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星写作
  • 灵感词库
  • 诗词库
  • 医学库
  • 佛学库
  • 词典库
  • 文库
  • 百度
  • 微信
  • 抖音
  • 知乎
  • 百科
  • 翻译
VIP会员
VIP会员权益概括
推广员
墨星写作网-这样写出好故事:人物对话
  • 这样写出好故事:人物对话
  • [美]格洛丽亚·肯普顿 / 著

第十三章 标点符号和最后的考虑因素 ——细枝末节的处理

发布:2022/3/29 18:16:07238 个作者有用

有一次,我接到了一位版权代理人的电话,他的一位客户在语法、标点符号和句子结构方面,需要“一点帮助”。

“这是一个快节奏的推理故事,但我知道没有一个代理人或编辑会愿意读现在这个版本。”他在电话中告诉我。他提到,他还是惊悚小说大师汤姆·克兰西(Tom Clancy)的版权代理人,因此我料想他大概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在其他方面,他真的认为这份手稿的质量极佳。

收到这份手稿时,我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他说得一点没错。这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但语法、标调符号和句子结构糟透了——特别是在对话场景中。

有的作者很会用文字讲故事,但在对话写作技巧上却频频犯错,虽然多年来我指导众多的写作者,写了数以千计的故事,但每当遇到这样的作者时,我还是会感到惊讶。我猜想,我只是认为我们长久以来读了许多其他人创作的故事,因此我们已经学会如何编排对话,以使其在自己的故事中读起来通顺流畅。

但情况完全不是这样。我们不会因为读了许多对话,就自然而然地知道怎样创作对话。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小说家,对你来说,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学会对话创作技巧:如何确定表明人物身份的提示语的位置、如何使对话听起最自然及如何在对话中加入标点符号。有时,不清楚这些简单的细节是写作者害怕创作对话的潜在原因。如果你能搞定这些技巧,你就可以消除顾虑,大胆地创作对话。对了,还有一件小事——掌握技巧并不能确保你把自己的故事推销出去,但这可以使你的作品离出版更近一步。

下面的内容能够帮助你创作出规范的对话,保证你看起来像个内行。

◎通过标点符号控制节奏

每个故事都有其自身的节奏,大部分或许绝大部分的节奏都来自对话场景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将逗号放在蹩脚的位置,可以毁掉一个句子,有时甚至能毁掉整个场景。

提到创作对话的实用技巧,你首先要清楚怎样在句子中使用标点符号,我想不到有什么是比这还重要的,这可以使人物的声音听起来真实,使对话节奏达到最佳效果:那种独特的、造就整个故事的节奏感。

请原谅我介绍这些最基本的知识,但我想确保我们涵盖了所有的内容,这样你便没有借口写出粗糙、蹩脚的对话。

·将引号放在每一段对话的开头和结尾。

例如:“我准备好出发了。”琼妮(Joanie)说,她站了起来。

或者:琼妮站了起来:“我准备好出发了。”

又或者:“我想我准备好了。”琼妮说着站了起来,“咱们出发吧。”

·在人物说话时,声音逐渐变小的地方,使用省略号。

例如:琼妮迟疑地站了起来:“我准备好出发了……”

·当对话中断或某个人物突然插话时,使用破折号。

例如:琼妮站了起来:“我准备好出发——”

“我不这么认为。”卡尔站在她身前,挡住了门口。

仔细阅读上述句子,看看每个逗号、句号、省略号和破折号是如何被放置在引号里的。问号和感叹号也应该放在引号里面。在某些已经出版的书籍中,我看到对话中使用了冒号和分号,但我个人认为这看起来很傻,这不像对话,倒像个备忘录。在对话中,我们要尽量避免使用冒号。

来谈一下感叹号。通常,新手作家在对话场景中会依靠感叹号来营造激动的情绪。但这样使用感叹号就好像在依赖一根拐杖。当人物因某事感到异常激动时,偶尔地使用感叹号能达到非常理想的效果。但除此之外,还是让言语来达到这一目的。你为人物创作的对话,要使读者对激动、焦虑或愤怒的程度感到确定无疑。

◎划分段落

对新手作家来说,如何为对话场景划分段落,是最难掌握的技巧之一。这其实非常简单。你只需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意识的思考。划分段落有一个基本“原则”——按人物划分。这适用于行动、叙述及人物的沉思或对话。一切与这一人物相关的事物都划分到同一段落。

