让其保持简短。原谅我在此引用了一个令人不快的例子,但我最近听说,在旧金山,一条狗只用了十分钟,便咬死了一个年轻女人。相较一整天或一个星期而言,十分钟看起来是那么短暂。如果我们想到自己的一生,那十分钟又算什么?我们能想象到现实生活场景中存在这种张力吗?说实话,我想不到更糟的情况。但如果你在故事中创作一个类似的场景,相对而言,你不应该让对话或描写持续时间过长。你应该让场景全速前进,达到高潮,然后同样迅速地恢复平静。偶尔,斯蒂芬·金能让某一对话场景的张力持续几页的时间,但他可是斯蒂芬·金啊!
你越经常这样做,就越会清楚张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你要不时地进入场景之中,从人物的角度来感受场景。如果你感觉张力被拉得过长,那情况很可能就是如此。
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你不想在情节上对读者有所隐瞒,尤其是你一直在建构这一情节,那就确保让场景持续的时间足够长。
每一对话段落的核心都应是叙述者所面临的某种冲突。你通常可以由此确定叙述者——面临场景中主要冲突的人物即为叙述者。
冲突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内在的,但在叙述者说话时,读者必须能感受到那种张力。理想情况是,这一人物正经历内在冲突,他无法控制自己,必须对其他人物进行外在的表达。如果他想要把想法埋在心里,却做不到,这时张力就已经产生了。
涉及张力时,你必须小心,你不能仅仅因为场景中需要张力,就让人物之间的互动过火。在我指导的写作者的手稿中,我经常看到这种情况。他们让人物仅是为了打斗而打斗。
我之前提到过,故事冲突可以是言语上的、肢体上的或心理上的。在冲突异常激烈的场景中,作者会同时采用这三种冲突。三者以何种顺序出现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这并无定论,尽管肢体冲突通常最后出现。某些精神病人可能先进行肢体上的攻击,然后再咆哮痛骂很长时间,同时对受害者进行心理和言语上的折磨。但两人之间的冲突通常是从言语开始,接着发展成心理战,有时会最终升级为肢体攻击。
一段对话的核心冲突未必是十分明显的。人物之间并不一定要争吵,用言语或武力攻击对方。叙述者仅需:面临某种威胁;需要冒险或失去某些东西;经历某种内心的折磨或危机;需要解决某些问题;有与其他人物相悖的目标或需要做出某个决定。叙述者可以经历外在的困境或内心的挣扎,或同时经历两者。
我指导过的许多写作者不能理解对话中需要存在张力,甚至不能理解整个故事中需要存在张力,并且他们不想去理解。他们似乎不想费尽心力地去进行创作,以确保他们的故事不仅能吸引读者,还能将这种吸引力一直保持下去。张力能吸引读者,如果这种张力能保持下去,读者就会一直被吸引。你应该成为那种不厌其烦地进行改写的作家,以保证每一对话场景都尽可能地充满张力和悬念。你难道不想这样吗?接下来你必须愿意将人物投入一个接一个的冲突之中。
我经常会遇到一些作者,他们似乎抗拒将人物置于冲突之中,即使他们被迫这样做,他们最终制造的冲突也不足以令读者感到揪心。我意识到,这是由于这些作家并不是真的想让人物面临痛苦或受到任何伤害。他们本质上是善良的,只想写出好看的小故事,让人物去解决一点小问题。我在小说创作课上,对学生开玩笑说,要想创作出精彩的小说,他们就不能太善良。让善良的人去为自己笔下的人物制造问题,实在太困难了。小说的核心就是制造冲突,解决冲突。人物不断地解决问题,问题越严峻,效果就越理想。人物越不顾一切地去化解冲突,故事就越能吸引读者。
你不是太善良,对吧?
当对话处于你的掌控之中时(第八章),你可以将张力收放自如。因此,第一个目标始终是要取得控制权。如果你觉得你已经做到了,那么在人物交流时,你可以运用以下这些实用的技巧去增强张力。
◆ 搞定你的故事
看一下在你的故事中,所有以对话结尾的场景,它们是否呈现出了最大的张力。问自己下列问题:
·我为这段对话留下了哪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我让叙述者所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或者对话的最后一句对叙述者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又或者同时问这两个问题。
·我是否让对话的最后一句爆发出情感,而这种情感足以让这股张力被觉察到?
