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星写作
  • 灵感词库
  • 诗词库
  • 医学库
  • 佛学库
  • 词典库
  • 文库
  • 百度
  • 微信
  • 抖音
  • 知乎
  • 百科
  • 翻译
写历史小说
查阅

宗教民俗 巴瑶族

2017/8/30 11:25:493490 个作者有用

  他们在学会走路之前就先学会了游泳,在婴孩时期就将耳膜戳破,以适应海水压力。他们是巴瑶族——一个没有国籍的海上游牧民族,数百年来生活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之间的海域。

  名称释义

  “巴瑶”(Bajau)在印尼语里是“海上之民”的意思。这个古老的海洋游牧民族常被比喻为“海上的吉普赛人”。

  祖先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马来西亚柔佛州的公主,在一次洪灾中被冲走。她的父亲沉浸在丧女的悲痛之中,便派遣部下出海寻找,并下令他们找到公主后才能返回。后来,这些奉命寻找公主的人,因无法找到公主只能留在海边,这些人就成了巴瑶族的祖先。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代又一代的巴瑶人已渐渐适应了海洋环境。

  生活空间

  巴瑶族人生活的地方是东南亚广大的珊瑚三角区,那里面积广阔,跨越东南亚6个国家,是地球上海洋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分布着全球约76%的珊瑚和岩礁鱼类,还包括蓝鲸、儒艮、侏儒海马等诸多海洋珍稀动物。

  侏儒海马,国家地理2009十大新物种之一。是科学家在红海和印度尼西亚的珊瑚礁中发现的,共5 种新海马物种,所有这些被打上“侏儒”标签的海马身长均不足2.5厘米,是已知体型最小脊椎动物之一。

  基本资料

  中文名称:儒艮(rú gèn)  中文别名:海牛、海马、人鱼、美人鱼、南海牛拉丁学名:Dugong dugon 物种命名人:Muller 物种命名时间:1776 英文名:Dugong

  分布范围

  儒艮为海生(偶尔会进入淡水流域)哺乳动物,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与印度洋海岸,特别是有丰富海草生长的地区。虽然它们被认为栖息于浅海,但有时也会移动至较深的海域,约23公尺深。它们的分布范围并不连续,这可能与栖息地的合适度和人类活动有关。儒艮在印度洋的由非洲东岸开始,经红海、波斯湾、南非、马达加斯加往东至阿拉伯海与斯里兰卡,其中大部分地区的数量都很少。在太平洋地区包括了印尼、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东印度群岛,往北达台湾与日本的冲绳岛,往南则包括了澳洲南部以外的邻近海域。某些地区称它们为「海牛」(sea cow)、「海猪」(sea pig)、或「海骆驼」(sea camel)。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北部湾的广西沿海。广东和台湾南部沿海以及海南岛西部沿海如八所港亦有踪迹。

  BBC组织的科考队前往莫桑比克巴扎鲁托群岛,在距离海岸9英里的位置,发现了大量的儒艮。

  全世界被圈养的只有五只,两只在澳大利亚。

  生活环境

  多在距海岸20米左右的海草丛中出没,有时随潮水进入河口,取食后又随退潮回到海中,很少游向外海。住温暖海洋,海水温度多在20℃以上。其分布与水温、海流以及作为主要食物的海草分布有密切关系。

  生活习性

  行动缓慢,性情温顺,视力差,听觉灵敏,平日呈昏睡状。饱食后除不时出水换气外,爱潜入30—40m深的海底,伏于岩礁等处静候,从不远离海岸到大洋深海去。对海温有一定的要求,不去冷海。对冷敏感,水温低于15℃,易染肺炎死去;水质差也易罹皮肤溃疡、内寄生虫等。

