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星写作
  • 灵感词库
  • 诗词库
  • 医学库
  • 佛学库
  • 词典库
  • 文库
  • 百度
  • 微信
  • 抖音
  • 知乎
  • 百科
  • 翻译
VIP会员
VIP会员权益概括
推广员
墨星写作网-续三国演义
续三国演义

作者:酉阳野史

类型:历史演义

第一一七回 汉刘约死后还魂

发布时间:2023/9/11 16:04:45

  《志》记:汉王刘聪自杀王鉴、曹恂等忠臣之后,被鬼火焚烧侧柏堂,有皇子二十八人,烧死者二十一。第十七子名刘约,素纯朴,性孝友,因扯其仲兄刘焕,被火桁坠下身旁,吃了一惊,虽幸二人不死,约竟成病,卧床不能行动。其生母吕后忧念染疾。约询知其因,遂淹淹偃仰而死,遍身尽冷,惟有两手中指不冷,温暖如生。约妻痛念,不肯殡殓,令女婢十人为伴,自守之。至第六日,母疾稍愈,乃临榻恸哭,又觉心坎如温。次早,侍女散出梳洗,约忽叹息,妻慌惊起,即便张目熟视,曰:“汝何亦在此处也?”妻曰:“是吾宫中卧所,汝恍惚不省乎?”约曰:“我去好多时矣?”妻曰:“汝是死去,今已七日。因二中指不曾冷,吾痛结发之情,不忍带暖收殓,在此守你。何乃又能复活?”约曰:“吾因闲行出宫,有人召我去见祖公,故同往耳。”妻曰:“汝妄言矣。祖公崩久,知在何处?”约曰:“吾至不周山都城,见一王者冕旒衮服,宣吾上殿,谓曰:‘汝生不识吾,吾乃汝祖刘元海也。此三大臣乃刘宣、刘和、刘义也。前三将军,刘伯根、刘灵、刘宏也。’我乃向前逐一拜礼。叔祖刘灵曰:‘汝难得到此,我同你去见诸大将一面。’与我至一大城,入内,亦有宫殿,门上署一扁,题曰‘蒙珠离国行宫’。进门二重,有堂如殿,首位坐相国陈元达,左一班十将,关继雄、呼延晏为首,齐万年居于末;右一班十人,呼延攸、李珪为首,郝元度居于末。杨兴宝坐二门之内,又有汲桑立于头门之外。灵公教我一一礼毕,吾问曰:‘尝闻人言,汲民德多树开国勋劳,何乃独立门外?’灵公曰:‘本是一家之人,奈他一自分兵与石勒、张孟孙,即怀自霸之心,是以他们先到此间,汉帝不容,着他立于门外。后张仲孙来,帝亦下旨责之,言:“忘重附轻,以大事小,朕论功而授他为一路元帅,汝等不思祖父名职在赵左,与先主情同一体,兄弟相称,天下尊之无异。今见勒势稍盛,即臣辅之,何用至此?”仲孙羞惭,自往遮须夷国去了。’关防叔祖又谓王飞豹曰:‘汝与子通兄乃汉之二大先锋,可同皇子往昆仑山游玩一番,即日引他回见蒙珠国王,使他还平阳,未宜陷留在此,使母妻悬望。’二将乃备马送吾前去。其山远高三百馀里,五日始观得遍,同转见其国王,即我高祖渊也。遂引我入拜各宫,直至后面深处,题曰‘安乐宫’。我亦欲入,王祖曰:‘此间蜀后主孝怀皇帝安乐公在内,彼因失国,畏见后人,不可妄谒。此去东北,有遮须夷国,久缺君臣主宰,留待你父子来为之治。即当回去教帝父收拾,只可三年至,迟则又被他人夺去矣。你须先一年到任,早安黎庶。三年之后,我国家当大乱矣,免遭所害。’吾乃对曰:‘祖父既知奸变,何不阴殛之,使宗社得宁?’祖曰:‘以杀伐太多,天数然耳。休得妄言,作速还宫。’使人送我出城。行一日,至猗尼渠馀国关上经过,守卒报知国王,王备法驾,迎我至阙相见。赐我宴款,又付皮囊一个,嘱曰:‘汝归平阳,可为我将此物送上汉皇帝刘玄明,传言寡君再三拜上,不曾备书问省,勿得见罪。’临行又谓我曰:‘刘郎刘郎,你后年过此,当入谒朕,朕以宫主相妻,万毋见嫌。’复以车马送我回来。来至堂中,侍者见之,尽皆走散。渠馀国使将囊置于桌上而去,我提不起,思是疲倦,乃入内就卧。因无人接我,叹息一声,陡见贤妃来至,吾只道是梦,汝却又言七日矣。”谓其妻曰:“吾今觉来,身无病矣,可取茶来聊吃一口,出殿见帝告之。”妻出先向堂前报众,忽见桌上果有皮囊一个,有“渠馀王封”四字。妻大讶,持茶入内,即复往后宫见后姑等言之。