·我是否在这段对话中,成功地展现出了人物目标之间的冲突?
·人物的话语是否提高了主人公所面临的风险,并在最大限度上,制造了张力?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在对话段落中,展现张力的一种方式就是,让人物不时地暂时退出谈话,审视一下局势,判断一下自己的感受。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如果他正在思考一些难以启齿的事情,张力都会增加。他害怕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吗?为什么?如果他把那些事情大声说出来,会发生什么?你应该表现出行动还在继续,而人物却保持沉默,所以让其他人物发挥自己的作用,让他们继续行动或对话。我们之前已经讨论过对比,对比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其他人物的声音越大、动作越多,叙述者保持沉默时,产生的张力就越大。
思考一下,当你感到焦虑、害怕、紧张、兴奋,或暂时发疯时,你的声音会发生哪些变化?为了能观察你在交谈中的声音和举止,你首先要承认这些心理状态。大多数人能够承认,除了最后一种状态。谁愿意承认自己发疯了呢,哪怕只是暂时发疯?当然,只有最勇敢的人才会这样做。暂时的发疯只是焦虑、恐惧、紧张、兴奋和愤怒过了头。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管怎样,让我们来看一下人们的行为吧,这始终是最真实对话的源泉。下面的场景出自帕特丽夏·康薇尔(Patricia Cornwell)所著的《尸体会说话》(Postmortem),马里诺(Marino)警长正向一个名叫阿比(Abby)的女人询问情况,她的妹妹最近被谋杀了,这时主人公凯·斯卡尔佩塔博士(Dr.Kay Scarpetta)正站在两人的旁边。来看一下,阿比的焦虑怎样随着场景的发展而达到顶点。
“你最后一次看到她是什么时候?”
“周五下午。”她提高了声音,哽咽了一下,“她开车送我到火车站。”她眼里充满了泪水。
马里诺从后兜里抽出一条皱皱巴巴的手帕递给她:“你知道她周末有什么计划吗?”
“工作。她告诉我周末要待在家备课。据我所知,她没有什么特别的计划。汉娜(Henna)不是很外向,只有一两个朋友,也是教授。她有大量的备课任务,她告诉我,她周六要去买一些食品和杂货。就这样。”
“去哪儿买?哪个商店?”
“我不知道。那不重要。我知道她没去。刚刚另一个警察让我检查了厨房。她没去杂货店。冰箱跟我走的时候一样,还是空空的。那肯定是发生在周五晚上,跟其他的案子一样。我待在纽约,她待在这儿。就像这样待在这儿。”
一时间,大家都不说话了。马里诺环顾了一下客厅,他面无表情。阿比颤抖着点燃了一支香烟,转向我。
话还没有出口,我就知道她要问什么。
“是不是跟其他受害者一样?我知道你看了尸体。”她迟疑了一下,力图使自己平静下来。她平静地问道:“凶手对她做了什么?”这时,她就像即将爆发的风暴。
我发现自己竟然说:“无可奉告,我得先仔细检查她的尸体。”
“老天,她是我的妹妹啊!”她哭喊道,“我想知道那个畜生对她做了什么!噢,老天。她受到折磨了吗?请告诉我她没有……”
在这一场景的结尾,阿比已经基本丧失理智——这是可以理解的。每当你使人物遭遇这种令其失去理智的局面,你就是在增强张力。因此,你应该不断使人物从一个紧张局面进入另一个紧张局面,尤其应该令其他人物也处于这一局面当中,从而使焦虑能通过对话表达出来。在推理或悬疑惊悚小说中,情况尤其应该如此。你要保持焦虑感不断增加。
你可以通过一些小技巧来增强张力,如将句子拉长,在其中插入提示语。“我是来找你的,”他用沙哑的声音低声说道,“绝没想到会在这儿找到你。”比较一下这个句子和下面两个句子的区别:他用沙哑的声音低声说道:“我是来找你的,绝没想到会在这儿找到你。”或“我是来找你的,绝没想到会在这儿找到你。”他用沙哑的声音低声说道。你能看出区别吗?大声读出来,听一下第一句中的节奏是如何增强张力的,这是后两个句子中所没有的。
