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星写作
  • 灵感词库
  • 诗词库
  • 医学库
  • 佛学库
  • 词典库
  • 文库
  • 百度
  • 微信
  • 抖音
  • 知乎
  • 百科
  • 翻译
VIP会员
VIP会员权益概括
推广员
墨星写作网-续三国演义
续三国演义

作者:酉阳野史

类型:历史演义

第七十九回 关家兄弟擒吕钟

发布时间:2023/9/11 16:04:45

  当日,吕钟被关心用套索拖翻下马,关山亦跳下马,思捉吕钟,早被吕钟挣起,将刀砍来,关山二人遂于林前步战。关心喝兵围住,只见晋兵也到,两边兵对兵,又各自厮杀。心乃弃马赶进,夹攻吕钟。关山反被吕钟臂上打一刀背,刀落于地,关心慌忙砍上,战住吕钟。关山觑空撺入架中,一手扭住吕钟衣袖,钟遂不能战。心弃刀与山结住,关山臂痛,倒被吕钟拿住两手,关心亦丢刀赶入。三人只是混扭,并无军兵来护。忽见尘埃滚滚,关防接应兵到,杀散兵士,直至林前。见山等在地拖拽推扭,一马冲去,将吕钟后发揪住,拖于马上,擒归大寨。

  却说吕律在寨门上看兄厮战,准备接应,见关山败走,吕钟追去,乃亦率兵从后赶去相助。行至前面总路口上,蓦然间一声炮响,一员大将紫面长须,手执青龙大刀,乃是关谨。吕律挺枪冲战,两下刀来枪去,战及十有馀合,忽见败兵逃转,看见吕律,各皆乱叫曰:“二将军可急向前救助!大将军被套索拖跌下马,和那出战将军扭在地上,我等被一红颧将军杀散,不能去护,特奔来报。”吕律听说,唬得魂不附体,乃不顾战,径自冲阵而前,去救吕钟。关谨恐其兄弟相遇,必被所救,乃取弓拔箭,随后赶去。觑定背心,飒声一箭射去。吕律去急,只中马腿,那马骤然受痛,腾身一跃,吕律不知失备,倒撞下马。关谨轮刀赶去,已被众副将保律上马。吕律思要再进,见关心从西杀来,关谨从后杀来,自家威风又不振,乃回马望万户山侧手而逃。关谨赶去,心曰:“我等已擒吕钟,恐你战吕律不退,故来相助。既已败去,不必赶他,且自回兵,共议进取。”于是共转归寨。吕律得以安然回寨,正欲使人打探消息,后到败兵皆言大将军已被汉将活拿去了。吕律亦知必被所获,乃大哭弃寨,收兵回西河郡而去。见母嫂禀告说兄遭诡计擒去之事,母嫂大哭,钟妻曹氏痛闷于地,形神皆丧,半晌始苏。律妻郭氏曰:“伯姆如此痛哭不了,你为手足不能相救,既同出兵,他人抱怨怎已!何不献了西河郡,救转汝兄之命。且今朝中大乱,天子尘蒙,便纵有功,也无人来加赏你等官职,苦将一家性命,博取虚名则甚!”律曰:“汝言亦为有理,但恐杨参谋不从,空耽不忠之名耳!”曹氏曰:“权总皆在叔叔,若肯依婶之言,何畏于参谋乎!”律曰:“嫂嫂宽心,我有主见在此:明早差人去探,若是汉贼不害吾兄,即便依议而行。若是害吾兄命,即当守郡,借兵来此报复大仇,誓不与他干休!”曹氏曰:“叔叔之言是也。”商议已毕,正欲集众共议大事,忽报杨参谋来见,律乃请至卫衙相叙。吕律曰:“昨者不听公言,致有此失。今吾家兄被擒,老母痛念过甚,教吾出降以全兄命。吾思此处没了我兄,且朝中无救,外郡少援,汉势强盛,将勇多智,若一围城,我等决守不住。悉皆是死,意欲从母之命,参谋以为何如?”谦曰:“公言差矣。食人之禄者当事人之事。今晋主委托贤昆玉镇守西河,享受数十年之爵秩,恩荣甚矣,未尝见有寸功报效。今遇寇扰,正宜悉力拒守,以振芳名,何得失志?且令兄为国尽忠,亦得克全令节,万古史书不泯,将军何故就说此话?而以大国名臣,屈膝夷虏,可乎!”吕律不能回答,乃送杨谦出曰:“参谋暂去代理郡事,容吾思忖再议。”遂各分别,不在话下。

