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星写作
  • 灵感词库
  • 诗词库
  • 医学库
  • 佛学库
  • 词典库
  • 文库
  • 百度
  • 微信
  • 抖音
  • 知乎
  • 百科
  • 翻译
VIP会员
VIP会员权益概括
推广员
墨星写作网-隋唐两朝志传
隋唐两朝志传

作者:罗贯中

类型:历史演义

第八回 李密移檄数帝罪

发布时间:2022/12/26 16:55:18
众议迎敌之策,徐世绩曰:“隋军再来,必添骁勇之将,其势汹涌,我等须要立主建号,以安众心,听其约束。然后举兵行事,方可破敌。”当时互相推让,世绩曰:“李玄邃,上柱国之子,阀阅名家,可以为主。”众皆曰:“斯言极是。”

密曰:“吾有何能,敢当此任。”翟让曰:“立主建号,正当其理。若不如此,只是贼人声势,难以拒敌。公今智勇俱备,众皆不及,若不领此职,我等皆死于奸党之手矣。公请勿辞。”

于是,选定大业十三年秋七月,筑坛场于巩邑之南,方圆九里,分布五方,各设旌旗,众人皆依次排列。世绩请李密登坛,进冠冕讫,南面而坐,受众人拜贺。告于天地,刑牲歃血,改元永平元年,自称行军元帅魏公府。封翟让为司徒,单雄信、徐世绩为大将军,各领所部。房彦藻、邴元真为长史,祖君彦为记室。于是赵魏以南,江淮以北,群盗莫不响应,悉拜官爵,使各领其众,置营簿以领之,众至数十万。乃筑洛口城四十里而居之。遣彦藻领兵一万,自东略地六郡。遣护军将军田茂广造机石,为攻城之械,号将军炮。又封孟让为总管,使王伯当副之。密令二人帅步骑五万,乘夜衔枚,直抵东都外郭,焚烧居民房屋数千间,剽掠计以万数。于是东都居民惊惶,悉迁入城中。却说柴孝和被擒,感不杀恩,遂降于密。孝和以妹妻监察御史郑(王延),与(王延)有郎舅之情。密令孝和说之,(王延)遂举城来降。(王延)至,密降阶迎接,相叙大喜。密封孝和曲护军,(王延)为右长史。密曰:“吾观裴仁基骁勇,今在越王处,可惜明珠坠于污泥。吾若得此人,何虑天下哉。”郑(王延)曰“将军勿忧。吾与仁基同乡,足知其人,勇而无谋,见利忘义。某凭三寸之舌,说仁基拱手来降将军,可乎?”密曰:“极好,汝去说仁基以何而遂?”(王延)曰:“但用金玉,以结其心,必来投将军也。”密问徐世绩曰:“此言可乎?”世绩曰:“将军欲取天下,何惜金玉。”密欣然与之,(王延)与孝和二人投仁基处来。原来裴仁基每去破贼,所得军资,悉以赏劳士卒。监军御史萧怀静疑仁基有反,不许行赏,屡屡查究仁基长短得失,每劾奏之。仓城之战,仁基失期不至,惟恐得罪。正在疑虑之中,忽见军士来报,言有二将军相访。仁基请入帐中相见。坐定茶毕,仁基责孝和负义忘君,尚敢复来见我。孝和曰:“某亦知有愧,但见越王侗幼弱,知非成立之人,进必加罪,不得已而引妹夫降之。今李密解衣衣我,推食食我,二人皆封重职,异日成事,岂在越王之下哉?”郑(王延)曰:“贤弟有驾海之才,四海孰不敬服。功名富贵,如探囊取物,何在昏主之下乎?且有功不赏,有罪必诛,将士焉能安职?吾今观李密,当世之英雄也。”仁基曰:“料此亦非明主。”(王延)曰:“眼前立号数人,某遍观之,皆不如李密。李密为人礼贤敬士,宽仁厚德,赏罚极明,终成帝业。”(王延)取金玉到于仁基前,仁基惊曰:“何谓有此?”(王延)令叱退左右,告曰:“此是魏公久慕公德,特令某二人送此礼物以献。前者兵败,而不遣追,魏公亦是有意于君也。”贾闰甫曰:“魏公如此见爱,明公即往附之。”仁基曰:“恨萧御史不肯,何能投之?”闰甫曰:“萧君如栖上之鸡,在明公一刀耳。”仁基从之,乃遣闰甫同孝和与(王延)先诣密营请降。密大喜,封闰甫为参军,使闰甫还告仁基。仁基此时屯兵虎牢,正值萧怀静密表奏言仁基反隋归魏,其事只在早晚。仁基知之,遂暗藏利器,径到军中。怀静秉烛观书,见仁基骤至,怀静曰:“汝来此何事?”

