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星写作
  • 灵感词库
  • 诗词库
  • 医学库
  • 佛学库
  • 词典库
  • 文库
  • 百度
  • 微信
  • 抖音
  • 知乎
  • 百科
  • 翻译
VIP会员
VIP会员权益概括
推广员
墨星写作网-包公传
包公传

作者:安遇时

类型:谴责公案

第四十八回 东京判斩赵皇亲

发布时间:2022/10/20 23:02:56
断云:

  只为观灯成惨祸,张公已作诉冤人。
  仁宗褒赏天昭报,一鞠当时案牍真。

话说西京河南府,离城五里,地名棋盘巷,有师员外,家道殷富。员外虽弃世,生下二子,长子名师官受,次子名师马,都皆志气。二郎现在扬州当织造匠。官受娶得妻刘都赛,乃是个美丽佳人。生下儿子名金保,年已五岁。是时正月上元佳节,西京放灯甚盛。师家使唤梅香对刘娘子道:“难得好个上元,今有本城鳌山寺里,有一座逍遥宝架灯,说道乾坤稀有,世上无双。千闻不如一见,今晚与娘子入城看玩一回。”娘子入城看灯之事,婆婆道:“女子不出闰门,且元旦男女混杂,去则无益。”刘娘道:“媳妇怀孕金保时,曾在东岳庙许下心愿未还,今孩儿已满五岁,趁今夜看灯,前去还了愿便回。”婆婆依允,着梅香与院子张公随她同去。娘子梳妆齐备,十分俊俏,与梅香、张公入得城来,正是放灯时候。径进东岳庙,焚香祝拜已毕,娘子与张公道:“婆婆吩咐不要去看灯,难得遇此元宵,我今瞒过婆婆去看一遭便回。”张公只得依允随行。

来到鳌山寺,众人喧杂,不觉梅香、院子各自分散。娘子正看灯,回头不见伙伴,心下惊怕。忽然刮起一阵狂风,将逍遥宝架灯吹落,看灯人都四散走去,只有刘娘子不识路径,立在街前檐下。听得一声喝道,数十军人随着一贵侯来到,灯笼无数。是谁?乃上位皇亲赵王。马上看见娘子美貌,心下暗喜,便问:“你是谁家女子,半夜在此?”娘子诈道:“妾是东京人氏,随丈夫到此看灯,适因吹折逍遥宝架灯,丈夫不知哪里去了,妾身在此等候。”赵王道:“如今更深,可随我入府中,明日却来寻访。”娘子无奈,只得随赵王入府中。赵王心生一计,着使女引娘子到睡房中去。赵王随后进去,对娘子道:“我是金枝玉叶,你肯为我妃子,享不尽之富贵;如不允从,亦必难脱。”娘子吓得低头无语,寻死无路,怎推得那赵王横强之势,只得顺从。宿却一宵,赵王不胜欢喜,正是:此处欢娱嫌夜短,师家寂莫恨更长。

当彼张院公与梅香回去,见师婆婆说知娘子看灯失散,不知去向,婆婆与师郎烦恼无及,着家人入城体访消息。有人传说在赵王府里,亦未知的实。

不觉将近一个月,刘娘子虽在王府享富贵,朝夕思忆婆婆、丈夫、儿子,只悔当初不听婆婆言语,惹出此祸,恨气触天。

有太白星要教她与前夫相会一面,变做个焦苗小虫,飞入刘娘子房中,将她穿那一套织锦万象衣服都咬碎了。次日娘子看见,眉头不展,脸带忧容。适赵王入见,问之:“因甚烦恼?”娘子道知其故。王笑道:“此则何难,只要召取西京会织匠人来府中织造新的便了。”

次日,王出告示道知后,不想师家祖上会织此锦,师郎正要探听其妻消息,没得因便,听得此语,即便辞知母亲,来赵王府见赵王。赵王道:“汝既会织,就在府中依样造成。”师郎承命而去。有人说与娘子:“今王着五个匠人在东廊下织锦。”

娘子自忖:“西京只有师家会织,叔叔二郎现在扬州未回,此间莫非我丈夫在焉。”即抽身出来看时,那师郎亦认得是其妻刘都赛,二人相抱而哭。旁织匠人各惊骇不知其故。是时赵王酒醒来不见刘都赛,因问侍女。侍女说知在织造所看织锦。赵王即来廊下看时,见刘娘子与师郎相抱不舍。赵王怒道:“汝匠人何得无理!”既令刽子手押过五个匠人,前去法场处斩。

