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星写作
  • 灵感词库
  • 诗词库
  • 医学库
  • 佛学库
  • 词典库
  • 文库
  • 百度
  • 微信
  • 抖音
  • 知乎
  • 百科
  • 翻译
VIP会员
VIP会员权益概括
推广员
墨星写作网-西汉演义
西汉演义

作者:甄伟

类型:历史演义

第七十四回 置太公挟汉退兵

发布时间:2023/9/11 15:54:36

  却说霸王同诸将回到楚营中军坐定,查计损折人马三万有零,周殷、桓楚、季布、虞子期俱中伤,帐后调理,诸将暂休息数日出敌。传令毕,不觉过了二日,有细作小校打探汉营消息,回报曰:“韩信整点人马,一二日又来与楚交兵,各处诸侯军马陆续而来,现汉兵共有五十余万,萧何转运粮储,积聚荥阳,自成皋相连五百里,俱是汉兵。”霸王闻说,召钟离昧、项伯等商议曰:“汉兵势重,又兼韩信善能用兵,我兵在此,不可久待,况又绝粮,似难与争锋,尔等有何长策?”钟离昧曰:“太公见在楚营,明日陛下出师,置太公于俎上,使汉王见父子之情,自然伤感,着他退兵,免太公一死;如不退兵,决将太公入烹,汉王见时,必然哀求请免,或有别议,此为长策。若恃勇与战,恐复蹈广武之困。愿陛下裁之!”霸王曰:“烹太公亦不难,但恐人耻笑,”昧曰:“欲为退兵之谋,何惜人耻笑?”相与议定。

  次日霸王整率人马,将太公绑缚在马上,杀奔汉营来。早有人来报:“霸王将太公绑缚在马上,不知何谓。”汉王闻之,放声大哭曰:“我生不能以奉养父母,因为争天下,反致我父如此受苦,不若急早降楚,以救我太公还国。”张良、陈平急止之曰:”大天何执一如此耶?此是霸王因见汉兵围困甚急,故将太公来,欲陛下退兵。况今大事已定,岂可遽然归降乎?大王不可心急,须以智胜之。”汉王曰:“闻太公捆缚在马上,不觉此心十分哀痛,纵天下得与不得,亦何要紧?救我太公,实第一件大事!”良、平曰:”霸王到阵前,定将太公置于油镬之上,要逼大王退兵,大王如此如此,管教项王不敢烹太公也。”言未罢,人报项王到阵前,要请大王答话。

  韩信闻项王来,预备于平川之上,排下阵势,周围列下战车,两边旗帜严整,静静肃肃,鸦雀不闻,刁斗不鸣,甚是威武。楚兵见了,先自惧怯。霸王遂勒住兵不动。汉王到阵前大呼曰:“霸王兵穷势困,急早归降,庶得裂土,世为楚王,免今目下受戮。”霸王大怒,叱之曰:“刘邦匹夫,乃敢出大言,以辱我耶?”急举枪直取汉王,汉王背后樊哙、灌婴、周勃、王陵四将突出,拦住霸王。霸王力敌四将,正在酣战之际,忽汉阵上一声炮声,中军黄旗荡动,只见四面八方合围上来,把霸王围裹在阵中,四将各向方位。霸王左冲右突,不能得出。众军士随着霸王,亦无走路。霸王定睛看那阵时,四望如连城之状,不分东西,难辨出入,愁云漠漠,惨雾朦朦,寻思:“又中韩信之计!吾闻战而误入其阵者,以外应破之。不然,一时妄动,便遭擒矣!吾营中将士,必有知此阵势者,待外边打入,却乘机杀出,庶脱此阵也。”正思虑间,只见季布、周兰、周殷、钟高昧从阵东门打入,霸王即乘势接应,君臣五人,奋力踊跃,荡开一条血路,冲倒汉兵,一拥而出。韩信亦不敢追赶。

  霸王回到楚营,召诸将问曰:“何人知此阵法?”周兰近前奏曰:“韩信此阵,乃太乙阵也。有生门,有死门,有阴阵,有阳阵,虽有向背,而四面合一,若八卦阵,实为八卦也。如走生门而入阳阵,必得活路;若不知妄入,必遭擒获。臣少从龙山李少仙学道,尝闻太乙阵之说,臣以此领诸将,从生门而入,策应陛下,遂出此阵。”霸王闻说大喜。于是钟离昧曰:“陛下且将太公回营,今日不必与汉交兵,容一日却将太公置车前号令,待将兵退后,陛下回彭城招集兵马,休养士卒,再作良图。”霸王遂回营。

