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星写作
  • 灵感词库
  • 诗词库
  • 医学库
  • 佛学库
  • 词典库
  • 文库
  • 百度
  • 微信
  • 抖音
  • 知乎
  • 百科
  • 翻译
VIP会员
VIP会员权益概括
推广员
墨星写作网-东西晋演义
东西晋演义

作者:杨尔曾

类型:历史演义

第二六一回 安玄破秦百万兵

发布时间:2022/10/31 18:06:08
    却说谢安得朱序说秦军中之备细,乃升帐聚大小将校听令。安曰:“吾自受命以来,未尝出战,今已识秦之动静矣。

    吾欲先取洛涧一营,谁人敢去?”言未毕,桓伊等一齐出,尽言愿往。安皆令退,独唤阶下一人,姓刘名牢之,字道坚,彭城人也。沉毅多计,骁猛无敌,现为参军,安甚重之。故唤牢之曰:“汝领五千精锐去攻,洛涧第一屯,乃是秦将梁成之营,今晚便要成功,吾自提兵来救应。”牢之领军去了。又令谢玄、桓伊二人,各以兵三千,抄小路奔下流埋伏。待梁成兵败走回,汝二人各以兵截住,断其归路,待牢之赶至,两下合兵接应。

    二人亦各引兵去了。

    却说刘牢之领精兵五千趋洛涧,隔十里,一望秦军梁成阻涧为营。牢之身先渡水,精兵后随,鼓噪直前。成听见鼓响,知有兵至,忙令士卒,阻洛为阵,以待晋兵。当牢之当先上岸,杀死十余人,秦兵奔溃。梁成持枪直取牢之,牢之轮刀便迎,两马相交,军器并举。二人交锋,战上五合,梁成被牢之一刀砍于马下,乱杀秦兵。秦扬州刺史为王显,见梁成死了,忙领残兵走奔下流,正遇谢玄,交马一合,被玄捉祝桓伊横杀秦兵,俄而牢之领兵夹攻,秦之士卒,争赴淮水,死者万五千人,淮水为之不流。于是谢玄尽收得秦之器械军资,收军来见谢安。

    又,安传令水陆三军尽进屯于肥水之东。

    秦王坚闻梁成死了,前锋有失,遂传令叫苻融率兵过肥水而阵,昼夜分巡,以守江岸。

    却说谢安既破秦之前锋,命水陆并进,屯于肥水,下住营寨,至夜召谢玄入,谓曰:“今秦王败其前锋,必不敢进,彼欲退,恐天下之人耻笑,必然犹豫,尔可急攻之。吾今先回城,以安圣上之心。汝领诸将徐徐进去,吾想朱序在内,必定相应。”玄曰:“叔父稳便回骑,侄自斟酌而行。”于是谢安回建康,朝见晋帝曰:“臣托陛下洪福,破其前锋。臣虑陛下隐忧,群臣震恐,先回报捷,陛下高枕无患,日下管取破秦必矣。”帝曰:“东南有卿,朕何忧焉?”

    却说谢玄欲交战,秦兵逼水而阵,因此晋军不得渡,心中闷闷,乃思忖一计。次日,使能言快语军人,直至肥水岸边,遥唤阳平公苻融曰:“吾奉都督将令拜上将军,将军远涉吾境,悬军深入,而置阵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阵少却,使吾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何必久守而废粮草耶?”

    苻融闻其言,即入城,具以谢玄之言报知秦王苻坚。苻坚遂问诸将曰:“汝等主意若何?”诸将徐成等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其不得上,可为万全之计也。”秦王曰:“不然,如此则自劳王师也。吾便引兵少却,使彼兵半渡,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击而杀之,蔑有不胜!”融曰:“陛下神见,诸将不及。”于是苻融即出传令,是夜移营,却阵十里之程屯祝又令徐成选铁甲军五万待迎。

    时玄打探军人闻秦兵移阵,即忙报于谢玄,大喜曰:“破秦必矣,今夜即行。”桓伊等曰:“秦兵势大,何以破之?”

