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星写作
  • 灵感词库
  • 诗词库
  • 医学库
  • 佛学库
  • 词典库
  • 文库
  • 百度
  • 微信
  • 抖音
  • 知乎
  • 百科
  • 翻译
杂烩素材收录
查阅

野史八卦 上官婉儿葬事如何

2017/7/12 11:49:007760 个作者有用

  核心提示:婉儿的葬事如何,完全没有记载。但是《旧唐书·后妃传》说韦后与安乐公主被枭首展于东市……三人虽然都是所谓“礼葬”,但非正常死亡下的尸首存留就不好说了。……可见当时都有“戮辱”之实。

  招魂葬是虚拟的葬礼,是在尸首全无情况下为了礼数不得已而为之,朝廷不会轻易进行。作为罪人的上官婉儿即使当时尸体已经找不到,朝廷也不会为其行什么招魂葬。当然婉儿的墓中究竟有无尸骨,以及墓的情况究竟如何,还有待考古发现以证明。

  近日媒体报道了武则天女官上官婉儿墓葬的发现。上官婉儿其人其事早先曾编入话剧,又因近年电视剧的播出,以致一般百姓都耳熟能详。墓的发现使得其生平及葬事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引起了不少的关注。但目前的报道十分简略,从中仅能知道其墓距唐长安城约二十五公里,形制是带有五个天井的单室砖券墓。但室内无棺椁,仅发现少量性质未定的碎骨,并存有一方楷书墓志和志盖。墓志记载其葬于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八月,志盖上题“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表明其人确实是以二品的昭容入葬。其室内并无盗洞却破坏严重,以此为上官婉儿的葬事留下了诸多悬念。

  史书关于婉儿的死记载很简单,只说韦后和安乐公主毒害中宗,婉儿作为同党也深陷其中。只是她早因节愍太子李重俊谋反事看出依附韦氏不是长久之计,所以“自是心附帝室,与安乐公主各树朋党”。当其年六月庚子(二十日)李隆基冲入宫中时,她拿出之先草拟的遗制,表示已有使相王(李隆基父、中宗之弟睿宗)参政的谋画,却仍然没有获得赦免而被当即“斩于旗下”。

  其后婉儿的葬事如何,完全没有记载。但是《旧唐书·后妃传》说韦后与安乐公主被枭首展于东市,“翌日,敕收后尸,葬以一品之礼,追贬为庶人。安乐公主葬以三品之礼,追贬为悖逆庶人”。“翌日”就是明日,唐朝的帝王后妃陵墓都是死后再建,虽然被杀被贬,但是既然按品礼葬,再草率也不能第二天即办,所以次日收尸后入葬大概还等了一段时间。根据记载,韦后贬为庶人的诏书是在睿宗即位后的景云元年七月乙亥(二十六日)颁下,下令礼葬大体在此同时。婉儿如何入葬不知,但以二品入葬的决定恐怕也是在这个时候,真正完成葬事可能在八月以后,所以婉儿的墓志如果说在八月时间是吻合的。

  只是三人虽然都是所谓“礼葬”,但非正常死亡下的尸首存留就不好说了。包括睿宗的诏书也说“亲有迁幽之义,无戮辱之典。仓卒之时,乱兵所及,致不以礼,深用怃然,宜矜罪戾,且慰泉壤”,可见当时都有“戮辱”之实。但凡反抗朝廷,有“悖逆”罪名的人,在唐律是列入“十恶”之中,大体都是没有好下场的。高宗、武则天以来尤其残酷。

  例如唐初外戚、功臣柴绍的儿子柴令武尚巴陵公主,永徽中公主和房玄龄儿子房遗爱谋反,令武连坐。朝廷“遣使收之,行至华阴自杀,仍戮其尸,公主赐死”,是人死了尸首也要再戮一遍。高宗朝宰相郝处俊,自己死时非常风光,不但高宗亲至“光顺门,举哀一日不视事”,给与高额的赙赠,而且令百官赴哭,给灵轝并将家口递送还乡,官供葬事。但是由于他的孙子郝象贤坐事伏诛,临刑言多不顺,招致则天大怒,令斩首后再支解其身体,并发其父母坟墓,焚烧尸体,郝处俊也被斫棺毁柩。武则天时李世勣的孙子徐敬业起兵反叛,兵败后被追削祖父官爵,剖坟斫棺,复本姓徐氏。一人犯罪牵连已葬的父祖都被毁尸灭迹,本人的尸首自不用说。