  食性:儒艮仅摄食海床底部生长的植物,深度约在1到5公尺左右,以多种海生植物的根、茎、叶,与部分藻类等为食,常会吃掉整株植物。它们不会使用门牙来咬断海草,而是以其大而可抓握的吻来摄食。有时它们会留下一条啃食过的痕迹,当退潮时海草林露出水面即可见到。儒艮一般白天或晚上皆会进食,但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则多半在晚上觅食。每天要消耗45公斤以上的水生植物,有很大一部分时间用在摄食上。觅食海藻的动作酷似牛,一面咀嚼,一面不停地摆动着头部,所以又有“海牛——儒艮”一名。

  喜成群活动,以2~3头的家族群活动,虽然常单独行动,但也会组成6头左右的小群体,有时会达数百头以上。在隐蔽条件良好的海草区底部生活,定期浮出水面呼吸。生性害羞,只要稍稍惊吓,就会立即逃避。从不远离海岸。行动速度不快,一般每小时2海里左右,在逃跑时也不过5海里。一般每1至2分钟浮至水面一次,但有时会潜水达8分钟以上。上浮时仅将吻部尖端露出水面,下潜时会像海豚一般整个身体垂直旋转1圈。一般而言每天会游动25公里左右的距离。

  叫声为持续的轧轧声或更高的尖锐声,类似海牛。已知鲨鱼、虎鲸与鳄鱼偶会捕食儒艮。

  保护价值

  儒艮与陆地上的亚洲象有着共同的祖先,后来进入海洋,依旧保持食草的习性,已有2500万年的海洋生存史,是世界上珍贵稀有的海洋哺乳动物,也是我国43种濒临灭绝的脊椎动物之一,对于研究生物进化、动物分类等极具参考价值。着名生物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潘文石把儒艮称之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旗舰’动物”。他说:“对儒艮的保护必将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及保护,必将影响我们对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所以说儒艮的保护关乎到湿地环境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开展科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儒艮还有着很高的医药价值,儒艮油有温肺散寒、健脾益气的功效。这当然不是鼓励捕杀儒艮,而是希望有一天能够在不伤害它们的前提下为人类治疗疾病。从长远的角度看,儒艮还能够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拉动经济增长,更能为后代留下宝贵的生物资源。

  '700')this.width='700';" title="巴瑶族:消逝中的海上游牧民族。">'700')this.width='700';" title="巴瑶族:消逝中的海上游牧民族。">'700')this.width='700';" title="巴瑶族:消逝中的海上游牧民族。">

  历史发展

  巴瑶族具体的起源不明确。这一群体被人们称为巴瑶族人,但这个名字并不是他们自己叫出来的。相反,他们通常用自己或是部落的名称来作为名称。

  他们之所以成为巴瑶族人,因为他们意识到,他们有一些共同的词汇和一般的遗传特征,例如肤色较深等。

  在巴瑶族的历史中,这是一个游牧民族、航海民族,他们拥有发达的海上贸易和自给性渔业。巴瑶族人住在高高架起在水中的房屋中,旅行中使用莱帕-莱帕,其中许多渔民居住的手工船虽然源于从历史上看菲律宾南部海岸,沙巴萨玛传说讲述,他们的成员起源柔佛州苏丹的皇家卫队,马来马六甲帝国有风暴肆虐后,在秋天沿东海岸的婆罗洲定居。另一个版本的叙述,他们护送苏丹的新娘,但后来文莱的苏丹将新娘绑架。事实上,巴夭萨玛语言属于菲律宾的马来-波利尼西亚语分支,证实巴瑶族的起源是来自菲律宾,并把起源的传说,受历史悠久的马来为中心的巴夭文化的影响。

  不过,也有痕迹显示,萨玛人超过300年前从廖内群岛,特别是Lingga岛。这是某些人相信,西北婆罗洲萨马赫迁移过程中发生了超过100年前,从贸易开始与文莱帝国。(注意:连接到新娘被送到柔佛苏鲁和文莱王子被绑架)柔佛由于武吉士移民推翻合法苏丹的秋天,萨玛人逃往北婆罗洲西海岸感到安全生活在文莱的保护。这就是为什么本地卡达山杜顺萨玛人称为“萨玛(人)”或“图伦(人)萨玛”在他们的方言,在西方文明发现婆罗洲的形式确认。有人认为,萨玛人苏丹国皇室不从,但忠实的工人,工匠,造船工人和农民,在混乱的柔佛种族清洗的残酷侵略的宝座在柔佛到武吉士期间逃离。