    玄曰:“此计但瞒不过王猛,今天幸此人已死,使吾成大功矣!彼兵一百余万,连下百余营,今却阵必然混乱,吾乘其乱而攻之,可擒苻坚也。”于是大集诸将听令,即点水路进兵。云是夜半,东南风大作,可用船载茅草,依计而行。令刘牢之领十数支军攻江北岸,桓伊领十数支军攻江南岸,每人各茅草一束,内藏硫黄焰硝,皆带火种,草挑于枪刀之上。但到秦营近林者,因顺风举火。秦兵四十营,只烧十营,间三屯,则彼兵必自乱矣。乘乱之时,以兵击之,各带行粮,不许暂退。连更晓夜,直拿住秦苻坚方止。诸将得令,皆去依行。

    却说秦王当日自出城中,寻思破晋之计,忽见中军帐前,无风旗幡自倒。权翼曰:“此凶兆也,莫非有晋兵今晚劫寨?”

    秦王未信,有军报曰:“上山远远望见晋兵已出,渡水而东去了。”秦王曰:“此疑兵也,只管移营。”令徐成引兵马五万去迎。黄昏左侧,东风骤起。权翼回报水北岸寨中火起,秦王便叫探视。张蚝也来回报,望见水寨中火起。秦王即唤徐成亲往水北岸,张蚝亲往江南,看其虚实,如晋兵到可急回。二将领兵去了。

    初更左侧,喊声动地,西屯军马,齐奔御营。军自相践蹈,死者无数。后面晋兵杀到,正不知多少军马。秦王急急上马,引军奔走。火光连天而起,江南江北,照耀如同白日。苻融引手下数百骑,正逢晋将桓伊,被伊军围住,乱箭射死。谢琰引军来赶秦王,坚望西奔走,前面一军来到,为首乃是晋将谢玄。

    秦王大慌。前谢玄,后谢琰,两军夹攻,四下无路。忽闻喊声,张蚝引军杀入,救秦王出,急上战船。与张蚝等将船棹开中流,被玄令军人在岸上射之,万弩齐发,秦王中箭倒在船上,众将救醒奔逃。时朱序后与部下从军,在秦军中大叫:“秦军大败,秦王死了!”因此,秦军及御林军奔溃而走。其时秦军因移阵大乱,队伍不齐,况兵退不复立住,因此大败。秦王中矢,单舸走过西河下,时天色已明。

    正走间,前面又一军到,张蚝出马迎之,乃秦将徐成,合兵一处。后面晋兵大至,前到一山,乃停马山,张蚝引军上山,山下喊声大震,谢玄人马大队已到,周回把山围祝秦王停住曰:“死据其山。”秦王遥望己兵,自相蹈藉,死者蔽野,塞川重叠,死尸塞江而下,肥水为之不流。围及至次日,晋兵越厚,四面放火烧山,军马乱窜,忽见火光中一将,引数千骑杀上山来。秦王视之,乃邓羌也。羌曰:“四下火光逼近,不可久停,请陛下走回,欲再收兵。”秦王曰:“谁可断后?”傅删曰:“臣愿舍死以挡之!”其日黄昏,张蚝在后,邓羌在前,冒烟突火而下,留傅删挡后。晋兵见秦王时,各皆要争功,并进军突火而来。秦王叫从行军士,尽脱衣甲,叠于山路而焚之,以绝后军,方走得脱。谢玄、谢琰、桓伊、刘牢之会朱序之兵,乘胜追击,无不一当十,百当千,杀得秦兵大败,自相践踏,死者漫山塞野。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能停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去七八。

    谢玄追至青冈,方传令鸣金收军,获得秦王坚乘舆及云母车、仪盖器械,军资珍宝,堆积如山,俱各立册抄记,留献朝廷。

    次日,玄作书使人见叔父谢安报捷,时谢安正与王羲之围棋。驿人持书与安,安令驿人去了。安一面围棋,一面拆书,看其书已,知谢玄已破秦矣。遂将书放在床上,了无喜色,下棋如故。王羲之问曰:“书中何事?”安曰:“小儿辈遂已破秦。”羲之曰:“宜速报朝廷,何事于棋?”言讫辞出。谢安既罢棋,入内过户限,心甚喜,不觉屐齿之折,直入宫见帝,奏曰:“臣子侄托陛下洪福齐天,已破秦师百万于肥水之上,获得秦王云母车及军资宝贝,今进献朝廷。”帝曰:“朕得卿子侄等辈,破此强秦,天下幸甚!从今以后,朕何忧焉?”即加封谢安为太保,于是降诏进谢玄为前将军、假节钺,令其振旅,还镇京口。

