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星写作
  • 灵感词库
  • 诗词库
  • 医学库
  • 佛学库
  • 词典库
  • 文库
  • 百度
  • 微信
  • 抖音
  • 知乎
  • 百科
  • 翻译
VIP会员
VIP会员权益概括
推广员
墨星写作网-上古秘史
上古秘史

作者:钟毓龙

类型:历史演义

第一百八回   钹耳贯胸献珠鳖大禹过门不入家 

发布时间:2022/12/26 16:19:15
  且说文命人朝白帝,那时适值海外有两个国家遣使前来进贡。一个是钹耳国,两耳上都穿有大环。一个是

  贯胸国,胸前有洞,直穿背心。钹耳国人所贡的是两对珠虾。贯胸国人所贡的是两只珠鳖。原来他们是邻国,

  这次仰慕帝尧和太尉舜的仁德,相约同来进贡,并且观光,所以他们的贡物,亦是相类的。

  帝尧和太尉舜虽则都是沉珠捐璧、不宝异物的人,但是远方小国万里归诚,这种盛意,亦岂能辜负?只好

  一概收受。一面仍照旧章优加待遇,赐宴赐食。

  那时文命恰好入都,帝尧便叫他和太尉舜及一班大臣共帮陪客。伯夷虽是新进之人,但因为他熟于典礼,

  这次招待两国使者的仪节,大半是他所参订,所以亦在陪客之列。酒过三巡,大家随意谈谈。文命是想将中国

  水患治平后再周历海外之人,所以他对于海外情形非常注意,便向两个使者细问路径、气候、物产等等。两个

  使者,亦各就他们所知道的,一一回答。

  后来渐渐谈到他们所进贡的物件,大司徒先问钹耳国使者道:“贵国那边竟有这样大虾,真是异物!”钹

  耳国使者道:“这虾并不算大,敝国那边大虾极多,最大的长到二十多丈。

  航海的人见到远处海波之中有桅樯双矗,高可十余丈,往往以为是个海船,哪知是海虾,在那里晒它的须  。须的出水有十几丈,那么它的全身,可想而知了。此外十几丈、八九丈、四五丈长的虾更不计其数,所以它

  们的须可以拿来做帘,名叫虾须帘,亦可以做簪,叫虾须簪,亦可以做杖,叫虾须杖。至于它们的脑壳和脚节

  壳,拿来用金类镶起来,亦可以做缸、做杯、做碗,不过这种还是小的虾,至于大虾的须壳,则无所用之。

  这次敝国来献的虾,不是为它须壳之可用,是为它身中所产之珠非常可宝,所以来献的。”

  羲仲道:“虾珠生在什么地方?”钹耳国使者道:“生在它脑中,将它脑壳破开,珠就在中间。”大司徒  又问贯胸国使者道:“贵国的鳖,色朱而其状如肺,而且四眼六足,与中华所产大不相同,这种真是怪物!”

  贯胸国使者道:“中华所有的鳖,大概都是供肴馔用的。小国的鳖专是供生珠之用。珠鳖有两种:一种是寻常  之鳖,它的珠生在足上,必须剖其足,方可得珠。这次小国所献的珠鳖,是口能吐珠之鳖,每隔多少时,吐一

  粒,再隔多少时,吐一粒,永远不穷,所以比较起来,这种鳖尤其可贵。这次敝国君得到了两只,不敢自私,

  因此敬谨来献。”

  大司农道:“寻常但知道老蚌生珠,现在鳖有珠,连虾都有珠,真是天地之大无所不有了。”钹耳国使者

  道:“小于生长海邦,于海物较为熟悉,以小子所知,珠的出产还不止虾鳖蚌三种。大凡动物形体较大,或者

  形体本小,而有一部大过本位的,都能孕珠,所以龙有珠,鲛有珠,鱼亦有珠。”伯夷听到此,忙问:“龙珠

  怎样?”钹耳国使者道:“骊龙之珠,生在它颔下,颔的旁边,有好许多逆鳞,假使人误碰到它的逆鳞,一定

  要怒而杀人,所以骊龙之珠,甚不易得,要取它的珠,必须等它熟睡之时方可,这就是龙珠了。”  伯夷道:“鲛珠如何?”钹耳国使者道:“鲛珠生在皮里,它的两眼就是皮肤裂缝之处,一碰它就能出来

