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星写作
  • 灵感词库
  • 诗词库
  • 医学库
  • 佛学库
  • 词典库
  • 文库
  • 百度
  • 微信
  • 抖音
  • 知乎
  • 百科
  • 翻译
VIP会员
VIP会员权益概括
推广员
墨星写作网-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作者:熊大木

类型:历史演义

第七十二回 东阳市施全死义

发布时间:2022/10/20 22:59:43
却说边庭消息飞报入中国。近臣奏知,高宗闻之大喜,曰:“金主已被杀,朕无忧矣。”众臣请曰:“乘其国中无主,起兵伐之,可以报先帝耻也。”秦桧谏曰:“金主虽亡,必完颜亮理政。其臣僚俱是亲信,皆倾心竭力,以扶新主亮也。且兼北方士马精强,屡年丰熟,廪有陈积,陛下不可仓卒伐之。”高宗允桧议,自以金国兀朮、熙宗已亡,无敢有犯南朝者,每日幸秦桧第宅取乐,赐桧银万两,丝绢万疋,钱万缗,彩色千疋,及出入车驾。加封桧妻王氏两国夫人,子秦熺学士承旨,熺妻郡夫人,孙秦埙、秦堪、秦坦并除直秘阁,赐三品服。自是秦桧恩遇日加,横行朝廷,再无忌惮矣。出入城中,百姓望见,一许之地,即要躲匿。若迟了手脚,即将眼睛去之。人畏惧其来,犹如猛虎也。

有后军施全,见其威势独压,心怀不平。自念岳太尉父子功勋甚着,亦遭屈陷死,全家迁徙岭南。若使苍天有眼,肯容此之极恶哉!昔春秋时赵襄子杀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智伯之臣豫让,欲为之报仇,乃诈为刑人,挟短刃入襄子宫中涂厕,待襄子来而行刺。襄子至厕心动,令人四下搜捉,乃得豫让。左右欲杀之,襄子曰:“智伯死无后,而此人欲为报仇,真忠义士也,吾谨避之耳。”因放豫让。让又漆身为癞,吞炭为哑,使人不及识也。后伏于桥下俟杀襄子。襄子将过桥,其马先惊,因令左右搜寻,复得豫让,襄子斯杀之矣。且豫让为人臣,而为君报仇,诚大义也。吾与岳侯,本非同僚亲族。只想着高宗南渡,汴京失守,若非岳侯父子,岂有今日?所恨被奸臣秦桧伺其成功之日,连发十三道金字牌召回车马,又构陷张宪,连词害死于狱中。以此等冤屈,使我衷肠如何不激烈哉!来日往临安城中,伺着秦贼出入朝时,尽我气力戮之,少快平生志也。

施全次日早进于城中僻处等候。不移时,五花头搭已过,道声秦桧趋朝。施全遥望见秦桧未曾乘马,只坐一小轿,轿之三面皆用布板遮闭,前后尽是毡帘围绕,手下随从者不计其数。施全自忖:“此贼原来亦知防人暗算,先自如此谨慎。吾主意至此,若杀得此贼,一以为苍生除害,二以报岳侯冤极。

事不成,亦做着奇男子也。”言罢,秦桧抬轿近前,施全拔出利刃,望轿幔直刺进去。不想轿毡厚密,如何及得桧身,被侍从提辖官一齐将施全捉住,解往秦府来。秦桧令押过施全,问其姓名。施全并无惧色,曰:“吾乃东平人氏,姓施名全,官授后军之职。”桧曰:“谁教尔来行刺?说出那人,我便饶汝。”施全厉声叱曰:“汝乃罔君败国之贼,天下谁不欲杀之,岂独我乎!”桧怒曰:“必有人唆令他来,不打不认。”教狱卒痛打。

