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星写作
  • 灵感词库
  • 诗词库
  • 医学库
  • 佛学库
  • 词典库
  • 文库
  • 百度
  • 微信
  • 抖音
  • 知乎
  • 百科
  • 翻译
写历史小说
查阅

人物 是是非非李鸿章,你眼中的李鸿章

2009/12/2 3:24:0018480 个作者有用

历史上李鸿章签订过大约30多个条约,大部分是不平等条约,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多少年来,李鸿章被人众口一词地指骂为“卖国专业大户”,并且铁案如山。历史人物往往是个多面的晶体,具有丰富的内含,不能笼统地说是好人或坏人、反面人物或正面人物。随意神化和鬼化(妖魔化)历史人物,或者瞎贴标签,把历史人物脸(蟹)谱化,一定会走向形而上学。一个历史人物呈现面前,要进行实事求是的研究,掌握了充分的材料,形成了成熟的观点,才能把观点亮出来。

如今,理论界对李鸿章的评价观点纷呈,综合方家观点,我谈谈看法。

慈禧太后提出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清政(蟹)府不折不扣是“洋人的朝廷”。李鸿章是朝廷大员,在朝中苟且,朝廷卖国,他脱不了干系。但是,他内心对清廷的媚洋行径是极为不满的。清政(蟹)府气数将尽,他把死马当活马医,尽力做了不少“自强求富”、“保家卫国”的事情,如兴办洋务、强大海军,等等。近代中国的机械制造、开山采煤、电线电报、办新式学堂、派遣留洋学生等方面,都与李鸿章的力推有关。这些事情反映了李鸿章对清廷命运的担忧,用行动对清廷诸多不良行径进行了尽量的弥补。不论这些事情结果如何,初衷毫无疑问是善意为国的。

李鸿章是清政(蟹)府内少数具有世界眼光,又性格刚毅的人。屈辱的《马关条约》已经签订,李鸿章从日本回国,发誓“终生不履日地”。第二年,即1896年,李鸿章完成访问欧美任务,从美国回国,在日本横滨换船。为履行诺言,无论如何不肯踏上日本横滨码头,人们只好在美国轮船和他要换乘的轮船之间,搭起一块木板,年迈的李鸿章踩着这块木板,摇摇晃晃才换了船。这是一种什么情感?对国家现状的无奈!对凶恶敌人的仇恨!面对人们的各种讥议,李鸿章的苦心和委屈实难找人理论。有一次,全体军机大臣给皇帝上奏折,奏折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李鸿章之过。”李鸿章听罢老泪纵横,总算还有人理解。

有人说,李鸿章操办洋务等事体不是为了“中国”,是在为清廷,而清廷是爱新觉罗一姓之家的。清廷一再与列强签约,用国家利益作筹码与列强进行交易,取得自身的苟存,这是对国家利益的背叛,帮助清廷就是否定国家利益。虽然如此,但是,在大革命发生之前,可以说清廷不是中华江山的所有者,所有者是百姓,却可以说,清廷是国家利益的掌管者。从这个意义上讲,清廷代表着实际意义上的中国。李鸿章即使是在为清廷,但对中国有好处,百姓会受益。李鸿章为清廷利益的竭力奋争客观上有利于国家,从客观行为推论其主观想法,有限度地肯定李鸿章的民族感情或许是可以的。

基于这种考虑,再来看李鸿章对外签约行为,我觉得有两点要加以说明:

第一,李鸿章签约是不得已而为之。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已然不适应社会发展,其终结不可挽回,临终之时,人为刀俎,我为渔肉,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仗败无奈之下,总得有个人出来做事。李鸿章与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被并称为清末4大怪才。李鸿章熟悉国际规则,与洋人打交道经验老道,清廷和洋人都看好。于是,李鸿章被推到了历史的前台,代表清国与洋人签订了不少卖国条约。一个人再无耻,也不致心甘情愿将大好河山和白花花的银子拱手送人。国家受制于人,签约实属迫不得已,政(蟹)府无能,不得不任人摆布。李鸿章的政治身份决定了他肯定要听命于朝廷,否则,还会有朱鸿章、牛鸿章、马鸿章。李鸿章有意改变历史,也没有这个实际能力。

第二,李鸿章为了国家利益已属尽力。晚清的腐败与落后注定了清廷与列强签订的条约是丧权辱国的条约,李鸿章奉命行事,这种卖国是清政(蟹)府在卖国。但是,与此同时,李鸿章又以自己特有的个人能力想方设法在让清政(蟹)府的损失降到最低,维护着国家利益。《马关条约》签订时,李鸿章跟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腾博文反复交涉,讨价还价,话还说到了这个地步:“你再让几千万两银子吧,就算是老夫回国的川资!”以至于日本国内右翼暴徒还想刺杀李鸿章。《辛丑条约》签订时,李鸿章年岁已高,抱着病体,跟列强据理力争,几乎声嘶力竭。但是,弱国无外交,这时,派一个非常爱国之士大概也难以签出比李鸿章更能签的条约来。

1901年9月,李鸿章签署了《辛丑条约》,清政(蟹)府赔偿白银4.5亿两,4.5亿中国人“人均一两”,这是列强对全体中国人的羞辱。签字回来,李鸿章恼羞疾犯,大口吐血,医生诊断为胃血管破裂。两个月后,被李鸿章倚为强援的俄国再度发难,提出与中国订立更有损中国主权的条约。李鸿章气恼交加,呕血不起,于9月27日去世,带着无尽的遗憾,走完了78岁的曲折人生历程。咽气前一个小时,俄国公使站在李鸿章床头,还在威逼李鸿章在俄占中国东北的条约上签字。为了清国与洋人争辩了一生的李鸿章已不能说话,只有眼泪长流,临终时“双目犹炯炯不瞑”。

李鸿章少年科举,青年戎马,中年封疆,盛年洋务,晚年背负“汉奸卖国贼”骂名。李鸿章的悲剧是历史过程中的悲剧,他是历史必然性中的悲剧人物。梁启超与李鸿章政见不同,但写出皇皇大作《李鸿章传》:“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称李鸿章为数千年来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人物。好歹有个中肯的评价。


觉得这篇写作素材对您有用?您可以 ——

加入我的收藏 复制本文地址
墨星写作官方推荐

分类小说素材库

AI写助师
上新和历史 墨星写作网VIP 引荐员计划
我的 客服
墨星企业微信客服

墨星官方微信客服

或打开微信扫码