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星写作
  • 灵感词库
  • 诗词库
  • 医学库
  • 佛学库
  • 词典库
  • 文库
  • 百度
  • 微信
  • 抖音
  • 知乎
  • 百科
  • 翻译
VIP会员
VIP会员权益概括
推广员
墨星写作网-上古秘史
上古秘史

作者:钟毓龙

类型:历史演义

第一百四十六回   巡审乐三到会稽修大道彭祖说法

发布时间:2022/12/26 16:19:15
  且说帝舜定制五载一巡守。郊祀礼毕,转瞬新年,帝舜就预备出行。朝中之事,自有大司空伯禹和百官主

  持,秩宗怕夷、乐正夔均随帝同行。到了动身的那一天,帝舜先到父母处去拜辞。计算路程,足有大半年的离  别。帝舜看见父母的年纪大了,不胜依恋,然而既做了天子,为国为民,极为重要,岂能以私情而废公事。当

  下亦只能含忍着辞了父母,一面嘱咐娥皇、女英及弟象、妹敤首等小心奉养伺候。娥皇等都答应了。帝舜行出

  南门,早有大司空率百姓在那里恭送,一切自不消说。  且说帝舜巡守照例是先到东岳的,所以径向东行。经过话冯山、王屋山、濩泽、姚墟等地,都是从前桑梓

  钓游之所。缅想当年,匆匆已数十载;从前如此之艰苦,今日已如此之安乐,不禁感慨系之。到了泰山之后,

  东方诸侯毕集,帝舜率领了举行柴望大典。在柴望的时候,奏起《箫韶》之乐给诸侯观看,使他们知道帝德之

  盛。  朝觐礼毕,帝舜吩咐东方两伯各贡献东方之地所有的乐。  那时第一个伯是八伯之长,号称阳伯,就将乐贡上来。乐正夔细细审定,知道他的舞是“侏离”,他的歌

  声比余谣,名叫皙阳。第二个是仪伯,又将乐贡上来。乐正夔细加审定,知道他的舞是“鼚哉”,他的歌声可

  比大谣,名叫南阳。看官要知道帝舜为什么要两伯贡乐、叫乐正夔去审定呢?原来古时候看得乐是很重要,审  声可以知乐,审乐可以知政,一切民风民俗的美恶厚薄从乐上都可以看得出,这就是贡乐的理由。

  且说两伯之乐贡过之后,诸侯无事,逐渐散去。帝舜偶然记起他的老友石户之农,遂屏去与从,独与伯夷

  步行往访。路径一切帝舜是熟悉的,不用寻访。到得石洞口,只见风景依然,不过旁边另添了两间茅屋,屋中  有些妇女在那里操作,想来是他的邻人。

  那石户农的妻子正在洞外向着太阳缝纫。帝舜虽则有三十多年不见,她的身材规模尚有一点认识,知道不  误,遂上前躬身行礼道:“老嫂,多年不见,石户兄此刻在何处?”那石户农的妻子向帝舜仔细看了一看,才

  起身还一个礼,说道:“客官贵姓,我不认识你。”帝舜道:“某就是虞仲华,老嫂不认识了吗?”石户农的

  妻子说道:“虞仲华先生,从前是有一个的,常来舍间谈谈,不过那是个农夫,和客官的装束不大相同,不知

  道就是那个虞仲华,还是另外又有一个虞仲华?”说到此处,回头向洞中叫道:“儿呀,出来。”说声未了,  只见洞中跑出一个赤足短衣的少年来,手中还拿着炊具,年纪在三十左右,眉目很是清秀。石户农的妻就向他  说道:“这个客官就是寻你父亲的,不知道有没有弄错,你领他到父亲田里去认一认吧。”那少年躬身答应,

  将炊具递与母亲,一面说道:“既然如此,请母亲进去,照顾炊爨,儿去去就来。”那石户农妻放下缝纫,接

  了炊具,人洞而去。那少年才转身向帝舜、伯夷二人行一个礼,说道:“家父在田间工作,二位请随某来。”

  说完,自向前行。帝舜等在后跟着,一面走,一面和他攀谈。

  哪知道少年学问极其渊博,议论也极超卓。帝舜暗想:“这个真是家学渊源了。”后来又想到自己的长子  均年纪与他相仿,实在不成材料。现在看了石户农之子,相形之下,真是令人又羡又愧。后来又想:“人之贤