  却说张良、陈平商议救太公之策,遂于楚降卒中,选一伶俐小校,入帐中以言抚之曰:“我看汝相貌,将来亦有功名,但汝杂于众军卒之中,何日得显?我今差汝干一要紧大事,若成此功,定在封赏之贵。”小校曰:“军师有何吩咐?”良曰:“有书一封,差你做细作,往楚营捎与大司马项伯,因你是楚军;定有相识亲故,你可乘空便将此书密密递与项伯,就说是我捎与他的。他有甚话语,你可来回我的话,须要小心仔细。”小校曰:“此事甚易,军师快写书来,我就往楚营,见项老大王,管教下书得信回话。”良大喜,赏劳小校,将书礼就贴肉藏定。小校仍前楚军打份,前来楚营。有巡哨军士看见小校,原是楚军,问:“你如何得回?”小校曰:“我前日阵前被汉兵活捉去,我暂时归降,我父母妻子皆在彭城,如何降汉?因此逃回。明日烦你众位,引我见项伯将军,报姓名入队伍。”

  此日项伯正点看三军毕,巡哨军引小校见项伯曰:“这个军士,前日被汉兵虏去,今日逃回,我等不敢隐藏,引来见老大王,他仍要入队伍,我等不敢擅专,请自尊裁。”项伯召小校近前问曰:“汝在汉营,曾见张良否?”小校曰:“我就一向伏侍张军师,时常说老大王名姓,甚是看顾我。只因我父母妻子在彭城,终日思想,以此逃回。”项伯曰:“张良如何时常说我?”小校见项伯问的紧,回顾左右无人,近前却向身边取出书来,密密递与项伯曰:“我临来时,张军师吩咐,将此书呈上老大王。”项伯接书,拆开观看,书曰:

  旧交故友张良书奉大司马项老将军麾下:昔承馆谷之心,后托云水之游,自意富贵无心,功名绝念;岂料志有龃龉,不遂所愿,羁縻于此,不过苟延岁月,非有他望也。但汉王仁厚长者,终成大业,不忍舍去,以此恋恋左右,如鸟依人,人自爱之,安得兀然高坐,不画一筹耶?因昨有霸王欲烹太公,实为退汉兵计耳,汉王驱兵于此,实无所归,汉兵不退,项王必烹太公,太公被害,不可复生,他日汉王与将军有蓝田之约,成秦晋之好,将军何以相见乎?良因托鸿便驰书上渎,倘太公欲烹之时,望一言力阻,得赐救援,太公蒙再造之德,汉王免不孝之名,恩义兼至,仁德无穷矣。如允所请,乞讨回音,以慰汉王惕厉望救之怀。下情无任恳切惓惓之至。

  项伯看罢书,便吩咐小校曰:“汝既与张子房捎书,想是他帐下心腹。”小校曰:“不敢欺老大王,我是张军师所使,专为下书而来,非逃回也。若大王有回书,我仍捎去回话。”项伯犒赏小校,亦写数字,密付身边,着左右心腹,押小校出营。

  小校径来汉营,见张良,备说入楚营见项伯,即以军师分付的事,俱干停当,径来回话,便将项伯回书呈上。张良拆书观看,书曰:

  久睽素好,心切遐思,来示教言,敢不如今。俱罢兵言和,乃益国家耳。太公久稽于此,某实朝夕维持,料供给不至缺乏。然不剖意息兵,太公岂能还国?某虽救援,不过为一时之计。近左右每劝杀太公,若一怒不回,恐难永保,望足下筹之!

  良看罢书大喜,重赏小校,仍着军政司纪姓名,令纪功禄报功,待封赏之时,查名重用。

  且说霸王亲统大兵,复到汉营,列成阵势,命军士抬油镬,设于军前,将太公置于俎上,命军士传呼曰:“汉兵早退,免烹太公;如不退,烹太公!”汉王急出阵前,亦大声呼曰:“吾与霸王俱北面事怀王,结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如若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言罢,语笑自若,似无哀戚之意。霸王大怒,即欲烹太公,项伯急向霸王前止之曰:“凡为天下者不顾家,昔大禹圣人也,有父名鲧,而治水无功,被尧帝杀之,大禹仍治水三年,三过家门而不顾。今汉王与陛下争天下,前太公被拘禁三年,汉王略不相顾者,正是以天下为重耳。若今陛下杀太公,既无干胜败之数,反使天下说陛下杀人之父,是为盛德之累也。不若陛下且收兵回营,再为别图,何必挟杀太公,然后为退兵之计?陛下威武震于天下,何乃听此以示怯也。”霸王急令赦太公,遂收兵回营。是日两家俱未经交兵。

  汉王到营大哭曰:“太公虽得暂救,一时不能还国,我诚天下罪人也!”汉王召良、平等议救太公还国,良曰:“若使太公还国,必须差人与楚讲和,况楚方缺粮势弱,必从其议。但无此能言之士,往楚为使命耳。”言未毕有一人上帐曰:“臣愿往与楚讲和。”王见其人大喜,就令往楚讲和,救太公还国。未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共102章)


