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星写作
  • 灵感词库
  • 诗词库
  • 医学库
  • 佛学库
  • 词典库
  • 文库
  • 百度
  • 微信
  • 抖音
  • 知乎
  • 百科
  • 翻译
专题资料收录
查阅

道学文化 天师宗谱

2017/2/25 16:15:313820 个作者有用

  【道学文化】 天师宗谱(残)

  第一代天师

  张道陵

  字汉辅,本名张陵,得道后称张道陵,东汉配国封邑(今江苏封县)人。道书载:为西汉留文成侯张良第九代孙,父大顺封“桐柏真人”,母刘氏梦神人以蘅薇草授之,感而有娠。汉建武十年(34年)正月十五日晚生于呉之天目山,年及冠,身长九尺二吋,庞眉广颡,目有三角,美髭髥,垂手过膝,龙踞虎步,望之俨然。七岁读老子(道德)二篇,即了其义。又曾为太学生,通晓天文、地理、五经、诸子、谶纬图书,从学者千余人。天目山南三十里、西北八十里皆有讲诵之堂,临安神仙观、余杭通仙观即其地也。后自浙逾淮,涉河洛、入蜀山,得炼形合炁之书,辟谷少寐。永平二年(59年)以直言极谏科中之,拜江州(今重庆)令,时年26岁,因素好黄老之道,见世风日下,不久弃官归隐于洛阳北邙山,修炼三年,有白虎衔符至座偶。建初五年(80年),章帝徵召不起。永元初,和帝徵为太傅,冀县侯,三诏不就。为寻修道宝地,而远离尘境,独携弟子王长游淮至鄱阳,沂信江至云锦山(今龙虎山),修炼九天神丹,一年有红光照室;二年有五云覆鼎,夜不假烛,彷彿有青龙白虎各一长绕丹鼎;三年丹成龙虎见,山因以名,时年六十余岁,容貌益少,若三十许人。有神人自称赵公明骑黑虎诣前曰:“愿永护丹炉。”后访西仙源得制命五岳檄召万灵及《神虎秘文》于壁鲁洞(今龙虎山东北15里),复往嵩山石室得《三皇内文》、《皇帝九鼎丹书》及《太清丹经》。闻巴蜀沴气为灾,遂往治之。初居阳平山,感太上授以经箓之法。次登西城山,筑坛墠以降五帝。再到葛璝、秦中、昌利、隶上、涌泉、真多、北平、稠粳、渠亭诸山修九真之法,得出入水火之秘及养神轻身之术,乃还鹤鸣山(一称鹄鸣山)。汉安元年(142年)上元节,感太上授《正一盟威》之道及《太上三五都功》诸品经箓,或云《三天政法正一科术要道法文》,又着《老子想尔注》,创立了道教。立二十四治,以祭酒分领,不喜施刑罚,以廉耻治民,符水治病。教民修心、忏悔、祈祷及取盐之法,以善道教化。内与神明盟约,外行盟威之法,百姓皆奉之为师。汉安二年(143年),登青城山,治群鬼、降六魔,增至四治以应二十八宿正炁,以六十甲子生人分属各治,定三十六靖庐,七十二福地,三百六十名山品秩,各置神司之。永寿二年(156年),游渠亭山奉太上玉册,敕命为“六合无穷高明大帝”,继而太上敕为第六代道之外孙,而东海小童君为保举师,太上为度师,封道陵为天师,授三百人惟三人係代行治,张申、王升、李忠也。乃以印剑付子衡,戒之曰:“吾遇太上,亲传至道,此文总领三五步罡正一枢要,世世一子,绍吾之绪,非吾家宗亲子孙不传。”是日,以丹分付弟子王长、赵升,于云台峰与夫人雍氏乘云上升,在人间123岁,女儿文姬、文光、贤姬、芳芝皆得道上升。唐玄宗天宝七年(748年),册赠为“太师”。禧宗中和四年(884年),封为“三天扶教大法师”。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册赠“正一靖应真君”,理宗加封“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正一靖应显佑真君”。元成宗加封“正一沖玄神化静应显佑真君”。明崇祯皇帝加赠“六合无穷高明上帝”。道教称祖天师、泰玄上相、大圣降魔护道天尊。