  愚,半由天赋,半亦由于教育。我历年来以身许国,政事之多,一日二日万几,没有可以教子的时候,实在亦

  有点耽误他。从前先帝有丹朱的不肖,亦是犯着这个弊玻可见人生在世,这个政治生涯是干不得的,这个天子

  大位更是不可以担任的。”后来又想到:“父母如此高年,风中残烛,我却抛撇了他们,在外边乱走,定省之

  礼缺乏,尤其次之;万一有点意外,我之罪岂不大?我的悔那可追呢!”想到此地,万分不安,恨不得立刻将

  这天下让给他人,自己可以养亲教子。  正在一路走,一路想,忽听那石户农子说道:“二位且在此稍等,容某去通知家父来。”帝舜听了,猛然

  抬头,只见远处田间一个农夫举起锄犁,在那里掘地,正是石户之农,不禁大喜。不等石户农子来邀,就和伯

  夷一同过去。到得田塍边,石户农子正在通报,帝舜已经举手高叫道:“石户兄,久违了!

  ”石户农转眼一看,也说道:“原来是仲华兄,难得难得。”

  便弃了锄犁,过来相见,又与伯夷相见,问了姓名。

  石户农向舜道:“听说仲华兄已贵为天子了,到此地来做什么?”舜就将巡守路过,思念故人,特来奉访

  之意说了一遍。

  石户农道:“承情承情。不过此地田间没有坐处,恐污了你的衣服,我们到上面去吧。”说着,就让舜等  先走,自己在后面跟着。他的儿子携了锄犁,又跟在后面。帝舜道:“从前弟在此相见的时候,兄尚未抱子,

  如今世兄已这样长大了,而且英才岳岳,可羡之至。”石户农道:“乡野痴儿,承蒙垂誉,惭愧得很。”

  正说时,路旁有一块大石,石户农道:“就在此坐坐吧。

  ”当下大家坐下。石户农吩咐儿子先回去,然后与舜叙述旧情,倾谈了不少时候。后来帝舜渐渐劝石户农

  出仕,而且露出要以天下让给他的意思。石户农道:“出让之后,果然能有益于百姓,那么我亦甚愿,就使以  天下让给我,我也愿受。不过这个出处是人生之大节所在,一时不能答应,且待我细细忖度一番,三日之内,

  给你回信如何?可以答应,此番就和你同去;不能同去,请你亦不要夺我的志愿,预先说定。”帝舜道:“那

  个自然。”后来又谈了一时,日影早已过西,石户农道:“仲华兄为国为民必定很忙,现在时候不早了,本待

  想和从前一样,邀你到舍间去午饭。不过贱妻脾气有点古怪,知道仲华兄做了天子,必定局促之极,所以不敢

  奉邀,两日后再见吧。”说着,立起身来告别。帝舜、伯夷看他上山,直到看不见,才找别路而回。  过了两日,帝舜和伯夷再到石洞访石户农,哪知邻人说道:“石户农前日归来,立刻督率妻子将所有紧要

  的家具都收拾起来,次日天微明,夫负,妻戴,子驮,都下山去了。我们问他为什么原故,他们不肯说。问他  们到何处去,亦不肯说,真是怪事。”有一个妇人说道:“那日石户农回来,到了他家里,夫妻谈天,我仿佛

  听见石户农说一句‘蓋乎后之为人,葆力之士也’,底下的话就听不清楚。又听见他的妻说一句道:‘这种人

  装作不认识最好’,下底的话又听不清楚了,不知道他们究竟为什么事。恐怕是二位前日来有事要逼迫他,所

  以他们要逃呢。”

  帝舜听了,亦不分辨,暗想:“石户农这句话正是骂我德行不足,他的妻子不认识我,原来是假的,亦真

  不愧为高人之妻。但是不答应我亦不妨,前日明明约定在前,何必要逃呢?