  ,所以古来有鲛人泣珠之说,不过这种不甚值钱。”羲仲插口问道:“那么这种鲛人,究竟是鱼呢,还是人呢  ?”贯胸国使者接着说道:“实在是鱼,而形状一切都像人。它住在水中,能知道组织之法,有时亦能上陆而  行,假使有人留它住宿一宵,它就会将眼睛启闭,挤出许多珠来作为酬谢。照这样看来,不但动作如人,便是  它的意志,亦和人相近,就使说它是人,亦可以呢。”

  伯益又问道:“那么鱼珠在什么地方?”贯胸国使者道:“鱼珠生在目中,最大的明月珠,就是鲸鱼的眼

  睛,其大如盂,光照一室,非常可宝,所以鲸鱼死了,不见其有目精,就是这个原故。”

  篯铿在旁听两个使者滔滔而谈,禁不住便说道:“以某所知,岂但虾鳖蚌有珠,岂但龙鲛鱼有珠,有珠的  动物多着呢!  蛇亦有珠,龟亦有珠,蜈蚣亦有珠,鸟亦有珠,羊亦有珠,便是至小之蜘蛛,亦有珠。蛇的珠生在喉间。

  从前有一个国君,看见一条大蛇受伤,他以为可怜,给它设法救治。后来那条大蛇就吐珠为报。那颗珠长径约

  一寸,色纯白而有光,夜间可以代烛。这是蛇有珠的证据了。龟的珠生在甲中。从前一个人落魄无聊,跟了朋

  友到海外去游历,偶然在一座荒岛之上发现一个龟壳,其大如屋,他就叫人扛了回去以作卧床。后来遇到一个

  识宝之人,以重值向他购取,才知道甲的中脊,脊脊都藏有明珠一颗,其大如杯,其值无价。这是龟有珠的证  据了。蜈蚣的珠生在节间。从前少华山上常常发现两道红光,起灭不定,往往春夏之间则出见,到秋末就消灭

  ,山下的居民都看得稀奇。

  后来有一个人知道这是大小两条蜈蚣节间所蕴蓄的珠发出来的光彩,他就买了两只奇异的雄鸡上去与蜈蚣

  斗。结果,两蜈蚣斗死,骨节里所藏的明珠不少,在头部的一颗尤大,据说叫作辟尘珠。有此珠放在室中,可

  以使一点灰尘都没有。有人说,亦可以叫作定风珠,当大风飘荡的时候,将这颗珠取出,大风能够立时停止,  行船涉水,最资利用。这是蜈蚣有珠的证据了。

  鸟的珠生在胸口,或有些生在口中。东海瀛渊地方有一种鸟,名叫藏珠,形状如凤,身作绀色,翼作丹色

  ,每鸣了飞翔一次,就吐出杂珠累斛。这是鸟胸中之珠了。南方又有一种木难金翅鸟,它的口沫,能够结成碧

  色之珠,当地土人甚以为宝贵。这是鸟口中之珠了。羊的珠生在须上。从前有一个男子,给他的妻子瞧不起,

  将他推人一个大穴之中,虽则不死,但是腹中饥饿不过。后来遇到三个长人,引他到一株树下跪了,那树下本

  站着许多的羊,三个长人就叫他捋羊的须,每捋一把,就得到几颗珠,就叫他吃了充饥。这是羊亦有珠的证据

  了,不过这个珠可以吃,当另是一种。至于蛛蜘之珠,生在腹部。从前徐州海滨有一个蜘蛛,大如车轮。海中

  之龙要想夺它的珠子,就和它相斗,蜘蛛吐出丝来把龙缚住,它的丝粗如小杯,而且非常之韧。龙竭力腾跃,

  总逃不出它的丝网,看看要死了,后来忽然天上飞下两条火龙,口中吐火,将丝烧断,那龙方才逃脱。  可见蜘蛛亦有珠了。”