  汉主听说,取皮囊开看,内有四方白玉简一个,上有篆文,朝臣俱不能认,惟汉主一人朗然有识,乃是五言诗六句云:“猗尼渠馀国,邻王成都颖。简奉遮须主,摄提专相等。当念洛阳善,过我一结轸。已许贤郎婚,再订三生盟。”汉主看诗大愕曰:“若然,则约言可应矣。待朕亲自询他备细。”未及入去,刘约已出,并不像久长卧病而起者。满宫内外之众,无不叹异。约上殿拜讫,将事因照前从头至尾说了一遍。汉主叹曰:“果是如此,则吾父子犹得明知后身之事,免祸而死,不殊白日升仙矣,复何虑也?”游光远曰:“阴阳殊途,渺茫无证,但当珍摄,以副臣民之望。”汉主曰:“若言渺茫无据,此皮囊玉简何得至此?”遂不听其言,终日于后宫与诸后宴乐,一应大小政事,悉委靳准、王沉二人。宫中争宠,颠倒威仪,虽至相殴,亦不嗔责,而后妃多背恣氵㸒乱,亦弗防范,惟优游以享天年。

  游光远深虑靳准兄弟权重,太子被惑,反与互相奸党,乃密劝汉主:“宜代回始安王入朝,总理军国大事,则奸人不敢肆志矣。”汉主从之,下诏至长安,征刘曜为大丞相,录尚书事。使到咸阳,刘曜闻知,先召众辅佐文武官员议之。谋臣游子远曰:“今圣上宠氵㸒无度,大权悉归靳氏。王沉、郭猗相为表里,与太子朋党作事,必不悦于殿下者。吾知此谋是吾兄光远惧其乱国而然。但彼一人,不能独制三靳。我王若舍此入朝,恐阴堕计中,有皇太弟之不测耳。”始安王曰:“我等东征西讨,人不离甲,马不离鞍,出死入生,才能共成事业。今被靳准坐享厚禄,独掌大权,意欲回朝贬而除之,何出此不祥之语哉?”子远曰:“彼势已固,贼党又盛,汉主与太子皆倾心任托,生杀除拜,悉委靳贼。圣旨虽下,焉知其不预设奸谋以防大王乎?”始安王曰:“卿言亦是。还当留此以为靳准之惧,使不敢妄为异志,但无可以回帝诏。”子远曰:“宜具表上言:‘关西巨寇杨武土司杨难敌,不时窥瞰;陇上陈安窃发;上邽胡崧、司马保,河内李矩、郭默,每每纠合,思复长安。臣恐朝离暮变,以数年血战功业,一旦自委于人,甚为可惜,是以未敢擅离。’若不允我,再来宣召,必须带兵至界,先使人上本求罢靳准兄弟,以看贼等将何所为,方好行事。”曜从之,修表回朝。汉主见之,呻吟思索,意欲不准。靳准、王沉力赞,以为刘曜忠谅之言可听,且留彼与石勒、曹嶷雄镇三方,堪使晋人畏惧,亦足为平阳之保障,胜似列于殿陛也。汉主被其阻惑,遂不再征,但下敕封曜为左丞相之职,兼参朝内大事;石勒兼右丞相,参南北兵备大事。

