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星写作
  • 灵感词库
  • 诗词库
  • 医学库
  • 佛学库
  • 词典库
  • 文库
  • 百度
  • 微信
  • 抖音
  • 知乎
  • 百科
  • 翻译
VIP会员
VIP会员权益概括
推广员
墨星写作网-益智录
益智录

作者:解鉴

类型:鬼怪神魔

卷之五 阿娇

发布时间:2023/9/11 15:49:04
    佛山赏菊,济南八景之一也。菊开时,即石缝径侧亦悉露团香叶,风舞异葩。每逢重阳,城中外妇女,多登山拜佛,且采菊以应时令。风流人士,亦三五成群,山上乎逍遥。遇美人,辄假同途,恣情月旦。

    有儒生于自怡者,美丰姿,静穆自喜,不解谑浪,为诸友坚约,从以行。抵南关,有友陈生曰:“游女如云。”于曰:“虽则如云,非我思存。”陈曰:“君未见其尤者耳。寒舍对门馆舍,为张令税居。其女阿娇,真如红药碧桃,有目共赏,君如见之,必将神志飞扬,不能自主。”于不以为然。忽见路旁有油壁车,车夫与陈生相识,辄问赴火神庙、天齐庙街道。陈问乘车者为谁,问答数语而过。陈曰:“车中人即阿娇,君可见所未见矣。”未几,见一媪扶笄女下山。陈曰:“美人在望。”遂鹭列道左以俟。于睨之,果色美如玉,足翘如笋,诚天人也。女行本迟,于犹以为速,立视女升车而去,中心悒悒,如有所失。心念女先赴火神庙,其至天齐庙,当须时刻,遂托故先回,急赴天齐庙俟之。于丰姿出众,当山遇时,阿娇已目为专瞩,及至天齐庙,而于又先在。女檀口故吐娇声,柳腰特形媚态,两廊游瞩,故为迟延,四目传情,各怀意趣。媪微觉,急促女行;女含笑一顾而去。越数日,苦思女。意女与陈生对门,托故访陈,冀幸一遇。至则女适出门上轿,见于,故以旧巾授媪,令回绣阁换易。女立身以俟。斯时虽各立一地,而实洽两情。媪易巾至,女始升轿而去。于喜极,遂入陈生斋,盘桓片时而回。后屡与陈往来,而未一遇女。疑之,故假无心问陈曰:“君对门之尤物亦出乎?”曰:“屡出门探亲。今得疳疾,医药罔效。”于大惊曰:“几时矣?”曰:“兹已两月有馀。”于曰:“仆契友某得一仙方,专医此症。今坐幕于南路厅,仆试自往购求之。”陈曰:“盍白于张公,得赆以助资斧。”于曰:“勿庸。仆与张公无素,若所为,似假此渔利。”遂辞归,刻日起程。月半即回。陈生将方转付张尹,并言方所由致,公甚德于。女服药五、六剂,病小愈。一月后复元。张备厚礼谢于,于坚辞不受。女闻之,不胜感激。于烦陈生为媒,欲结姻于尹。尹呼女商之,女曰:“女微于,斯时早投身他处呱呱而泣。”尹曰:“惜于太贫。”女曰:“贫富命也。先贫后富者,古今岂少哉?”尹闻女言,遂言于陈生曰:“婚姻事巨,不敢自专,吾将修书禀白家严,若家君任吾处置也,则字之。”乃尹书未达,而家报已到,言已许女于同邑林某为继室,林以主簿分发山东,次年来东成礼云云。尹以书示陈,陈复于于。于无可如何,惟灰心郁郁而已。一日,女佣媪忽至,以香囊一对授于,曰:“此君可意人自作之。令寄君,睹物如见人,聊以分相思也。”于执囊以泣,媪笑曰:“勿泣,且有后语。娇姑使吾曰:势得归君则忍而生,不得则缢而死。”于曰:“寄语娇娘,祈勿死。盖娇娘与吾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可以一面微缘致误终身大事。”促媪去。