  且说关防、关山擒拿吕钟回寨,使关心接应关谨,共至商议。须臾二人亦到,言箭射吕律落马,逃回西河去了。关防大喜曰:“吕钟被获,律又遭射,心胆已落,西河在我掌中矣!”关心曰:“还不足为喜。今被吕律逃回,倘若固守城池,乞兵邻郡,西河未能即下也。”防曰:“除了吕钟,吕律一人又不足道矣。”关谨曰:“我有一计:明日可教吕钟修书去唤吕律献城,杨谦在内,必与吕律两相疑忌,内乱生矣。那时以兵临之,必有可下之机。设彼苦不从允,当押吕钟至于城下,当面斩首,号令晋兵。则众惊惧,可一攻而破克矣。”关防曰:“弟言有理。”乃将吕钟释缚更衣,慰之使降。钟未及答,门上报入:“太子与都督自统大兵俱到。”关防命关心守陪吕钟,自与山、谨引兵迎接。刘聪、刘曜、姜发、刘灵四人入寨,其馀在外提调安营。相见已讫,防命置酒,请黄、姜、呼延、曹、夔等俱来叙饮。席间共论西河之事,关防曰:“吕钟兄弟勇力超群,昨被拒路,连战两日不能取胜。乃用埋伏计,诱至林间,擒得吕钟在此。”刘曜、姜发曰:“贤昆仲可谓克肖先志者矣!”防曰:“吕律勇亚于兄,今被逃入西河,保守城池,又有杨谦共与谋议,恐不能攻克,惭愧无功耳!”姜发曰:“兄长勿忧。明日但将吕钟押至城下,令其招安吕律,城必可克,保得不劳兵力。但请吕钟出来相见,吾自有言说动他心。”关谨乃邀钟至席,刘聪等皆起身,以客礼相接。钟曰:“败阵之将,甚玷君父,乞求赐戮为幸。”姜发曰:“我主帅久闻吕将军乃盖世英雄,知君忠心,不肯附汉忘晋,故关继雄兄弟只得以暗计屈辱正时至此,欲图西河耳。将军既又不肯负志,暂且权时相叙相会之情。来日依旧礼送回城,再决明战,未为晚也。”吕钟见众殷勤敬礼,乃再拜曰:“某虽不才,固不敢忘恩降公,而亦不敢拂公,再归西河也。”乃坐侧边左班首席,共饮酒至半酣,姜发举杯劝吕钟而言曰:“今晋朝大乱,骨肉自残,车驾西奔,亡在旦夕,西河一郡岂能独存?此不待卜而可知矣。今刘太子不忍满城百姓枉死,将军等宅眷混丧,欲屈将军写书一封送去与令弟,劝其以城同归故汉,保全宗党,救拔生灵,亦将军之仁德也。”吕钟曰:“不肖荷蒙不杀,又承礼遇,既有委命,有何不可!明日我自行之。”次早修书一封,命被捉亲随军士贴肉收藏,诈作逃回,径至西河郡去。临行分付曰:“你若得入城去,将书悄地付与二爷,不可使杨参谋知之。若一漏泄,则连你的父母妻子皆被害矣!”小军领命直至城下,哭叫开门,守兵认得,放入城去。密将私书至卫所私衙中投进,吕律拆兄书看之,书曰:

  我昨以轻进致堕奸计,误遭失陷,被其所获。比欲忿死,讵意众加礼敬,相看甚重。吾思朝中司马氏自相贼杀,东西乱立,不久大变。纵然委质尽忠,恐亦无益于事矣。弟今回守孤城,听杨谦之言而弃手足之义,殆不可也。弗若斩谦出降,共保宗族,躯命得全,富贵还在。否则大兵十五万,明早即便围城。刘曜、刘灵、呼延晏等,将之老骥者也,一恐家属难保,生灵被误,弟宜察之。

