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星写作
  • 灵感词库
  • 诗词库
  • 医学库
  • 佛学库
  • 词典库
  • 文库
  • 百度
  • 微信
  • 抖音
  • 知乎
  • 百科
  • 翻译
VIP会员
VIP会员权益概括
推广员
墨星写作网-续三国演义
续三国演义

作者:酉阳野史

类型:历史演义

第二十六回 帝敕张华杀楚王

发布时间:2023/9/11 16:04:45

  司马玮既谮贾后害杀汝南王并卫瓘一家,即命李肇、公孙宏献尸单以要封职,二人入宫呈上。贾后曰:“卿二人去收太宰、太保,临死各有怨恨乎?”肇曰:“太保见收,谈笑就缚,别无所言,但云吾死无恨,惟不能见帝、后一面,以谢知遇之恩。”后曰:“太宰何如?”公孙宏曰:“无他,但言:‘吾之忠心,可以剖示天日,如何无辜枉杀忠良?’至日斜无人肯害,百姓皆洒泪以身护之。”贾后听言嘿然,但点首而遣宏、肇出伺赏赉,因自念曰:“此言各皆正理,太宰、太保若有异谋,吾之心腹岂无一人知之,何只楚王之人听得?且反情无一迹可证,谤吾之语素无见闻,汝南王乃老成明察之士,肯于太保尊官之前而发此邪言乎?况废立大事,满朝文武无一预谋之人,岂非妄谬而何?此事分明是司马玮借刀杀人,希图执政耳!今日被此小人所惑,枉杀无辜之命,二公虽在九冥幽境,含怨我矣。必杀此奸徒,方消亡怨。”于是闷闷不悦,倚栏而坐。正值贾模因贾后杀此二家,恐再诛其党,入宫探劝,见贾后攒眉独坐,乃即问曰:“娘娘何故有不豫之色?莫非为枉杀太宰、太保而追悔懊恼乎?”后曰:“然。”贾模曰:“二公尽忠王室,曾无过犯,因何事而遽戮之?满朝悉皆惊骇,路人无弗悲哀,实不知其故也。”贾后曰:“此是楚王谗贼,奏说他设谋欲废帝逐我,思篡大位,吾恐祸及宗党,一时暴怒,不曾详审,即允信其诬,命下诏收其诰敕章绶。楚王希吾之意,即命公孙宏作诏,以李肇等将兵竟收二家诛之,是吾之误也。”贾模曰:“楚王轻暴凶狠,独畏汝南王在朝,不敢妄为。今被谗谮,枉戮社稷之臣,楚王恃功愈肆,侮弄兵戈,将来横虐,恐如虎难制矣。”贾后听言,甚加叹恨。忽惠帝朝罢归宫,问曰:“梓童因何面有愠色?中书所言甚事?”贾后将贾模评论汝南王有功无罪之言,细述一遍,帝曰:“朕亦哀伤二人无过,命荣晦诏免其官,不许收捉,讵意那贼反与太保有恨,竟收害之,卒致汝南王并遭枉死。欲治众奸之罪以正国法,奈缘梓童有诏付彼,故尔姑容之。可怜太宰乃创业旧臣,是朕皇叔,赤心理政,今被诬以反逆,而汝即便擅行诛戮,不由朝议。可哀可哀,思之泪盈腮颊。”后亦伤感曰:“吾知罪矣。”帝复谓曰:“你倚托楚王以为好人,朕睹其行径,隐谗怀佞,恣狠包凶,如蚕食叶,须臾过枝,将趁杀汝南之势,渐及你我之身矣。今日论诛亮、瓘之功,封赏悉不由朕,一拂其意,即怒形于色,深可畏也。”贾模曰:“既然如此,事在早防,莫待噬脐徒悔。”及俄而贾谧入宫朝后,亦言:“楚王横暴过人,汝南王柔和谨慎,今反杀之,而任用楚王。楚王乃虎狼之性,食人无腥者也,切不可使之秉政。若一秉政,则吾贾氏一门,悉无噍类矣。特为此事来奏娘娘,须当记之。”贾后曰:“吾已被此泼贼所侮,悔无及矣。今圣上当面在此,吾必报之。二卿有何计策处置谗佞,剪除身边之患,以雪太宰、太保九冥之恨,亟宜想来,待吾裁取。”贾模曰:“此事非同小可,关系甚大,必得高谋奇识,方保无误。吾思别无他人,可与谋大事者,只有太傅张华谟猷深远,胸多机变,试召他来商议,必有良策,可以制得那人。”帝与后密差宦官前去,宣召张华入宫面议。

