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星写作
  • 灵感词库
  • 诗词库
  • 医学库
  • 佛学库
  • 词典库
  • 文库
  • 百度
  • 微信
  • 抖音
  • 知乎
  • 百科
  • 翻译
杂烩素材收录
查阅

其他 揭秘邮票发明:鬼点子怎么变成了好制度

2016/11/3 11:09:171300 个作者有用

  话说1840年1月10日这一天,女王维多利亚宣布对英国邮政系统进行改革,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加入了邮票这个概念,邮票这东西在今天看来习以为常,但在当时却是一项十分开脑洞的重大创新。

  邮票的发明人名叫罗兰·希尔,此人原本是英国乡村的一位普通乡绅,话说有一天他在散步时,看到一位邮递员来到村里,将一封远方的来信交到了一位姑娘手上,谁知姑娘拿到信后,只在信封上扫了一眼就把它还给了邮递员,干脆地来了一句:“对不起,我没钱付邮费。”

  在邮票发明之前,邮政系统一直遵循着“收信人付款”的模式,寄一封信的价格是很贵的,即便在邮政系统发达的英国,稍远一点的路程要上个十几便士也是很稀松的事情,考虑到当时英国的物价四便士就能买一磅牛肉,手头紧一点的人付不起邮资也很正常。

  罗兰·希尔见到此景后顿生怜悯之心,正当他要掏钱替姑娘买下这封千里家书时,却被姑娘本人制止了。姑娘跟他解释说,这封信是她在外谋生的未婚夫寄来的,由于家里穷,她俩事先做了约定,在信封上做各种记号传达信息,比如十字就是报平安,圆圈就是已经找到了工作。姑娘见到这种信封后就不必付款买下,因为信封里根本没信。

  听了这番解释,按照我们的思路,身为村里的大善人,罗兰·希尔充其量也就是感叹一下不合理的高邮费、赞赏一下人民与邮政系统博弈时的“朴素智慧”。然而,罗兰·希尔本人却不这么想,本着当时英国乡绅特有的那种道德观和思辨力,他认为姑娘的这种揩油行为正是造成邮资畸高的原因之一,必须创新制度堵住这一漏洞,正是从在信封上画记号这一点获得启发,罗兰·希尔想到了邮票的主意——只要寄信人在信封上贴上“邮票”,以示邮资已付,就不会再出现偷漏邮资的行为。

  故事讲到这儿,你可能会跳起来大骂,罗兰·希尔这个鬼点子,把草民跟体制博弈仅剩的那么一点通道也给堵死了。别急,罗兰·希尔在发明邮票的同时,没有忘记这个设计的初衷是为了维持邮政系统的良性运转、降低邮资价格。他在邮票的设想背后,又提出了一揽子改革方案,包括取消贵族和政府官员免费寄信特权等触动既得利益的建议。按照罗兰·希尔的计算,如果改革能够全部进行,英国本土寄信邮资价格应该降到一便士,穷人寄不起信的情况将不复存在。

  最初罗兰·希尔将这个创意写信告知了财政大臣,保守的财政大臣此时还在为邮政系统连年亏本发愁呢,一听说让邮资大幅降低,还要取消贵族免费特权,根本就没理他。罗兰·希尔索性将设想编成一本名为《邮政改革:重要性及实用性》的书,于1837年公开发表。最终,强大的舆论压力让英国政府不得不接受了这一方案,1840年,英国邮政改革开始,整个世界近代化的邮政之路就此铺开,人类的交流与沟通开始踏上新的台阶。

  从英国百年前这次成功的制度创新中能看到什么呢?我们首先应当感叹那时的英国有罗兰·希尔这样高素质的乡绅,他们对于穷人的怜悯、对于良性秩序的追求以及对于国家的责任感,正是当年的英国称雄世界的内在动力。我们也应羡慕英国当时开放的言论环境,正是这种自由的空气,逼迫着政府没有漏掉这个改革创意。当然,我们更要感谢英国政府的“愚笨”,如果当年的英国政府“聪明”到像如今的某些监管机构一样,只从维护特权者利益角度出发,对外来的改革建议来个“取长弃短”,比如只用邮票而不降邮资,更不废除贵族特权,那么邮票只会以一个压榨百姓的“鬼点子”的形象被载入史册。

  制度改革能否见效,有时不只取决于创意本身是否精妙,更要看其设计者、执行者是否能出于一颗真正的“公心”。


觉得这篇写作素材对您有用?您可以 ——

加入我的收藏 复制本文地址
墨星写作官方推荐

分类小说素材库

AI写助师
上新和历史 墨星写作网VIP 引荐员计划
我的 客服
墨星企业微信客服

墨星官方微信客服

或打开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