    是时秦之诸军皆溃散,惟慕容垂所将三万人独全。却说秦王坚奔走淮北,淮北饥甚,又无粮草,百姓进壶飧豚髀供给。

    秦王坚受食之,大悦曰:“较公孙豆粥,刘秀麦饭,有加无减。”坚以帛赏百姓,百姓辞曰:“陛下厌乐安苦,自取危困,民为陛下子,陛下为民父,安有子饲其父而求报乎?”弗顾而去。

    坚谓张夫人曰:“吾今有何面目治天下乎?”潸然流涕。

    当秦王坚闻诸军皆溃,惟慕容垂三万人全师淮南,乃领千骑奔垂。探事军人报曰:“今有秦王坚大败,引残军千骑前来见将军。”当世子慕容宝谓父慕容垂曰:“五木之祥,今其至矣。”又曰:“秦王兵败,委身于我,是天借之以复燕柞,此时不可有失也。”垂曰:“汝言是也!然秦王待我甚厚,今兵败以赤心投命于我,何可害之?若氐运必穷,吾当怀集关东,以复先业耳。”时诸将佐皆劝垂杀坚,垂不从。遂自出中军迎秦王坚入内,悉以兵符还秦王坚。

    坚大悦,收集离散,乃使子苻丕同燕之旧将丁零守长乐,与垂等北至洛阳。众复十余万,百官仪物,军资略备。

    当慕容垂言于秦王坚曰:“北鄙之民,闻王师不利,轻相煽动。臣请奉诏书以镇安阳,聚集军粮,以图再举报仇。就因便入展拜先祖庙陵,以尽臣等一点孝心,陛下圣意云何?”秦王坚曰:“从卿所请,领兵往镇。”垂谢恩拜辞,即出领兵起行。权冀谏秦王曰:“国兵新破,四方皆有离心,宜征集名将,置之京师,以固根本。垂勇略过人,世家东夏,固以避祸而来,其心岂止欲作冠军而已哉?譬如养鹰,饥则附人,饱则飏去,岂可解其所纵,任其所欲也?”秦王坚曰:“卿言是也!然朕已许之,匹夫犹不食言,何况万乘乎?若天命有兴废,固非智力所能移也!”翼又曰:“陛下重小信而轻社稷,臣见其往而不返,关东之乱自此始矣!”坚亦不听。

目录(共347章)