    嗣闻张补海丰令,携眷而往。复闻张婿来东,数月内亲迎。阿娇玉容果有主,于料与女永无会面期矣。时于税居城外,惟有老母在堂。一日二漏后,方欲就寝,忽闻款门声,启户出视,见轿车五、六乘。一媪曰:“君于郎耶?”于曰:“然。”媪即回身,于车上扶一笄女下,向于投止。于方欲问,媪曰:“此君可意人。”于不胜惊喜,导而入。媪扶女先拜老母,次与于交拜。于曰:“娇娘何得到此?”女含羞不语。媪代答曰:“娇姑闻林家亲迎有期,屡欲自尽,誓非君不嫁。家主不得已,假托娇姑暴卒以告林,而遣老身送归于君,以从其志。但林某需次省垣,耳目昭彰,恐有不便,惟远徙他邑始妥。”于曰:“仆有旧戚,世籍即墨,但路途遥远,吾力不及。”媪曰:“车中资斧足用。”于清贫,身外长物无多,即刻收拾,请母升车,连夜驰去。抵即墨,始行合卺礼。于视女,玉貌犹昔而媚若次之,终不意其伪为。

    越三年,会母寿辰,敬设酒酌。母馔既撤,于与女私室对饮,女曰:“假如妾至今未事君,今始欲事之,应嫌齿长,弃妾如敝屣也?”于曰:“卿即年逾卅馀,仆仍以及笄视之。”女不语。于曰:“谓予不信,有如皦日。”女曰:“惟然,妾非阿娇。”于愕然问故,女曰:“阿娇闻于归有日,遂自经。妾救之醒而谓之曰:子勿死,爱子者终待子,始愿终遂也。嗣林丁父忧,及服满,而林复病故。今张尹以海寇故罢职,闲居于丰,将为阿娇议婚异姓。可速往,迟则无及。”于曰:“卿为谁?”女曰:“妾实狐。慕君二人笃于情,故曲曲玉成之。君如往,妾愿从之去。”于曰:“得无有违碍乎?”狐曰:“妾虽往,不令他人见。”于从之,急命驾往。投刺谒张,退即遣媒求亲。张喜,请异日复命。盖林某卒后,有为阿娇提亲者,张与女商之,女曰:“林某亦非吾夫,况他人乎?”母问之,女直言“非于郎不嫁”。张曰:“于郎知汝字林姓,于今三年,想已早有伉俪。”女曰:“若然,则愿为女终身。”母怒曰:“我不养汝一生。”女曰:“畜我不卒,则削发为尼,今生决不负于郎。”言已,零涕不已。张不得已,遣人如省探之,知于三年前远徙,不知去向。女闻之,不时哭泣。张于媒去后,即唤女来,见女有泪痕,曰:“勿悲,于郎来矣。今且烦人求亲。”女俯首不语。既回绣阁,因自思:“甫闻于郎远徙,即有冰人提媒,显系伪罔。前传于郎之言不可食也。”及夜复自缢。于方与狐灯下谈宴,狐忽大惊曰:“君可意人又自缢。”于曰:“且为奈何?”狐曰:“渠不曾以香囊为赠乎?可速取来,非此不足取信也。”狐执香囊乘风而去。娇始缢,释之即苏,见狐曰:“姊姊救吾二次,愿闻仙氏,以便异日焚香报复。”狐曰:“吾亦非局外人。”遂以香囊授女。女愕然,问囊之由来。狐曰:“汝以是物赠谁,谁给吾。于郎固在此,祈勿疑。”女始反悲为喜,急问其详。狐曰:“其话甚长,异日面询于郎。”言已而杳。于媒定而后,择吉奠雁。及花烛之夕,狐忽不见。合卺后,于与女眉目传情,各遂素愿。及晚,于推女于床,为代解襟缓带,忽有人笑曰:“阿娇不害羞耶?”女急推于起,四顾,室无他人,大疑。于曰:“此仆狐妻,即二次救卿之恩人。”女闻之,再拜展谢,敬求现身,以共谈笑。言之再四,寂无应声。既而夫妇欢寝,狐在暗中嗤嗤笑之,女羞惭无以自容。次夜,患其复扰,而连宵寂然,始知狐远去。于得狐助,已成巨富,因出资为张尹捐复。产业在墨,遂家焉。

    虚白道人曰:笃于情者,每害于义;害于义则其情虽笃无足取也已。若于生爱色而不囿于色,于劝张氏勿误终身可见也;张氏重节而不改其节,于婚异姓二次自经可知也。其情不惟人慕之,狐亦慕之,狐且慕之尤胜于人慕之。

    写情真处即是写义笃处,“周诗”、“楚些”皆当作如是观之。马竹吾

    紧处忽松,合处忽离,笔法绝妙。何子英

    汉之阿娇,始贮金屋,终废长门,何不幸也!若于生者可谓义笃矣。上元李瑜谨注

目录(共121章)