可怜师郎与四个匠人无罪,一时死于非命。那赵王恐有后累,部五百刽子手,前到师门首围了,将师家大小男女杀戮已尽,家财被着亲随人搬回府中,放起一把无情火,烧了房屋而去。

当下只有张公带得小主人师金保出街坊买糕,回来见死尸无数,血流满地,房屋烧尚未灭。张公惊问邻居之人,乃知被赵王所害之事。张公没奈何,抱着五岁主人,寻夜走往扬州,报与二官人去了。赵王回府思忖:“今杀师家满门,尚有师马扬州当匠,倘知此事,必去告御状。”心生一计,修书一封,差牌军赍往东京见监官孙文仪,说其就理,要除师马二郎一事。孙文仪看知书内之意,要奉承赵王,即差牌军往扬州寻捉师马。

是时师马夜来梦见一家之人身上带血,惊疑起来,去请着先生卜卦。占道:“大凶,主合家有难。”师马忧虑,即雇一匹快马,径离了扬州,回西京来。行至马陵庄,恰遇着张公抱着小主人,见师马大哭,说其来因。师二郎听罢,绝倒在地而复苏。即同张公来开封府告状。师马进得城来,吩咐张公在茶坊边伺候,自往开封府下状,正遇着孙文仪喝道过。牌军有认得是师马,禀知文仪。文仪即着人拿入府中,责以冲马头之罪,不由分说,登时打死。文仪令人搜检身上,有告赵王之状,忖道:“今日若非我遇见,险些误了赵王来书。”又虑包尹知觉,乃密令四名牌军将死尸放在篮底,上面用黄菜叶盖之,扛去丢在河里。有诗叹云:  赵王淫虐太无情,阿党孙仪恶毒生。
  谁道天公无报应,举头三尺有神明。

正值包太尹出府来,行到西门坊,其坐马不进。包公唤过左右牌军道:“这马有三不走,御驾上街不走,皇后太子上街不走,屈冤魂不走。”便差张龙、赵虎去茶坊酒店打听一遭。

张赵领旨回报,小巷有四个牌军,抬一篮黄菜叶,在那里躲避。拯令捉来问之,牌军禀道:“适孙老爷出街,见我四人不合卖黄菜叶,堆在街上,每人被责,今着我等抬去河里丢了。”

拯疑有缘故,乃道:“我夫人病,正思黄菜叶食,可抬入府中来。”牌军惊惧,只得抬进府中。赏牌军,吩咐休使外人知之,取笑包公买黄菜叶与夫人食。牌军拜谢而去。拯令揭开莱视之,内有一死尸如生。拯思此人必被孙文仪所害,令狱卒停在西牢。

有张公抱着师金保等师马不来,径往府前寻之,见开封府门首有屈鼓在,张公近前,连打三下。守军报知于拯,拯吩咐:“或是老翁幼妇,不许惊骇他,可领其进来。”守军领旨,引张公到厅前见拯。拯问所诉何事,张公逐一从头将师家苦情事说得明白。拯又问:“这五岁孩儿如何走得?”张公道:“因为思母啼哭,领出买糕与吃,逃得性命。”包公问:“师马何在?”张公道:“他侵早来告状,并无消息。”拯知其故,便着张公去西牢看验死尸。张公看罢,放声大哭,正是师马矣。拯沉吟半晌,即令备鞍马径来城隍庙,当神祝道:“限今夜三更要放师马还魂,不然焚了庙宇。”祝罢而回,也是师马不该死,果是三更复醒来。次日狱卒报知于拯,拯唤出厅前问之。师马哭诉被孙文仪打死情由。拯吩咐只在府里伺候。