“就想问一下,你打算怎么破门而入呢?”汤姆只是想知道他还要听丹的蠢主意多久。

丹笑了笑:“我打算找开锁匠。”他掏出了手机。

◎使用缩略形式

“我不能告诉她有关汤姆的事,”吉尔(Jill)说,她低下了头,“她会认为我是罪魁祸首。”或者,“我不能告诉她有关汤姆的事,”吉尔说,她低下了头,“她会认为我是罪魁祸首。”(1)哪句话听起来效果更好?

即使我们对吉尔和汤姆一无所知,我们也不得不说第二句话的效果更好,因为这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交谈方式。这通常是我们可以信赖的“规则”。如果它在现实生活中行得通,那么它在对话中也就行得通。当然,例外始终存在。你笔下或许有一个非常循规蹈矩的人物,无论如何他都不会(will not)使用缩略形式。当然,如果人物的性格或教养令他用非常正式的英文交谈,那就让他这样交谈。这是你可以信赖的另一“规则”——了解自己笔下的人物。但使用缩略形式完全没有问题,尤其是在对话中,这通常听起来才是最真实的。

以下是一些例外情况:

“我没有跟那个女人——莱温斯基女士(Ms. Lewinsky)——发生性关系。”(I did not have sex with that woman—Ms. Lewinsky.)

“我没有,不能,也不会杀死妮科尔(Nicole)。”(I did not, could not, would not kill Nicole.)

即使你笔下的人物通常用缩略形式,但有时我们却需要强调某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通常是个谎言)。我曾读到,如果一个人宣誓出庭做证,而他回答问题时没有使用缩略形式,那他就是在撒谎。有趣吧。

◎使用斜体字

作为写作导师,我在有关斜体字(中文使用中一般采用加粗或者变字体)的使用方面遇到许多问题,何时应该使用,何时又不该使用,下面两条“规则”会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条,就像使用其他手段一样,你在使用斜体字时也应该有所节制,这样它们才不会失去效力。如果你滥用任何一种可用的技巧,你都是在削弱它们的表达能力,无论你想表达的是什么。

第二条,斜体字有两个作用:表示强调及提示人物思维活动。

如果想强调人物对话中的某个词或者短语,你就使用斜体字,提醒读者这部分很重要,需要特别注意。

例如:我可以告诉你,明天他不可能跟我一起走。

同样,若非必要,不要使用斜体字。

无论是在第一人称叙述,还是第三人称叙述中,你若想强调人物的思维活动,就使用斜体字。当你笔下的主人公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实际上,他的所有话语都是他的思维活动,这便是你不能过度使用斜体字的最充分理由。如果所有文字都使用斜体形式,人物思维活动的内容便被弱化了,因为你正指着所有的内容说,这些都很重要。“少即是多”的原则在此处很奏效。只有当思维活动中充满难以抑制的情感或者人物或许有了某种顿悟,而你不想读者将其忽略时,你才使用斜体字。你可以将斜体字插入一段对话的任何位置。

“你想要这辆吗?”汽车销售员追问,“我可以给你一个优惠价。”

苏珊娜(Suzanne)当然想要。但我买不起,她想。无论如何都买不起。

◎使用提示语

写作新手们总是问我,怎样才能避免在每行对话的结尾都使用说。他们想指明说话者是谁,但如果不使用这个字,他们便束手无策。

我们的确需要指明说话者。没有提示语,读者不得不返回十多行之前,看看最后说话的人是谁,然后再接着往下读,要数着每一行以弄清是谁在说话,这可太令人懊恼了。我们不想让读者费太大的力气去读我们的故事。

当然,如果你想找一个词来代替说,我们能想到许多词:咕哝、耳语、惊呼、解释、提醒、纠正、怒吼、嘲笑等。这些词都很棒。而反驳、重申、推断之类的词语,我们绝不应该使用。

然而,指明说话者的最佳方式却不是使用上述任何一个词语。最佳方式是使用行动;如果说话者是叙述者,那就将他的思维活动加入他所说的那段对话之中,这样也能表明是他在说话。下面的选段便能说明这一点。这一段落出自安·泰勒的作品《补缀的星球》,马丁内(Martine)将车停在了路边,来接叙述者巴纳比。

马丁内按下了卡车的喇叭。我吓得差点跳起来。

“别这样做了,好吗?”我边说,边打开了副驾驶那侧的车门。“一句简单的‘嘿’就够了。”

“怎么了?”她问我。她已经关掉了引擎。“我以为我们这样做是锦上添花。”

“奥尔福德(Alford)太太死了。”我说。

“不!”

