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星写作
  • 灵感词库
  • 诗词库
  • 医学库
  • 佛学库
  • 词典库
  • 文库
  • 百度
  • 微信
  • 抖音
  • 知乎
  • 百科
  • 翻译
字词句篇描写
查阅

古代文学素材专题 “功能宗旨”的写作

2009/10/30 14:20:3622040 个作者有用

【古代文学素材专题】“功能宗旨”的写作

文章合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文章理当为了适应时世的需要而著述,诗歌理当为了表现事物的需要而写作。

●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

《周易》鼓动一下使之行动起来所凭籍的是文辞。

●明道之谓文,立教之谓文,可以辅俗化民之谓文。

明·宋濂《文说赠王生黼 》明道:阐明义理。立教:建树政教。辅俗化民:辅导风俗和教化人民。

●文可以变风俗,学可以究天人。

唐·李白《宋中丞自荐书》文章可以改变风俗习惯,学识可以推究天理和人道。

●文章以政通,而风俗从文移。

唐·裴延翰《樊川文集序》文章可促使政治通达,而风俗也随文章本身而写作。

●文者,贯道之器也。

唐·李汉《集昌黎文序》贯道:贯通道理,传扬主张。器:用具。文辞是贯通、传扬道理的的工具。

●文学以载道也。

宋·周敦颐《通书·文辞》写文章就是表达思想。

●文以载道。

明·茅坤《与王敬所少司寇书》文辞是用来记述和阐发一定的道理和主张的。宋·欧阳修《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言以载事,文以饰言”

●诗主言情,文主言道。

清·费锡璜《汉说总说》诗歌以表达情感为主体,文章以表达义理为主体。

●文,虚器也;道,实指也。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言公中》虚器:空的器具,即表现形式。实指:实在意旨的所在,即思想内容。

●所谓诗,所谓文,实国事、世事、家事、身事、心事系焉。

宋·郑思肖《心史总后叙》实:实在即是。系:依附、委系、联缀在一起。诗文是用以反映国事、世事、家事、身事、心事的。

●诗之道甚大,一人之性情,天下之治乱,皆所藏归。

清·黄宗羲《诗历题辞》诗歌所蕴含的道理很重大,小则陶冶一个人的性情,大则干系到国家的治乱。

●观乎人文以文成天下,观乎国风以风察兴亡。

唐·刘知几《史通·载文》人文: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国风:《诗经》的组成部分,包括《周南》、《召南》和《邶风》、《鄘 风》、《卫风》《郑风》、《齐风》等十五国风。强调了文章和诗歌的巨大的社会功能。

●文章之得失,岂不系于治乱哉?

