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星写作
  • 灵感词库
  • 诗词库
  • 医学库
  • 佛学库
  • 词典库
  • 文库
  • 百度
  • 微信
  • 抖音
  • 知乎
  • 百科
  • 翻译
VIP会员
VIP会员权益概括
推广员
墨星写作网-包公传
包公传

作者:安遇时

类型:谴责公案

第五回 辨心如金石之冤

发布时间:2022/10/20 23:02:56
断云:

  才子佳人德性良,愿谐婚偶振纲常。
  贪官图贿行私曲,致令命损实堪伤。

话说仁宗康定年间,有一南属县,有庠生李彦秀,小字玉郎。年方二十岁,为人俊雅,赋性温良,学问才艺冠绝一学。其学舍之后有高楼一所,匾曰:会景楼。登之者,远观则四面江山,近观则一城坊市,举目皆尽。圃墙、邻居、小巷皆官妓所居焉。彦秀凡过夏月,则读书于楼上。

一日,新秋雨霁,墙外歌咽之音,丝竹之韵,为轻风递送,断续悠扬。彦秀不胜清兴,遂约同侪饮于楼上。一友忽然笑曰:“正所谓但闻其声,不见其形。”谓彦秀曰:“若见其形,则不赏其声,反不清矣。”众皆称其确论。一友曰:“此论反复趣深,真佳作也,各当有赋。如诗不成,甘罚金谷酒数。”于是彦秀先吟诗曰:

  凉飚淅沥天雁起,窗蕉雨歇清声止。
  灏气乘风扫净室,炎蒸忽入秋光里。
  闲登快阁一凭栏,江山浩渺双眸宽。
  俯临坊市人寰小,仰攀牛斗天风寒。
  暂存视听一凝思,潇潇一派仙音至。
  弦繁管急杂商宫,声回调歇迷腔子。
  独坐无言心自评,不是寻常风月情。
  初疑天籁一檐马,又似秋高和漏打。
  碎击冰壶向日倾,乱箭琉璃斗风洒。
  狂生对此襟一开,邀友分题共举杯。
  莫如巫山云雨隔,清歌时度人间来。
  俏者闻声情已见,村者相逢若相恋。
  村俏由来趣不同,岂在闻声与见面。彦秀吟毕,众友正传玩之间。忽膳夫走来报曰:“正堂先生来也。”彦秀急将其诗怀于袖中,整衣迎先生登楼,续坐而饮。彦秀以诸友推其吟诗在袖,惟恐先生见,玉郎推更衣将诗稿搡捻成团,投出墙角,复回席中坐饮,至暮而散。

不意投诗之处,乃角妓张妪居住之所也。妪只生一女,年一十七岁,名丽容。生得眉如漆黛,口似朱红,又名翠眉娘,聪明乖巧,不但乐工、女工,至于书画诗文,冠绝时辈,真一郡之国色也。然留心伉俪,不染风尘,人或挥金至百,而不能一睹其面。家后构一小楼,与会景楼相对,匾曰:对景楼。乃丽容什闹之所也。当下李彦秀投诗稿之时,适丽容正坐对景楼上,忽见丢下纸团,遂命丫头拾取观之,且惊且羡,颠倒歌咏曰:“此诗必是李玉郎所作无疑也。况彼尚未议婚,妾且亦未行嫁,天若见怜,吾愿谐矣。”

至次日,遂用白绫一方,逐韵和其上,复从原处投回。适彦秀经其处而得之,且读且笑曰:“吾闻名妓有张翠眉者,操志不常,才貌异众,吾心每日期之,未有其便,今观其写作,必然是也。”即观其诗曰:

  新凉睡美慵晨起,邻家夜饮歌初止。
  起来无力近妆台,一朵芙蓉冰镜里。
  重重花影上雕栏,体瘦更嫌舞袖宽。
  闲觅晓蛩芳砌下,金莲似去碧笞寒。
  太湖独倚含幽思,玉团忽郝从天至。
  龙蛇飞动泼烟云,篇篇尽是相思字。
  颠来倒去用心评,方信多情识有情。
  不是玉郎密传契,他人怎有这般清?
  自小门前无系马,梨花夜雨何曾打?
  一任渔舟泛武陵,落红肯向东流洒?
  半方绫帕卷还开,留取当年捧玉杯。
  每见隔墙花影动,何时得见玉人来?
  名实常闻如久见,姻缘未合心先恋。
  诗情本自致幽情,人心料得如人面。

彦秀阅毕,遂登太湖石而望之。正值丽容独坐于对景楼上,彼此一见,魂志飘荡。彦秀曰:“观卿仪范,莫非张翠眉乎?”