  两国使者听篯铿举出这许多珠,非常叹服,说道:“究竟是中华大国,珍奇有如此之多,小国万万不及了

  !”篯铿道:“实在珠这项东西并不是宝贝。就最多的蚌珠而言,其初不过一粒细沙,黏着在蚌的肉上,蚌感

  到不适,无法除去,只能用黏质常常自去摩擦,这种黏质,就叫作真珠质,久而久之,细沙的圭角渐平,形成

  圆样,而那真珠质,亦愈积愈厚,便成为珠,年代愈久,真珠质积得愈多,那珠形自然愈大,世人因为它光洁

  可爱,所以看得宝贵,其实何尝是宝物呢?至于其它动物能够有物结在体中大都是病,如牛黄、狗宝之类。不

  过因为它没有真珠质,不能光洁,所以只可以做药物,而没有人拿来玩物了。至于有些吐的、泣的、捋的、涎  结成的等等,像煞是奇异,但必定有一个原因在里面,可惜我们现在还研究不出就是了。”众人听了,都佩服

  篯铿的博学卓识。席散之后,两国使者兴辞而去。帝尧又重加赏赐,盘桓多日,方才归国而去。

  于是帝尧与太尉舜等又筹划巡守之事。帝尧年老不胜登涉,由舜代行。议决以明年二月,到东岳泰山。五

  月,到南岳霍山。八月,到西岳华山。十一月,到北岳恒山,周流一转。

  文命以治水总促不暇久留,住了两日,就打算陛辞出都。先与太尉舜商议道:“某此番出去,先治扬州,

  再治荆州,驩兜、三苗盘据蛮荆一带,历年甚久。他的那种政治,灭弃礼法,暴虐百姓,兼蓄不臣之心,万一  某到那边去,他竟公然反抗起来,可否即行讨伐?”

  太尉舜道:“当然讨伐。汝如果平定三苗之后,以治水甚忙,无暇审讯叛人,我就奏帝,请派皋陶和汝同

  去。三苗之民渐染邪说已久,澄治肃清,颇非易事,然亦不可不使他们有个警戒,你以为何如?”文命极以为

  然。于是太尉舜果然奏知帝尧,就派皋陶和文命同去。即日陛辞出都,渡过大河,到了轘辕,会齐了大队,一  路向扬州而来。伯益和皋陶父子两个阔别已久,忽得同在一起,晨夕畅聚,其乐可知。

  一日,走到涂山,文命依旧过门不入,仅仅叫大章带信给女娇,说道:“我历年在外,久荒祭祀。现在既

  已有子,希望夫人带了启回石纽村一行。粪除祖庙,竭诚祭祀,以弥我之过。

  ”就叫大章陪着同行,因为他是向来熟识的。大章奉令,遂与女娇抱了启同往石纽村,不提。

  且说文命离了涂山,不日已到扬州境界,就是大江入海之口。那北江与东江,相去足足有几百里,两江之

  间,就是中江,四面渊渚涌现,已将中间抱成一个大泽。那中江就由这个大泽中直穿到海里去。因为口门甚广

  ,海水澎湃,江湖汹涌,两者互相进退,那大泽中之水就震荡而不定。因此渊渚上的居民,苦于水患,就将这

  个大泽取名叫震泽。

  文命察看一转,心中早定下一个计划。原来震泽之中,有一座山,名叫柯山。它的东面有一个小阜,名叫

  鹤阜,鹤阜低小不能拦住海潮,海潮就从鹤阜上打进泽中去,泽中之水所以尤其震荡了。文命暗想:“倘能把

  这柯山移到鹤阜之上做一个屏障,拦住海潮,不使它打进去,那么水势就可以镇定了。”

  想罢,便将这计划与皋陶、伯益等商量。

  皋陶听了不胜诧异,说道:“移山之事恐怕做不到吧!从前书上载着一段故事,说有一个九十岁的老翁,  因为他家宅对面有太行、王屋二山,挡住他的去路,来往不便。叫了他的妻子儿孙来商量,要想将这两座山凿