  吕律看罢其书,心中不决,乃入见母嫂,告以其意。母曰:“既兄不死,待以宾礼,可即出降。汉今方盛,亦可以取功名、保富贵,何听杨谦之言,故陷兄命,自取身亡?”律意遂决,乃带亲随二三十人至府厅上,聚杨谦共议,曰:“今汉大兵俱到,早晚就来围城。我今兵不满万,何能为守?”谦曰:“一夫当关,尚然万夫莫开。况此坚城,何惧之有!且待兵来,又作计议。”道犹未了,只听得炮铳之声震动山岳,守兵飞报入内,言:“汉兵二十馀万,漫山塞野,四面而至,将及近城矣。”杨谦曰:“城门已皆封锁齐整,雉堞濠堑吾已打点完备,将军可急上城守护,以示军威。”正议间,报子又到,道:“汉兵已将城池围住,把得水泄不通。如今将欲攻打了,快去防御。”吕律曰:“若此奈何?”杨谦曰:“且去守把。此地乃山西入洛咽喉,必定有人将我被围之事传奏入京,早晚或有救至。”律曰:“皇都残敝,东海王丧师失势,成都王兵败西迁,谁能顾我!”谦曰:“将军莫惧。邻郡刺史知道者,定然起兵来援。”律曰:“只恐远水一时不能亟救近火,徒思望梅止渴耳!便作邻郡就有兵来,不过万馀,从何而入?参谋可先上城去,亲自观看汉兵强弱而行。”谦曰:“将军职司武卫,先往提调各军,待我出牌拘唤民兵,并催钱粮,以应军需,方是善策。”律曰:“若此,则我不能使民发粮矣。你为参事之人,思要安闲躲避,如何又反指挥我们,何此推奸矜大之甚耶!此明欲陷吾兄弟,将献城要功,留此佞人则甚!”言讫,拔剑赶去。谦知势头不好,急走躲避,已为吕律一剑砍倒。令军士割了首级,将至军中示众曰:“不从吾令者,以杨谦为例!”众皆曰:“将军所行,谁敢不从!”律曰:“汉兵甚盛,太爷失陷,料必难与为敌。吾当救汝兵民之命,莫使遭害。”乃命大开郡城西门,先将杨谦之首亲到汉军中赎救兄命,就请主帅等入城安民。刘聪大喜,即使刘曜、关防、姜飞、呼延攸等迎接吕律入寨,待以客礼。先命姜发、关谨等带兵三千入城安慰百姓。姜发下令不许关闭门户,市肆毋易,于是鸡犬不惊,秋毫无犯,民皆大悦,香火排满街衢。刘聪等宴款吕律兄弟,一同入城屯扎,仍以吕钟管摄郡事。后人有诗一首,叹二吕勇而被擒、献郡投降云:

  兄勇生能解斗牛,弟威力可制强酋。岂知会遇英雄将,一旦擒降不愧羞。

  话分两头,且不说汉兵侵晋之事,再题东海王自邺城战败,兵将殆尽。成都王等迁驾长安,自愧失势,谋于从事刘洽。洽荐王修往徐州东平公处借兵扶植国本,欲剿张方。自修受命南行,将逾二月,东海王越恐事不谐,日夕忧虑。刘洽曰:“大王放心。王修去久不回,事必成矣。只在早晚,当音信至也。”论议未散,忽门吏入报,言:“东平公差大将糜晃引兵五百来此,还请大王去徐州议事。”东海王听说大喜,乃命引进糜晃。礼见已毕,东海王问其可否,设宴款待,分赏军士。即日收拾与刘洽、何伦、宋胄等俱望徐州而去。东平公司马楙出郭迎接,入府叙礼已毕,楙曰:“王兄今欲倡义兴师,剿讨张方,共伐二王之不道。弟愿以徐州兵马钱粮付兄掌管,以好号令诸藩。”东海王曰:“吾欲举义以复国业,迎还大驾,使先帝在天之灵得受郊祀。但恳王弟相资兵马,共靖国难,何敢夺弟之大柄乎!”司马楙曰:“欲洗司马氏之耻,而拯国家之乱,非兄不能主之,弟等愚不及此。不受徐州,则众兵无所仰望,会之恐无听从而难卒合也。”东海王故又推让曰:“我今至此,但行徐州兵马事。其钱粮政事,还要王弟掌之。”楙固让不已,刘洽、王修劝东海王权且受之,方可主盟各兵。待事成之后,以大镇倍酬东平公则是矣,越乃受之。遂发檄东邀范阳王司马彪,并北邀东瀛公司马腾及王浚二处,南合刘弘,共奖王室,以诛不道。送东平公往东平郡集兵聚粮,以备征进。

