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星写作
  • 灵感词库
  • 诗词库
  • 医学库
  • 佛学库
  • 词典库
  • 文库
  • 百度
  • 微信
  • 抖音
  • 知乎
  • 百科
  • 翻译
杂烩素材收录
查阅

野史八卦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分析

2017/4/24 16:29:233090 个作者有用

  林黛玉在众人眼中是多愁善感、 自悲自怜,孤标傲世、高洁叛逆、坚强不屈,多疑、小性儿的,然而她在宝玉眼中却是体贴入微、善解人意、是内心的知己。到底哪个才是你眼中的林妹妹,在寻找最真实的林妹妹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林黛玉人物分析。

  一、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说起林妹妹我们总是意犹未尽,从她的出场到她香消玉殒,凄美如画哀婉如诗,她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红迷的心。到底我们为什么喜欢这样一个林妹妹,大观园美女如云偏偏宝二爷对她最放不下,“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林黛玉视宝玉、为知己,她果然是没看错人的,别人不知道黛玉,宝玉最为了解,不然为何宝玉听《葬花吟》时痛倒在山坡之上,那是因为他懂黛玉,听出了这其中的悲苦。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黛玉葬花便广为传颂,成为红楼最凄美动人的故事,自古诗言志,同样说起林黛玉更是离不开诗词,黛玉的一生都在做诗,诗是她的心灵凸现,是她生命所系、灵魂所归。这个性格丰富多彩的女孩或许正是诗的化身。说林黛玉的性格是多愁善感的,又是孤高叛逆的,这两重性格看似矛盾,实际却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这种统一在她的名篇《葬花吟》中得到了完美体现。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岁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门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葬花吟》这充满生命激情的哀歌,是黛玉第一首长歌行,淋漓尽致地写尽了自己的哀婉悲愁,伤感凄凉……《葬花吟》是彻底的“言志”诗,是黛玉性格与生命的折射,悲观伤感、哀伤凄侧,亦不乏抑塞不平之气,有着激越的控诉和抗议。她明确表示决不屈服于污浊的残酷压力,要永远保持那孤标傲世的洁白品格。

  她的眼泪,她的伤感,她的内在孤独的生命体验,既来自她无依无靠、孤立无援的人生经历,也来自她与生存环境的格格不入。黛玉作为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她的人生目标是理想化的。所以她才会在惋惜的同时,把花儿埋起来,给花一个美好洁净的结局。

  她不像理智的人,看到花草凋零,会以为是大自然的规律,也不像乐观的人会从花谢想到花还会再开,更不像悲观的人看到花落只会徒生悲伤。葬花也就隐喻着埋葬自己的青春,给花一个洁净的归宿,也就是给自己的青春一个美好的结局。她决不屈服于现实的各种压力,永远保持那孤高傲世完美至纯的理想。《葬花吟》把黛玉那自悲自怜、多愁善感却又高洁不污、大胆叛逆的性格完美地融和在了一起。

  人的气质是和性格联系在一起的,某种气质更容易形成某种性格,如多血质人的容易形成乐于助人,活泼好动的性格,而黛玉属于抑郁质,这种气质为她性格的形成起了奠基的作用,这使得她“喜散不喜聚”、“喜静不喜动”。

  林黛玉可谓是内向型女子的一个典型,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是敏感、细心、绝顶聪明,悟性极强。她在对待和宝玉的感情问题上常常表现过分自卑,猜疑和忧虑,既不相信自己,更不相信别人。这种猜疑结果,常常一方面伤害自己,另一方面又伤害自己的心上人。表面上看,她们有时似乎很坚强,但内心世界却充满自卑和懦怯。

  二、林黛玉人物分析

  一看黛玉非凡之貌

  在通篇《红楼梦》中,作者对林黛玉的外在美描写并未花费太多笔墨。然而就是那着墨不多的描写却给人留下了极其美丽形象。我们可从开篇的“降珠仙草”得“受天地之精华,复得甘露滋养,遂脱了草木之胎,换得人形”,这些句中体会到“仙草化身”一种超凡脱俗,得天地精华的清秀非凡之美。

  一切自然造化都是美的,一草一木俱是,更何况是一株得受天地精华,甘露滋养的“仙草”了!此时作者虽然尚未直接描述黛玉之美,但在读者心里,早已对这株“仙草修成的女体”心仪已久了。到此作者已经成功塑造了黛玉一种“清秀灵幻”的美丽形象。

