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星写作
  • 灵感词库
  • 诗词库
  • 医学库
  • 佛学库
  • 词典库
  • 文库
  • 百度
  • 微信
  • 抖音
  • 知乎
  • 百科
  • 翻译
字词句篇描写
查阅

古代文学素材专题 “批判继承”的写作

2009/10/31 23:53:5726510 个作者有用

【古代文学素材专题】“批判继承”的写作

●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吕氏春秋·善学》固:本来。亦然:也是这样。假:借。人和任何事物一样,都有长处和短处。所以善于学习的人,借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

●若能修此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六艺之术:礼、乐、射、御、书、数。九家:儒、墨、道、名、法、阴阳、纵横、农、杂。能学习这六艺之术和看这九家之书,取长去短,就可以通各方面的谋略了。

●洽闻之士,宜撮纲要;览华而食实,弃邪而采正。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诸子》洽闻:见识广博。览华:吸取精华。食实:享受成果。见闻广博的人,应该掌握书中的纲要,吸取其精华享受其果实,抛弃错误的,采用正确的。

●山木为良匠所度,经书为文士所择。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度:计量。木材的长短为木匠所度量,书籍的优劣为学者所选择。言对文化遗产需要经过选取择用。

●各去所短,合其所长。

《隋书·文学传序》把短处分别排除,而把长处集聚一起。

●取诸人之所长,去诸人之所短。

宋·张炎《词源》取纳众人的长处,舍弃众人的短处。

●大抵学问文章,善取不如善弃。--成已欲其精专,取人贵于兼揽。

《刘刻遗书·与周次列举人论刻先集》成已:自成一家。取人:借鉴他人。兼揽:兼取各家之长。做学问最重要的是善于剔除糟粕,要自成一家之言,就要专精;要借鉴他人,则贵于兼取众家之长。

●有所取必有所舍。

宋·苏轼《策别》第十要取纳别人精华,必要舍弃别人糟粕。

●学者不可只管守以前所见,须除了,方见新意。如去了浊水,然后清者出焉。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一做学问的人,要去掉成见,才能 接受新鲜的东西。

●凡事好中有不好,不好中又有好,河中有金,玉中有石,要自家辨得始得。

宋·朱熹《朱子语类》别人的东西,有好有坏,要靠自己善于去分辨出来,去共糟粕,取其精华。

●既多又须择,储精弃其糠。

宋·曾巩《诗书诗》博览而善择,储存其精粹,抛弃其糟糠。

●聚天下众人之善者,圣人也。

宋·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能够集中众人的长处的人,就是圣人。

●不深于古,无以见后;不监于后,无以明前。

宋·叶适《习学记言》监:通鉴,借鉴。不深入了解古代历史,就无法了解后来情况;不看后来实际,就无法得知过去状况。

●非尽百家之美,不能成一人之奇;非取法至高之境,不能开独造之域。

清·刘开《与阮芸台宫保论文书》不把各家的长处学到手,就不能成就自己的特色;不借鉴别人已达到的最高成就,就不能开创自己独特的领域。

●学者能集众长合而为一,若易牙以五味调和,则为全味矣。

明·谢榛《四溟诗话》易牙:春秋齐恒公宠臣,善调味。五味:指甜、酸、苦、辣、咸,泛指各种味道。善学的人能博采各家所长来创造自己的体系,正如易牙善于调合五味做出好菜肴一样。

●善学者取长舍短。

清·郑绩《梦幻居学画简明》善于学习的人,取人之长,弃人之短。

●集众长归于我,斯为大为。

清·邵梅臣《画耕偶录》把众人之长都归我,这才称得上集其大成。

●学博则聚古今之理于心,问审则择善而辨所宜从。

清·王夫之《周易内传》学博:学识广博。问审:审问。

●继往圣,开来学。

宋·朱熹《四书集注·中庸章句》继承前人的文化遗产,开拓新的知识领域。

●推陈出新,饶有别致。

清·戴延年《秋灯丛话·忠勇祠联》推陈出新:剔除旧的,创造新的。铙:非常。别致:别具一格。在前人的基础上剔除旧的,创造新的,使之富于别具一格的新风貌。

●学者当自树其帜。

清郑燮《与江宾谷·江禹九书》学者应自成一家之言。

●学古不泥古。

《唐书·孙思邈传》学习古人而不拘泥于古人。

●不学古人,法无一可;竟似古人,何处着我?