施全大叫曰:“我想起岳家父子与天下之人,皆欲剿灭虏寇,以报国仇,独有尔暗通金国,专主讲和,却乃谋杀岳家父子,以快金人之愤,致使中原不可再复,虏贼任是猖獗。只今普天之下,莫不欲生啖尔肉,为岳侯报仇也。今事不成,有死而已,老贼何固问我是谁教来乎!”秦桧听了莫对,惟教拿送大理寺狱,取招罪,押赴东阳市斩之。后人有赞施全仗义云:

  烈烈轰轰士,求仁竟弗难。
  春秋称豫让,宋代有施全。
  怒气江河汰,忠言星斗寒。
  东阳甘就戮,千戴史斑斑。

自此秦桧出入,每用五十余人,长刀短剑,前后随行。桧退入燕居,闷闷不悦,王氏问之:“丞相几日尝有忧色,其实何故?”桧曰:“日前因趋朝,半道偶被一小军官,将行刺于我,为提辖官所捉,押归府中,体问其名目,乃具东平人施全。

吾以重刑拷勘,问其是谁唆令,甚被其赫厉一顿,竟令押赴大理寺狱取招,斩于东阳市中。自斩施全后,自觉神思疲倦,旧疾复作,竟不知所以也。”王氏曰:“昔与丞相往灵隐寺修斋,曾教风行者题诗,未得全韵,及丞相责令凑之,风行者道:‘若要诗全,不利于丞相矣。’今此人名为施拿,莫非风行者唆指来谋丞相?”秦桧听罢猛省曰:“夫人言是也。”即唤何立近前,谓之曰:“尔可带领提辖官数人,前往灵隐寺捕获风行者,不可有误。若恁前如道月长老事,二罪俱罚。”何立领了钧旨,与提辖官迳到灵隐寺来,寻见风行者,何立一把手捉住,曰:“秦丞相令来拿尔,即宜赴行。”风行者笑曰:“何恁性急,只吾一人,身不满四尺,手无缚鸡力,岂能走脱此寺乎。日前小人因言语触犯丞相,自知罪过,正待沐浴更衣,敬诣秦府中叩首请死,何用固执之。尔众人且放手立于居舍处,待我入僧房中更了衣服,即同尔赴府中见丞相,决不连累汝也。”何立等曰:“此言亦是。终不然尔会腾空而去哉。”即放了行者进入房中。何立与一起提辖官围住舍外等待行者,过了一个时辰,尚未出来。何立疑惑,与众人抢入房中,不见了风行者。四下搜寻,并无下落。只近牀边桌几上有一小匣,封记上写云:“匣中之物,付秦桧收拆。”何立不免将此小匣,与众提辖官回报太师。太师拆开封,匣内有小帖子,题诗一首云:  脱下袈裟起了参,懒于尘世守山庵。
  三时斋饭无心恋,百岁功名没意干。
  性若白云穿冷袖,心如皓月浸寒潭。
  太师问我家何处,只在东南第一山。

秦桧看诗罢,大怒,谓何立曰:“日前拿道月长老,既已卖纵,今又放走风行者,却将此匣来搪塞于我。尔今即往东南第一山捉还风行者,饶尔罪过。若捉不来,本身处斩,全家发配岭南。”何立听罢,惊遑无措,连声应诺领钧旨。出归宅中,与妻子议曰:“我之一命悬于风行者矣。丞相发怒,责吾放走此人,今复令往东南第一山寻讨。我想东南第一山实神仙居止所在,世人如何到得。且风行者,日前在灵隐寺中见他,其人言语不常,非尘俗僧行,终是莫得。今无奈只得领旨前去根究,若空回来,则我一家不免受祸。莫如乘此机而走,庶救一 家之迁徙也。”妻子皆号泣而别。次日,何立于相府取天下地理图视之,东南第一山在眙军城,东有山名曰“第一山”。怎见得,米元章有诗云:莫论衡庐撞星斗,且是东南第一山。

何立视地理图毕,省得路程,迳望眙军城而去。

目录(共75章)