  通来。他的妻笑道:‘你这样大年纪了,能再有几日好活,不要说太行、王屋这样的大山你不能移,恐怕一个

  小土山你亦凿不了呢。况且凿将起来,这许多的土石放在哪里去?’老翁道:‘你不要愁,这许多土石我会堆

  他到渤海之尾,陷土之北去,怕什么?’于是就率领了他的子孙,凿山垦土,装在担里,一担一担的运往渤海  。那时他的邻舍有一个寡妇的儿子,年方七岁,听了很赞成他的计划,就去帮忙凿石。太行、王屋二山离渤海

  很远,满担挑去,空担挑回,差不多要费一年或半年的光阴。旁边有一个聪明的老翁,看他们如此呆笨,就劝

  阻那九十老翁道:‘你的年纪已经这样大了,照这样凿下去,就使凿到一百岁,亦不能够损山的一毛,真何苦

  呢?’那九十老翁听了,长太息道:‘你这个心可谓顽固之极!远不及我邻居的寡妇和孩子。我年纪虽大,凿

  不了这两座山,但是我死了,有我的儿子会凿,我儿子死了,有我的孙子会凿,儿子有孙子,孙子又有儿子,  子子孙孙,无穷无荆而两山的石头,凿去一块,就少了一块,决不会有所生长,何愁凿它不了呢?’聪明老翁  给他这一番解释,到亦无话可说。

  哪知九十老翁如此之一念诚感上天,有一个操蛇之神听见了,恐怕他真个如此去做,就连夜上奏天庭。上

  帝嘉许他如此至诚,就叫夸蛾氏的两个儿子代为帮忙,背了两座山,一座移到他朔方之东去,一座移他到雍州

  之南去。这就是书上所载移山的故事了。但这个不过是著书的人之寓言,并非实有其事。崇伯真要移山,莫非

  又要请教那巨灵大人秦供海吗?”  文命笑道:“我不去请教他,我打算自己来试试。”当下文命就吩咐工人预备一百万丈长两手合抱这样粗

  的筏索四十根,八万斤重的绞盘四个,听候应用。工人等听了都莫名其妙,只能遵命,竭力去预备。

  文命在此预备时间,无所事事,就同了皋陶、伯益、水平等,坐了船,到震泽中各处去考察。一日,到了

  泽中一个岛上,大众上去游览。登到山顶四面一望,只见水天一色,极目无际,仿佛一面大镜一般,风景非常

  壮阔。所欠缺的就是波涛太大。

  远近几百里间一点一点的小岛屿不计其数,都被波涛所冲打,浪花触处,崩腾而上,仿佛无数素鸥白鹭。

  水平看到此处,就说道:“好好许多洲岛,给水打得来不能住人,直是可惜。我想总要设法使水不会淹没土地

  才好。”文命道:“等我移山之后,波涛就可以定了。但是善后的一切堤防工作,你能治吗?

  ”水平道:“我愿去治。”文命道:“那么我就委任你,你须谨敬将事!”水平大喜,稽首受命。

  大家下得山来,经过一处,发现一个大山洞,极其深邃。

  文命道:“某从前听见说,此地有一个山穴,潜通荆州的云梦大泽,不知确否,亦不知是否就是这洞?”

  鸿濛氏等七人听了就向文命道:“某等愿进去一探!”文命许诺,七员地将入洞而去。天色不早,大众亦下船  ,刚到中央一个游湖地方,忽然狂风大作,波浪壁立,船身上下簸荡,樯摧柁折。众人正在惊诧,只听得舟子  在后面大叫道:“不好了,有两条花的虬龙背住我们的船呢,船就翻了。”说时,那船腾空而起,竟像要翻的  模样。  那时众人个个失色,只有文命安然不动。七员天将挺着武器,正要想入水去屠龙,忽听得一阵拍拍之声,

