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星写作
  • 灵感词库
  • 诗词库
  • 医学库
  • 佛学库
  • 词典库
  • 文库
  • 百度
  • 微信
  • 抖音
  • 知乎
  • 百科
  • 翻译
热点观察

分类小说素材库

圈内外大事记

网络文学批评聚焦的五个问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2/4/27 8:20:00
关键词:

大体上说,网络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免费阅读到付费阅读,再回到免费阅读的传播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海量作品,网络文学也成为最受大众欢迎的文化消费品之一。批评界从最初的不屑、贬低到介入、重视,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各种批评主张不断提出,网络文学俨然登堂入室,成为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网络文学的特殊性,批评界聚焦的问题有别于传统文学。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于网络文学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是网络文学的历史溯源问题。网络文学发展至今,其源流之辩成为焦点问题之一。国内学术界曾约定俗成地将1998年在BBS上连载的蔡智恒(痞子蔡)的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视为网络文学的起源,因为其作为一个重要文化现象,在民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形成“现象说”。但是,这一观点已受到了诸多质疑。有学者认为,1996年金庸客栈的论坛模式是网络文学的起点,形成“论坛起源说”或“站点说”;另有学者指出,1991年北美汉语网络文学的诞生已经具备了“网生”文学的技术基础和文学制度,因此这才是网络文学的起点,形成“网生起源说”。虽然这些只是关于网络文学起源问题的探讨,但正是这种源流之辩,深含着网络文学的本质意蕴,实际上关系到网络文学在文学史上是怎样的存在、其发展又会如何。网络文学的历史溯源,意味着批评家应树立网络文学史的自觉意识,努力找到理论与实践相一致的“时间坐标”,从而理清网络文学的“来龙去脉”。

二是网络文学的“文学性”问题。最初的网络文学研究较少涉及作品的世界设定、

叙事艺术、

人物塑造、

思想主题、

美学风格等,这一度引发了关于网络文学是不是“文学”的争议。所以,发掘网络文学“文学性”价值,确定其娱乐边界性,就成为当前批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诸多批评家深入网络文学现场,对网络文学进行文本解读,提出了“穿越架空”叙事、

“写实”和“写虚”叙事、

“折叠叙事”

“跨媒介叙事”“格叙事”等“文学性”的批评术语,试图把网络文学纳入文学场域来阐述。网络文学批评越来越接近于传统文学批评方式,如关注网络文学的人物形象,对网络文学以“人设”为中心的塑造方式进行深入分析;对网络文学语言从最初只关注其网络性的特异性到关注其审美性;网络文学的价值导向“要追求媒介合规律性与艺术合目的性的统一”,等等。这表明,网络文学批评已完成对网络文学正名的任务,试图以“文学性”传统场域来提升网络文学的史学地位。

三是网络文学的经典化问题。网络文学虽然已登大雅之堂,但更多的时候还是被认为是一种通俗文学,而通俗文学又往往被当作一种消遣性文化产品,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失去其价值。网络文学到底能不能在文学史上留下身影、能不能产生经典性作品,已成为批评界讨论的一个重要议题。其实,这涉及网络文学批评标准的问题。批评界见仁见智:有学者从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核心层、网生性、产生性的主干层、影响力的末端层来赋权评判网络文学;有的从主体间性连接、文本间性连接和媒体间性连接的动态性来评判网络文学;有的从内容评价、形式评价、效用评价来评判;有的用美学的、历史的、艺术的标准来评判;有的以网民为主体的游戏式批评、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批评、以媒体为主体的价值论批评和以学院派为主体的艺术性批评来进行批评运作。这些标准不一而足,意在把网络文学纳入文学主流话语中来,论证网络文学打造经典的可能与必要。由于网络文学经典比传统文学涵盖了更多的网络性、大众性、市场性、文化产业性等因素,因而其经典的判断更为复杂,实现的路径需要更多的依附。我们相信,在网络文学进一步主流化的趋势下,人们对什么是网络文学经典以及如何创造经典会越来越有共识。

四是数字资本的“网文算法”问题。随着网络文学从“付费模式”转入“免费模式”,数字资本对网络文学场域的塑造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在免费模式下,用户的注意力和创造力被货币化:一方面,借助大数据分发,海量用户的数据产生了广告价值,这是用户注意力的货币化;另一方面,用户通过点击、转发、评论等提供免费的创造性数字劳动,为网站创造价值,这是创造力货币化。这导致网站的中心地位更加巩固,网络文学的变革更受数字技术的控制,这将对网络文学的生产与传播产生深远影响。“网文算法”是否会取代人工写作,或者说人类写作与人工智能合作的“数字人文”是否是网络文学不可避免的前景,这些问题困扰着学术界,但也为网络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五是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问题。中国网络文学出海成功并得到大量拥趸后,网络文学版权的运营创新与发展战略成为研究热点,尤其是对后疫情时代的传播生态、运营路径、技术赋能、全球价值链、学术社交、知识服务等不同侧面展开分析判断。同时,对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形态、动力、模式、屏障、着力点等问题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化,如海外传播形态已经从作品出版、网文翻译、IP分发深化到网文商业模式和制度输出。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有力地提升了中国形象,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另外,网络文学在如何进一步提升质量、把握文化差异、解决版权难题、拓展纵深市场、保持可持续性内容输出等方面研究的增长点还很多。

(作者系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觉得这篇写作素材对您有用?您可以 ——

加入我的收藏 复制本文地址
墨星写作网官方推荐墨星写作网官方推荐
AI写助师
上新和历史 墨星写作网VIP 引荐员计划
我的 客服
墨星企业微信客服

墨星官方微信客服

或打开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