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星写作
  • 灵感词库
  • 诗词库
  • 医学库
  • 佛学库
  • 词典库
  • 文库
  • 百度
  • 微信
  • 抖音
  • 知乎
  • 百科
  • 翻译
手法/技巧
查阅

【技术篇】大型书站上下篇

2020/12/8 15:15:512570 个作者有用

1、

书站,特指以长篇原创小说内容提供为主的网站。大型书站,就男性向作品来说,包括孤悬海外的鲜网、隐入二线的龙空、名存实亡的幻剑、卷土重来的17k、努力追赶的纵横、如日中天的起点。大型书站是线上阅读时代最主要的展示平台,也是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上述网站都曾经或现在的站在数一数二的位置上,始终坚持原创小说为运营核心,因为天然占据版权上游的优势地位,它们的运营政策与商业目的,成为影响类型小说创作的重要力量。具体表现,是通过用户交流、版权政策、榜单政策、增值业务四大运营板块加以实施的。正是这些基于网络运营特点的举措,让类型小说在巨大的稿酬金额的推动下,逐步脱离了实体出版的界限,加速运转起来。

2、

互联网创作刚刚开始的时候,写手与读者混杂在BBS上,互联网特有的“交流”“集聚”特性,使得网络成为各种新鲜作品涌现的源泉。书库以其更大的容载量和更好的检索方式,在作品逐渐增多后,替代BBS成为网友主要的浏览方式。此时,却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单纯的静态页面,无法让作者与读者进行交流互动。这让无法获得收入交流欲望又不被满足的作者大为不满,很多作者继续保持着在BBS贴文并与核心读者互动的习惯,而读者更多的书库往往只被看做是一个存稿箱。

2002年,幻剑书盟首先开设书评系统,在书库作品信息页面下开设留言板。这一改进,从根本上同时满足了作者展示、交流的欲望,同时还使得作者拥有一个独立专享的空间,书评区也在QQ群推出之前,成为粉丝的首选集聚地。幻剑书盟也因此开始了流量的迅速增长。2003年8月,迄今为止最受书友怀念的“起点2.0改良版”上线,全面继承了书评区这一模式。

在日后起点独立巅峰四顾茫然的日子里,商业领先者的敏感与担忧显露无遗,博客、圈子、SNS、微博,这些继论坛之后先后成为中国网民热捧的交流形式,被一一移植进了起点,哪怕它们无一获得成功。但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业内领先的书站,首先将自己定位成一个集聚了大量用户的社区。历经多次作者转会风波后的起点,无疑内心深处所坚信的,是内容消失可以再去寻找,但依靠交流集聚的用户规模一旦被超越,才是真正的灾难。

读者与作者的这种直面的交流,使得网络小说重新回归了宋明时代的书场氛围。如果说越写越俗、越写越长,还是在连载出版状态下就已经大量存在的现象,稳定快速的更新、即时情绪的好恶,则的的确确是因为大型书站的交流特性所日益成为类型小说的特征。激烈的竞争和险恶的盗版环境,使得对类型小说创作主力军来说,“你看的爽不爽”这样的问题已经不够,“你今天看的爽不爽”才是重点。

由此一来,看似与情节完全无关的各种升级、各种战斗、各种推倒、各种打脸、各种装逼乃至各种私货层出不穷。爽爽爽爆爆烂,成为大部分畅销非太监书的整体节奏。先抑后扬、高潮后总要调整一下的这种废柴思路,在惨淡的收入面前仅仅保留在新手入门指南之中。文笔较好试图对全文节奏进行高度掌控的作者,在没有掌握双线推进交替高潮技巧前,只能一次次感叹小白文的强大。这些,是网络类型小说最鲜明的特点,与实体向类型小说最大的不同,也是饱受诟病被指责为格调低下媚俗全都是文字垃圾的根本。

我想说的是,看实体书的,一本十五万字二十大毛,花了亲钱的他总不能刚看到不爽就果断扔书。但在互联网上,不看更新就和去看盗版相差无几,你让那些希望与众不同希望更文学一些的作者情何以堪,你用什么让他们相信,终有一天主流读者会蜂拥而至,把他的订阅顶到天边?2009年郭敬明韩寒新书在起点中文网连载首发,最终以总计不到千元的订阅成绩惨淡收场。