  陡然浪花飞舞,原来那应龙已飞人水中与二虬龙去决斗。这时风涛愈大,天色将晚,愈加昏晦。文命等的船颠

  来倒去,左倾右侧,危险之至,然而终不覆没,若有神助。过了一会,只见二虬龙向东疾窜,像个战败了。后

  面应龙张着两翼紧紧追去,不知所往。霎时波浪较平,船身较稳,大家方才放心。渡到岸上,已是夜分。次日

  ,水平就向文命要了许多船只、工人并器械等,自去平治震泽的各处,不提。

  过了两日,七员地将回来报告,说那个洞穴不但西通云梦而已,各处都有相通之路,仿佛地中的脉络一般

  ,甚为可怪。  文命听了,谨记在心。又过了几日,工人报告说一切都预备好了。文命就向天地十四将道:“这次之事,  非汝等不可。七员地将,你们可在地下将柯山的脚根察看,移动的时候,不可使它稍歪,须依我指定的方向而  移,我是要移它到那座鹤阜上去的。七员天将,你们在空中招呼,指视一直线的方向,不可错误,一切我都已

  测量准了。”众人都答应,正不知他如何移法。

  文命又吩咐众人:“将所有筏索抖开接牢了,向那座柯山上打一个圈套,一端引到西南面一座小山上,一

  端引到东南面一座小山上,那两座小山之尖顶,都凿得圆而且滑,就将那绞盘放在旁边,一面用两个,余多的

  筏索分派兵士拿了。每边用兵士八百人,分作两班,轮流牵动,但须听我鼓声的节度。我鼓声如果敲起,你们

  就动手牵,鼓声如果敲得急,你们用力用得大;假使鼓声敲得缓,你们用力亦可用得小;假使鼓声止了,你们

  就立刻歇手,不可违误。”  众人听了,虽则答应,但是无人不满腹狐疑,暗想:“这一座山起码有好多里,我们这几百个人牵得动吗

  ?况且山石是连地壳生成的,并不是悬空摆在那里的,哪有可以移动之理?

  而且东山西山相隔甚远,鼓声哪里听得见?”但是文命既如此说,料想必有神术,大家只好再看以待。  且说文命吩咐众人之后,就沐浴更衣,向天祝告。再取出云华夫人所赐的宝篆来,连夜用黄帛写成一千六

  百道符,分给那些兵士,叫他们佩在胸前,定于明日午正二刻动工。那时苍舒、伯奋等因文命未派他们职司,

  无事可做,又因为这是从古未有之奇事,大家都高兴着,要细细观看,以广眼界。从前巨灵擘太华虽则看见,

  但是事前并没有接洽,而且路隔得太远,糊糊涂涂过去,未曾看得明白。所以这次要求文命许他们到前日所登  泽中岛内的高山上去看,文命许诺。大家遂兴高采烈先到山上等候。

  这日恰值风平浪静,天无片云。但见远远两条筏索,自西而东横亘空际,俨如长虹。那东西两座小山上人

  密如蚁,蠕蠕而动。那东北角筏索的尽处,就是柯山。再东北几里外,有一个标帜,就是目的地。南方天气,  本来炎热,又当长夏,火散当空,异常蒸暑。众人立久之后,都不免汗流浃背,然而好奇心切,希望见所未见

  ,所以亦不觉其苦。

  过了一会,看看已到午正二刻,只听得远远的鼓声,渊渊而起,知道是文命在那里发号施令了。霎时间,  两座小山上,人众大忙,邪许之声,随风送来,闹热得很。远看那座柯山竟似在那里移动的样子。忽而七员天

  将飞起空中,有几个飞到柯山去,有几个飞到文命那边去;忽而之间,又飞转来,如穿梭一般。那鼓声顿然止  住,小山上的人,亦止住了,齐来整理筏索,苍舒等知道是牵线之路斜了。过了一会,鼓声又起,小山上邪许

  之声又作,那柯山渐渐移向东边,约有数十丈之远。鼓声愈紧,移动的亦愈快,已将到目的地了。忽而天将又

  在那里飞行,鼓声顿止,山上人夫亦即休息。苍舒等以为是移好了,哪知不然,七员天将仍旧在那里飞行。

  又过了一会,鼓声又起,山上兵士又复用力,这次似乎还要起劲些。远看那柯山似乎有点侧势。众人才悟

  到,文命的主张是要将那柯山移到鹤阜上去的。如今已到鹤阜,牵动起来,不是平路,是要升高了。大山平移  已是不容易,使它斜上升高,那种吃力,当然不言可知,足足费了一个时辰,作、辍了好几次,方才安置妥帖  。众人看了,无不欢呼喜跃,这一件大事业,总算告成功。