  不一时,华同宦官入宫,拜毕,帝曰:“朕有一密事与卿议之,恐有漏泄,特宣入宫内,勿使他人窥听故也。”华曰:“甚事?”帝曰:“楚王谮言太宰、太保谋反,朕一时不烛其奸,枉杀忠良,致使楚王横行殿陛,违逆制诏,朕甚寒心,思欲制彼,计无所出。知太傅素有奇智,可为朕筹画一策,冀安家社,以尽卿忠。”华曰:“此陛下家事,何难处之?楚王恃威侮智,枉害忠良,举朝皆知,惟陛下被惑不悟耳!臣恐楚王再过岁聊加老练,则不易制矣,此时尚可治者。”贾后曰:“太傅乃国之元老,夙抱忠贞,素多奇见,今有何计可除凶谗,勿得隐匿。”华曰:“陛下、娘娘果是真心,此亦不难。臣有一计,只须遣殿前将军王宫前去,可以成功。此人心存忠义,勇决磊落,不阿权势,力能制彼。”帝、后曰:“何若是之容易也?”华曰:“上古圣制,有雏虞之幡,专以麾捉叛臣,无故不敢擅用。但是成立之君,必以此物与臣子诸侯相为誓约,贮之武库,若有罔为不道者,持此幡去招之,敢有不服者,众诸侯并力攻之,磔其四体,夷其九族,准大逆论。“按此幡以帛为之,阔四尺,按四时;长八尺,按八节;结二纽,按两仪;制二十四旗脚,按二十四气;缀四长带,应四象;竿长一丈二尺,像十二月;五色相间,应五运,中绣雏虞之形。据此兽虎身狮足,尾倍于身,白质黑文,不践生物,不为初长,非仁德之地不产,非草熟之径不游,非太平之世不出,立食牲腥,乃仁兽也。《周诗?召南》章云‘仁如雏虞’,即此物也,故用浪制逆。“以是上古圣王制此为信,以谕不道。若此幡一出,不论公卿将相、国戚皇亲,尽皆趋承退避,招之则来,挥之则散,敢有违逆者,以大不敬论,即时斩之。昔我先帝亦仿古例,立有誓约。陛下欲收楚王,可写密诏与王宫,令持此幡去宣楚王入宫议事。楚王不知,必定欣然而来。若其有兵扈从,将至内门,即以此幡挥退众兵,谁人敢逆?兵从一散,王宫力能擒之,然后数以欺君枉害之罪,正之以法,乃一夫之力耳!若其再罔大不服,命宫即时斩之,何难除之有哉?”帝、后听言大喜,即宣王宫入内,付以密书之诏,给与雏虞之幡,嘱以秘计,命选精卫士三十六人,去宣楚王。王宫领旨,出宫离内,正遇楚王入朝,欲奏复东安王禁兵,自领朝政。王宫见其军兵拥护,刀戟如林,心中甚讶,乃独自向前高叫曰:“奉诏在此,宣楚王入后殿议事。”楚王曰:“孤正欲请帝出御,奏拟国家大事,有何私议?”宫曰:“圣体欠安,在内调药,故欲燕见耳。”楚王遂引驾前进。宫曰:“诸兵从可各回营,勿得妄进惊圣。”楚王玮曰:“待到便殿,不使喧嚷便是,何离吾前去?”军士遂不肯散。王宫高擎雏虞幡叫曰:“汝等识此幡否?敢有违者,以大逆不道论,定夷三族。”内中有将校认得者,皆相谓曰:“此武库所藏之制诸侯王臣雏虞幡也,见他如见天子一般,各宜回避,免累九族。”于是尽皆退去。楚王止喝不住,谓宫曰:“汝何得不使孤带兵护卫?”宫曰:“天子旨令,非吾敢阻也,否则又累小将矣。大王与圣上手足议事,何用兵为?”楚王信之,遂一人徒步同入。至后殿,不见惠帝,楚王疑惑,将欲问之。王宫见楚王身旁并无侍卫,乃宣言曰:“圣上诏下,言大臣等劾奏殿下欺诳朝廷,枉杀忠良,擅颁封赏,命吾收付廷尉,密诏在此。”宣讫,宫即向前执之。楚王曰:“汝是王宫,何敢罔执皇弟?可速退去,待吾自面圣上。”宫曰:“王亲犯法,与庶民同罪。诏旨已下,谁许面见?何人教你谋害无辜,欺诳朝廷也?”楚王无言可答,眼中流泪,遂为押赴东市,监斩者乃尚书郎刘颂。楚王将出怀中向日贾后所付收亮、瓘青纸诏书,谓颂曰:“当日之事,是奉圣旨而行,为社稷计,非有擅也,今乃反以罪我,岂不冤乎?且玮托躯先帝,共脉官家,今将受枉毁体,并无人悯。幸公为一申请,愿自待罪,囚系终身,以全父母发肤,肯见怜否?”颂曰:“臣今奉诏理法,焉敢抗违钦命?代王申请,是怀私也。且中外咸言太保、太宰无罪被戮,冤大屈深,众心不忿,耸动朝廷,故有是命,臣焉能救?”乃欷?泣下曰:“青诏虽由内出,主画实由王衷,无所逭矣。”玮亦叹曰:“孤被贼奴胡牛儿所误,死何瞑目?”遂乃受刑,亡年二十一岁。公孙宏、李肇、盛岐、荣晦四人皆弃市,并族其家,将胡牛儿剐之,党与尽平。后《晋史》断曰:

  昔高辛抚运,衅起参商;西周嗣历,祸缠管蔡。详观曩册,逖听前古,乱臣贼子,昭鉴在焉。有晋紞兴,再崇藩翰;分茅锡瑞,道光恒典;仪古饰衮,礼备彝章。汝南负纯和之资,失于无断;楚玮籍果敢之性,遂成凶狠。或位居朝右,或职参近禁,俱为女子所诈,相次受诛,虽曰自贻,良可悲也。

  又评玮、亮自相残命曰:

  亮总朝政,玮怀职兢,谗巧乘间,艳妻过听。构怨连祸,递遭非命。

  晋惠帝与贾后用太傅张华之计,诛杀楚王司马玮并裁其党,追赠汝南王为忠顺王,升王宫为左勋卫大将军。卫瓘亦被玮害,未蒙褒谥。瓘之女上笺与张华并众宰执曰:“妾之先人,忠事二朝,平蜀伐吴,并著伟绩,曾无少过。今为谗臣所害,受枉族诛,非妾独悲忠冤,举朝亦皆怜戚。幸今圣明烛奸洞伪,典宪正刑,枉情少豁,亡怨未消。今兹汝南王已蒙恩赐,妾先君名谥未显,合朝无言,春秋之义,其咎安归?乞明公与诸执事平议而信之。有兄子卫璪、卫玠飘泊在外,恳宥其罪,俾获归宗继祀,以全忠孝,庶九泉之下,无含屈之魂矣。”张华等见书,叹曰:“噫,是吾辈之过也!待人鸣而后言之,大义安在?”次日上朝,奏知惠帝,追谥卫瓘为太尉兰陵公,子恒为成侯,食邑二千户,命其孙卫璪袭爵食其禄,以次孙卫玠为博士;加封司马秉袭汝南王之职,次子司马宗为殿下将军,赠邑二千户。帝以张华有平难之功、旌忠之能,封武郡公,开府同理国事。华惧贾后妒狠,机变难测,不敢受职,上表再拜辞谢。贾后亦畏张华性直,不喜附会阿谀,见其辞职,即欲乘此以罢其权,乃谓惠帝曰:“既张太傅不愿为官,当从其请,俾遂高志,何必苦留他们?矧朝中文武如林,岂皆无可以辅政之才者乎?”贾谧曰:“张茂先柔而多智,忠而且直,猷谋深远,若使在朝,必无妄为之事,不可去也。”帝曰:“卿言是也。”后曰:“人历盈满,心志多易,焉能知其善始,又克善终也?”贾模又曰:“张茂先族孤无党,儒雅清和,人皆悦服,又多经纬,谋猷深远,素性不刚,上无逼主之嫌,下无虐民之咎,进无朋党之附,退无宗戚之援,正所谓可以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者也。依臣愚见,委以朝纲,使秉钧轴,不许辞职,政事必有可观,太平可翘首而待也。”帝从之,遂不允张华之辞。华复上书于朝曰:

  切念国家政事,自泰康以后,太傅杨骏任用非人,变格乖异,遂致纷更。汝南入辅,刑赏复滥,侯伯盈朝,户邑滥给过半,虽怀忠谅,偏执似私,使宗室自生疑忌,祸及忠良,故太保卫瓘灭后,虽有干国经济之才者,皆思远遁矣。臣恐太平之政自此日颓,而非鼎俎版筑之侪,难回泰始之治。臣华以草茅寒士,家非名世,才乏谋猷,焉能服众?必误天下苍生,有负知遇洪恩。惟中书丞裴廆堪辅政治,使之参赞尚书府省,犹可少副恩任。臣以病躯冒干天听,乞赐下僚,俾早晚得进忠谏,方可称职。

  书上,惠帝不能决。贾模力劝曰:“若容张司空辞去,则社稷无望太平矣。”惠帝乃下敕,以张华为太宰,裴頠为太傅。华、頠见前执政者受此品秩,而杨骏、汝南王皆不克终,竟辞名号,惟以司空旧职领事,帝从之。后人见晋室因贾后乱政,贼害司马亮之忠,又杀司马玮而用张华,有诗叹曰:

  晋室原从不义成,故教女后擅刑名。骨肉循环遭贼杀,赢得中华变虏庭。


目录(共146章)