好在,这样的局面已经有了发生变化的迹象。

(插花时间:书站不归文化部管,而归工信部和出版总署管,这事我万分支持。扫除垃圾这种让主流念兹在兹的事情,本来就应该让打盗版的老爷们出马而不是那些一门心思满足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大们。)

3、

书站,既然定义为长篇原创小说内容提供为主的网站。如何为用户收集展示原创小说,自然是重中之重。可以说版权政策的演变史,就是一部赤裸裸的战斗史,充满着战天斗地内乱不休的种种故事。

故事的第一节,叫做转载。大致过程是网站以电子形式获得作者同意,在本站内进行作品展示。习惯于在BBS创作的年代里,优秀作品往往在多家网站授权发布,这时作者的心态是分享,一般会选择交流环境最好的网站进驻。双方没有更多的权利与义务,作者不会索取回报,网站也不会约束作者。龙空、幻剑、起点乃至百战、天鹰、爬爬、翠微,都依靠活跃于各个角落的版主,迅速积累起了赶超先进的稿件资源。

故事的第二节,叫做首发。大约在2003年,力争超越幻剑登顶的起点,在“自由转载更受作者欢迎”的普遍气氛下,勇敢的踏出了以网站平台的流量优势约束作者版权的第一步。网站在首页为承诺在起点首发的作品进行专门推荐。首发指的是在所有发布网址中最早出现的站点,一般均由作者本人进行操作,首发的时间限制,根据作者的脾气和当时相对平和的竞争气氛,从五分钟到一个小时的都有。首发的出现,使得一些本来难以获得优质推广资源的作者,得到了更好的展示,网站也因此开始获得专属于自己的独家资源。日后,这种资源的比拼将决定它们的排名,也决定了它们的未来。

(插花时间:时光荏苒,2011年移动阅读基地挟巨大分成收入的优势,在移动互联网上再度提出首发的概念,希望用跨越各个平台的抢先内容,扩大对读者吸引力。但这种钞票换权力的行为,在防盗版功能无力、手打团不懈拆台、最大版权方起点的冷漠以对下,最终如蜗牛赛跑,在互联网最优质作品上,迟迟无法打开局面。)

4、

故事精彩的第三节,叫做分成。分成是vip制度的基础,大部分时候是网站与作者进行分成,具体的分成比例根据竞争程度的不同,从五五到全给都有过,除极少数情况,作者一般都能获得付费用户消费额的五成以上。网站一般会要求分成作品的独家互联网版权,其它版权根据网站在不同时期的强势与否,从优先代理权到独家代理权再到白送给网站的都有。分成模式的语言是,网站提供一个平台,作者在其中打拼,挣多挣少各凭本领。所以,网站规模越大,付费用户越多,分成所能吸引的作者也就越多。逐浪的黑道文、翠微的擦边球,都成功的以分成模式支撑起过一个网站的运营。

在内容相差无几的时候,Vip制度的竞争者,首先是实体出版。后者的市场行情,一般公认的畅销作者,也就能拿到出版定价15%的版税,但分成的优势在于在取消了中间环节后,还可以给作者一半。也就是说作者还是作者,网站变成了书店,大家联手不带出版社和发行商后,把吃掉的利润各自分掉。于是,获得同样收入所需的读者,一下子少了七成。这是一个残酷的碾压,其机理和大卖场干掉小百货店并无二致,同样属于渠道的胜利。于是出身网络投身实体正在奋勇攀爬的作者纠结了,是把自己的实体书从3万再往10万冲,还是回到网络上去争取1万的订阅呢?这是网络作者不再向实体市场妥协的底气所在,也是类型小说两个市场明确分割的开始。