  后来文命就给这座柯山,改名叫作笮咢山,两座牵挽的小山至今还在,上面有石如卷笮,大家都记得它是  禹所用的牵山。

  又太湖中间有一块浅地,就是柯山留下的山脚,从此东去,水底较深,据说就是牵过的沟。这种神话,看  去似乎万无此理,然而古书上说得确确凿凿,真是奇谈了,闲话不提。

  且说文命自从牵过了笮咢山之后,因为这些兵士非常辛苦,重加赏赐,叫他们休息几日。皋陶等亦都为文

  命酌酒庆功。

  自此之后,果然海潮海风都有一个遮拦。泽中之水渐渐平定了。

目录(共159章)


  • 第一回   演古史之治乱谋开篇说混沌
  • 第二回   皇娥梦遊穹桑盘瓠应运降世
  • 第三回   共工氏称霸九州女娲氏抟土为人
  • 第四回   女娲氏炼石补天共工氏重霸九州
  • 第五回   共工颛顼争天下共工怒触不周山
  • 第六回   下绝手平定共工上恒山再戮诸怀
  • 第七回   后稷初生遭三弃帝喾出巡守西北
  • 第八回   简狄吞燕卵稷泽出玉膏
  • 第九回   萯山遇吉神嫦娥奔月宫
  • 第十回   简狄剖胸生契帝喾挈女南巡
  • 第十一回   游嵩山途遇奇兽忆往事细说蚩尤
  • 第十二回   蚩尤遭败绩黄帝得成仙
  • 第十三回   丰山有异物房王兵虐民
  • 第十四回   房王作乱围喾盘瓠智建神功
  • 第十五回   后羿将兵来救盘瓢负女遁去
  • 第十六回   帝喾深山寻女唐尧降生母家
  • 第十七回   唐尧初降生丹丘来进贡
  • 第十八回 盘瓠逸去帝女归帝喾东海访柏昭
  • 第十九回   帝喾纳女己羲和女盘瓠子女到亳都
  • 第二十回   赤松子来访凤凰鸟翔集
  • 第二十一回   赤松子献珠治病青城山帝喾访道
  • 第二十二回   舟人授秘书帝喾悟天道
  • 第二十三回   帝女常仪谢世盘瓢子孙分封
  • 第二十四回   立挚为嗣子封禅上泰山
  • 第二十五回   嗣子挚即帝位老臣谋去三凶
  • 第二十六回   帝尧出封于陶三凶肆虐当朝
  • 第二十七回   罐兜求封南方国狐功设计害人民
  • 第二十八回   尧改封于唐羿往杀楔揄
  • 第二十九回   巫咸弟子佐三苗羿往桑林杀封豕  
  • 第三十回   羿杀九婴取雄黄巴蛇被屠洞庭野
  • 第三十一回   帝挚禅位唐尧三苗建国南方
  • 第三十二回   唐尧居母丧后羿缴大风
  • 第三十三回   唐尧践帝位皋陶感降生
  • 第三十四回   帝尧田猎讲武鸿超被鸟射伤
  • 第三十五回   巫咸鸿术为尧医越裳氏来献神龟
  • 第三十六回   帝尧东巡问樗蒱初见皋陶验前梦
  • 第三十七回   厌越述紫蒙风土阏伯实沈共参商
  • 第三十八回   帝尧遇赤将子舆官木正
  • 第三十九回   帝尧宝露赐群臣大司农筹备蜡祭
  • 第四十回   帝尧师事尹寿尹寿举荐四贤
  • 第四十二回   帝尧箕山访许由长淮水怪兴风浪
  • 第四十三回   帝尧初番见许由黄帝问道广成子
  • 第四十四回   帝尧遊黟山览尽大千界
  • 第四十五回   途遇金道华兰为王者香
  • 第四十六回   缙云山黄帝修道大姥山老母成仙
  • 第四十七回   狐功设计害帝尧责三苗帝尧动怒
  • 第四十八回   男女同川而浴帝尧君臣中蛊
  • 第四十九回   养蛊之情形苗民之风俗
  • 第五十回   帝尧师事善卷挥师灭除西夏
  • 第五十一回   射十曰羿见姮娥渠搜国来朝贡献
  • 第五十二回   述洪水之来源说黄河之成因