  ”正在纳闷,伯夷在旁问那邻人道:“石户农在他处有亲戚吗?”邻人道:“不听见说有。”伯夷又问道

  :“石户农曾离开此地到他处去过吗?”邻人道:“亦不常有。只有一次,洪水平了,泰山东北面脚下说道发

  现一个什么古迹,什么古人写的字。他们夫妻两个曾经到那里去看,过一个多月才回来。此外竟不大出门。”

  伯夷又问道:“那日石户农动身,诸位知道他们从哪一方面去的?”邻人指指道:“正是从这面东北去的。”

  伯夷听说,谢了那邻人,就向帝舜道:“依臣看来,石户农一定到那古迹地方去躲避了,帝何妨到那边去寻找

  呢?”  帝舜道:“人各有志。他既然如此,就使寻到,亦岂能相强,况且未见能寻到呢。”伯夷道:“如果寻到

  ,可以将不强迫之意表明,使他可安于故居;倘寻不到,顺便访访那古迹,亦是好的。”帝舜听了,颇以为然

  。于是回到行宫,带了从人,径向泰山东北麓而来。先访问古迹,果然一访就着。  原来那古迹在一个石室之中,有二十八个大字刻在石壁上,洪水之时,为水所浸没,所以大家不知道。水

  退之后,才发现出来。帝舜和伯夷、夔进去一看,读他的文义,大约是仓颉氏所刻,的确可宝。遂吩咐当地之

  官吏加以保护。后来此地土人就叫他做藏书室。到了周朝,文字改变,那石壁之上之字竟无人认得。孔夫子听

  见,亦曾经去访过,所以又叫作孔子问经石室,通常总叫作仓颉石室。到了秦朝李斯,认得了“上天作命皇辟  选王”八个字。到得汉朝叔孙通,又说认得了十三个字,究竟错不错,亦不知道。这是后话,不提。

  且说帝舜访过古迹之后,就访问石户农踪迹,果然据土人说:三日之前,有两个老夫妇和一个壮年男子搬  着家具,由此地经过,往东北浮海去了。帝舜听了,怅怅不已,只得起身,带了众人径向南方而行。这时不过

  二月下旬,帝舜暗想:“此刻到南岳为时尚早,我从前和苗山朋友有约:假使巡守有便,去望他们的,现在何

  妨绕道去望他们一望呢?”想罢,就吩咐众人先向苗山而来,一路无什可记。

  到了苗山,那些老朋友如西溪叔叔、东邻伯伯之类一番热烈欢迎,自不消说。但是究竟因为贵贱悬殊,名

  分隔绝了,言谈之间,不免受多少的拘束,不能如从前那样的爽利。住了五日,帝舜要动身,他们亦不敢强留

  。临行时,东邻伯伯拿出两个橘子。两个柚子来,献给帝舜道:“这是出在闽海里的东西,在帝看了,或者不

  稀奇,见得多呢。但是在我们却很难得,去年有几个朋友从闽海中回来,送我每种十个。我每种吃了一个,家

  里的人又分吃了几个剩下这几个,不舍得吃。虽则有点干,幸喜还没有烂,恰好敬献与帝,以表示我们百姓的  一点穷心。  ”帝舜道:“那么你留着自吃吧,何必送我?我现在正要到那边去呢。”东邻伯伯哪里肯依,帝舜只得收

  了,别了众人上路。  伯夷问道:“如今往南岳去吗?”帝舜道:“现在时候还早。

  朕闻瓯、闽二处之地本来都在海中,自伯禹治水之后,渐渐成为陆地,与大陆相接。所以橘柚这种果品渐

  渐输到内地,想系是交通便利之故。朕拟前往一游,以考察那沧海为陆的情形。

  ”说罢,就命众人再向南行。越过无数山岭,到了缙给云山,便是从前帝尧在此劝导百姓之地。从前前面  尽是大海,此刻已经成为陆地,只有中间蜿蜿蜒蜒的几条大水。帝舜等再向南行,已到瓯、闽交界之处,但见

  万山重叠,枫树极多。所有人民,服式诡异,言语侏禽(亻离),出入于山岭之中,行步矫捷,往来如飞。帝

  舜要考察他们是什么人种,便叫侍卫去领他们几个来问问。哪知这些人民看见侍卫走到,都纷纷向山中逃去。

  好容易找到一个,领来见帝。

  这时正当初夏,南方天气炎热,那人又是裸着上体,帝舜未及和他谈话,只觉他两腋下狐臭之气阵阵触鼻  ,非常难闻,只得忍住了。问他道:“你是什么人的子孙?”那人摇摇头不懂。帝舜又问道:“你的老祖宗是