  • 第一回 斡离不举兵南寇
  • 第二回 李纲措置御金人
  • 第三回 师中大战杀熊岭
  • 第四回 金粘罕邀求誓书
  • 第五回 宋徽钦北狩沙漠
  • 第六回 宋康王泥马渡江
  • 第七回 岳鹏举辞家应募
  • 第八回 宋高宗金陵即位
  • 第九回 李纲奏陈开国计
  • 第十回 岳飞与宗泽谈兵
  • 第十一回 岳飞计划河北策
  • 第十二回 李纲谏车驾南行
  • 第十三回 宗泽约张所出兵
  • 第十四回 宗泽定计破兀朮
  • 第十五回 黏没喝京西大战
  • 第十六回 宗泽大胜兀朮兵
  • 第十七回 高宗车驾走杭州
  • 第十八回 苗傅作乱立新君
  • 第十九回 张浚传檄讨苗傅
  • 第二十回 韩世忠大破苗翊
  • 第二十一回 洪皓持节使金国
  • 第二十二回 胡寅前后陈七策
  • 第二十三回 岳飞破虏释王权
  • 第二十四回 兀朮大战龙王庙
  • 第二十五回 韩世忠镇江鏖兵
  • 第二十六回 岳统制楚州解围
  • 第二十七回 刘子羽议守四川
  • 第二十八回 宋高宗议建东宫
  • 第二十九回 兀朮兵寇和尚原
  • 第三十回 韩世忠平定建州
  • 第三十一回 刘豫建都汴梁城
  • 第三十二回 岳飞用计破曹成
  • 第三十三回 刘子羽分兵拒敌
  • 第三十四回 吴磷大战仙人关
  • 第三十五回 张浚被劾谪岭南
  • 第三十六回 宋高宗御驾亲征
  • 第三十七回 韩世忠鏖战大仪
  • 第三十八回 岳飞两战破李成
  • 第三十九回 议防边李纲献策
  • 第四十回 诏岳飞征讨湖寇
  • 第四十一回 岳飞定计破杨么
  • 第四十二回 牛臯大战洞庭湖
  • 第四十三回 刘豫兴兵寇合肥
  • 第四十四回 杨沂中藕塘大捷
  • 第四十五回 镇汝军岳云立功
  • 第四十六回 岳鹏举上表陈情
  • 第四十七回 岳飞奏请立皇储
  • 第四十八回 金熙宗废谪刘豫
  • 第四十九回 议求和王伦使金
  • 第五十回 世辅计擒撒离喝
  • 第五十一回 胡世将议敌金兵
  • 第五十二回 王乌禄大驱南寇
  • 第五十三回 宋刘锜顺昌鏖兵
  • 第五十四回 张琦大战青溪岭
  • 第五十五回 小商桥射死再兴
  • 第五十六回 岳飞兵近黄龙府
  • 第五十七回 秦桧怒贬张九成
  • 第五十八回 刘太尉迭桥破虏
  • 第五十九回 杨沂中战败濠州
  • 第六十回 秦桧定计削兵权
  • 第六十一回 吴璘设立迭阵法
  • 第六十二回 岳飞上表辞官爵
  • 第六十三回 岳飞访道月长老
  • 第六十四回 周三畏鞫勘岳飞
  • 第六十五回 下岳飞大理寺狱
  • 第六十六回 秦桧矫诏杀岳飞
  • 第六十七回 何铸复使如金国
  • 第六十八回 和议成洪皓归朝
  • 第六十九回 阴司中岳飞显灵
  • 第七十回 秦桧遇风魔行者
  • 第七十一回 弒熙宗颜亮弄权
  • 第七十二回 东阳市施全死义
  • 第七十三回 栖霞岭诏立坟祠
  • 第七十四回 效颦集东窗事犯
  • 第七十五回 冥司中报应秦桧
  • 声明:以上数据资料为会员整理分享上传,或转载自互联网,墨星写作网不对内容的原创性负责,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联系墨星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