丽容微笑而答曰:“然。适妾以蒙佳作,知君为李玉郎无疑也。”二人相见大笑。丽容曰:“妾久闻君之才行,多择伉俪,然而百无一成,其故何也?”彦秀曰:“若有如卿之才貌者,又何敢言择乎?”遂乃各述其心事,对天誓为夫妇而别。

彦秀归家告于父母,父母曰:“彼娟家也,然以改节为尚,终不可入士夫之门,亦不可以奉先嗣后哉。”遂不见允。彦秀转托于亲知于父母处百方推道,终不容诺。将及一年,而彦秀学业顿废,精神渐耗,忘餐失寝,如醉如痴。而张丽容亦为之憔悴,誓死决不他适。其父亦不得已,遂即遣媒具礼,至丽容家行聘。

事将有期,适有本省参政名周宪者,任满赴京。时王右丞相独秉大权,凡官之任满者,必白金万两为献,若少不及,则痛遭黜退。然周宪居官九载,罄囊合凑,十不及一。计无所出,谋诸佐吏。吏曰:“王右相货财山积,其心已厌,所重者,女子及珍玩之物耳。若于各府选买才色官妓一二人,不过数百白金,加以装饰,又不过数百,若得而献之,强如白金万两。

其右相必以纳之也。”周参政闻言大喜,遂令佐吏假右相之命选于各府,而丽容居其一焉而已。彦秀父子知之,乃奔走上下,谋之万端,家产荡尽,终莫能脱。

一日,拘其母女登舟启行,丽容知其不免,遂以片纸寄诗一首于彦秀曰:  死别生离莫怨天,此身已许入黄泉。
  愿郎珍重休悬望,拟是来生续此缘。

自后而丽容不复饮食。张妪泣曰:“女死故是节义,我必遭毒害。”丽容不答,只为之少食而巳。其舟既行,而彦秀徒步追随,哀恸路途行人。凡遇舟之宿址,号哭终夜,伏寝水次。如此将及两月,而舟抵临清。而彦秀星行露宿三千余里,足胼肤裂,无复人形。丽容于板隙窥见,一痛而绝。张妪救灌,良久方苏。苦浼舟夫往答彦秀曰:“妾所以不死者,以老母未脱耳。母若脱,妾即从死,郎可归家,勿劳自苦。才郎因妾致死,无益于事,徒增妾苦耳。”彦秀闻船户传言之说,仰天大恸,投身于地,一仆而死矣。舟夫怜之,埋于岸侧。是夜丽容自缢,死于舟中。周参政见丽容缢死,大怒曰:“我以美衣玉食致汝于极贵之地,何得顾恋寒儒,自丧厥生?”遂令舟夫剥去丽容衣服,弃尸于岸上,将火焚之。焚毕,其心宛然不改。舟夫以脚踏之,忽出一小物,形如人体,大若手指。舟夫以水洗之,其色如金,其坚如石,衣冠眉发,纤悉皆具,脱然如李彦秀一般,但不言动而已。舟夫即将此物持报。周参政观看,惊叹曰:“怪哉!此乃精诚坚恪,情感气化,不然焉得有此?”叹玩不已。众吏卒曰:“此心如此,彼心恐亦如此,请发李彦秀尸首焚之,看是如何?”周参政允令焚之,果然心不灰,其中亦有小人物,与前形色精坚相等,装束容貌亦与张丽容一般形色无二。周参政大喜曰“吾虽致二人死于非命,今得此稀世之宝,若将献与王右相,虽照乘之珠玉不足道也。”遂盛以异锦之囊,函以香木之匣,贮盛封裹,题曰“心坚金石之宝”。于是给白银一锭,以赏张妪,听与二人治丧,并同来之女各给路费遣归。于是周参政兼程至东京,拜谒右相,奉上其函,备述本末。右相大喜,视之则非前物,乃是败血一团,臭污不可近前。右相大怒,遂请包公到府,谓曰:“彼夺人之妻,各致死地,自知罪大,故以秽物厌我,意在逃刑,望乞将周参政下于狱中。”包公领诺,退回南衙。讯鞫以毕,回书上报曰:“男女之私,情坚志恪,而始终不谐,所以一念成结,感形如此。

既得合于一处,情遂气伸,复还旧物,或有之矣。然周参政夺人之妻,以致死了二命,亦该问其死罪。然一人之死不足以偿二命,又问其子充军。王右相专权受金,以致二命之死,亦具表奏上天子,亦该罢其原职闲住。”闻者悦服。后来李彦秀与丽容亦脱生于宋神宗之世,结为夫妇。盖亦天道有知,报应之速也。

目录(共102章)