  斯时司马彪因齐王被诛,移镇许昌。值惠帝征邺,东海王失律,成都王留驾都邺,彪乃与镇东将军周馥上表,劝帝并成都王亲睦本宗,迁驾还洛,邺台非驻跸之所。诏谕王浚回兵,复用王戎,亲司马越,帝不能从。成都王谓其为妄言,遂致被王浚所破,败走洛阳,俾张方逞强横之志,劫掠洛阳,徙帝长安,心中甚是不悦。有长沙王旧将冯嵩投彪处为司马,揣知其意,乃乘间说之曰:“今河间王以外枝之亲,劫帝西迁,纵张方黜成都,独擅其权,不久必行篡逆矣。殿下勇略振世,何不会合平昌公、南阳王等同起义旗,匡复皇室,而乃坐视国家丧乱也!”范阳王曰:“张方雄猛,势焰方炽,欲举此谋,非比细有,不得造次。”正议间,忽有东海王会兵檄文来至。范阳王与众看毕,遂乃廷诏冯嵩曰:“东海王既立会盟之谋,东平公以徐州军马相让,事谅有成。既有行文来会,殿下正宜合众共同推为盟主。讨伐叛逆,肃整朝廷,谁敢不从!”司马彪大喜,乃受檄遣使回报,言不日即来相会。即命冯嵩前往平昌、南阳二处,去约兴义。

  嵩至南阳王处,入见告曰:“臣奉范阳王之命来叩大王驾下,望同起兵剿灭张方,迎帝还洛,崇奉九庙,以复晋朝天下。若再不举,必被河间王所篡矣!”司马模曰:“长史大议、范阳王忠论,敬当从命。但吾诸宗族亲王虽皆有兵,奈无河间、成都之气势,李含狡猾之智谋,张方、郅辅之勇略,一时恐难卒胜,实非等闲比也。”冯嵩曰:“豫州刺史刘乔,心怀徇国,志切忠君,力练老成,素多谋计。大王若能遣一介之使,论以大义,其人必然应允。若得他来,于臣提调,委以军事,讨张方如摧枯拉朽耳!”南阳王从之,即遣亲将夏勇去会刘乔。再使冯嵩往平昌说知,转许昌会范阳王等齐到徐州相会。于是各皆刻期而至,东海王见报大喜,差糜晃、何伦、宋胄分投迎接,入见礼毕,并道国家孔棘颠沛之事,尽皆愤激。司马越曰:“今蒙诸宗族皆听鄙言,来此共议。吾观兵众虽多,但系一时凑集,必难统属。须得一个熟谙韬略、惯经行阵者作一主帅,指点方略,然后可以远出关西,保其必胜也。”南阳王司马模曰:“吾昨亦虑此事。冯长史荐刘乔刺史谋猷深远,曾遣亲将前去约会,未知从否。”正说间,夏勇亦至回话,道:“刘刺史遣我先行,待他商议而来。”冯嵩曰:“还要盟主大王再发一使,催他来此,方好进兵。”东海王然之,乃差官使持檄去会刘乔。乔见檄书又到,召集僚属议曰:“南阳王昨使夏世雄来会,今东海王又有檄文到此,还是去的是,不去的是?”其子刘祜素有识见,人皆重之,乃进言谓父曰:“东海王立心不仁,夙无令德,今失兵柄,思不能报复成都王之恨,故诳称迎驾,藉手众人,假公济私耳。”乔曰:“彼今为因张方残暴,窘辱宫妃,故行反正之师。恐他日成功,吾失忠绩,被人议耳。”祜曰:“长沙王尽忠王室,怀谗害死。又起兵攻邺,思害成都,是天理之不从,反致败绩,以陷车驾。复构王浚以残邺城,败坏晋家天下,使张方乘机劫驾西迁,此祸阶悉由东海而起。此等之人,岂堪倚附!他若兵力有如河间、成都二王,则篡位不待今日矣!我若从其所召,是犹舍马骑虎,不久将被其所食矣。”参谋夏惠亦曰:“公子之言深合礼体。且河间王奉天子而令诸侯,今从东海,是犯上矣。”刘乔曰:“必不应彼之召,恐惹嗔怪,将如之何?”惠曰:“今闻范阳王拜刘琨为长史,东海王以其子刘群为淮北护军,用其侄刘演镇守三台,以其弟刘舆为颍川太守。我今先上一本,言刘琨见羌胡卢禾、马荷侵寇郡境,乃擅弃信地而不顾;刘演镇守壶关而不拒伪汉之兵,今反窃据京邑大郡,阿附司马越、刘舆,唆附赵王篡逆为乱,今则擢以要职,不行治罪。此事一上,朝中成都王等必然准行诏责,东海王见之,自然不复再召我矣。彼今有事于关西,焉能加兵于我?纵他能返乘舆,谅东海王之祸亦在不久,不去的是。”刘乔从之,具本至关中,上刘琨一门过失,并东海王召己之由。未知刘乔父子上表以明不从东海王之意,是也否也。后人有诗叹曰:

  帝徙关中势在西,刘乔拂召意何如。不因东海心奸慝,盖为张方勇略馀。


目录(共146章)


  • 续三国演义
  • 第一回 后主降英雄避乱
  • 第二回 二贤合计诛邓艾
  • 第三回 晋武帝兴兵伐吴
  • 第四回 王浑王浚大争功
  • 第五回 郴岭吴将败晋兵
  • 第六回 晋武帝大封宗室
  • 第七回 陶璜郭钦谏撤兵
  • 第八回 关防孔苌相结纳
  • 第九回 刘璩改名投元度
  • 第十回 齐万年锁川打虎
  • 第十一回 晋武帝托孤杨骏
  • 第十二回 张宾被劫访元达
  • 第十三回 柳林川刘渊聚兵
  • 第十四回 齐万年独斩三将
  • 第十五回 诸葛宣于别徐光
  • 第十六回 赵石勒上党聚义
  • 第十七回 齐万年泾阳大战
  • 第十八回 刘渊大破司马伦
  • 第十九回 司马肜雍州败绩
  • 第二十回 王济荐周处行兵
  • 第二十一回 张华举孟观西征
  • 第二十二回 万年死张宾破敌
  • 第二十三回 梁王遣傅仁和汉
  • 第二十四回 贾后夺权害杨骏
  • 第二十五回 司马玮杀汝南王
  • 第二十六回 帝敕张华杀楚王
  • 第二十七回 叙李特出身本源
  • 第二十八回 晋惠帝任用张华
  • 第二十九回 张茂先好贤得士
  • 第三十回 贾后妒杀皇太子
  • 第三十一回 张韪劝父逊相位
  • 第三十二回 赵王伦谋废贾后
  • 第三十三回 孙秀设计害石崇
  • 第三十四回 赵廞谋反请姜发
  • 第三十五回 姜发设计斩陈总
  • 第三十六回 赵王秉政篡大位
  • 第三十七回 齐王会兵讨孙秀
  • 第三十八回 成都王大破孙会
  • 第三十九回 齐王灭赵专朝政
  • 第四十回 刘渊接位复汉仇
  • 第四十一回 汉刘渊平阳建都汉
  • 第四十二回 刘灵钜鹿战许戌
  • 第四十三回 关防钜河擒许戌
  • 第四十四回 汉兵夺取常山郡
  • 第四十五回 刘聪兵下兖州城
  • 第四十六回 张孟孙智取汲郡
  • 第四十七回 关继雄馘斩庞鹰
  • 第四十八回 刘聪议取瀛州郡
  • 第四十九回 蜀李特谋杀赵廞
  • 第五十回 流民聚众拒辛冉
  • 第五十一回 罗尚会兵征李特
  • 第五十二回 罗尚因败擒李特
  • 第五十三回 李国设计夺汉中
  • 第五十四回 李雄并川称成国
  • 第五十五回 汉夺魏郡渡漳河
  • 第五十六回 宣于说退四雄兵
  • 第五十七回 成都王大会军兵
  • 第五十八回 晋王侯选择先锋
  • 第五十九回 成都王出兵征汉
  • 第六十回 陆机布阵战张宾
  • 第六十一回 张宾布阵战陆机
  • 第六十二回 刘聪退兵遭晋败
  • 第六十三回 刘曜石勒双进兵
  • 第六十四回 夏庠围刘曜被打
  • 第六十五回 石勒连斩晋四将
  • 第六十六回 五鹿墟晋汉斗阵
  • 第六十七回 斗阵法汉败晋兵
  • 第六十八回 晋汉通和两罢兵
  • 第六十九回 司马冏骄横起祸
  • 第七十回 长沙谋议取齐王
  • 第七十一回 顾秘起兵平石冰
  • 第七十二回 晋惠帝三王互战
  • 第七十三回 关邺两兵围洛阳
  • 第七十四回 司马越害长沙王
  • 第七十五回 王浚大破司马颖
  • 第七十六回 石勒辅汉收赵魏