  第二代 张衡

  字灵真,道陵之长子。东汉永寿二年(156年)袭教。衡少博学,隐居不仕。有大名于天下,精修至道,不予是接。当时皇帝闻其有道,欲徵为黄门侍郎,辞而不就,袭教后,居阳平山(金四川彭县),已经箓授弟子,克彰正一之道,言约理明,闻者有感。其为人治病,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书三通,其一上之天,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三官手书。汉光和己未年(179年)界子鲁曰:“汝祖以天地为心,生灵为念,诚敬忠孝为本。周行天下,除妖孼之为民害者,是以亲遇圣师,建立大教。嗣吾教者,非诚无以得道,非敬无以立德,非忠无以是君,非孝无以事亲。汝其遵守成训,勿替引之。“鲁拜稽首曰:“祖师志愿宏博,因家立教,身为法嗣,敢不祇承,用宏元化。”(见《天师世家》)受印剑迄,嗣师与妻卢氏在阳平山白日飞昇。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作制曰:“朕甚慕天师正一之教,其几是乎!今有司以嗣师位号为请,惟师嗣守道噐,遗荣冲引,尙安事名,然继宗开绪,纳俗安善之迹,不可不表也。特赠‘正一嗣师太清演教妙道真君’”。

  第三代 张鲁

  字公棋,嗣师之长子。少膺祖训,以道术教人,从者益众。汉献帝初平年间(190-193年),益州州牧刘焉以鲁为督义司马,与别步司马张修同击汉中太守苏固,遂据汉中,实行政教合一。自号“师君”,以鬼道教民。其来学者,初民鬼卒,受本道已信,号祭酒,各领部众,多者位治头大祭酒。皆教以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又令诸祭酒设义舍于道,放置义米、义肉,行旅之人可量腹食用。若贪而食多,则鬼神始病之。犯法者,原宥三次,在行之于刑。有小过者,命其修路百步,则罪除。不置官吏长史,皆以祭酒为治,民夷便乐之,雄据巴蜀垂三十年。汉末献帝宠鲁为镇民中郎将,领汉宁太守,群下欲尊为“汉宁王”,鲁力拒之。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汉中,鲁遂避兵南山,左右欲悉烧宝货仓库,鲁曰:“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达,今之走,避锐锋,非有恶意,宝货仓库,国家之有。“遂封藏而去。太祖入南郑甚佳之。又因鲁本有善意,遣人慰谕。拜鲁为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食邑万户。五子及功曹皆封为列侯,迁还中原,操子彭祖取鲁女为配。一日,鲁召嗣子盛,已经箓、印、剑授之曰:“龙虎山祖师玄坛在焉,其地天星照应,地气冲凝,神人所都,单灶秘文,藏诸岩洞,汝宜往宣吾化,修炼累功。“建安二十一年(216年)羽化,葬邺城东。弟衞,字公则,为昭仪将军,弃官学道,白日冲举。弟傀,字公仁,封为南郡太守,加驸马都尉,弃官学道,白日冲举。元成宗皇帝制曰:“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而成之在人,有汉天师之绪远矣,匪其子孙善继善成,不怠益大,孰济登兹,是以代有异人,出禅治化,系师景行焯灵,昭于简册,妙于自拔,功成不居。经不云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赠‘正一系师太清昭化广德真君’。”

  第四代 张盛

  字元宗,系师第三子。汉末弃官自汉中还居龙虎山。《元史‧释老志》云:“正一天师者,始自汉张道陵。其后四代曰盛,来居信之龙虎山。”初居南郑,父命嗣教,克志精修。魏世祖封“奉车都尉、散骑侍郎、加都亭侯”,不受。携印、剑、经箓自汉中还鄱阳入龙虎山,修治祖天师玄坛及丹灶故址,遂以其地为居,每年以三元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登坛传箓,四方从学者千余人。自是开科範以为常。后以印剑付子昭成。既化去。逾年,复于广西贺州为广王说法,尝谓人曰:“西蜀鹤鸣,东吴龙虎,功行既成,再游南土。”其兄弟六人,皆有封赐。元至正元年(1341年),盛获赠“清微显教弘德真君”。

  第五代 张昭成

  字道融,盛长子。少学道不懈,能端坐一室,神游数百哩,虎豹逢之皆伏。年119岁而化,面色如生,即葬后,墓生灵芝百本。一日,忽见骑鹤空中,彩云拥簇。后启棺观之,为观屡存焉。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惠宗赠“清微广教弘道真君”。

  第六代 张椒

  字德馨,昭成之长子。得真人治鬼之法,以真人所授诸阶祕箓传度世人,且通晓儒书,晋安帝累徵不就。尝游鄱阳湖,月夜有一老翁登舟谒曰:“闻师家以仙道立教,愿拜师而无品阶可进,今者不意仙蹤远驻近津,获挹光仪,乞示蕴奥,以启昏愚。“天师遂告曰:“昔者得道之士,皆由规戒而入,然质心于戒,莫若质戒于心,则万法皆空,一真常存。”翁闻之遂称谢而去。俄顷,异光照耀,失翁所在,从者惊疑,椒笑曰:“此龙伯也,水族是掌,大道未闻,故来请耳。“居山时,多有神异之迹,年一百余岁,尸解而去。元至正十三年赠“清微宏教玄妙真君”。

