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星写作
  • 灵感词库
  • 诗词库
  • 医学库
  • 佛学库
  • 词典库
  • 文库
  • 百度
  • 微信
  • 抖音
  • 知乎
  • 百科
  • 翻译
杂烩素材收录
查阅

其他 坑杀20万秦军的项羽共有6次大屠杀,平时杀人手段更奇葩

2016/11/14 11:45:284850 个作者有用

  历史上的项羽是个悲剧人物,曾经离王位很近,最后却败得很惨。不过,艺术作品里的悲剧人物往往受人欢迎,项羽也在很多作品中逐渐成为了一个英武、多情又有妇人之仁的形象。但项羽真的残暴起来,却也令人瞠目结舌。

  先说项羽平时的残暴事件。项羽不仅杀人无数,其杀人方法也是花样百出、令人咋舌,简而言之,项羽的常规杀人方法有坑杀、烧杀、斩杀、活剐……不过,项羽最喜欢的杀人之法,是将人烹杀:一、烹徐生项羽打到咸阳,烧了秦宫,要大封诸王,就得先张罗着把首都定了。这时来了一个叫徐生的儒者,说关中就不错,地理、经济如何如何。项羽可不是站在这个角度想问题的人,他认为“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我得回老家啊。

  徐生就觉得项羽的选择不合理,两人争论起来,争着争着,徐生一着急就骂了一句:“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成语沐猴而冠的出处)这一下可惹闹了项羽,于是就这样将他烹了……烹徐生的锅很热,但天下士子的心是彻底凉了。

  二、烹周苛周苛可是刘邦的好干部。那年楚军在荥阳城把刘邦团团围住,刘邦用计逃出了城,把防守荥阳的艰巨任务交给了周苛。周苛二话没说,接下了这个硬茬,但实力实在悬殊,不多久城就被攻破了,他也被俘。

  项羽倒是挺欣赏周苛的,心想我手下怎么没有这样肯替领导卖命的好干部呢?于是各种威逼利诱。但这周苛是真忠心,被说烦了就破口骂道:“若不趣降汉,汉今虏若,若非汉敌也”。项羽这人最不能听的就是别人骂,得,直接将周苛投入大锅中烹杀了……烹周苛的锅很热,而汉军为周苛报仇的刀剑却闪着寒光。

  三、烹“陵母”

  王陵也是刘邦的好干部。王陵当年在沛县的时候,比刘邦的名气还大,是远近闻名的豪杰,更是有名的大孝子。项羽也知道这事,就把王陵的母亲扣押了,想牵制王陵。有一次,王陵的使者来拜见王陵的母亲,项羽就想借此招降王陵。

  王陵的母亲看人还是很准,她很快就看穿了项羽的把戏,在私下送使者回营时,让使者告诉儿子要好好跟着刘邦。为了不拖累儿子,王陵的母亲当即拔剑自刎而死。按说,对这样一位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长者,项羽也多少要表现出应有的敬意。可项羽的思路是,既然你敬酒不吃吃罚酒,那么,烧火,把她烹了……烹“陵母”的锅很热,但恐怕项羽的自己手下也会为领导的小度量而心寒。

  四、“烹”太公尽管这次没有烹成,但项羽的表现也暴露出了他的很多弱点。楚军争霸后期,项羽处于弱势,无奈之下,只好拿出手中的杀手锏——人质太公和吕后。起初,项羽想通过烹杀太公和吕后来要挟刘邦,逼刘邦就范。

  刘邦根本不买这个账,他对项羽的使者说,“我和项羽是结拜兄弟,我的老子就是项羽的老子,如果项羽一定要烹杀咱爸,我们兄弟之间也应该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那么别忘了分给我一杯肉羹”。

  项羽一听暴跳如雷,哪有这么出牌的,你不要父亲和老婆,我就烹了他们。不过,这时汉军的资深“卧底”项伯又故弄玄虚的来了一句:“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经项伯这么一番忽悠,项羽顿时也没了主意,犹豫了半天,“还是听叔叔的吧……”

  “烹”太公的锅是热的,但总不下锅一会儿就凉了。

  再说大规模的残暴事件。《史记。项羽本纪》中共记载了项羽起义军的六次大屠杀:第一次襄城屠城,坑杀全城平民。

  第二次城阳大屠杀,杀光了辅助秦军抵抗的全城平民。

  第三次新安大屠杀,坑杀秦军降卒20万。

  第四次咸阳大屠杀,杀戮关中平民无计,大烧,大杀,大劫掠,大掘墓。

  第五次破齐大屠杀,坑杀田荣降卒数目不详,大劫掠大烧杀,逼反复辟后的齐国。

  第六次外黄大屠杀,因一个少年的利害说辞,好不容易放弃。

  更为恐怖的是,上述杀戮,全部都是战胜之后骇人听闻的屠城与杀降!

  见多识广的司马迁也对项羽的凶暴感到震惊,他感慨说:“羽岂舜帝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嗟彼盖代,卒为凶竖!”

  通过上面的这些例子,我们能清楚的看到项羽的诸多弱点:他格局小,认为“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他优柔寡断,比如鸿门宴以及“烹”太公;他难以容人,比如对待徐生和范增等……当然,不管怎么说,领导将士推翻暴秦统治的项羽都是一位豪杰。只是这个豪杰远不如文艺作品里那样令人敬佩,他的残暴与性格弱点终究是他成大事的掣肘。



觉得这篇写作素材对您有用?您可以 ——

加入我的收藏 复制本文地址
墨星写作官方推荐

分类小说素材库

AI写助师
上新和历史 墨星写作网VIP 引荐员计划
我的 客服
墨星企业微信客服

墨星官方微信客服

或打开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