五更侵早,拯入朝,故意跌倒在殿下不起。仁宗怪而问之,拯奏曰:“臣近日得头晕之疾,如遇早朝,即如是。”仁宗道:“从今免卿早朝。”拯谢恩而出。到府中,思量要赚赵王来东京,心生一计,诈病在床,不出堂数日。仁宗在便殿召把门太使问:“包太尹近日病体如何?”太使奏曰:“包太尹病得十分沉重。”仁宗忧闷,宣文武商议。王丞相奏:“陛下可差医官去府中调理。”仁宗即差御院医官来开封府见夫人,欲见太尹诊视。夫人道:“太尹病得昏沉,怕生人气,免见。”医官道:“可将金针插在臂膊上,我在外面诊视,即知其症。”夫人将针插在屏风上,医官诊之全不动,急离府奏知去了。包拯与夫人议道:“明日可将我官诰印绶纳还皇上,道我已死了。待圣上问我临死时曾有甚事吩咐否,只道惟荐西京府赵王,为官清正,可袭开封府之职。”次日夫人将印绶入朝,哭奏其事,文武尽皆叹息。仁宗道:“既包公临死荐御弟可任开封府之职,当遣使臣前往西京河南府宣取赵王。”一面降敕,差韩、王二大臣备羊酒之礼,御祭包太尹而去。是时使命领敕旨前往河南,进赵王府宣读圣旨已毕,赵王听得包公已死,升他袭开封府之职,不胜欢喜,即点起船只,收拾赴任。不觉数日到东京,入朝见仁宗。仁宗喜道:“包太尹临死荐御弟为开封府尹。”赵王奏道:“只恐臣年幼不堪此职。”仁宗道:“朕重封官职,照依包太尹行移。”赵王谢恩而出。次日与孙文仪摆列头搭,十分严整,进开封府上任。行过南街,百姓惧怕,各关上门。赵王马上怒道:“汝这百姓好没道理,今随我来的牌军,在路上日久欠盘缠,每家各要出绫锦一匹。”家家户户为之抢夺一空。赵王到府,看见堂上立着长幡,因问左右。左右禀道:“是包太尹棺木尚未出殡。”赵王怒道:“我选吉日上任,如何不出殡?”张龙、赵虎报与包拯。

包拯吩咐:“汝二人各准备刑具伺候。”乃令夫人出堂见赵王,说知尚有半个月方出殡。赵王听罢愈怒,骂那包夫人不识方便。骂未三声,旁边转过包拯,喝声:“认得包呆子否?”赵王愕然。拯即唤过张龙、赵虎,将府门关上捉了,皇亲监于西牢,孙文仪监于东牢。

次日拯升厅,将棺木抬出焚了。东西牢取出赵王、孙文仪,跪在阶下,两边列着二十四名无情汉,将出三十般法物,挂起圣旨牌。拯当厅取过师马来证,将状念与赵王听着。赵王初尚不肯招,被包拯喝令极刑拷问,赵王受苦不过,只得招出谋夺刘都赛杀害师家满门情由。次及孙文仪,亦难抵讳,招出打死师马情弊。包公叠成文案,拟定罪名,亲领刽子手押出赵王、孙文仪到法场处斩讫。

次日,拯趋朝奏与仁宗知道。仁宗抚慰之云:“朕闻卿死,忧闷累日,今则知卿盖为此事诈死,是能正国法,赵王、孙文仪拟罪允当,朕何疑焉。”拯又奏:“臣今举师金保入王府读书,后有进益,仍为西京府尹。”上允奏。拯既退,发遣师马宁家,刘都赛仍转师家守制。将赵王家属发遣为民,金银器物一半入府库,一半给赏张公,以其有义能报主冤。有诗断云:

  赵王不法绝其伦,谁料当初律例存。
  今日冤伸仇已复,果然金赠有恩人。

东西两京军民闻包公判明此事,无不称羡,而有天理矣。

目录(共102章)