  还有武三思与武崇训父子被节愍太子李重俊所杀,重俊失败又被左右杀害。中宗将其首献于太庙及祭三思、崇训之柩。但是李隆基取胜后,不但活着的“武氏宗属,诛死流窜殆尽”,而且追削武三思父子的官爵谥号,“斫棺暴尸,平齐坟墓”。窦怀贞谄事韦后和安乐公主,取韦后乳母为妻,号称“国■”(■意为父),韦氏败后他投奔太平公主,结果公主与李隆基矛盾激化,欲谋作乱事泄,怀贞惧罪,投水而死,追戮其尸,改姓毒氏。足见政治斗争你死我活,斫棺戮尸是常见的报复手段。

  更何况看看上官婉儿死时的情况,也不难得知宫廷内外杀戮现场的混乱。据说李隆基联合了羽林军首领葛福顺等攻入玄武门,杀死三人后,又分遣万骑收捕韦后余党。当时不仅中书令宗楚克及其弟、左仆射韦巨源被杀,马秦客、杨均、叶静能这些韦氏徒党也被枭首,而且兵部侍郎崔日用还率军杀入韦氏亲族聚居的城南杜曲,“襁褓儿无免者,诸杜滥死非一”。杜曲、韦曲是门宗强盛的韦、杜两大家族的聚居地,民间历来有“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之说。其时韦氏被灭族,连杜氏也无辜受害,官兵大开杀戒,婴儿不免、血肉狼藉的场面可以想见。且兵众践踏之下,首罪者的头颅、尸身能否存留更是一个问题。

  另外,如果没有朝廷的允许,无论家属或亲戚朋友都是不敢光明正大去收尸的,当然也不能举行切合本人级别身份的葬礼。韦后及安乐公主的收葬乃朝廷明令,上官婉儿恐怕也不例外。其墓葬和墓室、俑人等都是二品的规格,而且砖券的墓室在短时间内修成也要费不少人力人工,如若不是朝廷下令,有关部门按制执行,是不可能有此规模设施的。其葬事应当是完成的,只是其尸身是否保存完整不得而知。

  其实,即使本人尸身完整,棺柩俱全,也难保一定能入土为安。因为不但子孙犯罪殃及父祖,即自身由于某些政治原因或者死后发现罪责也可以被斫棺弃尸。上官婉儿没有直系亲属,受后世牵连的可能性似乎不大,但是否会由于其他原因而墓室被官家所毁呢?须知在此之后不久还有一桩公案,这就是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的企图政变和最终被杀。

  史书说太平公主多权略,武后以为“类己”,婉儿由于武则天之故,与太平的关系自然密切。太平公主于中宗朝权柄不殊,中宗崩后,立温王重茂为太子,以韦后和相王辅政的遗制就是由太平公主和婉儿同拟。玄宗朝宰相张说在为婉儿文集题序的最后说:“镇国太平公主,道高帝妹,才重天人,昔尝共游东辟,同宴北渚,倏来忽往,物在人亡。悯雕管之残言,悲素扇之空箧,上闻天子,求椒掖之故事;有命史臣,叙兰台之新集,凡若干卷列之如左。”意思是太平公主由于昔日的同行共处,悲悯婉儿的死亡,痛惜其才情的流逝,故以保存宫廷故事为名,请求皇帝将其着作收为文集。也就是说,婉儿的文集其实不是常说的由唐玄宗,而是由太平公主在其死后不久就提出编纂了,时在太平被杀之前,可见两人感情之深。太平公主被玄宗及其手下认为是凶滑无比,相比韦后和安乐,对玄宗政权更有切身之害、锥肤之痛。那么,玄宗会不会因为发现婉儿与太平勾结的更多罪证,或者从对太平的憎恨殃及婉儿,追加其罪而下令再行抛棺弃尸呢?当然这样说目前尚无依据,只是一种揣测罢了。