在本书的其他部分,我们已经谈论过怎样去设定节奏,因此我在这里只想提一下,调整一个对话场景的节奏就是在为其增加张力。例如,你笔下的人物正处于激动的状态,而他突然开始放慢语速,这说明他可能已经到了情绪失控的边缘。反之亦然,如果某个人物正在对话中漫无目的地闲聊,而他突然变得激动,开始加快语速,那情绪大概也到了失控的边缘。张力也会随之增加。毫无疑问,对话节奏的突然转变始终是有理由的。你绝不会毫无理由地加速或减速。
你在对话场景中制造了悬念,张力也自然而然地随之增加。制造悬念就是在读者的头脑中植入想法或观念,将读者引向未来的事件或状况。
下面这一场景出自艾琳·古奇(Eileen Goudge)所著的《谎言花园》(Garden of Lies)。蕾切尔(Rachel)告诉戴维,如果他不按她的想法去做,她将要采取什么样的计划。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看着张力逐渐增加。戴维是她的男朋友,但他也是一名医生,她想让他给自己做人流手术——打掉他们的孩子。他只是直截了当地告诉她,她在发疯,需要看“精神科医生”。
“……这就是你想要的,宝贝儿。没错。你这次真是太荒唐了。”
“或许是吧,”她说,“但这不能改变任何事情。不管怎样我们都仍面临这一问题。”
“你什么意思?”他眯着眼睛,眼神充满了怀疑。
“我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能给我做流产手术,我就不做了。我要生下这个孩子。”
“你是在威胁我吗?”
“不是。”她真的是这样想的,“我只是告诉你,我可能面临的状况,我能做出的选择。让你的朋友凯莱赫(Kelleher)给我做个干净漂亮的刮宫手术并不在这其中。”
毫无疑问,在戴维看来,生下这个孩子并不比做人流手术要好,或许更糟。所以,蕾切尔会怎样做呢?戴维又会做何反应呢?这段对话指向未来的事件,古奇用短短几行充满悬念的对话成功地吸引了读者。如果在整篇故事中,你都能使用这种对话,你就永远不会令读者失去兴趣——哪怕只是一小会儿。
你可以就在场景的结尾,利用人物的言语制造张力,这种张力会使读者欲罢不能,尽管此处是一章的结尾,他本打算读完就立刻关灯睡觉。达到这种效果的秘诀就是留一个开放式的结尾。尽管我们通常认为在场景或章节的结尾处,事情应该交代得清清楚楚。事实却完全不是这样的。你应该做的恰恰与此相反。你应该让事情悬而未决,让尽可能多的事情悬而未决。
同样,如果叙述者说了某些话,增强了张力,使其他人物或读者大吃一惊,你也无须让其他人物做出反应,无须用含有寓意的结尾或其他任何事情把结局交代清楚。你始终应该用叙述者所说的一句话,或对叙述者有影响的一句话,来结束场景。这句话充满了悬念,将迫使读者一直读到下一章,看看发生了什么。有时,用问题结尾或悬而未决的行动来结束场景,也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有人说出了一句令人瞠目结舌的话,而所有人都保持沉默,这些话就悬在了半空中,这远比周围人开始用自己的言语或行动填满这个空白,要来得更加有影响力和感染力。
丽塔·梅·布朗(Rita Mae Brown)在她的小说《维纳斯之妒》(Venus Envy)中,展现了她在这方面的娴熟技艺。故事围绕一个名叫弗雷泽(Frazier)的女人展开,她住进了医院,以为自己得了癌症,于是把自己是同性恋的事实“公之于世”,然后发现有人搞错了,她根本没有得癌症。现在她不得不忍受并处理真相大白所造成的混乱。我们并不了解每一章节的内容,所以我们就只是来看一下,布朗怎样利用对话来作为某些章节的结尾。
·“我看出来了,我跟你根本说不通。不把这个家毁了,你是不会满意的。为什么?这样你就能搞畸形的同性恋了?”莉比(Libby)指责道。
“畸形的人就是那些谁也不爱的人。那就是你,妈妈。你根本没有爱的能力!”弗雷泽砰的一声,狠狠摔下了电话,连猫都被吓了一跳。
·“或许每个人都仅有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
卡特(Carter)聚精会神地听着,插话道:“那是什么问题?”