  • 第七十七回 石勒襄国破王浚
  • 第七十八回 刘曜兵打西河郡
  • 第七十九回 关家兄弟擒吕钟
  • 第八十回 东海会兵讨张方
  • 第八十一回 祁弘迎驾破长安
  • 第八十二回 司马越专权制帝
  • 第八十三回 陈敏谋反据江东
  • 第八十四回 刘弘死陶张回兵
  • 第八十五回 甘顾诸贤诛陈敏
  • 第八十六回 慕容廆兼并辽东
  • 第八十七回 王弥刘曜寇洛阳
  • 第八十八回 刘灵祁弘齐射死
  • 第八十九回 苟晞拒汉杀汲桑
  • 第九十回 曹嶷际遇据青州
  • 第九十一回 杜弢反王陶征讨
  • 第九十二回 坦延诈降破刘曜
  • 第九十三回 石勒南侵据江汉
  • 第九十四回 汉破洛阳掳怀帝
  • 第九十五回 石勒袭苟晞报仇
  • 第九十六回 石勒谋并杀王弥
  • 第九十七回 刘曜一打长安城
  • 第九十八回 索綝会兵破刘曜
  • 第九十九回 姜发关河夺并州
  • 第一〇〇回 刘曜二打长安城
  • 第一〇一回 孙纬甲始败石勒
  • 第一〇二回 石勒伪降擒王浚
  • 第一〇三回 张敬廪丘破刘演
  • 第一〇四回 刘聪三打晋长安
  • 第一〇五回 刘曜掠关西诸郡
  • 第一〇六回 汉破长安愍帝降
  • 第一〇七回 石勒奉诏并晋阳
  • 第一〇八回 元达死关姜辞职
  • 第一〇九回 关姜罢靳准专权
  • 第一一〇回 猗卢伐子遭刺殒
  • 第一一一回 东晋江东接天位
  • 第一一二回 周访杨口破杜曾
  • 第一一三回 郭璞避乱过江东
  • 第一一四回 王敦一计害二王
  • 第一一五回 李矩救洛败汉兵
  • 第一一六回 韩璞上邽败陈安
  • 第一一七回 汉刘约死后还魂
  • 第一一八回 段匹殚杀害刘琨
  • 第一一九回 刘聪死靳准谋汉
  • 第一二〇回 靳准灭汉乱平阳
  • 第一二一回 刘曜石勒灭靳准
  • 第一二二回 刘曜石勒灭靳党
  • 第一二三回 祖逖收张平樊雅
  • 第一二四回 石赵王大封群臣
  • 第一二五回 赵刘曜悔过兼陇
  • 第一二六回 晋祖逖威震河南
  • 第一二七回 石勒兼并幽燕地
  • 第一二八回 王敦霸荆襄思乱
  • 第一二九回 王敦谋乱害谯王
  • 第一三〇回 赵封仇池陈安反
  • 第一三一回 刘赵主剿陈定陇
  • 第一三二回 王敦叛据石头城
  • 第一三三回 魏义助逆破长沙
  • 第一三四回 刘赵下凉李雄死
  • 第一三五回 郭璞尸解成仙去
  • 第一三六回 明帝南皇堂大捷
  • 第一三七回 周光斩钱凤归正
  • 第一三八回 石勒并齐擒曹嶷
  • 第一三九回 刘岳荥阳退石生
  • 第一四〇回 二赵争雄夺荥阳
  • 第一四一回 刘曜蒲坂破石虎
  • 第一四二回 苏峻谋反抗庾亮
  • 第一四三回 温峤会兵讨苏峻
  • 第一四四回 陶侃兴师讨苏峻
  • 第一四五回 三大帅平定苏峻
  • 声明:以上数据资料为会员整理分享上传,或转载自互联网,墨星写作网不对内容的原创性负责,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联系墨星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