  总之,李、武政权的帝位和夺权之争一直延续到玄宗朝,其间跌宕起伏,惊心动魄,参与者的命运自然因政变而死生。不过大多数政敌常常不是直接被杀,而是被放逐远地,历来对重大犯罪也都是如此,皇子王孙概不例外。武则天时代李氏子孙就多被放逐远州,他们常常是流放后再被杀,或者因条件艰苦而病亡。而一旦贬官流放,本人及家属无论生死,没有朝廷的赦免是不能回到京师的,所以死后大多也只能葬在贬所,只有获得朝廷批准才能将棺木或尸骨重新迁归京师。

  中宗至玄宗是为流贬者平反最多的时期,皇族或外戚被平反迁葬后,往往重新举行隆重葬礼。章怀太子李贤和中宗李显都有过流放的历史。李贤被流于巴州,死于武则天酷吏丘神勣之手。虽得追封雍王,但直到中宗反正,才由其子迎柩还京。睿宗景云二年(711),又被追赠太子。据他先后的两方墓志说,朝廷派遣金紫光禄大夫、卫尉卿杨玄琰和正议大夫、太子率更令贺兰琬为其监护丧事,册赠司徒,陪葬乾陵,自京给鼓吹直达墓所,说明葬礼是按照皇帝下诏葬事、有护丧使的“诏葬”标准进行的。其妃房先忠之女也得合葬。房先忠之女是高宗亲自看中配与李贤为妻的,但从不久前公布的房先忠墓志来看,他却受李贤牵连流配五岭之外的辩州。死后“崎岖灵榇,狼狈荒陬”,虽然被千辛万苦归返郑州,却只能“权殡道侧”,直到中宗景龙二年(708),才得与妻子合葬,归入其父房仁裕陪葬昭陵的坟茔旁。

  无独有偶,中宗的岳家韦氏也未能幸免。韦后父玄真被配流钦州,其子四人也死于容州。中宗复辟后,与韦后亲自为岳父全家举行迁葬之礼。可以知道的是,当时不仅赠后父为太师、酆王,所谓“庙号褒徳,陵号荣先”,竟给以帝王陵、庙的名义;韦后的兄弟们也都封王陪葬。韦后弟韦泂的墓志记载了为其送葬的仪式。葬礼不仅有丧事官给,赙赠粟帛等优厚待遇,且竟用了礼部尚书韦温、太子詹事陆颂、秘书监虢王李邕、试雍州司马崔日用等四人护丧,唐朝皇帝下诏葬事一般只有护丧使二人,护丧使一次用四人的规格极为少见。墓志还夸耀了葬事“赐东园秘器,葬日给班剑卌人,羽葆鼓吹仪仗,送至墓所往还。长安调卒,将作穿土。会五月之侯家,交两宫之节使。车徒成列,达灵文之寝园;铙吹相喧,震京兆之阡陌”的诸般待遇和热烈气氛。“长安调卒,将作穿土”,是说丧事卤簿皆由官给兵卒组成,并由将作监为之造墓。班剑卌(四十)人和羽葆鼓吹仪仗也是给诏葬大臣的最高礼遇。可见葬礼处处踵事增华,帝子皇孙也无从相比。为给其送葬,不但大臣都排列在城西青门之外,中宗和韦后也亲赴长乐宫等着丧车经过。更奇特的是,葬礼竟然还为韦泂选配了崔道猷女以行冥婚,可以说已是迁葬仪式的登峰造极。