  到了现在,主要生活在海上的巴瑶族的数量正在减少,部分原因是由于激烈的辩论政府提出的巴瑶族在内地的节目。 目前,存在着一个巨大的菲律宾人在巴夭来岛加耶定居,关闭沙巴州海岸。其中许多是非法移民马来西亚的岛屿上 。以岛为基地,他们经常进入沙巴和体力劳动者找到工作。

  巴瑶族歧视(特别是来自主导Tausūg的人历来被视为“劣势”,并从基督教的菲律宾人少) ,带动许多巴瑶乞讨,或迁移该国。他们通常安置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他们反对。

  深潜捕鱼

  巴瑶人每天清晨,就早早起床,开始一天的“航海”和捕鱼,孩子们则在小船周围的海里潜水游玩。巴瑶族人是自由潜泳的高手,能潜到30米甚至更深的海域捕深海鱼,寻找珍珠以及海参。海参不仅是巴瑶族的美食,也是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巴瑶族向外界兜售的珍品。潜水时,他们都会佩戴镶着玻璃镜片手工雕刻的木质护目镜,手持利用船上废旧材料改制的渔叉。

  以前用传统渔具捕鱼的巴瑶人,为了提高捕捉鱼虾的数量和成功率,后来开始尝试自制土火药,在海里引爆用以捕鱼。另外,他们还学来了用氰化物延长鱼类存活时间的方法,用以满足中国大陆和香港的海鲜餐厅对活鱼不断加大的需求量。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研究分析,如今该行业的产值每年高达8亿美元。

  捕捞工具

  特殊习惯

  由于潜水是每日必须的活动,巴瑶人在幼年时就会故意戳穿自己的耳鼓膜,来减少潜水时水压带来的痛苦。但晚年的巴瑶族人听力也因此变得不好。

  部落相聚

  夜幕降临,巴瑶人会把船只停靠在小岛附近的红树林里,有时候有五六艘,有时候一整个巴瑶部落都汇集起来,会有四五十艘船。他们在船尾生火,或炙烤海贝,或煮炖海鲜,对于他们而言,与大自然亲近是不可或缺的。有时候,还会有部落首领出来讲话或唱歌。

  史诗民歌

  巴瑶部落传唱着一种被称为“Iko-Iko”的史诗般的歌曲。如果不间断地唱,这首歌可以一直持续两天两夜。歌词里记录着巴瑶的历史,包括他们到过哪里,看到过什么海洋生命,海的灵魂在向他们传递什么信息等。

  传统的巴瑶宇宙论是泛灵论和伊斯兰教的结合,它揭示了人与海洋的复杂关系。对巴瑶人来说,海洋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生命活体,水流、潮汐、珊瑚礁乃至红树林都是有灵魂的。而这种认知和敬畏应该用来保护而不是糟蹋大自然。

  生存威胁

  长期的海洋潜水作业 让部分渔民患上了减压病。同时,由于巴瑶族的活动范围位于国家之间的边境地带,过去的几十年里,在海上漂泊的巴瑶族人总是和那些有着确定边界的国家产生冲突。为避免争端以及对海域资源的保护,一些周边国家政府强制让巴瑶人上岸定居。在Torosiaje地区,印尼政府不断施压,让巴瑶族人在靠近岸边的浅水区盖吊脚楼,甚至让他们直接上岸,生活在村庄里。这导致生活在“lepa-lepa”传统小船上的巴瑶族人越来越少。

  这让很多巴瑶族人的生活变得更加不易,尽管他们自己也意识到原始的捕捞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但大部分人还没有找到取而代之的生存方式。