仁基曰:“吾乃世之大丈夫也,秉忠行事,安受汝之懊恼乎?”怀静曰:“汝何心变?”仁基:向前,一刀砍下怀静首级,大呼左右:“萧怀静不仁密谋害我,吾已杀之。肯从吾者在此,不从吾者自去。”军中一呼,众皆袒右,仁基提首级见闰甫,闰甫曰:“某当先去报魏公来接将军。”

仁基一面收拾虎牢军马,闰甫报李,密引军去迎。仁基献了萧怀静头,密下马携手入帐中,密先下拜曰:“密今得将军,如稿苗而得其雨也。”仁基纳密,坐而拜之曰:“仁基今弃暗投明,愿以犬马报之。”密封仁基为上柱国。仁基之子行俨骁勇善战,亦封为上柱国。仁基劝密毕礼厚币,求四方之土,曰:“某闻一贤,乃东郡东阿人也。身长九尺三寸,美须髯,眉清目秀,胆力过人。姓秦,名琼,字叔宝。”密曰:“吾亦闻名久矣。”遂遣人于乡中寻问,密以安车迎之。秦琼来见,密大喜。琼问仁基曰:“某孤陋寡闻之人,公何错荐于明公?公之乡中有一贤士,何不请来相助?”仁基曰:“是谁?”琼曰:“济州东阿人也,姓程名咬金,更名知节。”仁基乃猛省曰:“吾失计算也。”即荐于密,密遂聘之到洛口,与琼皆封为骠骑。又有太原人罗仕信,济州人赵仁基,皆率众归密,密署为总管,使各统所部。密又得此数人,声势愈大。密随遣裴仁基、孟让帅兵二万,袭回洛东仓,破之,遂烧天津桥,纵兵大掠。

东都出兵,汹涌骤至。司马杨德芳被隋兵杀死,仁基大败,还保巩邑。密遂率兵三万,破隋军于故城,复得回洛仓。移兵进攻偃师、金塘,皆不能克,乃还洛口。护军柴孝和曰:“秦地阻山带河,项背之而亡,汉得之而王。今公以翟让等保其洛口,公束铠倍道,趋至长安,百姓谁不郊迎?是征而不战也。

众附兵强,然后东向,指抢豪杰,天下无事矣。今若迟之,恐为他人所先。”密曰:“仆怀此心已久,顾吾部下,皆山东之人,圭今未下洛,安肯与我偕西?且诸将皆群盗,不相统一,败则扫地矣。不如先移檄郡县,探其顺逆,然后举事,万全之策也。”孝和曰:“明公神机妙策,非吾等所及也。”

是时东都城内乏粮,而布帛堆积如山,至有燃布以爨。越王使人搬运回洛仓之米入城,遣兵屯丰都市、上春门、北邙山三处,分为九营,以防于密。密得汝阴、淮扬来降,复据守回洛仓。段达领兵拒之,大败而走。密即令祖君彦作檄文,数炀帝十罪,以达郡县。檄文曰:李密谨以大义布告天下:炀帝以诈谋坐承大统,罪恶盈天:杀兄而谋立已为太子,罪之一也。弑父而自立,罪之二也。迫奸父妃陈氏,罪之三也。夺嫂为后,罪之四也。开龙鳞、永济二渠,民困而死者万数,罪之五也。造显仁宫,索取金宝,俱纳洛阳,罪之六也。置离宫四十余所,纵宫人数千,作月夜游曲,剪彩为花,罪之七也。听信谗任,不纳忠良,日与宦官相狎,淫戏不息,罪之八也。巡游无度,不理政事,罪之九也。