宋·曾巩《王子直文集序》系:依附。国家的治与乱对文章的得与失影响极大。

●不有风雅颂,何由知功名?不有赋比兴,何由知废兴。

宋·邵雍《特画吟》风雅颂、赋比兴:诗经六义。前为诗的类型 ,后为方法。从诗经才知功名和兴废。

●文之盛衰,实关时之否泰。是故先王从诗观民风,而知国之兴废。

明·刘基《苏平仲文稿序》否泰:《周易》中两个卦名,泰谓“天地交而万物通”,否谓“天地不交而万事不通”。合用指世道的兴衰和人事的通塞。民风:民俗风气。废:败。

●或重述旧章,了不殊于既往;或苟兴新说,竟无益于将来。

唐·孙过庭《书谱》旧章:老一套的过时的章程或述说。殊:超过。苟:马虎。新说:新主张见解。

●正人心,善风俗,莫要于诗。

清·刘开《读诗说上》端正人心,善化风俗,没有什么比诗更重要的了。

●曲之无益于风化,无关劝戒者,君子不为也。

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无益于教育感化和无关规劝儆戒的词曲,正派的人是不写的。

●为文不能关教事,虽工无益也。

宋·叶适《题周子实所录》写文章如果不能关及教育感化的事,虽然写得精妙也没有益处。

●尤恨其儿女情长,风云气少。

南朝·梁·钟嵘《诗品》儿女情长:男女之情缠绵不断。风云:社会生活的变化。谓诗文应多反映社会生活。

●文章以华采为末,而以体用为本。

宋·苏轼《答乔舍人启》体用:本指中国哲学范畴的本体与作用,这里指具有实在内容和实际作用。文章以华丽风采为次要,而以内容作用为根本。

●世界日新,文界诗界当造出一新天地。

清·高旭《愿无尽庐诗话》世界发展日新月异,而诗文应当适应时代发展,创造出一个新天地。

●诗虽小道,然欧洲诗人出其鼓吹文明之笔,竟有左右世界之力。

清·黄遵宪《与丘菽园诗》小道:原儒家称礼乐政教以外的学说、技艺为小道;后指分量不重的事物。出:使用。左右:影响。

●言论关时务,篇章见国风。

唐·杜荀鹤《秋日山中》所发的言论关系到时世实务,所写的篇章显示了国情民风。(国风原指《诗经》的组成部分)

●吟风弄月兴何长。

宋·朱熹《抄二南寄平父因题此诗》吟风弄月:指多用风花雪月为题材,以抒发性情并状其闲适的诗作。

●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

宋·王安石《上人书》写文章务必对世道有所补益。

●挽百川之颓波,息千古之邪说。

《宋史》挽:挽救,挽回。颓波:喻颓废衰败的文风。息:平息。邪说:妖异怪诞的著述。

●必得其所托而后传于世。

宋·曾巩《南齐书目录序》所托:有所依托。即指内容和依据。传:传扬,留传。

●言必中当世之过。

宋·苏轼《凫先生诗集序》发出的言辞必定切中当世的弊端。

●酌古以御今,有意乎济世之实用。

宋·苏轼《答俞括书》酌古:斟酌评说古代。御今:治理今世。济世:救助世道。

●忧时原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多。

宋·刘克庄《八十吟十绝》忧时:忧虑时事。感慨:感触而慨叹。

●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南朝·梁·钟嵘《诗品》使品味者感到情韵无穷,使听诵者顿时触情动心,诗就达到了至善的地步了。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形容李白诗作震撼人心、激荡时世的威力。

●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清·陈奂《毛诗序》矫正得失,撼动天地,感染鬼神的,最切近的无过于诗了。

●情能动物,故诗足以感人。

明·徐祯卿《谈艺录》动物:打动人。

●文须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

清·顾炎武《日知录》写文章必须对国家有好处,对将来有好处。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

清·顾炎武《日知录·文须有益于天下条》绝:断绝。明道:阐明义理。纪政:记述政事。察民隐:体察民间的疾苦。乐道人之善:乐于赞扬人间美善的言行。

●凡文之不关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

清·顾炎武《与人书三》六经:指儒家的六部经典,即《诗》、《书》、《礼》、《乐》、《春秋》、《易》。认为凡是文章都要关涉到六经的宗旨,当世的事务 ,否则宁可不写。

●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世用,一章无补。

汉·王充《论衡·自纪》强调文章要为世道所用。

●笔妙诗清万世功。

宋·陈师道《徐仙书》文笔奇妙和诗篇清雅足以成为流传万世的功德。

●览之者有益,闻之者有觉。

三国·魏·桓范《赞象篇》览:阅览。闻:听见。觉:警醒。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诗文变化影响着世道的状态,而诗文的发展与衰败则取决于时势节序。

●发胸中之思,论世俗之事。

汉·王充《论衡·佚文》诗文的作用是抒发人们心中的思绪,评论世俗的事态。

●《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汉·司马光《太史公自序》《诗》:即《诗经》,古诗歌总集。贤圣:即圣贤,指学问和道德造诣很高者。发愤:下定决心努力或发泄愤懑。