  谁?”那人又摇摇头,嘴里叽哩咕噜说了好些话,帝舜亦不懂,只可听他自去。

  过了一日,帝舜正在前行,忽然遇到十几个商人,却是中国人,帝舜就问他们:“那些土人的历史,可曾

  知道?”那些商人对道:“说来很奇怪,小人们往来瓯、闽等地,和他们做交易,懂他们的话。据他们自己说

  ,是盘瓠的子孙,但不知道瓠部是什么人。他们在岁时祭祀的时候,所供奉的画像其状如狗,据他们自己说就  是盘瓠。但不知他们何以将狗认作祖宗,亦不知道这只狗何以有人愿做他的子孙?据他们说,他们拿盘瓠做祖

  宗,和我们以盘古为祖宗是一样的,盘瓠就是盘古呢。

  据他们说,盘瓠晚年出猎,坠崖而死,他们子孙用了极重的仪节葬在龙凤山,坟墓甚大,据说周围可三百

  里。龙凤山据说在南海地方。”帝舜听了恍然大悟,也不再问。那些商人辞别而去。帝舜向伯夷和夔道:“原

  来高辛氏时候的那只盘瓠有这许多蕃衍的子孙,竟想不到。”伯夷道:“臣听说那盘瓠之子一部分在衡山之西

  ,一部分在苗山东南的海中。如今沧海为陆,或者此山之土人就是犬封氏之后呢。”帝舜道:“大约如此。

  但是自此以西都是南山峰岭相接,爬山越岭,到处移植,亦是他们的长技,或者是从西方迁来亦未可知。

  ”

  君臣讨论了一会,翻过山岭便是闽境。只见那东南一带山岭之中沮洳颇多,其水质尚带盐性,想见沧海为

  陆,时间尚属不久。西南一带山势嵯峨,风景甚佳。帝舜便到西南山中望望,见一道泉流从山中下来,汩汩奔

  腾,极可赏玩。帝舜等就沿了那泉流而上,每遇一个曲折,风景一变,接连过了八个曲折,地势愈高,风景愈

  美。  帝舜君臣都觉有趣,都想直穷其源。到了第九个曲折处,忽然见有两间茅屋掩映在修竹之中。乐正夔道:  “我们从山下来,一路并无人迹,此处忽有茅屋,想来不是野人,必是隐君子了。”帝舜亦以为然,遂一同过  去。渐渐闻得丝竹之声,帝舜道:“一定是隐君子。”说罢,走到茅屋之前,只见里面,坐着两个少年,年纪

  都不过二十左右,面如傅粉,唇若涂朱,颇觉美秀。一个在那里鼓瑟,一个在那里吹竽,见帝舜等走来,就抛

  了乐器,站起来问道:“诸位长者,从何处来?”帝舜道:“请问二位贵姓大名,为何在此荒凉寂寞之区?”

  一少年答道:“某等姓彭,某名叫武。这是舍弟,名叫夷,志愿求仙,所以求此。空谷之中无足音久矣,不想

  今日遇见诸位,请问诸位长者贵姓大名,来此何事?”

  当下伯夷一一告诉了,武、夷二人慌忙伏地,稽首行礼道:“原来是圣天子,适才失礼,请恕罪。”帝舜

  亦还礼答道:“公等是世外之人,何必拘此世俗礼节呢?”彭武道:“不是如此,臣父与圣天子从前是同朝之

  臣,所以论到名分,圣天子是君主;就是论到世谊,圣天子亦是父执。在君主之前,父执之前,岂可失礼呢!  ”帝舜忙问;“尊大人何名?”彭武道:“上一字篯,下一字铿。在先帝的时候,受封于彭,所以臣兄弟就以  彭为姓。”帝舜道:“原来如此!尊大人久不在朝了,现在何处?”彭夷道:“家父虽受封于彭,但志不在富

  贵,而在长生。因此到国不久,就舍去了,到处云游,访求道术。起初因为淮水之南产生云母,所以在淮水之  滨住了多年。后来在南面又发现一个石洞,在那洞里又住了多年,如今到梁州去了。

  ”

  帝舜道:“那么二位应该随侍前往,何以抛却严父,独在此地?”彭武道:“家父子孙众多,不必某兄弟

  伺候,就是某兄弟得便,亦常往省视,并非弃而不顾。”帝舜道:“此刻尊大人究住在梁州何处?有何人随侍

  ?”彭夷道:“在岷江中流一座山上,那山有两峤如阙,相去四十余步,家父看得那个形势好,就此往下。山  下之人因为家父所居,就将那山取名叫作天彭山,那两娇之间叫作彭门,到那边一问,无人不知道的。  现在随侍之人除众兄弟多人外,有一个女孙,系某等长兄之女。