政烦赋重,劳民伤财,以至饿填沟壑,所司不为救援,罪之十也。有此十罪,何以君临天下?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密令不敢自专,但欲择有德者为君,仗义讨贼,望兴仁义之师,共安隋室,拯救生灵。檄文到日,速为奉行。

李密檄文去后,郡县骚动。此时东都越王侗见密累来侵犯,又报行檄郡县,乃遣太常丞元善达间行诣江都奏曰:“李密围逼东都,城内无食。若陛下速还,乌合必散。不然,东都必没。”善达因呜咽泣下,帝为之改容。内史郎虞世基进曰:“越王年少,此辈诳之。若果如所言,元达何由来至?”帝大怒曰:“善达小人,敢延辱我!”因使向东阳催运,善达遂为群盗所杀。是后,人莫敢以贼闻。

是年五月,帝乃诏右骁卫将军唐公李渊为太原留守,以虎贲郎将王威、虎牙郎将高君雅二人为副留守,调遣关右十三郡之兵,征讨群贼。未知如何。

总批:登坛受贺,而建号改元,李密居然一皇帝了。哪知帝王,还自有真乎!秦叔宝、程知节皆济世之英雄,亦必济世之主方能用之。作檄文以数帝之十罪,则辞严义正,不能不为之心服。

目录(共122章)


