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星写作
  • 灵感词库
  • 诗词库
  • 医学库
  • 佛学库
  • 词典库
  • 文库
  • 百度
  • 微信
  • 抖音
  • 知乎
  • 百科
  • 翻译
VIP会员
VIP会员权益概括
推广员
墨星写作网-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作者:熊大木

类型:历史演义

第三十六回 宋高宗御驾亲征

发布时间:2022/10/20 22:59:43
却说岳飞入朝,见高宗于内殿。高宗问其前后平贼之事,岳飞顿首拜谢,终不敢自矜其功,朝廷愈加敬重,封岳飞为镇南军承宣使神武副军都统制江南西路沿江制置使,封子岳云为武显大夫遥郡刺史。赏赐岳飞朝服、公服、战袍各一套,又以大红旗一面,帝手书“精忠岳飞”四字赐之,凡出兵许用此旗竖立军前,以警夷狄,激励将士。岳云亦有赐赉。岳飞父子谢恩退出。次日,岳飞连进二表,辞还岳云封职,朝廷不准。飞又进表辞。表曰:神武副军都统制江南西路制置使臣岳飞上言:臣先三 具表文辞免官职岳云武显大夫遥郡刺史恩命事,奉圣旨已降指挥不允,不得再有陈情。臣闻正己然后可以正物,自治然后可以治人。臣冒宠恩荣,夙夜惶惧,惟恐检饰修省有所未至,不足以服众。如臣男云始就义方,尚存乳臭,虽累经于行阵,曾未见于事功。比者荷蒙圣恩,遽迁优秩,在臣私念,实不遑处。臣庸懦无能,方将勉竭惊钝,仰图报称,而自使其子受无功之赏,则臣飞不能正己而自治,将何以率人哉!伏望陛下怜臣鲁直,察臣愚声早赐谕旨,收还诰命。容臣男他日大立战功,然后命之以官,亦未为晚,此实为臣父子之幸也。臣不胜激切震汗之至,伏取进止,谨言。大宋绍兴三年七月日岳飞上言。

又有表文上进。表曰:

神武副军都统制江南西路制置使臣岳飞上言:臣今年率领将士,讨捕虔、吉州界盗贼山寨数百余座,其吉州盗贼彭友等,其徒数万侵犯江西、湖南,其虔州盗贼陈颙等,其徒亦有十余万众,结为表里,拒敌官军,恃赖山险,侵犯广东、江西、江东、福建,沿边郡县皆被攻劫,纵横往来者数年。臣奉圣旨提兵讨之,虽正当盛暑,炎瘴交侵,而一时将士奋不顾身,争先用命,以获平荡。首领虽众,并就生擒,一无遗类。向非赏罚明均,何以使人尽力如此?伏望朝廷特颁恩赏,庶使有以激劝兵将,缓急可以倚仗。

谨具奏闻,伏候睿音。大宋绍兴三年七月日岳飞上言。

高宗览表,深嘉其忠义,收回岳云诰命,改授武翼郎。而赐白银二千两,给赏所部将士。高宗以临安府为行宫,前后只是一殿,早晨朝见百官,谓之外朝;朝退,臣宰会议政事,谓之后殿;饭后引见言事者,谓之内殿;遇双日,讲读经书,谓之讲殿。起居郎胡寅见朝廷常差使臣去金国,屈节讲和,心甚不平,于内殿伏阙言事:“臣思虏寇奸诈百端,请绝讲和之议。修德养民,挑兵选将,以图恢复中原,报前日之恨。却将累年使臣赍去金银缎疋,将来赏赐三军,庶使奸虏还知我朝雪愤必争之志。若能如此,皇陵可扫,二帝可还。,不能如此甘心僻居东南一隅,只是求和纳款。欲使中原恢复,二圣北还,决不能得矣。想此虏贼,昔日震我皇陵,除我宗庙,迁虏二帝,劫辱后妃,占据二京,杀戮百姓,实为陛下痛恨之仇也。自建炎元年至绍兴三年,陛下每每卑辞厚礼,或指问安,或指迎请为名,而遣去使臣不知该几多人矣!去的使臣曾有知二帝在于何处否?