  当然,对绝大多数归葬的官员来说,并不会有这样的荣耀。他们最多只是获得赠官,而未必会有经济补偿和重大仪式。相反,他们的棺柩及其家属的回归往往历经千辛万苦,甚至要动用所有身家积蓄并借助亲朋之力。但是对家族而言,能够将尸柩遗骨迁返另葬已经是最大的心愿,不仅唐前期如此,唐后期也是如此。唐朝的着名宰相如长孙无忌、褚遂良、刘晏、宋申锡、李德裕等也都有着被杀被贬,而终究棺柩回归的过程。唐代风俗,特重归葬。犯罪官员的迁葬回归,也成为其中引人注目的特殊一景。

  回过头来再说上官婉儿的葬事。婉儿的葬事自然与平反迁葬等无关。但是,墓葬中棺木全无的情况确实给人留下了疑问。我们已经谈到了尸体可能不全或者棺木被毁的情况,那么唐朝有没有墓冢中确实不见尸骨的实例呢?这就要说到一种特殊的葬式——招魂葬。

  招魂葬由来久远。传说黄帝有衣冠冢在桥山(在今陕西黄陵县北),后世即将无尸骨的招魂葬作为一种葬式。据说汉高祖起兵野战,其父母丧于黄乡,天下平定后,乃使使者以梓宫招魂幽野。汉以后朝廷、民间都有行之,尽管历代礼家多有非议,但史书的记载却说明招魂葬历久不绝。

  唐朝廷的招魂葬是起自中宗和思皇后赵氏。赵氏是中宗为太子时所纳的妃。母高祖女常乐公主,为武则天所恶,妃也被幽禁废死。其父赵瓌参加越王贞谋反被杀,常乐公主坐死。神龙元年赠后谥为恭皇后。中宗既崩将葬定陵,必须选择陪祔的皇后。时韦后已得罪,定议改后祔葬,追谥“和思”。但皇后原来葬在何处已经不知道了,所以决定实行招魂祔葬之礼。太常博士彭景直上言,说古无招魂葬之礼,不可备棺椁和棺车。宜据《汉书·郊祀志》所言葬黄帝衣冠于桥山的故事,以皇后袆衣(礼服)于陵所寝宫招魂,置衣于魂轝(即安置灵魂牌位的车)上,以太牢告祭。并将衣移放寝宫,置于御榻之右,再以衾被覆盖而祔葬,于是最后的葬礼就这样形成了。

  此后可以知道的是,睿宗即位后,为他的两位妃子,即昭成、肃明二后也举行了同样的葬礼。二妃都是被武则天所杀,景云元年追谥皇后,将招魂葬行于东都洛阳城南,分别葬入靖陵和惠陵。睿宗崩,均被迁祔桥陵。还有唐后期宪宗为其曾祖母沈氏也举行了类似的仪式。沈氏是代宗妃、德宗母,安史之乱中失散洛阳,生死未卜,德宗即位多年寻访未果。故宪宗永贞即位,在举办德宗葬礼时,也为沈氏的魂灵找到归宿。这就是事先准备好皇后袆衣一副,在为德宗送葬的同日为曾太皇太后沈氏发哀,令内官以袆衣置于幄内,并择日将其祔庙,并祔于代宗元陵寝宫,其祔葬之意是与上面相同的。

  招魂葬是虚拟的葬礼,是在尸首全无的情况下,为了礼数不得已而为之,朝廷不会轻易进行。以上几位皇后的死完全是因宫廷政争或者战乱所导致。为她们举办招魂葬也是为其正名和复位,这与上官婉儿的情况完全是相反的。可以说,作为罪人的婉儿即使当时尸体已经找不到,朝廷也不会为其行什么招魂葬。当然婉儿的墓中究竟有无尸骨,以及墓的情况究竟如何,还有待考古发现以证明。不过若能因此更多地复原一段唐朝真实的历史,婉儿墓发掘的价值也就可想而知了。


觉得这篇写作素材对您有用?您可以 ——

加入我的收藏 复制本文地址
墨星写作官方推荐

分类小说素材库

AI写助师
上新和历史 墨星写作网VIP 引荐员计划
我的 客服
墨星企业微信客服

墨星官方微信客服

或打开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