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星写作
  • 灵感词库
  • 诗词库
  • 医学库
  • 佛学库
  • 词典库
  • 文库
  • 百度
  • 微信
  • 抖音
  • 知乎
  • 百科
  • 翻译
字词句篇描写
查阅

古代文学素材专题 关于“秋”的写作

2009/10/21 8:36:4923360 个作者有用

【古代文学素材专题】关于“秋”的写作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蒹葭(jiān jiā):蒹为荻苇,葭为芦苇,皆水边植物。苍苍:茂盛的样子。为:变为。伊人:那个人。一方:指河对岸。诗句写深秋景色,烘托一个热恋者对意中人的追求。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niǎo):微风吹拂的样子。洞庭波:洞庭湖面泛起的微波。木叶:枯黄的树叶。下:落。

●悲哉秋之为气也。

战国·楚·宋玉《九辩》气:节气。作者借秋气萧条的景物抒发个人失意的悲痛心情。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刘彻:即汉武帝。黄落:枯黄飘落。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摇落:凋残。通过秋天有特征性的景物,描写思妇怀念远方的丈夫。

●木落江渡寒,雁还风送秋。

南朝·宋·鲍照《登黄鹤矶》木落:叶落。江渡寒:寒气渡江而来。还:南归。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北朝·北周·庚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秋声:指秋风令草木凋零的肃杀的声音。语言简炼,容纳的场景大,情感深。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暝:天色已晚。空:空寂。新雨:刚下的雨。描绘了秋天傍晚雨后山间清新、静谧的景色,有浓郁的诗情画意。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唐·王维《秋夜独坐》诗的前两句是:“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三更”,渲染秋夜独坐的孤寂气氛。“山果落”一句,暗喻晚景的江河日下:“草虫鸣”却还见一丝生意。

●人烟寒桔柚,秋色老梧桐。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人烟:人间炊烟。寒桔柚:使桔、柚树林罩上寒意。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人尽望:人人都仰头共赏。“秋思”二字含蓄且有深度,发人思索,是;团圆欢聚,还是沦落离散?看来还是后者的多。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唐·戴叔伦《过三闾庙》三闾庙:即屈原庙,屈原曾为三闾大夫。沅湘:沅水和湘水,在今湖南省内。通过对沅湘秋风日暮、枫林萧萧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作者地爱国诗人屈原遭遇的同情和无限的哀思,形象而含蓄。

●秋风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唐·刘禹锡《秋风引》秋风:一作“朝来”首句意为秋风一早便吹到庭树上来。流落异乡的孤客,对萧瑟的秋风是最为敏感的。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唐·刘禹锡《秋词》寂寥:寂寞,空虚。春朝:春日。诗句立意新颖,一改诗坛秋思寂寥的俗套。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暮江吟》怜:爱。真珠:珍珠。这是诗人秋天赴杭州途中的感受。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唐·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帘幕:比喻千家万户。这是诗人在开元寺水阁眺望的深秋薄暮景色。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月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秋夕》银烛:白色蜡烛。秋光:秋月的光照。轻罗:轻薄的丝织品。天阶:宫殿的台阶。描写宫中佳人秋夜乘凉嬉戏的小景,暗表宫中寂寞,伫望君王幸临之情。一个“冷”字起下文这“凉”字,独处冷宫之凄寂尽见。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唐·赴嘏《长安秋望》紫艳:菊花的颜色。红衣:莲瓣。渚:水中小洲。描写长安菊静莲愁的晚秋的景色,表现了秋去冬来,季节更换的变化和感受。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唐·丁仙芝《渡扬子江》海尽:大江的尽头。边:指边地。朔:北风。淅沥:叶落声音。度:传来。

●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

唐·无可《秋寄从兄贾岛》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这里代指夜。深:厚。以雨声描写落叶,以落叶衬托秋雨,相得益彰。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间!