分成背后的丛林法则,使得大量新人作者成功冲入了一线。起点在2006年大约半年的空窗期后,迅速崛起了一批新的大神,与前辈相比,他们更加自信,更加熟悉创作内外的各种事务,更加明确自己特有读者群体的偏好,他们的风格也相对更加稳定。分成规则对作者的严酷锻炼,使得它成为作者成才的大道,也成为作者陨落的悬崖。总的来说,在一个稳定增长的文化市场中,分成的绝对双赢模式,理应是常态。即便在实体市场,能逼得出版机构不赚钱也要签约出书的,每年也不过是聊聊数人,他们也必须用不断上升的成绩来保证今后合约谈判中的强势地位。

5、

故事发生变奏的第四节,叫做买断。买断本来是网站和版权机构利用出版资源获取利润的方式,以相对低价买入作品部分或全部版权,再高价卖出获得营业利润。当vip制度初创,幻剑、起点、天鹰混战不休的时候,出现了用买断保障作者收入预期,以留住优质版权资源的做法。2006年17k依靠挖来起点几乎一整个编辑团队和大部分最优秀vip作者,大张旗鼓进入市场并导致资本之间的大规模战斗后,买断的盈利目的就一去不复返了。如今,买断版权更多的是为了给作者以创作保障,能否盈利全赖网站的版权运营能力。近年来,出于竞争目的的各种买断,基本都是贴钱运营的。

作品的买断,有的只买互联网版权有的是连同简繁体一起买,全部买断的话,一般都是作者获得的利益会更大一些。还有一种买断字数和年限的,俗称长约,能签下长约的作者往往是已经有多部作品,在一个较长时间段内证明过自己的实力,签长约主要为了在相对高点锁死未来收益。从起点跳槽的作者,买断所需要付出的价格会高一些,因为要补偿作者失去原有读者基础的“溢价”。2011年随着多家资本势力的进场,纵横跳槽的作者也出现了溢价现象。

因为种种原因,买断滋生出很多不良的现象,最典型的是找枪手、卖合同、编辑吃回扣等现象,因为收入与作品表现无关,对续写的要求进一步降低,为了获得更大利益,有部分作者在获得买断合同后以一个较低的价格交予他人创作。对于失去上进心的作者、失去职业道德的编辑来说,买断是天堂,买断也是毒药。

另一方面,与必须玩命贴合读者需求的分成作者不同,一部分适应了网络连载创作的作者,反而由此获得一个相对宽松的创作环境,让他们可以相对更从容不迫一些的进行自己所希望的创作。烟雨江南、酒徒、猫腻,近年来的作品中自我实现的痕迹越来越明显,和版权买断有着深刻的联系。唐家三少最近几本书,成绩和版权协议类型也形成了美妙的同步曲线。

6、

故事开始让外人觉得恐怖的第五节,叫做福利。是网站处于运营目的推出的版权政策,一般有两个诉求,一是为了刺激作者更多更稳定的码字更新,二是为了鼓励作者不要因为没有收入而放弃在本站进行创作。目前的福利政策往往将二者结合,针对签约上架的作品按每月完成更新的字数,给予一定的补贴。2011年纵横出于提升更新作品数量、更多吸引中低端作者的目的,继不用上架也可享受福利外,进一步试行了不用签约也可享受福利的政策。

如今,依靠先发所积聚的平台优势,福利政策已经成为后来者的一道门槛,无论是否愿意,无论要贴补多少银两,新成立而四处拉拢作者的网站,总是要拿出一笔钱,每月付给那些按时按量完成了创作的作者们,而不问质量。这个事实一方面证明了各运营方对“独家内容每日更新量”的重要性的肯定,另一方面则让网站培育下的作者金字塔结构呈现更宽阔的底边。每月数百上千的收入,虽然微薄,但它已经切实的让网络写手成为了一种职业,让失业的、待业的青年可以认真考虑的一个职业,而不再是那种“只要你努力,美好的明天一定会来到”的选择。客观上,这进一步降低了开始创作所需的笔力、热情和勇气,在各大书站比特迅速冗余的同时,让多年的老书虫,找书更加的困难。

下面,我们将迎来这个故事最高潮也是最狗血的部分,委托创作。

|||


三、大型书站(下)