  • 引子 包待制出身源流
  • 第一回 判焚永州之野庙
  • 第二回 判革猴节妇坊牌
  • 第三回 访察除妖狐之怪
  • 第四回 止狄青家之花妖
  • 第五回 辨心如金石之冤
  • 第六回 判妒妇杀子之冤
  • 第七回 行香请天诛妖妇
  • 第八回 判奸夫误杀其妇
  • 第九回 判奸夫窃盗银两
  • 第十回 判贞妇被污之冤
  • 第十一回 判石牌以追客布
  • 第十二 回辨树叶判还银两
  • 第十三 回为众伸冤刺狐狸
  • 第十四回 获妖蛇除百谷灾
  • 第十五 回出兴福罪捉黄洪
  • 第十六 回密捉孙赵放龚人
  • 第十七回 伸黄仁冤斩白犬
  • 第十八回 神判八旬通奸事
  • 第十九回 还蒋钦谷捉王虚
  • 第二十回 伸兰女婴媸冤捉和尚
  • 第二十一回 灭苦株贼伸客冤
  • 第二十二 回钟馗证元弼绞罪
  • 第二十三回 获学吏开国材狱
  • 第二十四回 判停妻再娶充军
  • 第二十五回 配弘禹决王婆死
  • 第二十六回 秦氏还魂配世美
  • 第二十七回 拯判明合同文字
  • 第二十八回 判中立谋夫占妻
  • 第二十九回 判刘花园除三怪
  • 第三十回 贵善冤魂明出现
  • 第三十一回 锁大王小儿还魂
  • 第三十二回 失银子论五里牌
  • 第三十三回 枷城隍拿捉妖精
  • 第三十四回 断瀛州监酒之赃
  • 第三十五回 鹊鸟亦知诉其冤
  • 第三十六回 孙宽谋杀董顺妇
  • 第三十七回 阿柳打死前妻子
  • 第三十八回 王万谋并客人财
  • 第三十九回 晏实许氏谋杀夫
  • 第四十回 斩石鬼盗瓶之怪
  • 第四十一回 妖僧感摄善王钱
  • 第四十二回 屠夫谋黄妇首饰
  • 第四十三回 雪廨后池蛙之冤
  • 第四十四回 金鲤鱼迷人之异
  • 第四十五回 除恶僧理索氏冤
  • 第四十六回 断谋劫布商之冤
  • 第四十七回 笞孙仰雪张虚冤
  • 第四十八回 东京判斩赵皇亲
  • 第四十九回 当场判放曹国舅
  • 第五十回 琴童代主人伸冤
  • 第五十一回 包公智捉白猴精
  • 第五十二回 重义气代友伸冤
  • 第五十三回 义妇为前夫报仇
  • 第五十四 回潘用中奇遇成姻
  • 第五十五回 断江侩而释鲍仆
  • 第五十六回 杖奸僧决配远方
  • 第五十七回 续姻缘而盟旧约
  • 第五十八回 决戮五鼠闹东京
  • 第五十九回 东京决判刘驸马
  • 第六十回 究巨蛙井得死尸
  • 第六十一回 证盗而释谢翁冤
  • 第六十二回 汴京判就胭脂记
  • 第六十三回 判僧行明前世
  • 第六十四回 决淫妇谋害亲夫
  • 第六十五回 决狐精而开何达
  • 第六十六回 决李宾而开念六
  • 第六十七回 决袁仆而释杨
  • 第六十八回 决客商而开张狱
  • 第六十九回 旋风鬼来证冤枉
  • 第七十回 枷判官监令证冤
  • 第七十一回 证儿童捉谋人贼
  • 第七十二回 除黄郎兄弟刁恶
  • 第七十三回 包拯断斩赵皇亲
  • 第七十四回 断斩王御史之赃
  • 第七十五回 仁宗皇帝认亲母
  • 第七十六回 阿吴夫死不分明
  • 第七十七回 判阿杨谋杀前夫
  • 第七十八回 两家愿指腹为婚
  • 第七十九回 勘判李吉之死罪
  • 第八十回 断濠州急脚王真
  • 第八十一回 断劾张转运之罪
  • 第八十二回 劾儿子为官之虐
  • 第八十三回 判张妃国法失仪
  • 第八十四回 判赵省沧州之军
  • 第八十五回 决秦衙内之斩罪
  • 第八十六回 石哑子献棒分财
  • 第八十七回 瓦盆子叫屈之异
  • 第八十八回 老犬变夫主之怪
  • 第八十九回 刘婆子诉论猛虎
  • 第九十回 柳芳冤魂抱虎头
  • 第九十一回 卜安割牛舌之异
  • 第九十二回 断鲁郎势焰之害
  • 第九十三回 潘秀误了花羞女
  • 第九十四回 花羞还魂累李辛
  • 第九十五回 包公花园救月蚀
  • 第九十六回 赌钱论注禄判官
  • 第九十七回 陈长者误失银盆
  • 第九十八回 白禽飞来报冤枉
  • 第九十九回 一捻金赠太平钱
  • 第一百回 劝戒买纸钱之客
  • 声明:以上数据资料为会员整理分享上传,或转载自互联网,墨星写作网不对内容的原创性负责,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联系墨星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