  黛玉初进贾府,作者也未直接着墨来描写她的外在美,而是巧借凤姐的嘴及宝玉的眼来看出林黛玉的美。心直口快的凤姐一见黛玉即惊叹:“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这话虽未直接写出黛玉的美丽,却给读者在心里留下了一个“绝美”的形象。

  我们再从宝玉的眼来看看黛玉的形象:“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竟称她为“神仙似的妹妹”。

  笔至此处,一个活生生的“绝美”黛玉已跃然纸上。这便是林黛玉的“外在美”。然而她的“外在美”是“娇袭一身之病” “病如西子胜三分”的病态的美,就象是个“捧心西子”。

  二说黛玉多愁善感

  第二十六回 蜂腰桥设言传蜜意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中,因宝玉被贾政叫去,怕有事端,等到宝玉回怡红院便前去看看他,谁知晴雯和碧痕正拌了嘴,没好气,忽见宝钗来了,那晴雯正把气移在宝钗身上, 正在院内抱怨说: "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忽听又有人叫门,晴雯越发动了气,也并不问是谁,便说道:都睡下了,明儿再来罢!

  林黛玉素知丫头们的情性, 他们彼此顽耍惯了,恐怕院内的丫头没听真是他的声音,只当是别的丫头们来了,所以不开门,因而又高声说道:"是我,还不开么?"晴雯偏生还没听出来, 便使性子说道: "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林黛玉听了,不觉气怔在门外, 待要高声问他,逗起气来,自己又回思一番:"虽说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如今认真淘气,也觉没趣." 一面想, 一面又滚下泪珠来。

  正是回去不是,站着不是,正没主意只听里面一阵笑语之声,细听一听,竟是宝玉`宝钗二人,林黛玉心中益发动了气,左思右想,忽然想起了早起的事来: "必竟是宝玉恼我要告他的原故,但只我何尝告你了,你也打听打听,就恼我到这步田地,你今儿不叫我进来,难道明儿就不见面了!"越想越伤感起来,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

  三看黛玉细心入微

  林黛玉是在母亲去世后投奔外婆家的,虽然贾母十分疼爱她,她却总有寄人篱下之感,所以,进贾府后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着’。

  比如在邢夫人处。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婉言拒绝了,她说:“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口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这一番十分得体的话,既表达了对邢夫人的感激和尊敬,又表现了自己懂礼节、识大体,可以看出林黛玉做事处处留心在意。

  在王夫人房里,王夫人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也搭着半;日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搞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连坐在什么地方都不肯轻易从事,可见黛玉行事的谨慎小心。宝玉在连诗是输了要去妙玉那儿摘红梅,临走前她给宝玉喝了一杯热酒,也足见黛玉细心。

  四赞黛玉追求真爱

  林黛玉在贾府十分孤立无援,她惟一的知己是贾宝玉。对贾宝玉的爱情,是她生命之火,一旦失却这爱情,生命也就终结。

  林黛玉不能离开贾宝玉,更不能失去贾宝玉的心。但是,在初恋阶段,他俩若即若离,互相试探,都不肯把真心掏出来。尤其是林黛玉,她在对贾宝玉的真心还没有充分了解之前,不肯轻易地流露出自己对贾宝玉的恋情,因为她很自尊自重。

  这时的贾宝玉,对纯洁少女有一种泛爱,对才貌双全的薛宝钗、史湘云,更有着明显的感情波澜,这使林黛玉无法容忍,她直率地对贾宝玉说:“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给忘了。”

  林黛玉执着地追求爱情,但是当贾宝玉借《西厢记》词语,真正向她表示爱情的时候,她反而要嗔怪他。第一次,林黛玉与贾宝玉共读《西厢记》,她“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

  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贾宝玉趁机向她表示:“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林黛玉却气得“带腮脸儿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来了,还学了这些混帐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妈去。”

  第二次,贾宝玉又借《西厢记》中张生对红娘说的一句话对紫鹃说:“好丫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再次向林黛玉表示爱情。而林黛玉呢,“登时撂下脸来”哭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来了,看了混帐书,还学了这,也来拿我取笑儿,我成爷们解闷的。”并且立即“往外走”。

  林黛玉这些言行又是多么的矛盾呀!她天天缠着贾宝玉,为得不到贾宝玉的爱情日夜受着痛苦的煎熬,弄了一身的病。但贾宝玉一旦有了表示,她又摆出一个贵族小姐的架式,把内心也认为是“好文章”的《西厢记》,斥之为“淫词艳曲”、“混帐书”,并不惜搬出贾宝玉最害怕的紧箍咒——贾政的权威来压贾宝玉,这不是太“乖张”了吗?其实不然,贾宝玉是贵族公子,身上多少沾染了贵族的坏习气,林黛玉没有看到他的真心以前,是保持着警惕性的。林黛玉所以不能接受贾宝玉逢场作戏式的表达爱情方式,因为她追求的是真爱。