  • 东西晋演义
  • 第一回 王浚王浑大争功
  • 第二回 罢武备诸胡兵起
  • 第三回 袁甫衔玉于何勖
  • 第四回 北魏祖逢天女配
  • 第五回 夷夷兵犯没鹿回
  • 第六回 窦龙以谋攻力微
  • 第七回 拓跋力微霸长川
  • 第八回 束皙诚心祈天雨
  • 第九回 刘毅对帝似桓灵
  • 第十回 石崇与王恺斗宝
  • 第十一回 刘毅论上中正九品
  • 第十二回 武帝托孤立惠帝
  • 第十三回 后父杨骏独秉政
  • 第十四回 贾后南风夺朝权
  • 第十五回 贾后谋害皇太后
  • 第十六回 八王用事相图害
  • 第十七回 司马亮专权执政
  • 第十八回 司马玮杀亮夺权
  • 第十九回 楚王司马玮执政
  • 第二十回 帝用华计杀楚王
  • 第二十一回 陆云县治若神明
  • 第二十二回 赵王伦征胡三寇
  • 第二十三回 周处合兵讨氐羌
  • 第二十四回 周处战死在羌阵
  • 第二十五回 孟观领军伐万年
  • 第二十六回 贾后谋废皇太子
  • 第二十七回 贾后逼杀皇太子
  • 第二十八回 王氏惠风守贞节
  • 第二十九回 王戎与世同浮沉
  • 第三十回 王衍专意事清谈
  • 第三十一回 阮咸叔侄效放达
  • 第三十二回 江统进上《徙戎论》
  • 第三十三回 鲁褒伤时作《钱论》
  • 第三十四回 赵王起兵诛贾后
  • 第三十五回 赵王司马伦执权
  • 第三十六回 淮赵二王相谋害
  • 第三十七回 孙秀害潘岳石崇
  • 第三十八回 赵廞起兵据蜀城
  • 第三十九回 司马伦废帝自立
  • 第四十回 司马冏起兵废赵王
  • 第四十二回 司马颖起兵讨齐王
  • 第四十三回 李特造反攻巴蜀
  • 第四十四回 长沙王攻杀齐王周
  • 第四十五回 罗尚以兵讨李特
  • 第四十六回 张昌攻杀新昌王
  • 第四十七回 桓穆北魏并诸国
  • 第四十八回 二王起兵攻长沙
  • 第四十九回 张方炙杀长沙王
  • 第五十回 刘沈死节于长安
  • 第五十一回 成都王独执权政
  • 第五十二回 东海王奉驾讨颖
  • 第五十三回 王浚起兵讨司马颖
  • 第五十四回 匈奴元海称汉王
  • 第五十五回 河间奉帝还洛阳
  • 第五十六回 张方劫驾入长安
  • 第五十七回 李雄自称成都王
  • 第五十八回 河间王专执朝权
  • 第五十九回 东海王檄讨张方
  • 第六十回 司马虓击斩石超
  • 第六十一回 陶侃为将讨陈敏
  • 第六十二回 司马颙谋杀张方
  • 第六十三回 祁弘奉驾还洛阳
  • 第六十四回 司马越执权秉政
  • 第六十五回 太弟司马炽登位
  • 第六十六回 五马渡江一化龙
  • 第六十七回 顾荣周圯杀陈敏
  • 第六十八回 琅邪王收用贤俊
  • 第六十九回 苟晞火攻汲桑众
  • 第七十回 石勒以兵下赵魏
  • 第七十一回 王弥集众寇洛阳
  • 第七十二回 何曾一曰费万钱
  • 第七十三回 石勒寇巨鹿常山
  • 第七十四回 坦延诈降败刘聪
  • 第七十五回 刘聪杀兄为汉王
  • 第七十六回 猗庐大破铁弗氐
  • 第七十七回 勒责王衍乱天下
  • 第七十八回 石勒引兵攻襄阳
  • 第七十九回 城陷怀帝被汉虏
  • 第八十回 石勒以军据襄国
  • 第八十一回 司马睿招百六掾
  • 第八十二回 刘曜攻模入长安
  • 第八十三回 石勒陷蒙执苟晞
  • 第八十四回 石勒诱王弥杀之
  • 第八十五回 贾疋复晋取长安
  • 第八十六回 彝指王导管夷吾
  • 第八十七回 导指流涕似楚囚
  • 第八十八回 慕客廆破木丸部
  • 第八十九回 琅邪遣将讨石勒
  • 第九十回 代公大破刘曜众