  对于长生之术极有研究,家父最所钟爱,是以各处随着家父云游,从不相离。”帝舜听了,不觉幽然遇想  ,原来这时已动飞升的念头了。  当下就问彭武兄弟道:“朕与尊大人虽同朝日久,但因勤劳国事之故,刻无暇晷。而尊大人又性喜寂静,

  往往杜门不出,所以聚首畅谈的时候很少。偶然遇到,所谈者亦无非国家治术民生利病而已。朕那时对于神仙

  长生之术亦绝不注意,所以一向未曾谈起。现在听二位世兄说起尊大人修炼方法,竟是从服食云母人手。从前

  朕有一个朋友,叫方回,亦是服食云母的。

  但是朕问他服食的方法,他说朕将来总须为国为民做一番事业,不应该和山野人一样着这个长生的迷,所

  以决不肯明白告朕。此刻此人已不知何处去了。现在尊大人服食云母之法世兄可知道吗?”

  彭武道:“向承家父指示,并与方先生服食之法相比较,亦略略知道一二。大概方先生服食云母的方法是

  用云母粉五升煎起来,等到它要干了,再加松脂三升和它相拌,又加崖蜜三升合并蒸起来,从早晨直到晚上,

  不管它天冷天热,它都会凝结。凝结之后,搓成弹子大,每日三服,服后别项东西都不能吃,但可饮水,或服

  大棘七枚,这就是方先生的方法了。家父服食方法是用赤松子的古方:用云母三斤,硝石一斤,先用顶好的醇  酒将云母渍起来,三日之后,细细打破,放在竹筒中,再将硝石一并放进去,再用一升半最好的醇酒放进去,

  放在火上煎之。一面用筷不住的乱搅,过了多时,凝结如膏,然后拿出来,放在板上半日,待它冷却,再碎成  细粉,每日平旦用井华水服之,七日服一次,百日之后,三尸虫俱下,其黑如泥,将这种粪用竹筒盛起,拿到

  塚上去埋葬,那就是有效的第一步了。不过这个时候,三尸虫即去,不免起一种反感,就是人身精神总觉惆怅

  不乐,忽忽如有所失。但是这个关头最为紧要,假使因此将云母停止服食,那就所谓功亏一篑了。倘再坚忍照

  眼下去,一月之后精神便可以恢复,身体转觉轻健,二百日之后,转老为少,颜色仿佛如童子。家父服云母粉

  的方法及效验如此。”  帝舜道:“三尸虫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彭夷道:“三尸虫名虽是虫,实则是个通灵的东西,所以亦可叫  作三尸神。自人有生以来,即潜住在人体之中,专为人患,不为人利。人的容易老大半是他的原故。原来三尸

  神的心理专以使人夭死或得祸为快乐,所以他们的害人不但耗减人的精神气血而已,就是寻常做了种种过失或  罪孽之事,他们亦会跑到天上去奏知上帝,请主降罚,岂不是有害于人,无利于人的东西吗?”

  帝舜听了,更是骇然,忙问道:“他们既然会得直上天庭,奏知上帝,那么竟不是虫,一定是神了。”彭

  夷道:“是呀,他们都有名有姓呢。”帝舜更诧异,忙问道:“姓名叫什么。

  ”彭武道:“他们弟兄姊妹共有六个,但是男女分处,男的三个,住男子身上,女的三个,住女子身上,

  都是姓彭,与某兄弟同姓。男的三个,一个叫倔,一个叫质,一个叫矫。女的三个,一个叫青姑,一个叫白姑

  ,一个叫血姑。”帝舜道:“他们住在人身中什么地方?”彭武道:“上尸住头中,中尸住腹中,下尸住足中

  ,但有时亦共居于腹中,有时上尸居脑中,中尸居明堂,下尸居腹胃,亦不一定。”帝舜道:“他们既然居住  在人之身体中,应该扶助人的长生,那么他们亦可以久居。

  假使人的身体坏了,岂不是失了巢穴,于他们有什么利益呢?