  然而近几年,巴瑶族延续了几个世纪的生活方式受到了威胁。一方面,随着印尼边界的确定,印尼政府不断施压,让他们在靠近岸边的浅水区盖吊脚楼,甚至让他们直接上岸,生活在村庄里,以便统计和管辖。另一方面,海洋中剩余的鱼类越来越少,他们渐渐发现,一日三餐甚至都难以保证。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巴瑶人抱怨,“所谓的政府提供给我们的村庄,其实设施很差,水电供应短缺,我们很不满意。本该用来造房子的钱大部分都被政府人员私吞了。”

  尽管如此,巴瑶族人仍然不愿离开自己的家园。“如果你有了钱,可以在村庄里做其他生意,不用靠捕鱼为生,你愿意吗?”“我还是喜欢大海,捕鱼划船,感受冷热变化。我想,我会选择一直住在海上。”

  由于巴瑶人对潜水时处在高压下的限制条件认识不足,导致许多人血液中充满了过多的氮气泡,并最终导致残疾或毙命。

  diving decompression sickness  定义:

  潜水员因所处环境气压降低过快或幅度过大而引起的以身体组织内溶解的惰性气体发生气泡为特异病因导致的疾病。

  是潜水员在水下(高气压)停留一定时间后,回到水面(常压)过程中,因上升(减压)幅度过大、速度过快,溶解于肌体的气体来不及随呼吸排出体外,而在组织和血液中形成气泡引起的一种疾病。病状有:皮肤瘙痒,有时皮肤出现癍疹或“大理石”样斑块,严重的可出现气哽,引起心血管机能障碍和低血溶量性休克。甚至会突然丧失知觉、心跳骤停、造成猝死。有钱的巴瑶人都会购买压缩机来帮助潜水。把压缩空气通过软管输送给潜水员,这能使潜水员下潜到更深的地方(超过40米),并在下面呆上更长的时间。由于巴瑶人对潜水时处在高压下的限制条件认识不足,导致许多人血液中充满了过多的氮气泡,并最终导致残疾或毙命。

  何为活鱼:拒收任何用氰化物捕来的鱼,而只接受使用传统手钓渔具捕捉的鱼。

  在巴厘岛附近海域的梅萨岛,海里有许多漂浮的笼子,用以放置巴瑶渔民捕来的鱼,并在特定的池子进行分类。随后,这些鱼将一路北上被送往中国香港的各大海鲜餐馆,或从广东深圳的盐田市登陆,最后运送到大陆的一些城市。

  每条鱼的运输路途长达4300公里,这还不包括从深圳到内地城市的路程;每条鱼的运输成本则高达90美元。

  规则:

  第一,不得使用任何氰化物,只能用鱼钩捕鱼;

  第二,如果捉到小于600克的小鱼,就把它们放回大海;

  第三,不得捕捉苏眉鱼。苏眉是一种珍贵的海洋动物,2004年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中被列为濒危物种。

  苏眉属隆头鱼科,学名称为波纹鱼,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海南万宁、陵水等海域以及东南亚海域。苏眉是一种名贵的海产鱼,生活在有岩礁石和珊瑚礁的海域中,体色会随着栖息的环境呈艳丽色彩,故又称为珊瑚鱼。

  苏眉鱼是暖水性鱼类,适宜生长的水温是22~28摄氏度。栖息在杂藻丛生有岩礁或珊瑚的深海域,一般体长在40厘米,重量每只在1.5~2.5公斤,较大型的苏眉鱼体长可达一米,体重超百斤。苏眉鱼生殖期在每年的4~7月。它的成长期较长,一般需7~8年,所以苏眉的数量很少,非常名贵。


觉得这篇写作素材对您有用?您可以 ——

加入我的收藏 复制本文地址
墨星写作官方推荐

分类小说素材库

AI写助师
上新和历史 墨星写作网VIP 引荐员计划
我的 客服
墨星企业微信客服

墨星官方微信客服

或打开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