  • 第五十三回   尧让天下于许由稷为尧使见王母
  • 第五十四回   后羿射河伯逢蒙杀后羿
  • 第五十五回   青鸟使迎大司农西王母性喜樗蒱
  • 第五十六回   昆仑山稀有大鸟西王母瑶池宴客
  • 第五十七回   大司农归平阳三苗驩兜降服
  • 第五十八回   让天下于巢父任许由州长
  • 第五十九回    海人献冰蚕茧尧教子朱围棋
  • 第六十回   帝尧比神农华封人三祝
  • 第六十一回   帝尧开凿尧门山果老事尧为待中
  • 第六十二回   训大夏讨渠搜尧缔交狐不谐
  • 第六十三回   彭祖祈年寿帝尧让大位
  • 第六十四回   舜生于诸冯务成子教舜
  • 第六十五回   仓颉造文字舜兄得狂疾
  • 第六十六回   舜初耕历山象受教于兄
  • 第六十七回   秦东赠舜行二耕历山下
  • 第六十八回   舜与方回订交师尹寿蒲衣子
  • 第六十九回   耕历山三番五次 访大舜不远万里
  • 第七十回   被逐三四回学琴作什器
  • 第七十一回   以德教化人舜师事许由
  • 第七十二回   三足乌集庭元恺大会聚
  • 第七十三回   帝子朱漫游是好夸父臣于帝子朱
  • 第七十四回   尧放子朱于丹渊免共工四岳举鲧
  • 第七十五回   神禹坼背生鲧受命治水
  • 第七十六回   禹师郁华子鲧作九仞城
  • 第七十七回   制陶器舜化东夷陶河滨舜禹相遇
  • 第七十八回   一曰遇十瑞四岳共举舜
  • 第七十九回   梦眉与发齐舜不告而娶
  • 第八十回   尧降二女于沩汭舜率二女觐父母
  • 第八十一回   尧赐雕弓干戈美玉瞽叟使舜完廪浚井
  • 第八十二回   象日以杀舜为事舜为举八元八凯
  • 第八十三回   尧以舜为耳为目舜摄位三凶不服
  • 第八十四回   鲧治水不利舜举禹治水
  • 第八十五回   梦从月中过师事大成挚
  • 第八十六回   初过桐柏山宛委得宝物
  • 第八十七回   云华夫人授书伯益水平佐禹
  • 第八十八回   舜受终而摄政禹治水以定计
  • 第八十九回   降服罔象天应龙佐治水
  • 第九十回   天地十四将大战收服七地授仙箓  
  • 第九十一回   平逢山群蜂为患玉卮娘降服骄虫
  • 第九十二回   禹凿砥柱山九仙集西岳
  • 第九十三回   巨灵擘太华大人钓六鼇
  • 第九十四回   伯益作井龙登玄云玄龟负泥封印山川
  • 第九十五回   禹凿龙门入伏羲赐玉简
  • 第九十六回   河伯宴大禹冀州水患平
  • 第九十七回   大禹被困于相柳相柳见诛于五帝
  • 第九十八回   黄蛇守共工台共工流于幽州
  • 第九十九回   导河积石得延喜玉赐轩辕镜除却神光鬼
  • 第一百回   天地除妖蛇鲤鱼跳龙门
  • 第一百一回   济水三伏三现天地将斩朱孺
  • 第一百二回   天地将除妖鸟嵎夷九族来朝
  • 第一百三回   窟洲返魂香青州水患平
  • 第一百四回   桐柏山风雷震惊两储君霍潜迎禹
  • 第一百五回   巫支祁袭禹鸿濛氏被囚
  • 第一百六回   三过桐柏山共战巫支祁
  • 第一百七回   禹凿轩辕化为熊女攸化石破生启
  • 第一百八回   钹耳贯胸献珠鳖大禹过门不入家 
  • 第一百九回   水平王震泽为神繇余黄魔使三苗
  • 第一百十回   大禹破三苗骓驩窜南海
  • 第一百十一回   □围计蒙误冲突云林宫右英解围