  ”彭夷道:“有原故的。原来他们以人的身体为食物,平日住人体中,食人之精神气血,总嫌不足,到人

  死了,他们就是尸虫,可以大嚼人之遗体,岂不爽快!因为这个原故,所以利人之死了。但是人虽已死,他们

  却有神通,能够飞到新生的人之身中去,而他们的巢穴永不患没有,所以修炼长生的人,总以斩除三尸为第一  要务。”  帝舜道:“他们上天报告过恶,是日日去的吗?”彭武道:“不是。他们六十日去一次。去的这日定是庚

  申日。所以修道的人逢到庚申日,往往一日一夜不睡,使他们不能出去,名叫守庚申。守过三个庚申,三尸服

  ,守过七个庚申,三尸灭。但是守庚申之法,究竟不是个根本解决之法。因为三尸虫虽灭,他的遗质仍然留在

  人体中,难保不有复活之一日。所以不如用药将他打下,而且将他埋葬,可以使他不至复活,永斩根株。

  而云母粉之功效最为明显了。”

  帝舜道:“他们一定要庚申日出去,是什么原故?”彭武道:“庚申日是个尸鬼竞乱、精神蹂秽的日子,

  所以他们乘此出去。修炼的人遇到这一日,沐浴清斋,彻日彻夜自己警备,除一切可欲之事,以免为尸鬼所扰

  乱。便是自己夫妇不但不同席,而且不交言,不会面。因为六十花甲到此已将尽了;又逢着庚金、申金,克伐

  过甚,接连第二日又是辛酉,正是剥极的时候。庚申日的夜间尤为重要,所以要守祝”帝舜道:“三尸虫在日

  间不会出去吗?”彭夷道:“三尸神出去总是乘人熟睡之时。因为三尸虫是附着神魂上的,人当醒时,神魂凝

  固,他不能出去。但是这个人假使为酒色所迷,为货利所困,或者为各种嗜欲所中,那么虽则不睡,而终日昏  昏,神不守舍,与睡梦无异,那三尸虫亦能出去。”帝舜听到这许多道家的话,真是闻所未闻。当下又谈了些

  神仙之事和服食导引的方法。武夷兄弟虽则年轻初学,但究系是彭祖的嫡传,所以帝舜得到的益处不少。这日  就在山上住宿,次日方才下山。  后人将这座山取名武夷山,就因为彭氏兄弟隐居于此的原故。

目录(共159章)