我并不打算如此唐突。我在座位上坐好,关上车门。“她突发心脏病。”我说。

“哦,该死的。”马丁内说。她又发动了引擎。但她开得很慢,好像是在致敬。“她是我最喜欢的客户之一。”当我们到达福斯路的时候,她说道。

在这一场景中,每段话中的行动都清晰无疑地指明了谁是说话者。为已经出版的小说挑毛病,我感到并不自在,尤其是当这些小说是出自像安·泰勒这种优秀作家之手时。但事实是,在上述段落中,我们真的不需要任何“说”。行动已经告诉我们每一段话是出自谁之口。当能用行动来指明说话者时,你根本就不需要“说”。

◎避免不恰当的提示语

新手作家会让笔下的人物在对话中点头、咳嗽和大笑一整句话,顺便说一下,这可行不通。一个人物只能说一句话。没错,说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咕哝、嘟囔、耳语、惊呼、怒吼、乞求、哭诉及许多诸如此类的词语。这些词语都可以使用,因为它们都是说话方式。但点头、咳嗽和大笑却是行动。它们可以伴随着对话,这样能增强情感,并帮助读者设想人物说话时在做什么。但人物不能点头、咳嗽或大笑一整句话。

例如,一行对话可能读起来是这样的:“我走了。”他说道,点了点头(或咳了一声或笑了笑)。而不是:“我走了。”他点了点头(或咳了一声或笑了笑)。除了这三个动作之外,我还见过作者使用许多其他的动作:露齿一笑、抽泣、微笑等。他们通常想展现人物在对话时的身体反应。这没有问题,只是要将其放在一个独立的句子中,或附加在句子提示语的后面。

◎确定提示语的位置

在对话段落中,提示语的位置有优劣之分。为了创作出节奏理想的对话,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一点。

在一句对话中,提示语最不理想的位置是句首:简说:“如果你不介意,我想试一下。”

其次是将提示语放在一句话的中间位置:“如果你不介意,”简说,“我想试一下。”将提示语放在句中意味着停顿,并且能改变节奏。

提示语的最佳位置是句末(通常来说是这样,但也有例外):“如果你不介意,我想试一下。”简说。

不过,将提示语置于一系列对话句子的末尾却通常是错误的,我经常能看到新手作家这样做,他们只是不知道有更好的办法:“如果你不介意,我想试一下。我之前做过,我想我可以再做一次。让我至少试一下吧。”简说。

这个句子要如何改写,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呢?如果人物对话包含一系列的句子,你始终要把提示语置于第一个句子的末尾:“如果你不介意,我想试一下,”简说,“我之前做过,我想我可以再做一次。让我至少试一下吧。”

如果你将上述句子大声读出来,你应该就能看出节奏上的差异,找到它们效果理想与否的原因所在。就对话段落的总体效果而言,提示语的位置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处理电话交谈

在通过电话交谈的对话中,写作者们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仅描述其中一方的谈话——叙述者那一方。但如果我们处于叙述者的头脑之中,这就意味着他不仅能听到自己的声音,还能听到电话那头另一个人物的声音。因此,我们要将另一个人物的声音和叙述者的回应同时写入对话之中。

下面这个例子能说明我的意思,这个例子出自安·泰勒的作品《意外的旅客》:

“我是缪丽尔。”她说。

“缪丽尔。”他答道。

“缪丽尔·普里切特(Muriel Pritchett)。”

“啊,是你。”他说,但他仍感到毫无头绪,不知道她是谁。

“宠物医院的缪丽尔,”她问,“与你的狗相处得很好的那位,想起来了吗?”

