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星写作
  • 灵感词库
  • 诗词库
  • 医学库
  • 佛学库
  • 词典库
  • 文库
  • 百度
  • 微信
  • 抖音
  • 知乎
  • 百科
  • 翻译
文化历史百科
查阅

人文通史 历史上并不存在宫廷秘方

2016/11/24 15:19:372820 个作者有用

  刘一达是北晚的老记者,专注于京味儿文学写作,深谙老北京文化。许多老北京人都读过他写的小说,特别是《人虫儿》、《画虫儿》、《故都子民》等作品,不仅被广播电台录成有声小说,还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播出。这不,与《传世猫碗》互为姊妹篇的长篇小说《御膳房》马上就要出版了,小说背后,有着不少故事和掌故,我听刘一达娓娓道来,也感受着他对京味儿文化的坚守。

  御膳房里故事多十几年前,当刘一达写《传世猫碗》的时候,就琢磨着要沿着这条线溯源,谈谈宫廷里的美食故事。一来二去,就想到了御膳房,由御膳房,想到了案上的厨师,他们为了博取皇帝的赏识,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的“宫心计”,这就是《御膳房》的主要故事。

  “乾隆皇帝登基之前,御膳房的厨师做的都是关东菜,沿袭努尔哈赤入关前的传统,加之历代皇帝勤勉政务,也无暇四处搜罗新奇食物。但在乾隆登基之后,曾六下江南巡视,因钟情南方菜的美味,他从各地广纳名厨入御膳房,御膳房的格局至此被打破。”可想而知,当精致、细腻的南方菜与粗犷、大气的关东菜相遇,再加上鲁菜杵在当间儿,必然是争得不可开交,谁都在绞尽脑汁变花样。如此“争宠”,到最后只能是结下梁子,变成世仇。直至现在,各大菜系也在暗自较劲,非要比出上下高低。

  别看《御膳房》是一部长篇小说,但刘一达的写作原则之一就是要坚持基本史实不能变,在此基础之上再考虑情节虚构的问题。写小说时,他成天泡在档案馆,在浩如烟海的史料当中找寻有关的信息,每一条记录、每一张膳单,都逃不过他的视野,从中他感受到了皇家餐饮文化的博大,也发现了人们在历史认知上的一些谬误。

  “比如这‘御膳房’,现在好多人都以为太后、嫔妃的一日三餐都是来自御膳房的,这大错特错。所谓‘御膳’,这个‘御’字,是皇帝的专有名词,御膳房这两三百号人,都是专职伺候皇上的。至于宫里其他人的厨房,只能叫‘膳房’,加了‘御’就越制了。”还有一个现象与当下社会关系紧密,许多餐饮企业在对外宣传的时候总会打上“秘方”的旗号,在刘一达看来,历史上根本就不可能存在这种宫廷秘方:“皇帝的一日三餐受到严格管理,每次用膳都会有膳单存档,主配料都有明确记录。再说了,皇帝入口的东西,怎么能秘而不宣呢?要是下毒就麻烦大了,所以根本不大可能。”

  与其费尽心思斗心眼、搞包装,不如踏踏实实做好每道菜——《御膳房》告诉人们的,还是这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难得才显珍贵在北晚工作这些年,刘一达时刻不离京味儿文化,一辆自行车,他跑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采访和接触了至少五万多个不同职业、不同角色的北京人,留下的采访笔记有五十多本。而刘一达开始参与北京美食的报道,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事。

  当时,《北京晚报》办了一个“新食府专版”,专门报道在北京各处的美食,刘一达负责稿件的采写工作。那时美食宣传的平台就那么几个,容量也很有限,想在北晚上登一篇报道都需要排队。看不完的店、品不完的美食、写不完的稿子,刘一达一边了解京城美食圈的新动向,一边跟着大厨学独门秘籍,与之相对应的是,自己的体重严重超标,从140斤增至190斤……那是一个时代的状态,从饿得没的可吃、到有吃的刹不住闸、再到吃大鱼大肉,很多人都和刘一达一样,腰围陡增。而到如今,物质极大丰富,现在讲究的是荤素合理搭配、量适可而止,一切从身体健康的角度出发,人们也都回归理性,愈清淡、愈简单。

  1954年生人,不到16岁就进工厂,干的是又苦又累的烧炭工作,刘一达回忆起这段经历,总是感触颇深:“每天早上,我必须要吃上两个油饼、两个烧饼,喝两碗豆浆,一个上午才能顶下来。有一回我就是少吃了一个烧饼,结果还没到中午腿就已经发软,干不动活儿了。吃饭其实就是为了能把活儿干完,来不及考虑别的。有时候为了中午能多吃点儿,我还和几个哥们儿到食堂帮厨,别瞅就是多这一个豆包、半勺菜,心里都挺美的。”年少的刘一达还曾参加过一次吃饭比赛,那次他的“战绩”是五个豆包、四个馒头、两个饼子,总共二斤三两粮食,肚子撑得圆鼓鼓的,“吃这么撑,不能躺、不能跑、不能喝水,只能慢慢溜达着。”发了工资,去食堂“奢侈”一顿,花两毛二买一个熘肉片,提职称时在“老莫”请同事“狂撮”掉半拉月工资,也都已成为那个时代难忘的回忆。美食难得来,也就显得珍贵,真当成了家常便饭,也就没这么多印在脑海里的记忆了吧。

  刘一达曾经写过一篇《百菜大战京城》,将对北京美食的观察提升到一个全新高度:“的确是吃在北京,各地的风味都能在北京品尝到。而各个菜系在北京,基本上都是各领风骚三五年,没有一个能够长久独占鳌头。”这个结论放到如今,也并不过时,刘一达还新补上一句:“人们从吃环境、吃文化、吃地理,开始回归到餐饮的本真,这是进步的标志。”

  人物档案刘一达,曾为《北京晚报》记者,广角专版主持人。现为北京文联理事、北京作家协会理事、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迄今为止已创作出版了十多部长篇小说,四十多部纪实文学散文随笔,代表作有《传世猫碗》、《人虫儿》、《故都子民》、《坛根儿》、《咂摸北京》、《京城玩家》等。他的文学创作,形成了独特的京味儿风格,深受读者喜爱。


觉得这篇写作素材对您有用?您可以 ——

加入我的收藏 复制本文地址
墨星写作官方推荐

分类小说素材库

AI写助师
上新和历史 墨星写作网VIP 引荐员计划
我的 客服
墨星企业微信客服

墨星官方微信客服

或打开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