  • 卷之一 何福
  • 卷之二 某伟
  • 卷之二 于媪
  • 卷之二 李义
  • 卷之二 应富有
  • 卷之二 宋蕙娘
  • 卷之二 顾道全
  • 卷之二 张清
  • 卷之二 金瑞
  • 卷之三 苏玉真
  • 卷之三 义狼
  • 卷之三 姚五官
  • 卷之三 瑞红
  • 卷之三 贺举人
  • 卷之三 聂文焕
  • 卷之三 福德会馆
  • 卷之三 杨彩云
  • 卷之三 赵阁老
  • 卷之三 琼华岛
  • 卷之三 杜仲
  • 卷之三 隗士杰
  • 卷之四 散花天女(稿本作“散花仙女”)
  • 卷之四 狗冢坡(稿本作“义犬”)
  • 卷之四 节烈女
  • 卷之四 牛鬼
  • 卷之四 华月娘
  • 卷之四 江氏
  • 卷之四 方太史(稿本作“方安仁”)
  • 卷之四 李智
  • 卷之四 人狐换亲(稿本作“许怀芳”)
  • 卷之四 伍丽娘
  • 卷之四 谷一穗
  • 卷之五 翠玉
  • 卷之五 刘翁
  • 卷之五 林闺英
  • 卷之五 胡二姐
  • 卷之五 某公子
  • 卷之五 白猿
  • 卷之五 某乙
  • 卷之五 阿娇
  • 卷之五 义鬼
  • 卷之五 碧玉
  • 卷之五 请乩
  • 卷之五 来生债
  • 卷之五 旱脚鱼
  • 卷之五 潘泽沅
  • 卷之六 秦丽娟
  • 卷之六 詹如仙
  • 卷之六 崔洁
  • 卷之六 牛偿债(稿本作“常山某”)
  • 卷之六 冯官屯(稿本作“田思义”)
  • 卷之七 月仙
  • 卷之七 路案
  • 卷之七 巩生
  • 卷之七 毕成
  • 卷之七 虚娘
  • 卷之七 水母三娘
  • 卷之七 琼仙
  • 卷之七 张春娇
  • 卷之七 章邑生
  • 卷之七 王威
  • 卷之七 陇州三案
  • 卷之七 王富段成
  • 卷之八 顾清高
  • 卷之八 江在新
  • 卷之八 美人
  • 卷之八 某邑案
  • 卷之八 瑞雪
  • 卷之八 赵诚
  • 卷之八 恶梦
  • 卷之八 许翠娥
  • 卷之八 齐氏
  • 卷之八 矫娘
  • 卷之八 牛子良
  • 卷之九 苏成
  • 卷之九 颜星丽
  • 卷之九 太原娼(稿本作“封云”)
  • 卷之九 贺梦龄
  • 卷之十 耿如梅
  • 卷之十 林芳
  • 卷之十 李司训
  • 卷之十 鸦片烟
  • 卷之十一 蒋廉
  • 卷之十一 余母
  • 卷之十一 合欢头
  • 卷之十一 严三凤
  • 卷之十一 董二晕
  • 卷之十一 龙真穴的
  • 卷之十一 绛云
  • 卷之十一 开癞
  • 卷之十一 带产出继
  • 卷之十一 鬼狐遗方
  • 卷之十一 查修文
  • 附录一:跋中圭书
  • 附录一:序张葆諴
  • 附录一:序杜乔羽
  • 附录一:序李佐贤
  • 附录一:序黄琴轩
  • 附录一:序吴炳荣
  • 附录一:序侯功震
  • 附录一:序尹述
  • 附录一:序郑锡麟
  • 附录一:序孙官云
  • 附录一:序杨福祺
  • 附录一:序汪仲洵
  • 附录一:序王廷槐
  • 附录一:序谭金诏
  • 附录一:序王履中
  • 附录一:序李恩寿
  • 附录一:序侯维垣
  • 附录一:题辞十章盖防如
  • 附录一:题辞六章马国翰
  • 附录一:题辞侯仲霖
  • 附录一:题词余澐
  • 附录一:题词二章蔡庆元
  • 附录一:题词二章梁健
  • 附录一:改烟雨楼志异元序宋翘
  • 附录一:刻《烟雨楼续聊斋志异》改本例言宋翘
  • 附录一:序何毓福
  • 附录二:稿本所存原《益智录》目录
  • 附录二:整理后记
  • 声明:以上数据资料为会员整理分享上传,或转载自互联网,墨星写作网不对内容的原创性负责,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联系墨星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