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值得心疼的群体,叫“扑街”的网络写手,俗称“扑街写手”。所谓的“扑街写手”,就是已经和网站签约并且有作品上架,但是作品的订阅量很少、订阅稿费少,收入很低的写手。大神级网络作家得到的回报之丰厚,导致很多人用片面的眼光看待这个行业,网文读者因为有大神们的珠玉在前,很少会将目光转向新人以及小透明的作品,这也导致一般写手的文章点击率低,推荐票少,既不受读者的喜爱,也不受编辑的欢迎。这样的环境下,普通的签约作者要寻找一个出头机会,收获高人气从而摆脱“扑街写手”的命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他们可能辛辛苦苦码了几十乃至上百万字,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长时间宅在房间里,牺牲睡眠和休息的时间,顾不上拼命写作背后的健康隐患,最后赚的钱连自己都很难养活。
“扑街写手”大量产生的现象与网络文学近年来的高度产业化以及网络文学的产生机制有密切的关联。网络小说作为一个产业,成功之后的大神风光无限,赚得锅满瓢满,看起来轻轻松松就站在了财富巅峰;另一方面,网络文学进入门槛低,有台电脑,能连网络,会上网会打字就可以进入这个领域。两个特点结合起来,就造成数不胜数的人涌进这个行业,这些人不分学历、不分工作经验,也不分年龄大小。进入的人多,质量难免参差不齐,有些人是真的热爱文学,想要书写自己的文字,也有些人只是想要追求丰厚的报酬,根本没有做好写作的准备。不论是哪种情况,大量涌进来的人都不可能一步成为“大神”,进入原创网络文学领域是一件低门槛的事情,但是想要在其中生存下去,他们必须经过一段艰苦磨练的历程,要风雨无阻地坚持更新,要付出大量的努力。这个积累阶段,写手们很容易“扑街”。
另一方面,各行各业的不同写作水平的人都涌进这个行业,写出来的作品质量不免参差不齐,一些写手进入行业之前缺少必要的文学素养,他们带着“成功”的理想进入这个行业,追求作品的商业成功,而忘记了文学的初衷,一些写手甚至去抄袭当红的作品,这些都是不可取的行为。从文化市场的角度看,涌入行业的人多,能够促进行业的发展,又免不了带来竞争的压力,想要从海量的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市场的“宠儿”,终归得靠作品质量说话。职业签约写手的创作之路是艰辛的,想要成为网文大神更是需要长期的积累,能够坚持下来,是主体因素和客观机遇共同作用的结果,依靠投机取巧走捷径是没有前途的。
“扑街写手”铸就文学“基底”
网文圈就是一个金字塔,从底层到高层依次是小粉红、小透明、小神、中神、大神、大神中的大神,最顶端的几个人能够获得令人艳羡的收入;底层的写手中有部分人连约都签不了,很难通过写文获得收入;大多数虽成功签约了,可每个月也就拿着几百块的全勤奖加上数量较少的订阅分成,总共也就两三千元,很难养活自己,远没有外人想象那么的光鲜。
大部分投入到网络文学创作事业当中的人,尽管目的各不相同,但总结起来,无外乎是名利或者文学梦想。既然网络文学已经高度产业化,那么追求经济效益无可厚非,和其他行业能够赚钱养家一样,写网文也是一种职业。对于很多写手来说,这是一份能够将名利和梦想结合起来的事业。当然也不乏写手怀揣着对写作的热爱,倾尽自己的才思,想要写出一部精彩的作品,完成自己心中的梦想。不论带着什么目的,对于很多新人来说,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个过程他们可能一直处于“扑街”的状态,但经历了挫折的他们依旧选择坚持下去,开创新的题材,塑造新的人物形象,写出新的小说,这些源源不断的“文学输出”对网文的繁荣局面影响不可谓不大。对于写手个人来说,他们尚未取得成功,但大量的个体涌入这个行业为这个行业带来了无限的发展可能,是千千万万个他们促进了这个行业的发展。创作群体的日益庞大带来网络文学作品的海量生产,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学需求,培养更大的读者市场,刺激网文产业的发展。无数的“扑街写手”推动了网络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没有他们,就没有网络文学;没有他们的参与、创作,也就没有今天网络文学的规模和局面;没有这些源源不断的有生力量,网络文学不可能有今天这么繁荣的局面;没有这些力量组成的“塔基”,也就无所谓“塔尖”的“大神们”。具有不同职业和生活经历的各行从业者、文学爱好者为创作输送了大量知识经验与鲜活素材,这也是网络文学题材繁荣与类型发展的因素之一。
注释:
①
徐星星:《网络文学创作主体研究》,2015年苏州大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