  • 第一回   演古史之治乱谋开篇说混沌
  • 第二回   皇娥梦遊穹桑盘瓠应运降世
  • 第三回   共工氏称霸九州女娲氏抟土为人
  • 第四回   女娲氏炼石补天共工氏重霸九州
  • 第五回   共工颛顼争天下共工怒触不周山
  • 第六回   下绝手平定共工上恒山再戮诸怀
  • 第七回   后稷初生遭三弃帝喾出巡守西北
  • 第八回   简狄吞燕卵稷泽出玉膏
  • 第九回   萯山遇吉神嫦娥奔月宫
  • 第十回   简狄剖胸生契帝喾挈女南巡
  • 第十一回   游嵩山途遇奇兽忆往事细说蚩尤
  • 第十二回   蚩尤遭败绩黄帝得成仙
  • 第十三回   丰山有异物房王兵虐民
  • 第十四回   房王作乱围喾盘瓠智建神功
  • 第十五回   后羿将兵来救盘瓢负女遁去
  • 第十六回   帝喾深山寻女唐尧降生母家
  • 第十七回   唐尧初降生丹丘来进贡
  • 第十八回 盘瓠逸去帝女归帝喾东海访柏昭
  • 第十九回   帝喾纳女己羲和女盘瓠子女到亳都
  • 第二十回   赤松子来访凤凰鸟翔集
  • 第二十一回   赤松子献珠治病青城山帝喾访道
  • 第二十二回   舟人授秘书帝喾悟天道
  • 第二十三回   帝女常仪谢世盘瓢子孙分封
  • 第二十四回   立挚为嗣子封禅上泰山
  • 第二十五回   嗣子挚即帝位老臣谋去三凶
  • 第二十六回   帝尧出封于陶三凶肆虐当朝
  • 第二十七回   罐兜求封南方国狐功设计害人民
  • 第二十八回   尧改封于唐羿往杀楔揄
  • 第二十九回   巫咸弟子佐三苗羿往桑林杀封豕  
  • 第三十回   羿杀九婴取雄黄巴蛇被屠洞庭野
  • 第三十一回   帝挚禅位唐尧三苗建国南方
  • 第三十二回   唐尧居母丧后羿缴大风
  • 第三十三回   唐尧践帝位皋陶感降生
  • 第三十四回   帝尧田猎讲武鸿超被鸟射伤
  • 第三十五回   巫咸鸿术为尧医越裳氏来献神龟
  • 第三十六回   帝尧东巡问樗蒱初见皋陶验前梦
  • 第三十七回   厌越述紫蒙风土阏伯实沈共参商
  • 第三十八回   帝尧遇赤将子舆官木正
  • 第三十九回   帝尧宝露赐群臣大司农筹备蜡祭
  • 第四十回   帝尧师事尹寿尹寿举荐四贤
  • 第四十二回   帝尧箕山访许由长淮水怪兴风浪
  • 第四十三回   帝尧初番见许由黄帝问道广成子
  • 第四十四回   帝尧遊黟山览尽大千界
  • 第四十五回   途遇金道华兰为王者香
  • 第四十六回   缙云山黄帝修道大姥山老母成仙
  • 第四十七回   狐功设计害帝尧责三苗帝尧动怒
  • 第四十八回   男女同川而浴帝尧君臣中蛊
  • 第四十九回   养蛊之情形苗民之风俗
  • 第五十回   帝尧师事善卷挥师灭除西夏
  • 第五十一回   射十曰羿见姮娥渠搜国来朝贡献
  • 第五十二回   述洪水之来源说黄河之成因
  • 第五十三回   尧让天下于许由稷为尧使见王母
  • 第五十四回   后羿射河伯逢蒙杀后羿
  • 第五十五回   青鸟使迎大司农西王母性喜樗蒱
  • 第五十六回   昆仑山稀有大鸟西王母瑶池宴客
  • 第五十七回   大司农归平阳三苗驩兜降服
  • 第五十八回   让天下于巢父任许由州长
  • 第五十九回    海人献冰蚕茧尧教子朱围棋
  • 第六十回   帝尧比神农华封人三祝
  • 第六十一回   帝尧开凿尧门山果老事尧为待中
  • 第六十二回   训大夏讨渠搜尧缔交狐不谐
  • 第六十三回   彭祖祈年寿帝尧让大位
  • 第六十四回   舜生于诸冯务成子教舜
  • 第六十五回   仓颉造文字舜兄得狂疾
  • 第六十六回   舜初耕历山象受教于兄
  • 第六十七回   秦东赠舜行二耕历山下
  • 第六十八回   舜与方回订交师尹寿蒲衣子
  • 第六十九回   耕历山三番五次 访大舜不远万里
  • 第七十回   被逐三四回学琴作什器
  • 第七十一回   以德教化人舜师事许由
  • 第七十二回   三足乌集庭元恺大会聚
  • 第七十三回   帝子朱漫游是好夸父臣于帝子朱
  • 第七十四回   尧放子朱于丹渊免共工四岳举鲧
  • 第七十五回   神禹坼背生鲧受命治水
  • 第七十六回   禹师郁华子鲧作九仞城
  • 第七十七回   制陶器舜化东夷陶河滨舜禹相遇
  • 第七十八回   一曰遇十瑞四岳共举舜
  • 第七十九回   梦眉与发齐舜不告而娶
  • 第八十回   尧降二女于沩汭舜率二女觐父母
  • 第八十一回   尧赐雕弓干戈美玉瞽叟使舜完廪浚井
  • 第八十二回   象日以杀舜为事舜为举八元八凯
  • 第八十三回   尧以舜为耳为目舜摄位三凶不服
  • 第八十四回   鲧治水不利舜举禹治水
  • 第八十五回   梦从月中过师事大成挚
  • 第八十六回   初过桐柏山宛委得宝物
  • 第八十七回   云华夫人授书伯益水平佐禹