  勒受诏,乃行文至南界淝淮地面,严操兵马,以遏晋兵北上之势。晋彭城太守周默乃是文人,惟内史周坚勇而知兵,素来二人不相和睦,至是令坚治军防汉南寇,坚以为:“汉无侵意,焉可妄起兵衅,謆惑人心?”默叱而责之。坚不服,与之较辨。默欲劾奏于朝,坚惧,乃杀周默,举兵降于石勒。勒思兼南土,乃受其降,遣上将孔勇为副,以坚为彭城守。郡丞乃刘遐之弟刘逊,逃回建业,奏知晋帝。晋帝大怒曰:“周坚贼子,朕待之不薄,安得擅杀功臣子孙,背负国恩,反将中华大地降于胡寇!若不征讨,则反侧子效尤,将引贼兵南犯矣。”即便下诏,命下邳守备刘遐、泰山太守徐龛,起二镇之兵共讨之。遐字正远,广平府易阳人。性果毅,熟弓马,短而有膂力,北方人比之为赛翼德,以其似张飞也。刘遐得诏,知是己弟奏请伐坚,即先引兵会合徐龛,共有精兵四万,进讨周坚。周坚听得,一边点集兵士守城,一边使人报知石勒。石勒乃命石虎引兵五万,星夜往彭城救应。石虎得令,一路肆意逞杀而进,无问居民过客、善恶知愚,逢者就戮,赤地千里,不胜惨毒。当下,兵至彭城界上,只见周坚使飞马又往告急,见有兵马到,即忙向前报知,言:“晋兵围城攻打,周太守与孔副军出军退敌,被一将刘遐杀死孔勇,众败入城,今将垂破矣。望大兵速救!”石虎见说大怒,催兵疾进。遐、龛恃胜,不曾提防救至,至近始知,连忙抽兵列阵备战。阵未成,石虎当先早到,见晋兵阻敌,怒骂曰:“屡败南逃贼子,见吾来尚不退避,敢抗拒也?”挥刀单骑冲阵,如入无人之境。北兵大喊随进。南兵见其骤至,迎战不迭,遂走乱窜。石虎奋勇一击,遐、龛顾敌无及,众皆披靡,走入寨中,深堑坚壁守定。石虎追至,被水阻断,遂将兵隔濠把住,遣兵士四向叫曰:“可速投降,免致杀戮!汝晓得石爷的利害否?”南兵以言传入中军,有知者曰:“石虎残忍过杀,骁勇无比,昔年谢胥投降他们,他又杀而欲坑兵士,不可惹者。”刘遐听言,下令不许妄动,只是用心守住,以俟思计求援破他。于是死死拒定,以弩箭列于濠堑之边,北兵亦不能即犯。一连相持十馀日,南兵粮少,皆欲退走。徐龛不肯,与刘遐等议曰:“事势已迫,远求不能答应矣。今掖县有一好汉,大是侠士,投慕者多,部下聚有雄兵数万,保障一方,贼寇惮之。今当遣一能言之人,偷出重围,前去求救,往返不过三四日。若得此人肯从,待其兵至,吾等里应外合,可胜石虎矣。”刘遐曰:“为今之计,惟有此耳。谅其必然仗义者。”即修书一封,选有胆略舌辨副将一员,扮作使命之人,贴肉收藏,乘夜黑悄悄偷过贼围,径往掖县求救于苏峻。

  按《史》:苏峻字明德,山东掖县人。少有勇力,精于骑射,能使六十斤大刀,人莫能敌。苟晞聘之数次,峻见天下大乱,以弱冠恐及于难,不肯应命。东海王司马越欲授为折冲将军,同上长安讨张方,峻又避匿于山中,不敢出仕。越三年馀,智力稍自老练。因草寇窃发,侵掠乡里,乃出倡首,结聚闾阎邻党,有少壮千馀,共保一方,屡逐寇盗,斩其魁渠,收化其部落。回还桑梓,悉愿相从,不肯散去,遂称之为主帅,有兵将之序矣。忽日有二贼首,闻知只有苏峻不容扰侵百姓,乃率众数千,至掖县来寻报仇,反为峻斩者三百级,追赶数百里,转战转败。贼见峻穷追不已,奋力双双杀来并峻,被峻格斩一人,生擒一人,降兵五百馀,馀者走散。以此满县皆来遵奉,称为保长,愿听指令,以求救援。峻期与定约,以炮声四响为号,十里一报,各设一保甲,东西南北只立四处,不得乱发难救。于是各分地界,一方有警,峻即率众驰往相救,一县皆安。剿贼数处,获金帛无限,且各富贵之家亦赖其功,咸称峻为义军总,多输钱谷饷其部曲,兵粮充足,威声大振。汉青州都督曹嶷,虽然近附于晋,心中实持两端,思自霸者,嫌峻在境,己谋难遂,乃使总管夔安、参军夏国臣将兵五万,设言苏峻私招军马,以讨贼为名,广积钱粮,欲在为乱,假称奉诏诛剿,径至掖县责峻。峻明知其嫌嫉而然,岂是奉诏?但以嶷受晋帝加封为广饶侯,不敢出战,恐耽抗拒之名,使人目为作乱者。