  • 第一百十二回   黄魔破土凿黄牛禹凿巴山开三峡
  • 第一百十三回   掘昆仑息土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 第一百十四回   天将驱除犯狼大禹二次遇疫
  • 第一百十五回   方相氏驱疫云梦遇神女  
  • 第一百十六回   禹作岣嵝碑神农教避疫 
  • 第一百十七回   乐马山禹诛疫兽蟠冢山驱龙导漾  
  • 第一百十八回   刑天氏与帝争神太真夫人除窫窳
  • 第一百十九回   杀三苗于三危颁五瑞于群后
  • 第一百二十回   五老游河河图来龙马凤凰献图书
  • 第一百二十一回   大禹巡海外应龙杀旱魃
  • 第一百二十二回   夸父逐日影大禹游北方
  • 第一百二十三回   迷途入终北行踪至无继
  • 第一百二十四回   禹收九凤强梁又至肃慎之国
  • 第一百二十五回   禹至毛民等国鼋鼍代为桥梁
  • 第一百二十六回   漫话扶桑国详说君子情
  • 第一百二十七回   大禹逢巨蟹海若助除妖
  • 第一百二十八回   禹历小人大人国有蜮山遭遇水弩
  • 第一百二十九回   翳逸廖救蜮疫禹到歧舌百虑
  • 第一百三十回   禹受困于枫林祖状被杀南海
  • 第一百三十一回   禹到寿麻国得见螺蛳舟
  • 第一百三十二回   长脚扶卢女轩辕丈夫国
  • 第一百三十三回   西海神率禹避难刑天氏命葬常羊
  • 第一百三十四回   禹配合二国失败淑士国禹凿方山
  • 第一百三十五回   奇肱试飞车槐山通老童
  • 第一百三十六回   钟山觐上帝昆仑见王母
  • 第一百三十七回   群仙大聚会禹游昆仑山
  • 第一百三十八回   禹结束危神尧沉璧于洛
  • 第一百三十九回   尧作大章乐皋陶作象刑
  • 第一百四十回   董父豢于雷夏尧崩葬于谷林
  • 第一百四十一回   重到会稽百官官迎即位分命都蒲坂
  • 第一百四十二回   封第象于有庳立学校以施救
  • 第一百四十三回   大司稷逝世渠搜国献裘
  • 第一百四十四回   孝养国来朝夔作乐改封
  • 第一百四十五回   奏韶乐舞百兽郊天祈以丹朱
  • 第一百四十六回   巡审乐三到会稽修大道彭祖说法
  • 第一百四十七回   善卷逃舜入深山无择被迫跳涧渊
  • 第一百四十八回   舜西教六戎西王母来朝
  • 第一百四十九回   舜作卿云歌黄龙负图书
  • 第一百五十回   息慎氏进贡大频国来朝
  • 第一百五十一回   封义均命禹摄位复九州玄都来朝
  • 第一百五十二回   率封禅泰山象病死有庳
  • 第一百五十三回   方回凭吊舜坟二女化作湘神
  • 第一百五十四回   启结天下贤禹即天子位
  • 第一百五十五回   颁夏时于万国作贡法均地权
  • 第一百五十六回   改封丹朱商均作乐雕俎臣谏
  • 第一百五十七回   柏成子高逃禹阵涂民代皋陶
  • 第一百五十八回   作城郭大会诸侯铸九鼎海神来朝
  • 第一百五十九回   禹让天下于奇子分散藏书于各处
  • 第一百六十回   禹会诸侯戮防风氏启为天子灭有扈国
  • 声明:以上数据资料为会员整理分享上传,或转载自互联网,墨星写作网不对内容的原创性负责,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联系墨星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