  • 第八十八回   舜受终而摄政禹治水以定计
  • 第八十九回   降服罔象天应龙佐治水
  • 第九十回   天地十四将大战收服七地授仙箓  
  • 第九十一回   平逢山群蜂为患玉卮娘降服骄虫
  • 第九十二回   禹凿砥柱山九仙集西岳
  • 第九十三回   巨灵擘太华大人钓六鼇
  • 第九十四回   伯益作井龙登玄云玄龟负泥封印山川
  • 第九十五回   禹凿龙门入伏羲赐玉简
  • 第九十六回   河伯宴大禹冀州水患平
  • 第九十七回   大禹被困于相柳相柳见诛于五帝
  • 第九十八回   黄蛇守共工台共工流于幽州
  • 第九十九回   导河积石得延喜玉赐轩辕镜除却神光鬼
  • 第一百回   天地除妖蛇鲤鱼跳龙门
  • 第一百一回   济水三伏三现天地将斩朱孺
  • 第一百二回   天地将除妖鸟嵎夷九族来朝
  • 第一百三回   窟洲返魂香青州水患平
  • 第一百四回   桐柏山风雷震惊两储君霍潜迎禹
  • 第一百五回   巫支祁袭禹鸿濛氏被囚
  • 第一百六回   三过桐柏山共战巫支祁
  • 第一百七回   禹凿轩辕化为熊女攸化石破生启
  • 第一百八回   钹耳贯胸献珠鳖大禹过门不入家 
  • 第一百九回   水平王震泽为神繇余黄魔使三苗
  • 第一百十回   大禹破三苗骓驩窜南海
  • 第一百十一回   □围计蒙误冲突云林宫右英解围
  • 第一百十二回   黄魔破土凿黄牛禹凿巴山开三峡
  • 第一百十三回   掘昆仑息土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 第一百十四回   天将驱除犯狼大禹二次遇疫
  • 第一百十五回   方相氏驱疫云梦遇神女  
  • 第一百十六回   禹作岣嵝碑神农教避疫 
  • 第一百十七回   乐马山禹诛疫兽蟠冢山驱龙导漾  
  • 第一百十八回   刑天氏与帝争神太真夫人除窫窳
  • 第一百十九回   杀三苗于三危颁五瑞于群后
  • 第一百二十回   五老游河河图来龙马凤凰献图书
  • 第一百二十一回   大禹巡海外应龙杀旱魃
  • 第一百二十二回   夸父逐日影大禹游北方
  • 第一百二十三回   迷途入终北行踪至无继
  • 第一百二十四回   禹收九凤强梁又至肃慎之国
  • 第一百二十五回   禹至毛民等国鼋鼍代为桥梁
  • 第一百二十六回   漫话扶桑国详说君子情
  • 第一百二十七回   大禹逢巨蟹海若助除妖
  • 第一百二十八回   禹历小人大人国有蜮山遭遇水弩
  • 第一百二十九回   翳逸廖救蜮疫禹到歧舌百虑
  • 第一百三十回   禹受困于枫林祖状被杀南海
  • 第一百三十一回   禹到寿麻国得见螺蛳舟
  • 第一百三十二回   长脚扶卢女轩辕丈夫国
  • 第一百三十三回   西海神率禹避难刑天氏命葬常羊
  • 第一百三十四回   禹配合二国失败淑士国禹凿方山
  • 第一百三十五回   奇肱试飞车槐山通老童
  • 第一百三十六回   钟山觐上帝昆仑见王母
  • 第一百三十七回   群仙大聚会禹游昆仑山
  • 第一百三十八回   禹结束危神尧沉璧于洛
  • 第一百三十九回   尧作大章乐皋陶作象刑
  • 第一百四十回   董父豢于雷夏尧崩葬于谷林
  • 第一百四十一回   重到会稽百官官迎即位分命都蒲坂
  • 第一百四十二回   封第象于有庳立学校以施救
  • 第一百四十三回   大司稷逝世渠搜国献裘
  • 第一百四十四回   孝养国来朝夔作乐改封
  • 第一百四十五回   奏韶乐舞百兽郊天祈以丹朱
  • 第一百四十六回   巡审乐三到会稽修大道彭祖说法
  • 第一百四十七回   善卷逃舜入深山无择被迫跳涧渊
  • 第一百四十八回   舜西教六戎西王母来朝
  • 第一百四十九回   舜作卿云歌黄龙负图书
  • 第一百五十回   息慎氏进贡大频国来朝
  • 第一百五十一回   封义均命禹摄位复九州玄都来朝
  • 第一百五十二回   率封禅泰山象病死有庳
  • 第一百五十三回   方回凭吊舜坟二女化作湘神
  • 第一百五十四回   启结天下贤禹即天子位
  • 第一百五十五回   颁夏时于万国作贡法均地权
  • 第一百五十六回   改封丹朱商均作乐雕俎臣谏
  • 第一百五十七回   柏成子高逃禹阵涂民代皋陶
  • 第一百五十八回   作城郭大会诸侯铸九鼎海神来朝
  • 第一百五十九回   禹让天下于奇子分散藏书于各处
  • 第一百六十回   禹会诸侯戮防风氏启为天子灭有扈国
  • 声明:以上数据资料为会员整理分享上传,或转载自互联网,墨星写作网不对内容的原创性负责,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联系墨星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