7、


2008年,为了更好的进行文学帝国的扩张,更好的与主流文学界结合,成功运营了新浪BLOG的侯小强入主盛大文学出任CEO。第二年,在盛大文学举办的“全球写作大赛”,却让一份委托创作协议曝光。协议规定,作者所原创的稿件,所有版权将以“委托创作”的名义永久渡让给起点中文网。在领取一次性稿酬之后,作者对自己的作品就仅仅拥有署名权了。

这种协议的好处显而易见,平台一方可以依靠大量无需再度分润的版权资源,大量终身归属于平台的版权资源,与外部版权需求方进行合作,攫取利润。而在这种合同所保护下的获得的额外利润,有时可以达到作品所创造的商业价值的80%以上。这是起点达至巅峰的业界领先地位的明证,也是迄今为止对作者创造价值最凶残的掠夺。

如果像起点名编特别白同学那样,作品多少有一些职业创作的味道也就算了,但在作者本人出具大纲、构思、人物乃至书名的时候,它怎么就委托创作了?在作者辛辛苦苦码了一年,他怎么就永远和作者没关系了?我可以充分理解这个协议背后的商业驱动,但我至今无法明白,写手出身的起点核心团队、悲天悯人的主流文化精英侯总,出于什么心理会放任这样的协议成为建立盛大文化帝国的基石。

第一次露面,是面向渴望成名的大赛选手;第二次露面,是整体买断的求稳作者;到第三次露面,就已经是没有任何额外报酬的分成作者了。这时,作者所面临的是,自己创作的作品在一个场合所创造的商业价值,自己可以拿到一部分,之后这部作品除了抄袭涉黄恶毒攻击社会主义,就和自己没有一毛钱关系了。这时,作者所听到的,就是爱签不签。

2010年,早已赚了很多钱的起点中文网,被一个根本不怕赔钱的家伙,迎头来了一记闷棍。2008年开站之初混乱不堪的纵横,从2009年底到2011年初,前前后后从起点挖走了多位大神。沟通之顺利,转会之迅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无论有什么私情在,一个事实是,他们大多在老书即将完本的时候收到了新书的委托创作合同。

起点的回应是,加班加点四处联系中高层作者,尽力将原有合同统一替换为委托创作合同。一阵媒体上的喧嚣之后,以起点将运营近一年从未分润的无线版权收入拿出与作者分成,之后烟波散去,不了了之。

8、

起点在一系列危机中,所展现出的分析力、决断力、执行力,令人赞叹不已,也是类型小说在线上阅读时代的核心舞台。但一家独大的市场地位和资本的本质,使得在缺乏竞争的环境下,它总会本能的优先考虑获得更大的利润。2010年集体跳槽事件,直接导致起点提升给予作者的稿酬待遇,并在随后开始分发本不在计划内的大量无线分成收入。

竞争所带来的变化,已经真切的发生在了作者群体之中,所以才有起点年会大家举杯遥祝转会纵横的诸位兄弟的八卦流传,才会有纵横主编新婚搞成了起点作者年会的场面出现。资本角逐的战场,因为这些同喜同悲的作者们,添了许多暖意。

即将到来的2012,除了赚了很多钱的起点、不怕亏钱的纵横,终于赚到了的17k,现在又多了坚信自己能赚到钱的腾讯,在门口扭扭捏捏琢磨怎么才能赚到钱的百度,加上进来一趟被吓回去了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赚到钱的淘宝……随着大鳄们开始起舞,戏台上越来越热闹了。

谁偷笑,谁知道。

9、

如果说获得版权是书站的生存命脉,由排行榜和推荐位所组成的榜单系统就是书站的运营基础。这是面对读者进行内容推介的主要阵地,也因此成为书站的权力场。排行与推荐的区别在于排行榜为用户行为产生的自动榜单,网站仅出于某种运营目的进行规则和特定作品的调控;推荐位则是完全由编辑部掌控的人工推荐资源。