  • 说明
  • 第一回 胜秦师异人被虏
  • 第二回 不韦风鉴识异人
  • 第三回 安国君剖符立嗣
  • 第四回 智异人窃通朱氏
  • 第五回 不韦窃异人还国
  • 第六回 吕政立暗绝秦嗣
  • 第七回 始皇命徐福求仙
  • 第八回 张良使力士击车
  • 第九回 赵高矫诏立胡亥
  • 第十回 芒砀山刘季斩蛇
  • 第十一回 会稽城项梁起义
  • 第十二回 范增献策立楚后
  • 第十三回 章邯劫寨破项梁
  • 第十四回 项羽杀宋义救赵
  • 第十五回 楚项羽九败章邯
  • 第十六回 秦赵高权倾中外
  • 第十七回 项羽听谏伏章邯
  • 第十八回 收郦生智借张良
  • 第十九回 望夷宫二世被害
  • 第二十回 刘沛公还军灞上
  • 第二十一回 范增观象识兴衰
  • 第二十二回 项伯夜走救张良
  • 第二十三回 贺亡秦鸿门设宴
  • 第二十四回 项羽杀婴屠咸阳
  • 第二十五回 项羽违约僭王号
  • 第二十六回 霸王封天下诸侯
  • 第二十七回 陈平定计救汉王
  • 第二十八回 张子房烧绝栈道
  • 第二十九回 张良复为韩报仇
  • 第三十回 霸王拒谏烹韩生
  • 第三十一回 说韩信张良卖剑
  • 第三十二回 霸王江中弑义帝
  • 第三十三回 韩信背楚走咸阳
  • 第三十四回 韩信问路杀樵夫
  • 第三十五回 韩信褒中见滕公
  • 第三十六回 萧相国深奇韩信
  • 第三十七回 韩信为治粟都尉
  • 第三十八回 萧何月下追韩信
  • 第三十九回 会角书筑坛拜将
  • 第四十回 萧何议罪释樊哙
  • 第四十一回 韩信执法斩殷盖
  • 第四十二回 遣樊哙明修栈道
  • 第四十三回 韩信暗计智章平
  • 第四十四回 谕父老汉王布德
  • 第四十五回 辛奇斩虎遇韩信
  • 第四十六回 韩信火攻破章邯
  • 第四十七回 淹废丘三秦悉定
  • 第四十八回 韩信用计取咸阳
  • 第四十九回 张良说魏豹归汉
  • 第五十回 调陆贾智赚申阳
  • 第五十一回 王陵迎太公入汉
  • 第五十二回 樊哙擒伏司马卬
  • 第五十三回 惧楚罪陈平归汉
  • 第五十四回 董三老遮道说汉
  • 第五十五回 楚霸王彭城大战
  • 第五十六回 汉王收兵入荥阳
  • 第五十七回 张良智韩信伐楚
  • 第五十八回 用车战韩信胜楚
  • 第五十九回 许负说魏豹反汉
  • 第六十回 知汉兴陵母伏剑
  • 第六十一回 韩信斩夏悦张仝
  • 第六十二回 背水阵韩信破赵
  • 第六十三回 行反间范增遭贬
  • 第六十四回 出荥阳纪信诳楚
  • 第六十五回 汉周苛枞公死节
  • 第六十六回 汉王驰赵壁夺印
  • 第六十七回 楚霸王复取外黄
  • 第六十八回 郦食其说齐降汉
  • 第六十九回 烹郦生韩信背约
  • 第七十回 韩信囊沙斩龙且
  • 第七十一回 蒯彻说韩信背汉
  • 第七十二回 霸王伏弩射汉王
  • 第七十三回 广武山楚汉会兵
  • 第七十四回 置太公挟汉退兵
  • 第七十五回 指鸿沟割地讲和
  • 第七十六回 会固陵楚汉交兵
  • 第七十七回 张良会诸侯伐楚
  • 第七十八回 汉王大兵出成皋
  • 第七十九回 周兰谏霸王出师
  • 第八十回 九里山十面埋伏
  • 第八十一回 楚霸王会垓大战
  • 第八十二回 张子房悲歌散楚
  • 第八十三回 霸王帐下别虞姬
  • 第八十四回 楚霸王自刎乌江
  • 第八十五回 汉王改韩信封楚
  • 第八十六回 齐田横义士死节
  • 第八十七回 娄敬议迁都咸阳
  • 第八十八回 汉高帝伪游云梦
  • 第八十九回 汉高帝兵困白登
  • 第九十回 张良从赤松子游
  • 第九十一回 陈豨监赵代谋叛
  • 第九十二回 汉高帝邯郸驻马
  • 第九十三回 吕后未央斩韩信
  • 第九十四回 陆贾智调蒯文通
  • 第九十五回 栗布洛阳哭彭越
  • 第九十六回 淮南王英布反汉
  • 第九十七回 四皓羽翼定太子
  • 第九十八回 汉帝封赵王如意
  • 第九十九回 长乐宫高帝拒医
  • 第一百回 吕太后谋诛功臣
  • 第一百零一回 汉惠帝坐享太平
  • 声明:以上数据资料为会员整理分享上传,或转载自互联网,墨星写作网不对内容的原创性负责,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联系墨星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