●人之情,悲愤积于中而无言,始发为诗。

宋·陆游《澹斋居士诗序》中:内心。始发:方始抒发。

●诗不可以无为而作。

清·薛雪《一瓢诗话》无为:无所作为。即无宗旨目的。

●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唐·杜甫《醉歌行》形容文辞的气势磅礴,功能巨大。

●一句能令万古传。

唐·郑谷《卷末偶题》极言佳句的不朽功能。

●陈诗以观文风。

唐·柳冕《答杨中丞论文》陈:陈列,宣扬。观:观察,示人。文风:文章和说话的风格和风尚。

●诗之用,片言可以明百义;诗之体,坐驰可以役万象。

清·薛雪《一瓢诗话》用:功用。体:本体。坐驰:守定而运笔。役万象:驾驭各种事物。

●理极天下之精,文极天下之妙。

明·王鏊《文章》理:义理。极:极尽。精:精英。文:文章。妙:巧妙,奥妙。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唐·李白《江上吟》屈平:屈原,名平,字原。屈原的作品如悬天日月永放光芒,而迫害他的楚王虽煊赫一时,但身后只空余台榭山丘。

●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

唐·张怀瓘 《二王等书录》翰墨:泛指书画文辞。身后:去世之后。腾声:声名腾扬。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曹操英雄的霸业虽已经消失了,而他的文采的超逸美妙至今还留存。

●诗之为教,其效至于动天地,感鬼神。

清·朱彝尊《高舍人诗序》教:教化作用。效:效能。动:撼动。感:感应。极言诗的教化效能巨大。

●书之论事,昭如日月。

《尚书》论事:论述事物。昭:彰明,明亮。

●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经国:治理国家大事。文章的作用和价值十分重大,与有限的年寿和荣乐相比,文章是传之无穷的。

●世上功名兼将相,人间声价是文章。

唐·刘禹锡《同乐天送令狐相公赴东都留守》世上最高的功名要算占有将相之位了,但是人间声价最高的却是文章。其意是重文章而轻将相。

●谁遣文章海内传?

明·李时珍《吴明乡自河南大参归里》遣:使,教。海内:四海之内。

●吟咏留千古,声名动四夷。

唐·白居易《读李杜诗集因题卷首》吟咏:写作诗歌。四夷:天下各地。

●书多前益智,文古后垂名。

宋·叶适《送赵几道邵武司户》很多书卷在眼前有益于智慧,而文章总是经历久远的年代之后才垂留声名。

●妙语益难忘。

宋·黄庭坚《次韵文潜同游王舍人园诗》出神入化的诗语更加令人难忘。

●传神文笔足千秋。

清·永忠《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传神:绘人状物,能生动地勾勒出他们的神情意态。足:值得,够格。千秋:传扬久远。

●也知价值连城璧,一纸万金犹不惜。

唐·韦庄《乞彩笺歌》连城璧:价值连城的美玉。一纸:指文章。

●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

唐·李世民《贞观宝翰亭联》戎衣:军装,指武功。文章是千古的盛事,而平定天下只须靠一领戎衣,极言文章比武功影响深远。

●文章草草皆千古,仕宦匆匆只十年。

清·黄景仁《小苍山联》草草:劳心,急遽。仕宦:作官。

●可怜荒塚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唐·白居易《李白墓》冢:隆起的坟墓。穷泉:指人死埋葬的地方。惊天动地文:震动人间世道的诗文。

●诗之极致,可以动天地,感鬼神。

金·元好问《陶然集诗序》极致:出神入化的境地。动:摇撼。感:感染。

●千里之差,兴自笔端:失得之源,百世不磨。

《后汉书·南匈奴传论》兴:发。百世:永久。说明文章的影响,长久都难以磨灭。极言文章影响之深长。


觉得这篇写作素材对您有用?您可以 ——

加入我的收藏 复制本文地址
墨星写作官方推荐

分类小说素材库

AI写助师
上新和历史 墨星写作网VIP 引荐员计划
我的 客服
墨星企业微信客服

墨星官方微信客服

或打开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