当网站平台的流量越来越大,同期连载书籍越来越多的时候,网站所能拥有的推荐资源和排行榜位置分布、规则设定,就越来越重要。优秀的榜单系统,需要达到推荐效果明显、引导用户行为、顺应网站运营策略的三重目的。完整的即时明细榜单一般会在书库总列表或站内搜索引擎出显示。一般来说,信息越密集的网站,排行榜的作用就越大,因为用户本能的相信,由其他用户行为集聚而成的榜单,公信力更强。这是一种“很多人看过的书,我也不妨看看”的朴素心理。

排行榜可以按三种维度进行解读。一是行为类别,一般包括点击,数据基础是用户打开该作品所产生的PV;收藏,数据基础是在站内书架中收藏该作品的用户数量;推荐,数据基础是用户向其他站内用户推荐该作品的总次数。不同行为因用户所特别花费的时间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价值和意义。一般来说,点击表示该作品被关注的程度,收藏代表较忠实的用户规模,推荐表示总体好评程度。同等水准的作品,一般来说篇幅越长点击推荐就会越多。而收藏数据将关系到该作品在书站上的销售成绩。

第二种维度是产生行为的用户身份,分为游客、注册用户、付费用户三种;比如游客的点击在注册用户那里就会成为会员点击,而注册用户的推荐在付费用户那里就会成为鲜花、月票这类的站内增值产品。根据运营策略的要求,对不同身份的用户行为进行区别对待,是书站进行用户转化、培养消费习惯的重要手段。在实践中,已经获得最大关注的作品,往往在未来会获得更大的关注,这种集聚效应,使得各种自掏腰包刷重要榜单的行为成为必然。在起点,已经出现用户消费阅读了一个月,回头把月票一卖,没准还能赚点的现象。

第三种维度是用户行为所针对的作品大类进行区分,在诸如玄幻、历史这样的顶级分类中,按序排列针对此类作品中各种不同用户不同行为的数据。这种分类榜单的作用,主要可以判别用户对不同类别作品的整体接收程度。但总的来说,是为了只想在具体类别中找书看的用户准备的,是为了各个分类频道准备的。

和大多数同学的观感不同,我始终觉得,依靠强大读者群体,起点在类型小说多元化上的努力,和对“叫好不叫座”作品的推荐上,始终是真切的付诸行动并且效果最大的。这里面的主力,当然是三江阁。自开局沉闷的《兽血沸腾》通过三江阁推荐一炮而红后,三江在起点中的地位就被确立起来。而在日后的岁月中,也确实有不少相对小众的作品,经由三江的推荐得到更大的成功。

除了类似这样由站方刻意控制的独立版块,书站的大部分推荐位置,会按照重要性的不同,按编辑部拟定的规则,分时段安排给站内所有符合相应条件的签约作品。

书站的榜单政策与其说是网站的态度,不如说是商业化运营下的书站对站内用户的行为分析,哪种榜单能得到更多用户的关注,哪种规则更受用户的欢迎,用户的不同行为如何区分价值的大小?起点首页充斥着“小白书”的现象,站方并不应受到更多的指责,因为那是更大基数的读者愿意投注更大热情下的自然产物。而多年来针对排行榜的刷票行为愈演愈烈,但针对推荐位的“买卖黑金”丑闻却几乎没有,这也是网站自律和努力的一种体现。

至此,这一部分主要对象是新入行的投资人,如何判定现有书站的榜单,应该从什么角度设计自己网站的榜单,在什么时刻需要对现有榜单进行调整?看过上面这些榜单的解释后,你需要铭记一点,榜单的首要作用是有效的推荐,所以集聚效应是最为重要的,在站内总共只有几百本良莠不齐的作品时,在网站总共只有几万PV时,无论你准备什么榜单,在首页留出20个位置,都已经足够了。

10、

大型书站因为内容提供而产生的用户黏性,比资讯类门户要高的多,而付费用户比例较高的特点,也让它们展开各项站内增值业务相对顺利。主要包括月票、鲜花、盖章这样的


觉得这篇写作素材对您有用?您可以 ——

加入我的收藏 复制本文地址
墨星写作官方推荐

分类小说素材库

AI写助师
上新和历史 墨星写作网VIP 引荐员计划
我的 客服
墨星企业微信客服

墨星官方微信客服

或打开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