  第七代 张回

  字仲昌,椒之子。初能言,即问道是何物,众不能答,概然失笑而叹。五岁欲传经箓,父曰:“且读儒书。”对曰:“祖书不读,读他书何为?十岁嗣教,能辟谷导引之道,日行数百里,后入青城山不知所终,元至正十三年赠“玉清辅教弘济真君”。

  第八代 张迴

  字彦超,仲昌之子。幼得道,丰姿俊美,德量天成。善裁鑒,日列真人诸阶品箓于净室中,严奉六时香火,终身不怠。治病驱邪,无不安愈。待人至诚,请祷者无贵贱之别,皆不吝,北魏太祖尝召赴阙问道。年九十尸解而去。元至至十三年赠“玉清应化冲静真君”。

  第九代 张符

  字德信,彦超之子。端肃明达。凡经传子史,过目成诵。好道,传守真人之法,经箓尤显于时,四方仰之。寿九十三岁,元至正十三年赠“玉清赞化崇妙真君”。

  第十代 张子祥

  字麟伯,德信之子。博览诸经,究探今古,曾从儒业,仕隋为洛阳尉。未己弃官袭教,与妻子回居龙虎山。服食精炼,能吐丹至掌中,光芒出户,寻父咽之。尝游河洛,登嵩山中锋石室,乐其幽胜。时乎闻兵骑声,有神来谒,自称东岳主者曰:“昔会圣师于青城,今四百余载。自魏晋以来,乱离以久,生灵受害,罪孽牵缠无由解脱。有幸重遇圣师,愿乞广宣符箓,庻俾超化。“言迄辞去。天师还山,分遣弟子宣化四方,以积玄功。寿一百二十岁,元至正十三年赠“上清玄妙大虚真君”。

  第十一代 张通玄

  字仲达,子祥之子。天性静默,常独坐一室,非时不出,虽左右人异常罕见。岁大疫(流行病),以标执水中,汲饮者皆愈。四方无不啣感。有持帛物来谢者,概谢之曰:“吾祖以济人度世为本,安可受谢。“乞符者云集,授经箓者亦众。年九十七岁而化。元至正十三年赠“上清玄应冲和真君”。

  第十二代 张恒

  字德润,仲达之子。好读书,经史之典过目不忘。唐高宗曾遣史召至,问以治国安民之道,对曰:“能无为则天下至矣。”一日,自阙潜归?a href="u.php?uid=1180200" target="_blank">@曰:“吾几落世网,今还我素矣。”恒善幻术,,尝置瓮于室中,对妻子茹荤饮酒,夜发瓮,皆在瓮中,经日不坏。自言吾神仙之狡狯者。年九十八而化。元至正十三年赠“上清玄德太和真君”。

  第十三代 张光

  第十四代 张慈正

  第十五代 张高

  第十六代 张应韶

  第十七代 张颐

  第十八代 张世元

  第十九代 张修

  第二十代 张谌

  第二十一代 张秉一

  第二十二代 张善

  第二十三代 张季文

  第二十四代 张正随

  第二十五代 张乾曜

  第二十六代 张嗣宗

  第二十七代 张象中

  第二十八代 张敦复

  第二十九代 张景端

  第三十代 张继先

  第三十一代 张时修

  第三十二代 张守真

  第三十三代 张景渊

  第三十四代 张庆先

  第三十五代 张可大

  第三十六代 张宗演

  第三十七代 张与棣

  第三十八代 张与材

  第三十九代 张嗣成

  第四十代 张嗣德

  第四十一代 张正言

  第四十二代 张正常

  第四十三代 张宇初

  第四十四代 张宇清

  第四十五代 张懋丞

  第四十六代 张元吉

  第四十七代 张元庆

  第四十八代 张谚

  第四十九代 张永绪

  第五十代 张国祥

  第五十一代 张显祖

  第五十二代 张应京

  第五十三代 张洪任

  第五十四代 张继宗

  第五十五代 张锡麟

  第五十六代 张遇隆

  第五十七代 张存义

  第五十八代 张起隆

  第五十九代 张钰

  第六十代 张培源

  第六十一代 张仁

  第六十二代 张元旭

  第六十三代 张恩溥


觉得这篇写作素材对您有用?您可以 ——

加入我的收藏 复制本文地址
墨星写作官方推荐

分类小说素材库

AI写助师
上新和历史 墨星写作网VIP 引荐员计划
我的 客服
墨星企业微信客服

墨星官方微信客服

或打开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