清·袁枚《小仓山房诗文集》不借鉴古人,则无所遵循;如果照搬古人一套,那么就没有自己的创见。

●圣贤之言,因时而变,所以救其失也;不模古而行,所以致其真。

明·唐甄《辨儒》圣贤的言论,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能够改正原来的失误。因此,不生搬硬套古人的东西,才能掌握其精髓。

●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

《后汉书·班彪列传》学步邯郸:学步,学习走路。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庄子·秋水》里说:燕国有个青年人至邯郸去,看见赵国人走路的姿势很好看,就跟着人家学。结果不但没学好,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仿佛:大致模样。匍匐:爬行。比喻不善于学习的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东西,甚至连自己的也会忘掉。

●读古人词,贵取其精华,遗其糟粕。

清·陈延焯《白雨斋词话》读古人诗词,重在取纳其精华而抛弃它的糟粕。

●诵六经得其研深,阅百代得其精华。

唐·许孟容《穆公集序》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六部儒家经典。

●精良止如留,疏恶去如摈。

《王广公文集·扬扇》要保留精华,摈弃糟粕。

●何妨粟有秕,惟箕簸之精;何妨苗有莠,镈赵耕者明。

清·郑世元《感怀杂诗》秕:空粒或粒不饱满。箕簸:用簸箕来扬弃糠秕。莠yòu:恶草。镈bó:除草的农具。赵tiǎo:除草。比喻学习,有糟粕并不可怕,善学者能把它去掉。

●学古之道,犹食笋而去其箨也。

清·魏源《默觚·治篇》道:方法。箨tuò:笋壳。

●人能取诸家之精华而吐其糟粕。

清·袁枚《随园诗话》

●不从糟粕,安得精英。

清·袁枚《博习》不在糟粕里吸取有用的东西,怎能得到精华。

●惟有识,则是非明;是非明,则取舍定;不但不随世人脚跟,并亦不随古人脚跟。

清·叶燮《原诗·内篇下》只有自己有独立的见解,在学习中才能分清是非,决定取舍,而不会亦步亦趋地跟着别人跑。

●善学邯郸,莫失故步。

清·袁枚《续诗品注·尚识》学习别人的东西,不要丢掉自己的特点。

●学古人者只可与之梦中神合,不可使其白昼现形。

清·袁枚《随园诗话》学古人只能学其精神,不能依样画葫芦。

●近日学者风气,征实太多,发挥太少。有如桑蚕食叶,而不能抽丝。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与汪龙庄书》近日学者的学风,验证前人的太多,发挥自己创造性的太少,就象蚕食桑叶而不能抽丝一样。

●善学者得鱼忘筌,不善学者刻舟求剑。

清·袁枚《随园诗话》得鱼忘筌:捕得了鱼就忘记了筌 。这里比喻学习古人而不拘泥古人。刻舟求剑: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化。

●善学古人之长,毋袭古人之病。

清·松年《颐园论画》袭:沿袭。病:毛病,短处。要善于学习古人的长处,不要沿袭古人的短处。

●苟有不晓解之问,追难孔子,何伤于义?诚有传圣业之知,伐孔子之说,何逆乎理?

汉·王充《论衡·问孔》苟:如果。诚:的确。伐:批判。敢于向孔子的学说提出责难和批判,不是有悖情理的事。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书》:《尚书》的简称,可泛指书本。机械地全部相信书里的东西,倒不如没有书。

●勿为古人之奴隶也。

清·梁启超《新民议》不囿于古人见。

●如有可取,虽世俗庸人之言,有所不废;如有可疑,虽或诗以为圣贤之言,不须更加审择。

宋·朱熹《学规类编》有可取的理论,虽出自平凡之辈,也不应放弃;值得怀疑的言论,尽管传为圣贤说的,也要加以精审选择。

●善学者读其书,惟理之求。有合吾心者,则樵牧之言犹不废;言而无理,周、孔所不敢从。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六理:义理。樵牧:砍柴人和放牧人。周、孔:周公、孙子。古代的圣人。

●亦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汉书·司马迁传》天人:自然和社会,立志要探究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通晓古今变化的道理,创立一家学说。


觉得这篇写作素材对您有用?您可以 ——

加入我的收藏 复制本文地址
墨星写作官方推荐

分类小说素材库

AI写助师
上新和历史 墨星写作网VIP 引荐员计划
我的 客服
墨星企业微信客服

墨星官方微信客服

或打开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