  • 第一回 兴宫室剪彩为花
  • 第二回 隋炀帝游幸江都
  • 第三回 窦建德兵杀郭绚
  • 第四回 杨义臣扫清河北
  • 第五回 杨玄感兵起黎阳
  • 第六回 瓦岗寨群雄聚义
  • 第七回 翟让李密据洛仓
  • 第八回 李密移檄数帝罪
  • 第九回 文静世民议大事
  • 第十回 世民说李渊起兵
  • 第十一回 李渊遣使如突厥
  • 第十二回 唐兵大破宋老生
  • 第十三回 李渊合兵围长安
  • 第十四回 李渊奉迎立代王
  • 第十五回 屈突通潼关射子
  • 第十六回 王世充东都救援
  • 第十七回 含嘉城秦琼战丘瑞
  • 第十八回 李密诱杀翟让
  • 第十九回 化及江都弑炀帝
  • 第二十回 化及鸩杀少帝
  • 第二十一回 李渊受禅即帝位
  • 第二十二回 窦建德自立夏帝
  • 第二十三回 凌敬义说杨义臣
  • 第二十四回 冀州城麴棱降夏
  • 第二十五回 刘黑闼智赚范愿
  • 第二十六回 化及招募众豪杰
  • 第二十七回 范愿大战宇丞基
  • 第二十八回 聊城暗火烧仓库
  • 第二十九回 义臣智破杨士览
  • 第三十回 杨义臣遗书睡榻
  • 第三十一回 秦王北邙山射猎
  • 第三十二回 秦王被擒囚南牢
  • 第三十三回 徐世绩私放秦王
  • 第三十四回 王世充借粮背德
  • 第三十五回 秦叔宝洛阳大战
  • 第三十六回 魏征四马自投唐
  • 第三十七回 殷开山独战四将
  • 第三十八回 秦王十计羞李密
  • 第三十九回 刘武固定扬称帝
  • 第四十回 宋金刚义释张达
  • 第四十一回 元吉逃回长安城
  • 第四十二回 石州唐兵败崇茂
  • 第四十三回 唐杀民部刘文静
  • 第四十四回 废越王世充篡隋
  • 第四十五回 李世绩复归大唐
  • 第四十六回 苏世长结连朱粲
  • 第四十七回 世绩云游访叔宝
  • 第四十八回 秦叔宝弃郑投唐
  • 第四十九回 叔宝污敬德画像
  • 第五十回 郭孝恪谋退北虏
  • 第五十一回 世绩大破王行本
  • 第五十二回 柏壁关唐刘大战
  • 第五十三回 美良川秦王三跳涧
  • 第五十四回 敬德三鞭换两锏
  • 第五十五回 世绩智取柏壁关
  • 第五十六回 唐兵介休烧粮草
  • 第五十七回 金刚败走北突厥
  • 第五十八回 休城敬德诈降唐
  • 第五十九回 刘世让谋杀武周
  • 第六十回 敬德举介休降唐
  • 第六十一回 单雄信割袍断义
  • 第六十二回 尉迟恭榆窠救主
  • 第六十三回 李世民兴兵伐郑
  • 第六十四回 窦建德兴兵救郑
  • 第六十五回 窦建德大战唐兵
  • 第六十六回 建德败走牛口谷
  • 第六十七回 楚朱粲醉烹段确
  • 第六十八回 尉迟恭怒击妖妇
  • 第六十九回 李秦王平定东都
  • 第七十回 孝恭李靖破萧铣
  • 第七十一回 刘黑闼反唐报仇
  • 第七十二回 黑闼箭射罗士信
  • 第七十三回 肥乡城唐兵大战
  • 第七十四回 建成平定河东府
  • 第七十五回 秦王谋据洛阳城
  • 第七十六回 秦王推刃同气
  • 第七十七回 太宗代父即帝位
  • 第七十八回 李靖阴山破突厥
  • 第七十九回 玄武门奏七德舞
  • 第八十回 太宗废太子承干
  • 第八十一回 薛延陀纳币绝婚
  • 第八十二回 秦琼含血噀敬德
  • 第八十三回 太宗教场定先锋
  • 第八十四回 薛仁贵降服火龙
  • 第八十五回 唐太宗跨海征辽
  • 第八十六回 薛仁贵五箭取榆林
  • 第八十七回 摩天岭三雄被戮
  • 第八十八回 李世绩祭白玉山
  • 第八十九回 白岩城红袍战白袍
  • 第九十回 高丽王舆榇出降
  • 第九十一回 褚遂良叩头流血
  • 第九十二回 武氏杀王后萧妃
  • 第九十三回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
  • 第九十四回 废中宗武后专权
  • 第九十五回 李敬业起兵匡复
  • 第九十六回 李孝逸兵败敬业
  • 第九十七回 娄师德唾面自干
  • 第九十八回 千骑奔斩李多祚
  • 第九十九回 诛韦后睿宗即位
  • 第一○○回 李太白立扫番书
  • 第一○一回 华阴李白倒骑骡
  • 第一○二回 安禄山范阳作反
  • 第一○三回 禄山计困颜杲卿
  • 第一○四回 真源令张巡起兵
  • 第一○五回 张巡缚草计取箭
  • 第一○六回 哥舒翰灵宝战贼
  • 第一○七回 马嵬驿杨氏伏诛
  • 第一○八回 张许协守雎阳城
  • 第一○九回 睢阳城张许死节
  • 第一一○回 骆悦杀贼史思明
  • 第一一一回 郭子仪大破吐蕃
  • 第一一二回 吐蕃回纥连入寇
  • 第一一三回 郭子权权重天下
  • 第一一四回 段秀实笏击朱泚
  • 第一一五回 李晟斩汶复京城
  • 第一一六回 李希烈杀颜真卿
  • 第一一七回 陈仙奇毒杀希烈
  • 第一一八回 李瑀雪夜克蔡州
  • 第一一九回 韩文公上佛骨表
  • 第一二○回 韩文公雪拥蓝关
  • 第一二一回 柳公权用笔谏帝
  • 第一二二回 王仙芝大寇荆南
  • 声明:以上数据资料为会员整理分享上传,或转载自互联网,墨星写作网不对内容的原创性负责,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联系墨星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