  • 第九十一回 王浚遣兵攻襄国
  • 第九十二回 元达锁腰谏汉主
  • 第九十三回 怀帝被害立愍帝
  • 第九十四回 石虎引兵陷邺台
  • 第九十五回 慕容廆大霸棘城
  • 第九十六回 祖逖击楫取中原
  • 第九十七回 张光视死如登仙
  • 第九十八回 刘曜阴入攻长安
  • 第九十九回 石勒奉表于王浚
  • 第一○○回 石勒袭蓟杀王浚
  • 第一○一回 邵续弃子归晋室
  • 第一○二回 刘曜赵梁寇长安
  • 第一○三回 周访击斩贼张彦
  • 第一○四回 陶侃击破杜弢死
  • 第一○五回 王敦意欲害陶侃
  • 第一○六回 汉杀陈休等七人
  • 第一○七回 代王兴兵讨六修
  • 第一○八回 梁纬夫妻死恩义
  • 第一○九回 愍帝出降于刘曜
  • 第一一○回 刘琨失据奔蓟州
  • 第一一一回 丞相睿移檄北征
  • 第一一二回 丞相容即晋王位
  • 第一一三回 汉主刘聪杀太弟
  • 第一一四回 祖逖取谯击石虎
  • 第一一五回 周访杨口破杜曾
  • 第一一六回 汉主刘聪弑愍帝
  • 第一一七回 晋王睿即皇帝位
  • 第一一八回 元帝颁诏赦天下
  • 第一一九回 邓伯道弃子留侄
  • 第一二○回 李矩遣将夺汉营
  • 第一二一回 汉以王沈婢为后
  • 第一二二回 匹磾杀太尉刘琨
  • 第一二三回 代王郁律破刘虎
  • 第一二四回 刘约死去复还魂
  • 第一二五回 靳准谋灭汉王粲
  • 第一二六回 刘曜石勒讨靳准
  • 第一二七回 石勒献捷于刘曜
  • 第一二八回 刘曜即位于长安
  • 第一二九回 祖逖兴兵讨陈川
  • 第一三○回 石勒自称后赵王
  • 第一三一回 宇文氏攻慕容廆
  • 第一三二回 末柸以兵攻匹磾
  • 第一三三回 赵将尹安降李矩
  • 第一三四回 羊鉴有罪以除名
  • 第一三五回 子远狱谏赵王曜
  • 第一三六回 祖逖计运士为粮
  • 第一三七回 张宾计修祖逖墓
  • 第一三八回 谯王丞为湘刺史
  • 第一三九回 段匹磾死于忠义
  • 第一四○回 帝以戴渊拒王敦
  • 第一四一回 石勒召封仇人爵
  • 第一四二回 代贺傉谋弑其君
  • 第一四三回 王敦举兵谋逆叛
  • 第一四四回 王导待罪于阙下
  • 第一四五回 王敦杀周顗戴渊
  • 第一四六回 王导执表涕周顗
  • 第一四七回 湘州谯王死忠义
  • 第一四八回 元帝崩太子即位
  • 第一四九回 郭璞葬致天子问
  • 第一五○回 王逊怒甚冠裂卒
  • 第一五一回 平先以众击陈安
  • 第一五二回 赵击凉州张茂降
  • 第一五三回 曜封世子永安王
  • 第一五四回 成立兄子为太子
  • 第一五五回 王敦举兵谋逆叛
  • 第一五六回 明帝私视王敦营
  • 第一五七回 王导计气王敦死
  • 第一五八回 陶侃劝人惜分阴
  • 第一五九回 戴洋风角占神通
  • 第一六○回 明帝托孤于王导
  • 第一六一回 王衍专意事清谈
  • 第一六二回 阮咸叔侄效放达
  • 第一六三回 卞壶父子死忠孝
  • 第一六四回 亮峤推侃为盟主
  • 第一六五回 郗鉴王舒赴国难
  • 第一六六回 峤侃会兵讨苏峻
  • 第一六七回 石虎率众攻前赵
  • 第一六八回 侃将诛峻于石头
  • 第一六九回 佛图澄起死回生
  • 第一七○回 后赵王勒获刘曜
  • 第一七一回 诸军讨苏逸诛之
  • 第一七二回 陶侃兴兵讨郭默
  • 第一七三回 赵诛祖约夷其族
  • 第一七四回 石勒自问古何主
  • 第一七五回 赵王勒卒太子立
  • 第一七六回 石虎杀刘后石堪
  • 第一七七回 张淳假道通建康
  • 第一七八回 成王卒李班即位
  • 第一七九回 石虎弑主自即位