唐·苏颋《汾上惊秋》心绪:指诗人离家的愁绪。摇落:指满山秋叶纷纷落下。秋声不忍听,那是人们感情起的支配作用。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疏林:稀疏的树林。描绘了黄河岸边萧瑟而略带暖意的暮色,反映了作者在国家内忧外患的年代的复杂心情。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宋·晏殊《清平乐》一枕:形容倒头便睡。秋风的轻轻吹,梧叶的片片落,反映人的心境的寂静。绿酒飘香,正宜痛饮却初尝易醉,乃因感秋而自醉,无聊而浓睡,淡淡的秋思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宋·晏殊《采桑子》胧明:时而朦胧时而明亮。描写秋夜淡月急风梧桐叶落的孤寂,突然传来一声高吭的鸿雁哀叫,把室中人的思绪提升到一个顶峰,让人想得很远。诗思深沉。

●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宋·欧阳修《秋声赋》霏:飞散。敛:收缩。日晶:太阳明亮。栗冽:十分寒冷。砭:针剌治病,这里指剌。形象地写出秋天的色彩、容貌、气质、意态,情景交融。

●荷净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宋·苏轼《赠刘景文》橙黄橘绿时:指秋天。描写秋末冬初的景色,不因荷尽菊残而惋惜,因为还有傲霜的菊枝和黄橙、绿橘,好景值得记取。后人每引用末二句来叮咛人们记住某个有特别意义的日子或特别美好的时光。

●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宋·唐庚《文录》解:了解,知道。甲子:从前用干支纪年,这里代指年月。比喻以小见大,从事物细微的变化预示发展的趋势。

●十分秋色重阳近,一味新凉老者宜。

宋·徐侨《毅斋即事》秋高气爽,烦暑涤尽,身心舒畅。

●秋风想见西湖上,化出白莲千叶花。

宋·贺铸《鹧鸪天》想:想象。化:变的意思。用拟人手法写秋景。“化出”一词引出动人的画面,很有诗意。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宋·刘翰《立秋》乳鸦:小鸦。玉屏:精美的屏风,这里指室内。空:空寂。阶:阶梯。月明中:明亮的月光下。细腻地描写立秋到来的景致,末句清凉幽寂的境界活现纸上,余韵悠然。

●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

宋·杨万里《秋山》萧索:萧条冷落。一反常规地描写秋色生意盎然,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可人;合人意。不唱秋气萧索悲凉的陈词滥调,鼓舞人们迎接冬天的信心。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此处感伤事物摇摇欲坠走向尽头。是作者报国无门,屡遭挫折的心境的反照。

●一叶下林表,秋色满蘅皋,江风吹雨初过,天宇一何高。

宋·丘密《水调歌头·秋日登浮远堂作》蘅皋:蘅,芳草。皋,水边地。雨过天晴,秋高气爽。

●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宋·陈亮《三部乐·七月二十六日寿王道甫》春花虽然繁茂灿烂,到底不如秋天的果实丰硕有价值。说明要不慕浮华而求实际的道理。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词句以梧叶一枝,秋声无限,表达作者对国家衰亡、自身沦落的苍凉情感。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 把几个具有秋天特征的景物串在一起,衬托剧中人莺莺的离情别绪。这曲句从宋范仲淹《苏遮幕》“碧云天,黄叶地”和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化出。

●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

明·唐寅《秋风纨扇图》纨扇:用绢做的圆扇。合:应当。大都:指人情的大多数。逐:追。炎凉:一热一冷,这里代指权势。《秋风纨扇图》是唐寅所画,通过执扇的仕女形象,对当时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作了鞭挞,可视作古代一幅出色的讽刺漫画。

●扑翠色秋山如靛,涌寒秋波水连天,西风黄叶满秋川。秋唤起天边雁,秋折尽水中莲,秋添出阶下藓。

明·康海《红绿鞋·秋碧》扑:涂抹。靛:青蓝色。藓:苔藓。这首小令句句不离一个秋字,山水、树木、花草、飞鸟全部进入一个秋色的世界。

●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

明·于谦《上太行》草斑斑:草地上斑驳的日影。诗句描写太行山苍茫的景色,映衬了作者镇守太行的雄壮气魄。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清·宋琬《九日同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写山川景物随环境、节令的变化而改变,对偶工整,有声有色。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清·赵翼《野步》用拟人手法从秋风吹红了枫叶,吹白了人头来写出秋怨,用词新颖,颇有人情味。


觉得这篇写作素材对您有用?您可以 ——

加入我的收藏 复制本文地址
墨星写作官方推荐

分类小说素材库

AI写助师
上新和历史 墨星写作网VIP 引荐员计划
我的 客服
墨星企业微信客服

墨星官方微信客服

或打开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