“哦,宠物医院。”

对话中的电话交谈有点麻烦,这当然是因为电话交谈主要由言语,而不是由大量的行动组成。使用手机时更容易融入行动,因为人物在使用手机交谈时,可能在打壁球或飞向高空秋千另一头的搭档。所以,人物使用手机时,没有理由保持静止,就只是坐在同一个地方说话。

◎在对话中加入幽默成分

有些人知道如何在对话中加入幽默成分,而有些人却不知道。想要弄清我们是否属于前者,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我们的作品读给其他人听或将作品交给他们,看着他们阅读——猜猜看吧——如果他们笑了,我们就成功地写出了幽默的对话,而如果他们没有笑,我们最好还是继续为人物写严肃的对话吧。即使是对我们中最聪明的人来说,写出令人放声大笑的幽默故事也绝非易事。我曾听戴夫·巴里(Dave Barry)说创作幽默故事是很艰巨的任务,这太令我惊讶了,他可是戴夫·巴里!如今最富幽默感的作家之一!

幽默的对话最好出自滑稽人物之口,比如,骗子、丈母娘、隔壁的傻邻居和愚蠢的恶棍等。幽默的对话可以使一个沉重的故事变得轻松,使读者在一个紧张的场景之后,舒一口气。

如果你怀疑自己并不幽默风趣,那就努力学会创作幽默对话的技巧吧,这样在需要的时候,你至少可以偶尔幽默一把。幽默感似乎来自某些作家看待世界的方式,所以,如果你不是他们其中之一,你大概永远写不出喜剧小说,不能创作出那种令人从头笑到尾的故事。但偶尔在对话中插入一句搞笑的对话,却对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大有帮助。幽默感能勾起读者的兴趣。他们知道如果一个人物说了一次搞笑的话,他极有可能还会再说,所以,他们一直在密切关注,等着你再给他们惊喜,令他们开怀大笑。

◆ 尝试一下

深夜,一位女性人物正走在一座大城市的闹市区的街道上。突然三个少年和她搭讪,并抢了她的钱包。他们跑开了,她对着他们大喊。她喊的是什么呢?为下面每一类型的人物编写一行对话。尽可能地别出心裁,目标是令读者感到惊喜。

·来自郊区的妈妈·便衣警察

·妓女·祖母

·女商人·男扮女装的同性恋

◎了解有所保留的重要性

我们通常会让笔下的人物在每一场景中,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对其他人物和盘托出,并认为我们是在推动故事向前发展。现在,我们来谈一下这一问题。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行为并不正常,因此,对人物来说,这种行为自然也不正常。

有所保留、不再敞开心灵进行交流是我们长大以后学会的。有时,我认为这是失去天真的一种表现,这太糟糕了,但我们只是分清了我们能信任谁、能向谁倾吐心事。如果想让人物真实,我们就必须让他们如同现实生活中的人一样,对事情有所保留。当然,例外总是存在的——有些人谁也不信任,结果就是几乎缄口不言,而有些人则傻傻地相信所有人,对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毫无保留。

当有人毫无保留地倾诉时,我们大多数人都感到不自在,同样,人物在这样做时,读者也感到不自在。因此,当你笔下的人物在对话场景中要对其他人物敞开心扉时,在大多数情况下,让他们循序渐进,先做试探,不要上来就毫无保留。这样做不仅更真实,还对制造悬念大有帮助。关于自身,人物透露得越少,让我们知道有更多的未知,我们就越有可能会继续读下去,去发掘那余下的部分。

我们要花一生的时间去进行练习,以成为一名技巧娴熟的作家,同样,我们也要花很多年去学习对话创作,以使其在方方面面都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与读者建立联结。你能在自己的对话创作技能中,越多地融入本章中的技巧,读者就越会认真地对待你所创作的对话。

除此之外,我还想到了与对话相关的一些注意事项。为人物创作对话主要是凭直觉,但有些事情非常明确,是你可以去做或可以避免的,这将有助于你为人物创作出更为真实的话语。

▲练习一

通过标点符号控制节奏。所有对话场景都有其自身的节奏,节奏至少部分源于标点符号。句号、逗号、感叹号——它们都会产生微妙的差异,能够影响对话场景的成败。为下列句子加上标点符号,以达到最佳节奏。