“想生存还是想死亡?”
·弗兰克叹了一口气:“这个小镇需要的是一次大扫荡。”
·金伯莉(Kimberly)走了,萨拉和弗雷泽又坐了一会儿。“萨拉,我有一种感觉,人们更希望我死掉。死了也比不得不面对这些事情要好。他们希望我死掉这种说法或许太过火了。也许他们只是希望我得到一张解雇通知书,你懂的,这样我就可以有理由逃脱这种生活。”
作者十分清楚这种技巧产生的效力,这便是她频繁娴熟地运用此技巧的原因。我猜想,她在每一章节的结尾都一定深思熟虑,以便想出一句充满张力的话语,制造出充分的悬念,使读者欲罢不能。请注意,她并没有接着描写其他人物的反应。她只是留给我们一句令人震惊的对话。
有时,让人物的语言悬而未决并非易事,但就制造悬念和张力而言,这却能产生奇妙的效果。
就制造戏剧效果、悬念及张力而言,还有任何事情比人们的情感更有效吗?情感使个人之间及国家之间发生冲突对抗,而同时也使他们之间建立了互敬互爱的关系。在下一章中,我们将来探讨对话如何传达人物的情感,从而使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练习一
开头。翻阅你书架上的某些小说——最好是你已经读过的——研究一下场景和章节的开头部分。作者是怎样利用对话来吸引读者,从而使场景活跃起来,令人物栩栩如生的?选择至少五个场景或章节的开头部分进行改写,利用对话将读者吸引到场景或故事之中。不要循规蹈矩,尽可能地语出惊人。做这个练习将会使你摆脱思维里条条框框的束缚。现在通读任何一个你正在创作的故事,看看是否能利用对话来使开场更加引人入胜。
▲练习二
冲突——张力对话的核心。为下面这些冲突情境,分别编写两页充满张力的对话:
·一个人物对另一个人物隐瞒了一个秘密,同时在力图闲聊。
·一个人物的工作环境使她不得不违背自己的价值观,她正在和老板谈话。
·一个男性人物刚刚发现他最好的朋友跟他(第一个人物)的女朋友发生了关系:这对朋友正在酒吧打台球。
▲练习三
增强张力的技巧。用我们在本章中讨论过的五种技巧,分别编写一页对话:
·沉默——将人物置于一个能使其产生强烈情感的场景之中,这种情感强烈到他没有信心开口说话。让他周围的人物喋喋不休。
·焦虑——将人物置于一个能使其感到极度焦虑的场景之中,她的内心开始失控,她越谈论这种焦虑,就越感到焦虑。
·巧妙安排的提示语——改写下面的句子,将其拉长,增加张力;在句子中间插入提示语:
“我不确定我是否会做这份工作,除非我能从中获益。”他说。
她看着他说:“我爱你,但我现在还不能随心所欲地开始另一段感情。”
“如果你小心麻利地去做,他们绝不会听到声音。”她说。
·节奏——将人物置于一个越发紧张的情境之中,让他的对话与不断增加的张力相匹配。
·悬念——将人物置于对话场景之中,在此场景中,她正试图找到一种方式,向另一个人物讲述即将发生在未来的某件事。
▲练习四
结尾。翻阅你书架上的某些小说——最好也是你已经读过的小说——研究一下场景和章节的结尾部分。作者是怎样运用对话或叙述来使结尾充满张力和悬念的?选择至少五个略显不足的结尾进行改写,使其最后一行以令人震惊的对话结束。接下来,如果你正在创作某部短篇故事或长篇小说,看一下场景的结尾部分,你是否能在某些结尾处,添加一行令读者震惊的对话,使他即使第二天必须早起,也还是要继续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