  贾宝玉在林黛玉真挚爱情熏陶下,不公仅在史湘云面前称赞林黛玉不说仕途经济的混帐话,而且勇敢地对林黛玉献上他的心,并送上定情的信物——两条旧手娟。这时林黛玉已经确证贾宝玉对她是真爱,从此以后,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再也没有发生过大的口角。

  五观黛玉淡泊名利

  黛玉从不主张宝玉读圣贤书、考功名,他淡泊名利。黛玉淡泊名利,一心一意。贾宝玉最欣赏黛玉的,应该是这一点。因为其她姐妹同样有才有貌,但林黛玉与众不同的就是淡泊名利,与她相处,宝玉得到罕有的轻松感觉,没有任何压力。

  同时,对于黛玉来说,除了贾宝玉,别的男人根本就入不了她的眼,就连风流倜傥的北静王爷在她眼里也不过是一个“什么臭男人”而已,话说宝玉将北静王给他的珠子给黛玉,黛玉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东西,我才不要”。可见他淡泊名利,轻视官僚。如此一心一意,若娶之为妻,即使让其独守空房一百年,她也会为了一个爱的诚诺守节终身!

  六赞黛玉真实坦率

  黛玉的小心眼似乎人人皆知,然而还应看到,她的小心眼背后有真实。林黛玉在没有与贾宝玉定情之前,她对两个情敌薛宝钗、史湘云有些“小性儿”“见一个打趣一个”,有时简直到了不太近情理的地步。

  如薛宝钗生病,贾宝玉去看她,本是合情合理的事情,而黛玉见了,心中不悦,竟说出“哎哟,我来得不巧了!”“早知道他来,我就不来了”。这样带刺的话,使薛宝钗和贾宝玉都下不了台。

  然而真率的林黛玉,在她几乎毫无遮掩地表露着自己的缺点的同时,也在向人们敞开了她那纯真无邪的心扉。在她眼中心中,容不得微尘,也不记得微嫌。

  当她对某人某事有看法时,可以锋芒毕露地直陈己见,但这只是就事论事,论过陈过之后也就丢在了一边。正是凭这种待人以诚的直率,她赢得了姐妹们的友情,谁也没有将“行动爱恼人”的林妹妹当外人。

  如果什么时候缺了她,大家也同样感到空虚与寂寞。她毕竟有一颗晶亮的灵魂。小性儿,尖酸刻薄,只不过是美玉上的小瑕微疵罢了。

  在大观园里,她似乎只有与薛宝钗结怨太深了,那是因为她曾一度将宝钗当自己的情敌。但正是她们后来又“互剖金兰语”,结成“金兰契”,谱成了友情中最动人的篇章。

  她被宝钗善意的批评所感动了,深情地说:“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 误到如今。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姐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象你前日的话教于我。怨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见他赞你,我还不受用,昨儿我亲自经过,才知道了。比如若是你说了那个,我再不轻放过你;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

  她向宝钗说的一番话,就如一篇深刻的自我反省。说明她往日所以容不得别人的缺点,是因为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所以听不得别人赞宝钗,是因为他始终以为宝钗“心里藏奸”。在这里,我们明明看到的就是一个虚怀若谷、率真坦诚的林妹妹。

  奥秘世界独家观点:就是这样一个在众人面前多愁善感、 自悲自怜,孤标傲世、高洁叛逆、坚强不屈,多疑、小性儿的林妹妹却才显得那么真实,他不看轻自己的优点更不掩饰自己的缺点,世界那么大,院子里的姐妹那么多只有她觉得做自己就好,假作真时真亦假,在那个大家都不敢做自己的年代,所以才让那么多人误解了她吧,她是红楼里不曾醒来的梦,她是宝玉心里不愿醒来的梦,我们的心态决定了我们的眼睛究竟会看到一个怎么的林妹妹。


觉得这篇写作素材对您有用?您可以 ——

加入我的收藏 复制本文地址
墨星写作官方推荐

分类小说素材库

AI写助师
上新和历史 墨星写作网VIP 引荐员计划
我的 客服
墨星企业微信客服

墨星官方微信客服

或打开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