  • 续三国演义
  • 第一回 后主降英雄避乱
  • 第二回 二贤合计诛邓艾
  • 第三回 晋武帝兴兵伐吴
  • 第四回 王浑王浚大争功
  • 第五回 郴岭吴将败晋兵
  • 第六回 晋武帝大封宗室
  • 第七回 陶璜郭钦谏撤兵
  • 第八回 关防孔苌相结纳
  • 第九回 刘璩改名投元度
  • 第十回 齐万年锁川打虎
  • 第十一回 晋武帝托孤杨骏
  • 第十二回 张宾被劫访元达
  • 第十三回 柳林川刘渊聚兵
  • 第十四回 齐万年独斩三将
  • 第十五回 诸葛宣于别徐光
  • 第十六回 赵石勒上党聚义
  • 第十七回 齐万年泾阳大战
  • 第十八回 刘渊大破司马伦
  • 第十九回 司马肜雍州败绩
  • 第二十回 王济荐周处行兵
  • 第二十一回 张华举孟观西征
  • 第二十二回 万年死张宾破敌
  • 第二十三回 梁王遣傅仁和汉
  • 第二十四回 贾后夺权害杨骏
  • 第二十五回 司马玮杀汝南王
  • 第二十六回 帝敕张华杀楚王
  • 第二十七回 叙李特出身本源
  • 第二十八回 晋惠帝任用张华
  • 第二十九回 张茂先好贤得士
  • 第三十回 贾后妒杀皇太子
  • 第三十一回 张韪劝父逊相位
  • 第三十二回 赵王伦谋废贾后
  • 第三十三回 孙秀设计害石崇
  • 第三十四回 赵廞谋反请姜发
  • 第三十五回 姜发设计斩陈总
  • 第三十六回 赵王秉政篡大位
  • 第三十七回 齐王会兵讨孙秀
  • 第三十八回 成都王大破孙会
  • 第三十九回 齐王灭赵专朝政
  • 第四十回 刘渊接位复汉仇
  • 第四十一回 汉刘渊平阳建都汉
  • 第四十二回 刘灵钜鹿战许戌
  • 第四十三回 关防钜河擒许戌
  • 第四十四回 汉兵夺取常山郡
  • 第四十五回 刘聪兵下兖州城
  • 第四十六回 张孟孙智取汲郡
  • 第四十七回 关继雄馘斩庞鹰
  • 第四十八回 刘聪议取瀛州郡
  • 第四十九回 蜀李特谋杀赵廞
  • 第五十回 流民聚众拒辛冉
  • 第五十一回 罗尚会兵征李特
  • 第五十二回 罗尚因败擒李特
  • 第五十三回 李国设计夺汉中
  • 第五十四回 李雄并川称成国
  • 第五十五回 汉夺魏郡渡漳河
  • 第五十六回 宣于说退四雄兵
  • 第五十七回 成都王大会军兵
  • 第五十八回 晋王侯选择先锋
  • 第五十九回 成都王出兵征汉
  • 第六十回 陆机布阵战张宾
  • 第六十一回 张宾布阵战陆机
  • 第六十二回 刘聪退兵遭晋败
  • 第六十三回 刘曜石勒双进兵
  • 第六十四回 夏庠围刘曜被打
  • 第六十五回 石勒连斩晋四将
  • 第六十六回 五鹿墟晋汉斗阵
  • 第六十七回 斗阵法汉败晋兵
  • 第六十八回 晋汉通和两罢兵
  • 第六十九回 司马冏骄横起祸
  • 第七十回 长沙谋议取齐王
  • 第七十一回 顾秘起兵平石冰
  • 第七十二回 晋惠帝三王互战
  • 第七十三回 关邺两兵围洛阳
  • 第七十四回 司马越害长沙王
  • 第七十五回 王浚大破司马颖
  • 第七十六回 石勒辅汉收赵魏
  • 第七十七回 石勒襄国破王浚
  • 第七十八回 刘曜兵打西河郡
  • 第七十九回 关家兄弟擒吕钟
  • 第八十回 东海会兵讨张方
  • 第八十一回 祁弘迎驾破长安
  • 第八十二回 司马越专权制帝
  • 第八十三回 陈敏谋反据江东
  • 第八十四回 刘弘死陶张回兵
  • 第八十五回 甘顾诸贤诛陈敏
  • 第八十六回 慕容廆兼并辽东
  • 第八十七回 王弥刘曜寇洛阳
  • 第八十八回 刘灵祁弘齐射死
  • 第八十九回 苟晞拒汉杀汲桑
  • 第九十回 曹嶷际遇据青州
  • 第九十一回 杜弢反王陶征讨
  • 第九十二回 坦延诈降破刘曜
  • 第九十三回 石勒南侵据江汉
  • 第九十四回 汉破洛阳掳怀帝
  • 第九十五回 石勒袭苟晞报仇
  • 第九十六回 石勒谋并杀王弥
  • 第九十七回 刘曜一打长安城
  • 第九十八回 索綝会兵破刘曜
  • 第九十九回 姜发关河夺并州
  • 第一〇〇回 刘曜二打长安城
  • 第一〇一回 孙纬甲始败石勒
  • 第一〇二回 石勒伪降擒王浚
  • 第一〇三回 张敬廪丘破刘演
  • 第一〇四回 刘聪三打晋长安
  • 第一〇五回 刘曜掠关西诸郡
  • 第一〇六回 汉破长安愍帝降
  • 第一〇七回 石勒奉诏并晋阳
  • 第一〇八回 元达死关姜辞职
  • 第一〇九回 关姜罢靳准专权
  • 第一一〇回 猗卢伐子遭刺殒
  • 第一一一回 东晋江东接天位
  • 第一一二回 周访杨口破杜曾
  • 第一一三回 郭璞避乱过江东
  • 第一一四回 王敦一计害二王
  • 第一一五回 李矩救洛败汉兵
  • 第一一六回 韩璞上邽败陈安
  • 第一一七回 汉刘约死后还魂
  • 第一一八回 段匹殚杀害刘琨
  • 第一一九回 刘聪死靳准谋汉
  • 第一二〇回 靳准灭汉乱平阳
  • 第一二一回 刘曜石勒灭靳准
  • 第一二二回 刘曜石勒灭靳党
  • 第一二三回 祖逖收张平樊雅
  • 第一二四回 石赵王大封群臣
  • 第一二五回 赵刘曜悔过兼陇
  • 第一二六回 晋祖逖威震河南
  • 第一二七回 石勒兼并幽燕地
  • 第一二八回 王敦霸荆襄思乱
  • 第一二九回 王敦谋乱害谯王
  • 第一三〇回 赵封仇池陈安反
  • 第一三一回 刘赵主剿陈定陇
  • 第一三二回 王敦叛据石头城
  • 第一三三回 魏义助逆破长沙
  • 第一三四回 刘赵下凉李雄死
  • 第一三五回 郭璞尸解成仙去
  • 第一三六回 明帝南皇堂大捷
  • 第一三七回 周光斩钱凤归正
  • 第一三八回 石勒并齐擒曹嶷
  • 第一三九回 刘岳荥阳退石生
  • 第一四〇回 二赵争雄夺荥阳
  • 第一四一回 刘曜蒲坂破石虎
  • 第一四二回 苏峻谋反抗庾亮
  • 第一四三回 温峤会兵讨苏峻
  • 第一四四回 陶侃兴师讨苏峻
  • 第一四五回 三大帅平定苏峻
  • 声明:以上数据资料为会员整理分享上传,或转载自互联网,墨星写作网不对内容的原创性负责,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联系墨星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