或曾见二圣之龙颜否?或曾探得贼情之真假否?或曾因求和得力而能息兵不南侵否?伏望陛下斟酌,果能如是否?自从求和之后,使臣还往于路无有虚日,则我边关险隘可守去处,皆以失矣,陛下犹且不醒。今虏贼知我中国所重者在于圣父、圣母,所恨者在于劫辱后妃,所怕者在于用兵,以此虏人得肆奸诈,然后常许讲和,使我加添金币,则平我常年所怀之恨,稳我平日所怕之意,却指地使我中国坐受其患。似这等事既已长久,天下人皆以朝廷从此必定改前所行,岂知陛下还出这等计!或者对陛下说‘暂依此行’。臣见识虽浅,岂有大国之君厚费百姓脂膏,而屈己奉表称臣于羯狗,而行此暂且之事乎?又或有对陛下说:‘只要求得圣父、圣母回京,不得不如此’者。臣虽愚,不想此五六年间差了多少使臣去了,至今二圣不曾见他放将回来。这等奸诈,陛下亦可知矣。况今岁月既久,虏情越密,必定无有可通之理。若还只依秦桧之谋,在廷众议,则忠臣义士失志,而酿成后日之患,陛下不可不忧。”高宗见奏,下诏候众臣议之。胡寅见帝锐于求和,不听其谏,乃辞求外住,除邵州知州。

却说齐国刘豫差太子刘麟往金国乞兵南侵,金太宗见其所奏,与大太子粘罕计议,正遇着四太子兀朮征西回来,再三说道南宋未可征伐。太宗问:“为何未可征伐?”兀朮奏曰:“臣观南宋帝星复明,况江南之地低湿,此几年东征西讨,人马困乏,又曾沿路粮草未曾积攒,人马虽去,只怕不得成功。”粘罕奏曰:“俺兄弟这几年辛苦,意在偷安,不肯出兵,故如此说。”太宗曰:“天时不如地利。吾军久驻南方,多生疫疾,兀朮所陈亦善。”遂不发兵,着令刘麟回本国见父皇,备言其事。刘豫见金国不肯出兵,又闻知岳飞人马势大,沿江堆积粮储,则有复取中原之意,心中恐惧。又使其侄刘猊赍表进奏金国父皇,备言:“南宋有岳飞父子骁勇,其锋不可当。现今练兵选将,海运粮储,不日过江来争故地。父皇若不早为提备,明日河南、河北不可保也。伏愿上国父皇以臣子力孤兵少,难为迎敌,乞命一将领兵从密州入海,抄昌国去夺海运粮船,再往明州去抢御船,直至钱塘江口扎祝臣却领兵进夺江口,烧其战船,径奔临安,与上国会兵围临安府,捉了宋主,方得江山一统,而无后虑。”金太宗准其所言,乃遣粘罕充左元帅,挞懒充右元帅,调发渤海汉儿军五万,前去会兵灭宋。四太子兀朮曾知江南地势险易,着令领前哨人马,当日点选七万金兵,离北地望密州进发。次日辞朝,兀朮与其兄粘罕议曰:“不要听刘豫说。我北方人只会骑马射箭,不曾习学水战,只从汴京路去。”粘罕依其议,以此不投密州,径往汴京来会刘豫人马同进。齐主设宴管待粘罕诸将,就命太子刘麟为左副元帅,其侄刘猊为右副元帅,领兵十万,与大金人马分路南侵。金家粘罕领兵从泗州进发,来攻滁州,先使兀朮领兵前哨。齐家刘麟领兵从楚州进发,来攻卫州,先使来降贼首李成领兵往襄阳一 路上以抵岳飞。两家人马离了本地,但见枪刀耀日,旗帜漫空,人马随处驻扎。

沿江守将飞报临安来,高宗大惊,与廷臣议曰:“金兵与逆臣刘豫分兵南下,声势如此紧急,尔众人有何良策?”或奏:“金兵势大难敌,陛下莫若将銮舆暂归福建以避其锋,候勤王之师胜,然后复回临安。”高宗将从之,班部中转过张浚奏曰:“伏惟陛下未审前者避兵何处可安?验之在前,警之在后。今日只可命将提兵,分头抵杀,君臣协力,将士同心,方可免难。何又以走避为计?”高宗闻奏,心下犹疑。又转过赵鼎奏曰:“张浚所言是也。车驾驻此,待臣与诸将领兵前去抵之。兵若不胜,陛下避之未晚。臣虽庸懦,亦当死报国家。”言讫两泪交流,仰天叹曰:“今我大宋堂堂之天下,岂无一个忠臣义士出力,而使君父无处潜身者乎?切思列圣抚养臣等将有二百年,闲居无事之时坐享富贵,今日朝廷有事,而无一人肯死君难,而与鸟兽何异?他亦人也,我亦人也;他亦命也,我亦命也;若能人人舍命忘生,有何不胜哉!”高宗听了不觉泪下,谓鼎曰:“朕因二圣远留沙漠,以此只得求和而望二圣还朝。今日岂想逆虏放肆侵凌,朕当亲率六师到于长江之上,与贼决一死战。卿与张浚便与朕整点人马,大开库藏赏赐官军,不可迟误!”赵鼎只是数句衷肠,激动九重天子。赵鼎心中暗喜,又奏曰:“只因我国累年怯惧,使此虏贼恣逆凶恶。今日得蒙圣断亲征,将帅必然奋勇,此去无不成功。臣当愿效区区以图报国。”于是帝付赵鼎专征之权;以张浚知枢密院事,先去江上整理诸路官军。诏下,满朝大小官员,临安老幼,无不相庆。