  • 引子 包待制出身源流
  • 第一回 判焚永州之野庙
  • 第二回 判革猴节妇坊牌
  • 第三回 访察除妖狐之怪
  • 第四回 止狄青家之花妖
  • 第五回 辨心如金石之冤
  • 第六回 判妒妇杀子之冤
  • 第七回 行香请天诛妖妇
  • 第八回 判奸夫误杀其妇
  • 第九回 判奸夫窃盗银两
  • 第十回 判贞妇被污之冤
  • 第十一回 判石牌以追客布
  • 第十二 回辨树叶判还银两
  • 第十三 回为众伸冤刺狐狸
  • 第十四回 获妖蛇除百谷灾
  • 第十五 回出兴福罪捉黄洪
  • 第十六 回密捉孙赵放龚人
  • 第十七回 伸黄仁冤斩白犬
  • 第十八回 神判八旬通奸事
  • 第十九回 还蒋钦谷捉王虚
  • 第二十回 伸兰女婴媸冤捉和尚
  • 第二十一回 灭苦株贼伸客冤
  • 第二十二 回钟馗证元弼绞罪
  • 第二十三回 获学吏开国材狱
  • 第二十四回 判停妻再娶充军
  • 第二十五回 配弘禹决王婆死
  • 第二十六回 秦氏还魂配世美
  • 第二十七回 拯判明合同文字
  • 第二十八回 判中立谋夫占妻
  • 第二十九回 判刘花园除三怪
  • 第三十回 贵善冤魂明出现
  • 第三十一回 锁大王小儿还魂
  • 第三十二回 失银子论五里牌
  • 第三十三回 枷城隍拿捉妖精
  • 第三十四回 断瀛州监酒之赃
  • 第三十五回 鹊鸟亦知诉其冤
  • 第三十六回 孙宽谋杀董顺妇
  • 第三十七回 阿柳打死前妻子
  • 第三十八回 王万谋并客人财
  • 第三十九回 晏实许氏谋杀夫
  • 第四十回 斩石鬼盗瓶之怪
  • 第四十一回 妖僧感摄善王钱
  • 第四十二回 屠夫谋黄妇首饰
  • 第四十三回 雪廨后池蛙之冤
  • 第四十四回 金鲤鱼迷人之异
  • 第四十五回 除恶僧理索氏冤
  • 第四十六回 断谋劫布商之冤
  • 第四十七回 笞孙仰雪张虚冤
  • 第四十八回 东京判斩赵皇亲
  • 第四十九回 当场判放曹国舅
  • 第五十回 琴童代主人伸冤
  • 第五十一回 包公智捉白猴精
  • 第五十二回 重义气代友伸冤
  • 第五十三回 义妇为前夫报仇
  • 第五十四 回潘用中奇遇成姻
  • 第五十五回 断江侩而释鲍仆
  • 第五十六回 杖奸僧决配远方
  • 第五十七回 续姻缘而盟旧约
  • 第五十八回 决戮五鼠闹东京
  • 第五十九回 东京决判刘驸马
  • 第六十回 究巨蛙井得死尸
  • 第六十一回 证盗而释谢翁冤
  • 第六十二回 汴京判就胭脂记
  • 第六十三回 判僧行明前世
  • 第六十四回 决淫妇谋害亲夫
  • 第六十五回 决狐精而开何达
  • 第六十六回 决李宾而开念六
  • 第六十七回 决袁仆而释杨
  • 第六十八回 决客商而开张狱
  • 第六十九回 旋风鬼来证冤枉
  • 第七十回 枷判官监令证冤
  • 第七十一回 证儿童捉谋人贼
  • 第七十二回 除黄郎兄弟刁恶
  • 第七十三回 包拯断斩赵皇亲
  • 第七十四回 断斩王御史之赃
  • 第七十五回 仁宗皇帝认亲母
  • 第七十六回 阿吴夫死不分明
  • 第七十七回 判阿杨谋杀前夫
  • 第七十八回 两家愿指腹为婚
  • 第七十九回 勘判李吉之死罪
  • 第八十回 断濠州急脚王真
  • 第八十一回 断劾张转运之罪
  • 第八十二回 劾儿子为官之虐
  • 第八十三回 判张妃国法失仪
  • 第八十四回 判赵省沧州之军
  • 第八十五回 决秦衙内之斩罪
  • 第八十六回 石哑子献棒分财
  • 第八十七回 瓦盆子叫屈之异
  • 第八十八回 老犬变夫主之怪
  • 第八十九回 刘婆子诉论猛虎
  • 第九十回 柳芳冤魂抱虎头
  • 第九十一回 卜安割牛舌之异
  • 第九十二回 断鲁郎势焰之害
  • 第九十三回 潘秀误了花羞女
  • 第九十四回 花羞还魂累李辛
  • 第九十五回 包公花园救月蚀
  • 第九十六回 赌钱论注禄判官
  • 第九十七回 陈长者误失银盆
  • 第九十八回 白禽飞来报冤枉
  • 第九十九回 一捻金赠太平钱
  • 第一百回 劝戒买纸钱之客
  • 声明:以上数据资料为会员整理分享上传,或转载自互联网,墨星写作网不对内容的原创性负责,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联系墨星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