  正思无计可退青州之兵,忽报刘遐遣人来至,峻不知其何故,乃命召入。遐使进见,告曰:“今我刘下邳、徐泰山奉诏讨伐叛臣周坚,因为汉石勒遣石虎来助,被其围住,进退不得。我主遍思,只有将军仁义广播,忠勇慷慨,肯济急难。故遣小人前来求救,有书拜上,望惟拯之。”峻接启拆开,看其词意恭敬,心中大悦,乃与部属等议曰:“我之初心,欲与君等共保乡邑,以作太平人耳。不期曹、夔怀忌,嫌吾兵盛,特来相伐,自此两成仇隙矣。今刘下邳来此求救,本不当去,奈有青州之故,正宜将计就计,去助国兵,讨灭周坚,就镇彭城。奉表归江南,请为晋臣,朝廷必喜,料无人来搀夺。但汝等多是本县之人,难强远去,愿留者各还宁家,我带收降万人前往。众心以为何如?”部属等曰:“寨主既为国家宣力,我等焉有不相从,少效犬马之劳乎?只有一件,但夏参军、夔总管在此,倘见吾等南行,乘动以兵袭之,岂不受祸乎?”峻曰:“吾愿离弃此地,彼欲已满,谅无妨事。设再无知,吾必杀他一个大败而去。且我料得彭城,以为根本,复何疑惧之有?汝等必不放心,当作书送与,明辞而去。”乃使人竟以书至夔安营中,辞云:

  掖城义军总苏峻拜书青齐大总管夔老将军麾下:窃闻石勒雄杰过人,屡请并伐青州,以正不臣,幸得汉主勿许。今以汉主任嬖荒政,正欲专征,闻曹都督东附于晋,故又争夺彭城,阻鲠晋救,以思有事于齐,而公等不揆,反要加兵于峻,是乃寻敝声援以自孤耳。吾以公既同为晋臣,故不出战以伤和气。闻得石勒与我国争夺彭城,仆今欲往赴义,乞总管毋相掩袭,敛戈卷甲,善抚黎庶,仆必不复再来分占。山左之地,一并收辖,毋使寇扰掖民,幸甚。敬此奉别,统希炤纳。使至夔安营中,呈上书启。

  安开看讫,问于夏国臣曰:“峻惧兵威,思欲脱去,明以书来告辞。参军高见,还是相容的是,还是追剿的是?”国臣曰:“苏峻智勇之将,追战未必即胜。且我等虑汉讨伐,因暗附晋结援,岂可又露面是心非之迹?又闻石勒与我等甚相妒忌,正宜从之,任其自去,我无肘腋之患,得破石虎,使其吞噬之心挫丧。实一举解两敌之机会也。”夔安乃回书假意结好,言无相袭之意,将军放心以干国功。峻得报,尽提人马三万馀,望彭城而进。石虎与周坚二兵,每日轮流攻击,刘遐、徐龛只是倚濠拒守,以待救援。看看粮竭势迫,忽见汉兵纷纷传报救兵已到,石虎即便分兵一半来退,轮刀立马大喝曰:“你是何人?敢大胆至此,以犯石大爷耶?”苏峻曰:“泼贼辄敢无礼!不闻吾破寇之名也?”虎怒杀出。苏峻一向未逢勍敌,知虎英勇,乃抖擞精神,奋勇接战。石虎见其武艺超凡,遂亦着意防备。二人狠战上四十馀合,不分胜败。刘遐看见尘埃乱滚,急谓徐龛曰:“峻公为我等受困,冲锋来救。石虎去阻,正在酣战,不可不去接应。你将兵马出拒周坚,待吾前往夹而攻之,始能胜贼。”言讫,龛即奋然直取周坚,二边战住。刘遐引兵二万,从后冲去,杀得北兵纷纷乱倒,尸血交横,径出阵前。石虎见之,以为遐被困久粮悭,必然易与,遂撇峻先来退杀刘遐。方才交刃,苏峻大刀砍至,势不可当。石虎两头受敌,知遐、峻皆猛勇之将,乃弃敌来合周坚,欲入彭城保守。苏峻紧跟不放,徐龛又大胜,追坚而至。石虎见两处皆败,遂弃城往北走去。周坚亦随后奔逃。刘、苏等追赶二十馀里,斩首一千七百级,乃回兵同至彭城。百姓皆拜道迎贺曰:“吾侪惟恐污陷腥膻,幸得将军来破逆贼,使得复见天日矣。”遐等慰之而与众入城安民。二太守设宴致谢苏峻,峻曰:“小将未受朝命,已承尊召,特引小兵前来。今幸已退贼,下邳、泰山公可以言功,而仆亦得聊效进身之力矣。”刘、徐谦谢曰:“今复此郡,皆赖将军之威。下官二命幸赖保全,受赐多矣,何敢罔冒功绩?暂请住军彭城,待吾奉表入朝,奉将军破贼之功,听旨莅任,勿得介嫌。”刘遐、徐龛各遣人上言苏峻仗义集兵破寇大勋。元帝见表甚悦,即授苏峻为临淮内史,令其便宜行事,招集人马以防周坚勾引石虎南寇。徐、刘二人各领镇北将军秩,带兵回镇。于是三将各往之任。自此苏峻兵马日强,威名远震,石勒亦不敢侵犯边境,横暴之势起矣。后人有诗叹曰:

  晋室东迁至建康,思忆复仇统一难。多是天公限南北,故生巨逆屡为殃。


目录(共146章)


  • 续三国演义
  • 第一回 后主降英雄避乱
  • 第二回 二贤合计诛邓艾
  • 第三回 晋武帝兴兵伐吴
  • 第四回 王浑王浚大争功
  • 第五回 郴岭吴将败晋兵
  • 第六回 晋武帝大封宗室
  • 第七回 陶璜郭钦谏撤兵
  • 第八回 关防孔苌相结纳
  • 第九回 刘璩改名投元度
  • 第十回 齐万年锁川打虎
  • 第十一回 晋武帝托孤杨骏
  • 第十二回 张宾被劫访元达
  • 第十三回 柳林川刘渊聚兵
  • 第十四回 齐万年独斩三将
  • 第十五回 诸葛宣于别徐光
  • 第十六回 赵石勒上党聚义
  • 第十七回 齐万年泾阳大战
  • 第十八回 刘渊大破司马伦
  • 第十九回 司马肜雍州败绩
  • 第二十回 王济荐周处行兵
  • 第二十一回 张华举孟观西征
  • 第二十二回 万年死张宾破敌
  • 第二十三回 梁王遣傅仁和汉
  • 第二十四回 贾后夺权害杨骏
  • 第二十五回 司马玮杀汝南王
  • 第二十六回 帝敕张华杀楚王
  • 第二十七回 叙李特出身本源
  • 第二十八回 晋惠帝任用张华
  • 第二十九回 张茂先好贤得士
  • 第三十回 贾后妒杀皇太子
  • 第三十一回 张韪劝父逊相位
  • 第三十二回 赵王伦谋废贾后
  • 第三十三回 孙秀设计害石崇
  • 第三十四回 赵廞谋反请姜发
  • 第三十五回 姜发设计斩陈总
  • 第三十六回 赵王秉政篡大位
  • 第三十七回 齐王会兵讨孙秀
  • 第三十八回 成都王大破孙会
  • 第三十九回 齐王灭赵专朝政
  • 第四十回 刘渊接位复汉仇
  • 第四十一回 汉刘渊平阳建都汉
  • 第四十二回 刘灵钜鹿战许戌
  • 第四十三回 关防钜河擒许戌
  • 第四十四回 汉兵夺取常山郡
  • 第四十五回 刘聪兵下兖州城
  • 第四十六回 张孟孙智取汲郡
  • 第四十七回 关继雄馘斩庞鹰
  • 第四十八回 刘聪议取瀛州郡
  • 第四十九回 蜀李特谋杀赵廞
  • 第五十回 流民聚众拒辛冉
  • 第五十一回 罗尚会兵征李特
  • 第五十二回 罗尚因败擒李特
  • 第五十三回 李国设计夺汉中
  • 第五十四回 李雄并川称成国
  • 第五十五回 汉夺魏郡渡漳河
  • 第五十六回 宣于说退四雄兵
  • 第五十七回 成都王大会军兵
  • 第五十八回 晋王侯选择先锋
  • 第五十九回 成都王出兵征汉
  • 第六十回 陆机布阵战张宾
  • 第六十一回 张宾布阵战陆机
  • 第六十二回 刘聪退兵遭晋败
  • 第六十三回 刘曜石勒双进兵
  • 第六十四回 夏庠围刘曜被打
  • 第六十五回 石勒连斩晋四将
  • 第六十六回 五鹿墟晋汉斗阵
  • 第六十七回 斗阵法汉败晋兵
  • 第六十八回 晋汉通和两罢兵
  • 第六十九回 司马冏骄横起祸
  • 第七十回 长沙谋议取齐王
  • 第七十一回 顾秘起兵平石冰
  • 第七十二回 晋惠帝三王互战
  • 第七十三回 关邺两兵围洛阳
  • 第七十四回 司马越害长沙王
  • 第七十五回 王浚大破司马颖
  • 第七十六回 石勒辅汉收赵魏