·我一直爱着你她对他说并且现在我能随心所欲地去爱你

·他挥了挥手喊道嘿道恩(Dawn)到这儿来

·这是我听过最蠢的事情但就在那时约翰打断了他

·小心他提醒说你不会想把拇指切断吧

·你认为我想要什么她问道渐渐向他靠近

·我很高兴那样做但我的声音越来越小我知道我无法完成

·在那边她指向车后面

·你以为你无所不知她尖叫道但你一无所知

▲练习二

划分段落。将下面的段落划分为三个独立的段落。

“但我还不准备回家。”珍妮弗边说边径直走过家门口,她越走越快。莉萨(Lisa)在后面努力跟上她的脚步。“如果你九点之前不回家,你的父母不会发火吗?”她们之前就经历过这种事,莉萨记得珍妮弗的爸爸是怎样大吼大叫的。“谁在乎他们发不发火?”珍妮弗稍微放慢了脚步。“这是我的人生,我要按我的方式生活。”

▲练习三

使用缩略形式。改写下面几段对话,将没有使用缩略形式的地方变为缩略形式。看看缩略形式所产生的影响。

·“他不能骑马,因为他从来没上过马术课。”

·“我不会跑那么快,因为我的关节受不了。”

·“我已经认识他很多年了,他是我最好的朋友。”

▲练习四

使用斜体字。创作一个两页的对话场景,其中主人公正力图使他的老板明白,每个加班的夜晚,他都在伤害自己的家庭。下班回家时,孩子们都已经睡下,他见不到孩子们,而妻子大部分时间都怒火中烧。他希望晚上不再加班。在对话中加入斜体字,以表明这是主人公需要对老板强调的。在每一对话场景中,我们说不出口的话通常是最重要的。让这一场景包含至少三行的内心想法,以强调他的感觉,他知道这些话他无法说出口。

▲练习五

使用提示语。创作一个两页的对话场景,让三个人物参与到对话之中,不要使用“说”。你可以利用行动、主人公的思维和观察,但不要使用“说”。

▲练习六

避免不恰当的提示语。仔细阅读下列句子,在旁边写上对或错。在开始前,务必要把这个练习末尾处括号里的答案挡住。

(1)他点点头,“是的,我想我终究还是会去参加比赛。”

(2)“嘿,布伦达(Brenda),”他傻笑着说,“下班后喝一杯怎么样?”

(3)“你不是真的认为我会回答,对吧?”她微笑着。

(4)“我不会。”布伦达大笑,“或许我看起来好像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5)“我不会,”布伦达笑着说,“或许我看起来好像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答案:1.错:“点点头”后面应该是句号。2.对。3.错。大写。(中文体现不出大写,现在看这个句子是对的。)4.对。5.对。]

▲练习七

确定提示语的位置。通读一个你创作的故事,重点是注意提示语的位置。尽可能地将提示语改为行动或主人公的内心想法。有时,你不想描述行动或想法,而选择使用“说”,特别是在处理多行对话时。尽管有时你想做些改变,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你必须使用“说”,你就应将其置于第一行对话的末尾。

▲练习八

处理电话交谈。编写一页电话对话。让某件要紧的事情发生,这件事关系到叙述者的成败。确保我们能听到交谈双方的声音。省略你好和再见。

▲练习九

幽默。创作一个两页的对话场景,其中两位年长的女士,就谁应该“去请”新来的绅士亨利(Henry)发生了冲突,亨利刚刚住进了她们的养老院。这个练习的目的是“努力”创作一个滑稽搞笑的场景。如果你不喜欢这个想法,就尝试一下自己的想法。

▲练习十

了解有所保留的重要性。两个人物在婚恋网站上遇到了对方,他们正在咖啡馆进行第一次约会。他们无疑互相吸引,但两个人背后都有各自的秘密,这会对这段关系产生负面的影响。创作两个两页的场景——每一场景采用一个人物的视角。重点是要让人物在对话中逐步展现自我,从而让对话尽可能自然,并注意推动两人关系向前发展。


(1) 第一句话的英文没有使用缩略形式:“I cannot tell her about Tom,” Jill said, her head bowed. “She will think I am the one who started the whole thing.”而第二句中使用了缩略形式:“I can’t tell her about Tom,” Jill said, her head bowed. “She’ll think I’m the one who started the whole thing.”——译者注

声明:以上数据资料为会员整理分享上传,或转载自互联网,墨星写作网不对内容的原创性负责,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联系墨星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