  • 第一八○回 张骏上疏请北伐
  • 第一八一回 赵作大武东西宫
  • 第一八二回 赵王虎杀太子邃
  • 第一八三回 燕王称藩于赵国
  • 第一八四回 李寿杀其主李期
  • 第一八五回 赵王虎伐慕容皝
  • 第一八六回 庾亮欲攻王导止
  • 第一八七回 龚壮上封得失事
  • 第一八八回 翳槐卒立什翼犍
  • 第一八九回 何充庾冰参政事
  • 第一九○回 赵人入寇陷沔邾
  • 第一九一回 赵王发兵伐燕国
  • 第一九二回 刘翔代求封燕王
  • 第一九三回 汉修宫廷杀仆射
  • 第一九四回 成帝崩立琅玡王
  • 第一九五回 慕容皝击高句丽
  • 第一九六回 时拟深源如管葛
  • 第一九七回 燕王皝灭宇文部
  • 第一九八回 孝宗穆帝即龙位
  • 第一九九回 燕罢苑囿给新民
  • 第二○○回 汉王杀其弟李广
  • 第二○一回 凉州谢艾破赵兵
  • 第二○二回 李奕举兵攻成都
  • 第二○三回 桓温率师入伐蜀
  • 第二○四回 汉王面缚舆榇降
  • 第二○五回 石宣谋父不遂诛
  • 第二○六回 赵立世子为太子
  • 第二○八回 图澄葬石归天竺
  • 第二○九回 晋燕率师伐赵国
  • 第二一○回 石鉴杀遵而自立
  • 第二一一回 冉闵监主杀胡羯
  • 第二一二回 冉闵弑鉴改号魏
  • 第二一三回 燕王击赵拔蓟城
  • 第二一四回 常诗辛谧不食卒
  • 第二一五回 魏王冉闵围赵王
  • 第二一六回 桓温移军驻武昌
  • 第二一七回 燕王兴兵执魏王
  • 第二一八回 殷浩兴兵去伐燕
  • 第二一九回 江逌献计破姚襄
  • 第二二○回 桓温率众出伐秦
  • 第二二一回 王猛披褐谒桓温
  • 第二二二回 秦苻生妄杀大臣
  • 第二二三回 负殊以舌下西凉
  • 第二二四回 太后归政于穆帝
  • 第二二五回 苻坚备仪聘王猛
  • 第二二六回 燕王购虎尸鞭浸
  • 第二二七回 燕王托孤慕容恪
  • 第二二八回 晋哀帝登龙即位
  • 第二二九回 桓温戏星人王见
  • 第二三○回 天锡弑君而自立
  • 第二三一回 哀帝崩立司马弈
  • 第二三二回 司马勋叛攻成都
  • 第二三三回 苻氏五公皆谋反
  • 第二三四回 桓温伐燕大败还
  • 第二三五回 慕容垂逃降苻坚
  • 第二三六回 孙盛作两晋春秋
  • 第二三七回 王猛举兵伐燕国
  • 第二三八回 邓羌寝协司隶战
  • 第二三九回 秦王坚赦慕容暐
  • 第二四○回 王猛辞赏不受封
  • 第二四一回 桓温废主立新君
  • 第二四二回 文帝崩立孝武曜
  • 第二四三回 王谢新亭迎桓温
  • 第二四五回 王猛疾疏谢秦王
  • 第二四六回 姚苌以兵下凉州
  • 第二四七回 苻洛以兵伐北代
  • 第二四八回 北代使不辱君命
  • 第二四九回 秦王以代分二部
  • 第二五○回 谢安荐侄于朝廷
  • 第二五一回 韩氏女筑夫人城
  • 第二五二回 苻丕攻陷襄阳城
  • 第二五三回 谢玄率兵救彭城
  • 第二五四回 秦王举兵伐苻洛
  • 第二五五回 秦王集议寇江南
  • 第二五六回 秦王下诏寇江南
  • 第二五七回 谢安肥水退秦兵
  • 第二五八回 安肥水论兵大战
  • 第二五九回 安玄围棋赌别墅
  • 第二六○回 八公山草木化形
  • 第二六一回 安玄破秦百万兵
  • 第二六二回 吕光率兵伐西域
  • 第二六三回 慕容垂谋复称燕
  • 第二六四回 慕容垂大破秦兵
  • 第二六五回 慕容垂已复燕祚
  • 第二六六回 姚苌反秦为后秦
  • 第二六七回 苻丕求救于谢玄
  • 第二六八回 慕舆文杀刘库仁
  • 第二六九回 姚苌以兵攻新平