  • 第七十七回 石勒襄国破王浚
  • 第七十八回 刘曜兵打西河郡
  • 第七十九回 关家兄弟擒吕钟
  • 第八十回 东海会兵讨张方
  • 第八十一回 祁弘迎驾破长安
  • 第八十二回 司马越专权制帝
  • 第八十三回 陈敏谋反据江东
  • 第八十四回 刘弘死陶张回兵
  • 第八十五回 甘顾诸贤诛陈敏
  • 第八十六回 慕容廆兼并辽东
  • 第八十七回 王弥刘曜寇洛阳
  • 第八十八回 刘灵祁弘齐射死
  • 第八十九回 苟晞拒汉杀汲桑
  • 第九十回 曹嶷际遇据青州
  • 第九十一回 杜弢反王陶征讨
  • 第九十二回 坦延诈降破刘曜
  • 第九十三回 石勒南侵据江汉
  • 第九十四回 汉破洛阳掳怀帝
  • 第九十五回 石勒袭苟晞报仇
  • 第九十六回 石勒谋并杀王弥
  • 第九十七回 刘曜一打长安城
  • 第九十八回 索綝会兵破刘曜
  • 第九十九回 姜发关河夺并州
  • 第一〇〇回 刘曜二打长安城
  • 第一〇一回 孙纬甲始败石勒
  • 第一〇二回 石勒伪降擒王浚
  • 第一〇三回 张敬廪丘破刘演
  • 第一〇四回 刘聪三打晋长安
  • 第一〇五回 刘曜掠关西诸郡
  • 第一〇六回 汉破长安愍帝降
  • 第一〇七回 石勒奉诏并晋阳
  • 第一〇八回 元达死关姜辞职
  • 第一〇九回 关姜罢靳准专权
  • 第一一〇回 猗卢伐子遭刺殒
  • 第一一一回 东晋江东接天位
  • 第一一二回 周访杨口破杜曾
  • 第一一三回 郭璞避乱过江东
  • 第一一四回 王敦一计害二王
  • 第一一五回 李矩救洛败汉兵
  • 第一一六回 韩璞上邽败陈安
  • 第一一七回 汉刘约死后还魂
  • 第一一八回 段匹殚杀害刘琨
  • 第一一九回 刘聪死靳准谋汉
  • 第一二〇回 靳准灭汉乱平阳
  • 第一二一回 刘曜石勒灭靳准
  • 第一二二回 刘曜石勒灭靳党
  • 第一二三回 祖逖收张平樊雅
  • 第一二四回 石赵王大封群臣
  • 第一二五回 赵刘曜悔过兼陇
  • 第一二六回 晋祖逖威震河南
  • 第一二七回 石勒兼并幽燕地
  • 第一二八回 王敦霸荆襄思乱
  • 第一二九回 王敦谋乱害谯王
  • 第一三〇回 赵封仇池陈安反
  • 第一三一回 刘赵主剿陈定陇
  • 第一三二回 王敦叛据石头城
  • 第一三三回 魏义助逆破长沙
  • 第一三四回 刘赵下凉李雄死
  • 第一三五回 郭璞尸解成仙去
  • 第一三六回 明帝南皇堂大捷
  • 第一三七回 周光斩钱凤归正
  • 第一三八回 石勒并齐擒曹嶷
  • 第一三九回 刘岳荥阳退石生
  • 第一四〇回 二赵争雄夺荥阳
  • 第一四一回 刘曜蒲坂破石虎
  • 第一四二回 苏峻谋反抗庾亮
  • 第一四三回 温峤会兵讨苏峻
  • 第一四四回 陶侃兴师讨苏峻
  • 第一四五回 三大帅平定苏峻
  • 声明:以上数据资料为会员整理分享上传,或转载自互联网,墨星写作网不对内容的原创性负责,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联系墨星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