目录(共75章)


  • 第一回 斡离不举兵南寇
  • 第二回 李纲措置御金人
  • 第三回 师中大战杀熊岭
  • 第四回 金粘罕邀求誓书
  • 第五回 宋徽钦北狩沙漠
  • 第六回 宋康王泥马渡江
  • 第七回 岳鹏举辞家应募
  • 第八回 宋高宗金陵即位
  • 第九回 李纲奏陈开国计
  • 第十回 岳飞与宗泽谈兵
  • 第十一回 岳飞计划河北策
  • 第十二回 李纲谏车驾南行
  • 第十三回 宗泽约张所出兵
  • 第十四回 宗泽定计破兀朮
  • 第十五回 黏没喝京西大战
  • 第十六回 宗泽大胜兀朮兵
  • 第十七回 高宗车驾走杭州
  • 第十八回 苗傅作乱立新君
  • 第十九回 张浚传檄讨苗傅
  • 第二十回 韩世忠大破苗翊
  • 第二十一回 洪皓持节使金国
  • 第二十二回 胡寅前后陈七策
  • 第二十三回 岳飞破虏释王权
  • 第二十四回 兀朮大战龙王庙
  • 第二十五回 韩世忠镇江鏖兵
  • 第二十六回 岳统制楚州解围
  • 第二十七回 刘子羽议守四川
  • 第二十八回 宋高宗议建东宫
  • 第二十九回 兀朮兵寇和尚原
  • 第三十回 韩世忠平定建州
  • 第三十一回 刘豫建都汴梁城
  • 第三十二回 岳飞用计破曹成
  • 第三十三回 刘子羽分兵拒敌
  • 第三十四回 吴磷大战仙人关
  • 第三十五回 张浚被劾谪岭南
  • 第三十六回 宋高宗御驾亲征
  • 第三十七回 韩世忠鏖战大仪
  • 第三十八回 岳飞两战破李成
  • 第三十九回 议防边李纲献策
  • 第四十回 诏岳飞征讨湖寇
  • 第四十一回 岳飞定计破杨么
  • 第四十二回 牛臯大战洞庭湖
  • 第四十三回 刘豫兴兵寇合肥
  • 第四十四回 杨沂中藕塘大捷
  • 第四十五回 镇汝军岳云立功
  • 第四十六回 岳鹏举上表陈情
  • 第四十七回 岳飞奏请立皇储
  • 第四十八回 金熙宗废谪刘豫
  • 第四十九回 议求和王伦使金
  • 第五十回 世辅计擒撒离喝
  • 第五十一回 胡世将议敌金兵
  • 第五十二回 王乌禄大驱南寇
  • 第五十三回 宋刘锜顺昌鏖兵
  • 第五十四回 张琦大战青溪岭
  • 第五十五回 小商桥射死再兴
  • 第五十六回 岳飞兵近黄龙府
  • 第五十七回 秦桧怒贬张九成
  • 第五十八回 刘太尉迭桥破虏
  • 第五十九回 杨沂中战败濠州
  • 第六十回 秦桧定计削兵权
  • 第六十一回 吴璘设立迭阵法
  • 第六十二回 岳飞上表辞官爵
  • 第六十三回 岳飞访道月长老
  • 第六十四回 周三畏鞫勘岳飞
  • 第六十五回 下岳飞大理寺狱
  • 第六十六回 秦桧矫诏杀岳飞
  • 第六十七回 何铸复使如金国
  • 第六十八回 和议成洪皓归朝
  • 第六十九回 阴司中岳飞显灵
  • 第七十回 秦桧遇风魔行者
  • 第七十一回 弒熙宗颜亮弄权
  • 第七十二回 东阳市施全死义
  • 第七十三回 栖霞岭诏立坟祠
  • 第七十四回 效颦集东窗事犯
  • 第七十五回 冥司中报应秦桧
  • 声明:以上数据资料为会员整理分享上传,或转载自互联网,墨星写作网不对内容的原创性负责,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联系墨星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