  • 第二七○回 高盖谋立慕容冲
  • 第二七一回 秦遣姜让说燕王
  • 第二七三回 姚苌执缢秦王坚
  • 第二七四回 吕光还国夺西凉
  • 第二七五回 拓跋珪大霸牛川
  • 第二七六回 代王会议国号魏
  • 第二七七回 吕光考核杀尹兴
  • 第二七八回 秦王登与后秦战
  • 第二七九回 后秦王还斩苟曜
  • 第二八○回 燕王老叩囊底智
  • 第二八一回 姚兴举兵伐苻登
  • 第二八二回 慕容垂举兵伐魏
  • 第二八三回 太子宝败参合陂
  • 第二八四回 燕王凿道去伐魏
  • 第二八五回 燕太子慕容宝立
  • 第二八六回 孝武暴崩立太子
  • 第二八七回 魏王举兵大伐燕
  • 第二八八回 燕王宝走奔龙城
  • 第二八九回 蒙逊结盟报父仇
  • 第二九○回 魏以甲子拔中山
  • 第二九一回 慕容德称王滑台
  • 第二九二回 燕兰汗谋乱燕室
  • 第二九三回 慕容盛复登燕位
  • 第二九四回 慕容德谋都广固
  • 第二九五回 孙恩聚众寇江南
  • 第二九六回 刘裕落魄遇圣僧
  • 第二九七回 刘裕十骑破孙恩
  • 第二九八回 凉王卒诫诸子和
  • 第二九九回 李暠自称西凉王
  • 第三○○回 燕王德议立太子
  • 第三○一回 姚硕德举兵伐西秦
  • 第三○二回 蒙逊谋叛弑段业
  • 第三○三回 刘裕寡兵退孙恩
  • 第三○四回 秦王兴兵伐西凉
  • 第三○五回 元显议欲讨桓玄
  • 第三○六回 桓玄陷建康篡位
  • 第三○七回 南凉秃发傉檀立
  • 第三○八回 刘裕起兵讨桓玄
  • 第三○九回 刘裕大计破桓谦
  • 第三一○回 桓玄挟帝走江陵
  • 第三一一回 冯迁抽刀诛桓玄
  • 第三一二回 晋帝乘舆返建康
  • 第三一三回 刘裕遗循续命汤
  • 第三一四回 慕容超立为燕王
  • 第三一五回 冯跋即位于昌黎
  • 第三一六回 勃勃封尸髑髅台
  • 第三一七回 穆之劝裕刺扬州
  • 第三一八回 刘裕抗表伐南燕
  • 第三一九回 刘裕入岘虏在掌
  • 第三二○回 燕王以兵拒刘裕
  • 第三二一回 刘裕以兵攻广固
  • 第三二二回 玄文献计塞五龙
  • 第三二三回 裕以往亡获燕王
  • 第三二四回 卢循以兵寇建康
  • 第三二五回 道规焚书固江陵
  • 第三二六回 何无忌握节身死
  • 第三二七回 刘毅大破卢循兵
  • 第三二八回 刘裕罪斩徐赤特
  • 第三二九回 道覆以兵寇江陵
  • 第三三○回 卢循败回取番禺
  • 第三三一回 惠度计迎斩卢循
  • 第三三二回 刘毅出刺于荆州
  • 第三三三回 刘毅据荆州谋反
  • 第三三四回 镇恶百舸执刘毅
  • 第三三五回 刘裕封函取成都
  • 第三三六回 长民用计破刘裕
  • 第三三七回 刘裕东府斩长民
  • 第三三八回 炽磐乘虚执虎台
  • 第三三九回 刘裕发兵讨休之
  • 第三四○回 魏占荧惑在东井
  • 第三四一回 刘裕兴兵大伐秦
  • 第三四二回 姚绍督兵拒潼关
  • 第三四三回 刘裕假道于魏王
  • 第三四四回 魏王赐浩御缥醪
  • 第三四五回 镇恶流舟弃粮战
  • 第三四六回 刘裕灭秦诛姚泓
  • 第三四七回 赫连勃勃取关中
  • 第三四八回 义真大败回建康
  • 第三四九回 宋公受晋之禅位
  • 第三五○回 宋公刘裕即帝位
  • 声明:以上数据资料为会员整理分享上传,或转载自互联网,墨星写作网不对内容的原创性负责,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联系墨星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